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中国古代最牛的两位落榜生是谁?

2017-06-0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80
转发:0
评论:0
中国古代最牛的两位落榜生是谁?,古代的“高考”也是这样,一朝金榜题名,全家欢乐开怀。不过,古代考生似乎比现代

  古代的“高考”也是这样,一朝金榜题名,全家欢乐开怀。不过,古代考生似乎比现代考生要看得开,他们更会“认命”。考不上一般情况下会选择复读,继续十年寒窗苦,来年再考。如唐代文学家韩愈便是这样,后来终于考中。如果家境允许,想考到什么时候就考到什么时候,甚至抱孙子进场,运气好的话,也许能如清人吴敬梓《儒林外史》中范进那样,在胡子发白时中个举人。
  
  据《清稗类钞·考试类》记载,清代湖北便有这样的一位考生,到70岁了,连个秀才也未考中,还是一名“童生”。但考试情结很深,年年不中年年都会参加“院试”,这院试相当于现代高考前的预考,通过了才有资格参加下一轮的科举考试。这位古代湖北考生的应试匠技巧非常老道熟练,令晚辈叹服,但就是考上不,没有老范进那样的运气。
  
  复读自然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没有恒心和决心,似乎很难支撑。于是有的考生考不上后,干脆选择放弃,好好耕种家里祖上留下的那二亩薄田,或是凭之乎者也混饭吃,带几个小孩做私塾的启蒙先生,然后娶妻生子,过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日子。
  
  历史上,这类造反放弃和考生占了绝大多数。如北宋元祜年间苏东坡的得意门生李廌(zhì),苏老师冒身败名裂的危险,有意透露考题给他作弊,却因差阳错,让他人所获,自己落榜了。后来,李廌复读,再参加考试,仍是金榜无名。据宋代罗大经的《鹤林玉露》(甲编卷5)所记,李廌少年家贫,学习勤奋,本想通过科举出人头第,最后竟然是这样的结局,李廌好伤心啊,觉得自己命不好,认为这是天意,虽然恩师赋诗“平生漫说古战场,过眼空迷日五色”相劝,但李廌还是看透了科举,从此绝别考场,忧郁而死。
  
  明代画家唐寅也是一位受到科举严重打击的落榜生。唐寅,他就大家都会在茶余饭后说道的风流才子、三点秋香的唐伯虎。当年,他参加科举时聪明反聪明误,购买考题作弊,结果东窗事发,被夺去了考生资格,永远与科举无缘,这在过去可是最大的人生打击。唐寅起初也是无法接受这个现实的,视游山玩水为人生第一乐,把红颜知已当人间最美,兴趣来时拿起画笔涂上几幅,难过寂寞时调戏美女一解百愁千恨。但就因为这次打击,却打出了中国古代一位著名画家,他的画现在卖到了几千万元人民币一幅。
  
  考试失利或者说失败,并不是人生的失利或失败,即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天生我才必有用”。因为有这种志气,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了不少牛气十足的“高考落榜生”。其中最牛气的两位当是黄巢和洪秀全。
  
  黄、洪二人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农民起义军首领。他们牛在哪?一位直接把当初考他的政权弄得鸡犬不宁,将皇帝赶出了长安皇宫,让当年的考官丢官回家;一位不只动摇了朝廷的根基,还自己设考场,考上了别人。
  
  黄巢为唐末农民起义军首领。据《旧唐书·黄巢传》(卷200)记载,黄巢为冤句(qú 今山东曹县或荷泽)人。虽然是农民起义军的头领,但他家里并不是很穷。与西楚霸王项羽一样,黄巢还是一名铁杆武术迷,在村里一班同龄人中,击剑骑射,样样精通。黄巢脑子好使,但科举就是考不上,“屡举进士不第,与仙芝共贩私盐”,意思是,因为屡屡考不上,干脆不考了,以贩卖私盐为生。
  
  正是因为考试的失利,黄巢对大唐李氏王朝表示了强烈的抵触情绪,憎恨异常,写下了“反诗”《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懿宗李漼(cuǐ)、唐僖宗李儇(xuān)主政时期,大唐连年灾荒,不少人饿死了,农民起义此起彼伏。黄巢看准了机会,于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875 年)五月,与同族兄弟、子侄黄揆、黄恩邺等八人,募众数千响应河南人王仙芝起义,自号“冲天大将军”,人称“黄王”。黄巢身边由此聚集了一大批“天涯沦落人”。虽然没有考上,但这些人毕竟还是书生,肚里有墨水,日后都成为了黄巢军中的“笔杆子”和智慧人物,奠定了黄巢起义的人才基础,许多讨唐檄文都出自这些“高考落榜生”之手。
  
  黄巢的起义军发殿迅猛,公元880年11月,起义军占领了东都洛阳,次年拿下京城长安,并建立了农民政权,定国号为“大齐”。黄巢还把唐帝王的陵墓挖了,给普之天下的落榜生狠狠地出了一口恶气。
  
  洪秀全是清朝后期太平天国的一号领导,他造反也与科举落榜有关。
  
  洪秀全生于1814年1月,家住广东省花县(今花都区)福源水村。他原名洪仁坤、洪火秀。与黄巢一样,洪秀全也是屡考不中,到起义时他的社会身份仍是“童生”,就是如前面说到的古代湖北70岁考生一样,连个秀才也不没有考中。比黄巢更为尴尬的是,洪秀全竟然是六试不中,愤愤不平之余说——“老子不考了!” 还把村学里面供奉的孔子的牌位举起来砸了。
  
  洪秀全屡考不中,发生在爱新觉罗·旻宁当皇帝的清道光年间。第六次,也就是最后一次,洪秀全决定不再考了。在那年的回乡途中,洪秀全也写下了一首“反诗”——
  
  龙潜海角恐惊天,暂且偷闲跃在渊。等待风云齐聚会,飞腾六合定乾坤。
  
  不得了,洪秀全也要造反了。回到家里,洪秀全把全部的书本扔到了地上,咬破了自己的嘴唇狂叫——“等我自己来开科取士吧!”
  
  同病相怜。后来的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豫王胡以晃、文臣卢贤拔、曾剑扬、何震川等太平天国的重要领导,也都是与大清王朝科举的失意人。
  
  1851年1月,洪秀全发动了“金田起义”。1853年3月,太平军便攻占了南京,易名“天京”,洪秀全在此定都,定国号为“太平天国”,自称“天王”。称天王后的重要事情之一,就是“恢复高考”——设太平天国自己的考场,给天下失意者提供金榜题名的机会。不只开了男科,洪秀全还开了女科,破天荒地让从来与科举无缘的女生,也走近考场了。
  
  而且,洪秀全还大大地放宽了考试限制和范围。据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也是中国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的第三名、“探花”商衍鎏(liú)所著的《太平天国科举考试纪略》一文所述,“太平天国用人的方法甚为广泛,凡有一技长处的人,如工匠艺术、医卜星相等,无不网罗录用。”
  
  黄巢和洪秀全的“造反”,原因很复杂的,并不仅仅因是考试落榜。但是,黄、洪二人造反与科举平公、社会黑暗有很大的关系,这是不可否认的。如此最牛“高考”落榜生的出现,不只是人生的不幸,也是国家和社会的不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国古代最刁钻的选婿测试题是出自谁?
导读:话说唐太宗的时候,大唐那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啊。周边的各国看到人家唐朝的日子过得不错,都挺眼馋的。可这儿女、财产争不得气,不是?你自己没那实力,又怨得了谁呢?所以呀,他们各怀心事,揣着相同的梦想,纷纷派出特使到老李家来求亲了。当然,这里边也包括大唐西南边的邻居吐蕃王朝那个年轻有为的当家人,松赞干布。提起这个松赞干布,那可是个了不起的尖端人物。在他13岁的时候就接班掌舵了,别看年纪不大,却很有魄力。完成统一大业以后,他励精图治,锐意改革,建立了完备的以中央集权为核心的政治、军事机构。任用有能力的干部,根据地方优势,发展农牧业生产,使吐蕃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网络配图可早先的时候呢,吐蕃就没有文字,平时记个事儿什么的,人们只能在刻好的木棍上用绳儿打个结儿。松赞干布想,这太不靠谱了,若是复杂点儿的事儿记多了,还不乱了套?所以,他加大了此方面的投资力度,派一拨儿拨儿的人走出去,学习外面的先...
· 中国最牛的帝陵至今没被盗谁动谁倒霉!
黄帝陵与其他的帝王墓穴不一样,它的位置一点也不隐蔽,就在那光明正大地摆着。千百年以来,后世人中无论是帝王还是乞丐,都未曾有人对其动过一点坏心思,相反还十分恭敬地守护着它。黄帝陵,就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网络配图黄帝陵在古时候被称为“桥陵”,历朝历代君王和名人都在这祭祀黄帝。而正史中记载的第一次有关黄帝陵祭祀活动时间是在公元前110年,当时汉武帝领军十万北巡朔方,返程时专门来到桥山祭祀黄帝陵。而现如今的黄帝陵已成为国家5A级景区,更被世人称作“天下第一陵”。《史记》当中有一句对于黄帝陵的记载:黄帝崩,葬乔山。据说在远古时期,黄帝与炎帝二人联手大败蚩尤,自此之后华族部落联盟首领便成为了天下共主,从而也促进了华夏民族由蛮荒时代正式跨入了文明时代。网络配图而黄帝因生前立下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受到后世人的崇拜与敬仰。在黄帝死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人文初祖,便在桥山起冢为陵,立庙祭祀。数千年来...
· 古代的医术大师们都有谁?古代最牛的医生是何人
可以说,医生这个职业在当今社会的评价,是颇为尬尴的。曾几何时,有如白衣天使般秉着治病救人的医生同志,在趋利洪流的推动下早褪去了神圣的光环,一步步地被民间妖魔化,在一些讽刺漫画里,大多以一副“一手拿着手术刀,一手收着红包”这般不太光彩形象示人。处于弱势的患者,更是直呼病不起,至于上手术台的,眼睛一睁一闭,腰上钱包也只能任人“宰割”了。与此,医患矛盾自然有愈演愈烈之势。有意思的是,医生这个当今看似强势的职业,在中国古代的大多节点里,却一直扮演着身卑位贱的角色。甚至,被视为旁门左道。比如,《新唐书》就有评价:“凡推步、卜、相、医、巧,皆技也,小人能之故前圣不以为教”。大文学家韩愈同志,则更加毒舌地直言不讳道:“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可见,在儒家思想占据主流的封建社会,医生的生存空间是相当狭小。甚至,一些当时名满天下的医生,幸福感指数也难以傲娇地高企。譬如,我们熟识的名医华佗就是其中一位...
· 谁是中国古代最牛的神医?并非是扁鹊和华佗
可以说,医生这个职业在当今社会的评价,是颇为尬尴的。曾几何时,有如白衣天使般秉着治病救人的医生同志,在趋利洪流的推动下早褪去了神圣的光环,一步步地被民间妖魔化,在一些讽刺漫画里,大多以一副“一手拿着手术刀,一手收着红包”这般不太光彩形象示人。处于弱势的患者,更是直呼病不起,至于上手术台的,眼睛一睁一闭,腰上钱包也只能任人“宰割”了。与此,医患矛盾自然有愈演愈烈之势。有意思的是,医生这个当今看似强势的职业,在中国古代的大多节点里,却一直扮演着身卑位贱的角色。甚至,被视为旁门左道。比如,《新唐书》就有评价:“凡推步、卜、相、医、巧,皆技也,小人能之故前圣不以为教”。大文学家韩愈同志,则更加毒舌地直言不讳道:“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可见,在儒家思想占据主流的封建社会,医生的生存空间是相当狭小。甚至,一些当时名满天下的医生,幸福感指数也难以傲娇地高企。譬如,我们熟识的名医华佗就是其中一位...
· 中国古代最牛军师盘点:诸葛亮排第四谁排第一?
中国古代的军师,往往是智慧的化身,举手投足之间,就可以令一支军队丢盔卸甲、让一个国家土崩瓦解。历史上许多金戈铁马的战场,都有着军师的足迹,许多成功君王的背后,都有着军师的身影。尽管所处职位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这些人物都曾经以自身超凡脱俗的智慧在军事上筹划奇谋妙计,决胜于千里之外。10、蛟龙出头佐清智囊——范文程范文程,初为大明生员,后努尔哈赤誓师南下,他沦身为奴。皇太极登位,范文程悟移人生,甚有政治家之见识。守遵化,突围力战,战功显著;行反间,功不可没;劝祥明军,乃得头功。后得皇太极重用,成肱股大臣。谏言天下,计取中原,禁令士卒勿抢百姓,乃收民心,废除增加田税,乃快民心,争取汉臣归顺、合作,乃治民心。范文程,为清朝打江山,立下了不世之功,不亚汉之张良,明之刘基。范文程9、遁迹空门和尚军师——明成祖功臣姚广孝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佛教盛行,和尚多如牛毛;在威雄壮的历史中,计定江山的谋略...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