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韩信弃项羽 断定其刚愎自用非王者之才

2017-06-0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65
转发:0
评论:0
韩信弃项羽断定其刚愎自用非王者之才,韩信保卫项羽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在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州市

韩信保卫项羽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在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州市东南)起义,迅速攻占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起张楚政权,天下大乱。两三个月内,以楚国地区为中心,秦嘉、朱鸡石等起兵于淮北,项梁、项羽等起兵于会稽(今江苏苏州),刘邦等起兵于沛县(今江苏沛县),英布、吴芮等起兵于番阳(今江西波阳东北),都以张楚为号召,复楚反秦。

  当时,秦楚之间的抗争,主要集中在泗水郡以西。东海郡在泗水郡以东,是濒临东海的边郡,局势相对较为平静。韩信的家乡淮阴县在东海郡中部,有关该地在秦末之乱爆发之初的动向,史书上没有记载。同在东海郡内,淮阴南部的东阳县(今江苏盱眙东南)有陈婴起兵,聚集了近两万人。不过,东阳叛秦起兵,基本上是自保观望,并未卷入战争中去。以此推想,淮阴县的动向或许与东阳县类似,不会不动,也没有大动,本是楚国的土地,趁乱叛秦,起兵自保,也在观望等待。

  韩信是志在将帅的人,天下大乱,兵锋突起的时代来临,可谓是施展抱负的机遇,他跃跃欲试。不过,韩信不是呼风唤雨,承头起事的领袖人物,他无意造反,领头打江山,他只是想找到一个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平台,成就领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的伟业。想来,在淮阴少年们不敢寂寞的中,韩信始终冷眼旁观,不为所动,他或许依旧垂钓于河边,苦于衣食没有着落。他继续忍耐,在淮阴相对平静的环境中,密切关注局势的发展,等待机会的来临。

  秦二世二年(前208年)二月,项梁、项羽统领八千江东子弟兵渡江北上,进入东海郡。项梁渡江北上的时候,正是反秦斗争低迷的关口,陈胜被杀,张楚政权被消灭,章邯统领秦国大军乘胜进入砀郡和泗水郡一带,开始围攻魏国。被打散的各路楚军群龙无首,鼠窜各地。项梁楚军的出动,宛若集结的战鼓,召唤的旗帜,一直在寻找出路,观望等待的楚国军民,奔走相告,风驱云聚般纷纷归顺。项梁军由广陵(今江苏扬州)渡过长江,马上得到陈婴的响应,两万东阳楚军的加入,使项梁军势大振。得到项梁军渡江的消息后,由陈县一带败退下来的英布军,吕臣吕青父子军,号为蒲将军的柴武所统领的军队,也都纷纷投奔加入。谋士居巢 (今安徽巢湖)人范增,骁将钟离(今安徽凤阳)人钟离昧,也都是在这个时候加入到项梁军中来的。

  合并整编后的项梁军,沿大泽北走高邮(今江苏高邮),进入淮阴(今江苏淮安),淮阴军民箪食壶浆,迎接项梁的到来。一直在观望等待的韩信,终于盼到了出世的机会,他仗剑投军,成为项梁军的一名战士。

  从军以后,韩信几乎参加了项梁军的每一次战斗,攻占彭城击败秦嘉,援救东阿大败章邯,再战濮阳截断秦军,他都是亲历者。韩信乘着项梁军的顺风船,一路争战杀敌,在实战中成长起来。

  濮阳战胜后,项梁滋生骄傲情绪,以为秦军大势已去,松懈怠惰中,被秘密集结的诸路秦军会师偷袭,定陶城下惨败,身死兵散。年轻的韩信,虽说侥幸逃脱一死,当时将亡军溃,战友们被秦军如同捕羊追兔般屠虏的惨状,他是铭心刻骨,欲哭无泪。

  定陶之战后,楚怀王在彭城亲政,重新整编楚军。韩信与众多溃散的将士一样,辗转回到了楚军当中,成为项羽的部下。秦二世二年后九月,楚怀王任命宋义为上将军,统领楚军主力北上援救赵国。十二月,项羽杀宋义夺军,迅速挥军北上,由平原津渡过黄河,打响了决定秦帝国命运的钜鹿之战。

  钜鹿之战时,韩信身任郎中,是项羽的亲近侍卫,战斗的亲历者。遗憾的是,关于韩信在钜鹿之战中的活动,由于史书的失载,我们几乎一无所知,我们只能合理地推想。项羽作战,往往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在第一线,身材高大,自幼佩剑习武的警卫战士韩信,不离左右地随同项羽行动,自始至终处在大战的风口浪尖上。

  历史是时间中过去了的往事,往事的痕迹,不时可以在现地的空间中寻到踪迹。2007年8月,我随历史北上,在扬州渡过长江。遥想当年广陵渡,船头旌旗在望,江中战马嘶鸣,统领八千子弟兵誓师渡江北上者,正是项梁项羽叔侄二人。

过广陵,走邗沟,沿高邮湖北上,西望东阳,一气进入淮安水乡。淮阴故城,在淮安城西码头镇,是内外运河、张福河、二河、古黄河等多条水道的交汇处,千年漕运的水路枢纽。河道水泽之间,处处是历史遗迹,由南而北,有淮阴城故址、枚乘故里碑址,有甘罗城址、韩城故址。韩信故里在淮阴城中,胯下桥与韩侯钓台有迹可循,漂母墓与韩母墓隔河相望,触景生情,勾起当年司马迁来访时的回响,“吾入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

  我读《史记》,最爱“太史公曰”,那种身临其境的亲切,是我选择史学为终身之志的诱因。我在淮阴,踊太史公足迹寻找韩信,乡土历史学家徐业龙先生引领我行,将千百年来的英雄故事,为我娓娓讲述开来。

  韩信用兵,最善用水,攻魏之战,在临晋(今陕西大荔)渡口陈船为疑兵,奇兵从夏阳(今陕西韩城)用木制水瓮渡过黄河,一举灭魏。灭赵有背水之战,在井陉口(今河北井陉)绵蔓水边布阵,置将士于死地而后生,大破赵军。攻齐之战,在高密(今山东高密)阻断潍水,诱使敌军涉河道追及,中途放水大败楚齐联军……多场依水用兵的胜算,都是植根于淮乡的灵气。信哉此言,当时当地的我,又感一种身临其境的亲切,不由得再次回想起韩信在项羽军中的点滴记事。

  史书上说,“及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戏下,无所知名。”讲的是项梁渡江以后,韩信仗剑从军,成为项梁的部下,默默无闻。这句话,是韩信从秦二世元年二月(项梁渡江)到九月(定陶之战)之间阅历的概括。接着说,“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讲的是项梁定陶战死后,韩信转而跟随项羽,概括了韩信从秦二世元年九月到三年十二月(钜鹿之战)之间的事迹。又说,“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是说韩信多次尝试用自己的策划影响项羽,却得不到项羽赏识。这条记载非常重要,不但是韩信从军阅历的概括,也透露了韩信之所以离开项羽,转而投奔刘邦的动机。

  从时间上看,韩信“数以策干项羽”的事情,应当在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十二月以后到汉元年(前206年)三月之间。二世三年十二月,项羽统领楚军取得钜鹿之战的胜利,成为反秦联军的总帅,功业和声望都达到历史的顶点。然而,从此以后的项羽,一步步走入了下坡路。也许,就是在这一段时间,身在项羽身边的韩信看到了项羽的种种弱点,多次进言而不为所用。

  二世三年八月,项羽任命秦降将司马欣为上将,驱使二十万新降秦军同行进攻关中,韩信以为不妥,项羽听不进去?

  汉元年十一月,联军行进到新安,新降的秦军出现不稳的动向,项羽与英布和蒲将军密谋坑杀秦军,韩信劝谏,项羽不听?

  汉元年一月,项羽进入咸阳以后,一心衣锦还乡东归,不愿意以关中为本支配天下,韩信进言,也不为所用?

  特别值得提到的是鸿门宴。鸿门宴时的韩信,身为执戟郎中,当也是亲历者之一。刀光剑影的酒席宴上,项羽幼稚不忍,暴露出不能掌握天下霸权的无能。以项伯为首的诸项用事,目光短浅而不和。唯有范增深谋远虑,却处处受到项伯的掣肘,甚至受到项羽的怀疑。此时的韩信,大概已经对项羽感到失望,他断定项羽不是王者之才,难以托付天下,难以托付人生。此时的韩信,已经确信项羽不可能重用自己,自己的才能,不可能在项羽的麾下得到发挥。

  鸿门宴后,韩信萌生了去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韩信弃项羽的真正理由:断定其刚愎自用非王者!
历史上韩信因何弃项羽?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在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州市东南)起义,迅速攻占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起张楚政权,天下大乱。两三个月内,以楚国地区为中心,秦嘉、朱鸡石等起兵于淮北,项梁、项羽等起兵于会稽(今江苏苏州),刘邦等起兵于沛县(今江苏沛县),英布、吴芮等起兵于番阳(今江西波阳东北),都以张楚为号召,复楚反秦。当时,秦楚之间的抗争,主要集中在泗水郡以西。东海郡在泗水郡以东,是濒临东海的边郡,局势相对较为平静。韩信的家乡淮阴县在东海郡中部,有关该地在秦末之乱爆发之初的动向,史书上没有记载。同在东海郡内,淮阴南部的东阳县(今江苏盱眙东南)有陈婴起兵,聚集了近两万人。不过,东阳叛秦起兵,基本上是自保观望,并未卷入战争中去。以此推想,淮阴县的动向或许与东阳县类似,不会不动,也没有大动,本是楚国的土地,趁乱叛秦,起兵自保,也在观望等待。韩信是志在将帅的人,天下大乱,...
· 弃其馀鱼
【成语】弃其馀鱼【成语】弃其馀鱼【拼音】qìqíyúyú【解释】比喻节欲知足。【出处】《淮南子·齐俗训》载:惠施为梁相,从车百乘,犹嫌不足。庄子泽边见之,弃其馀鱼,以示讽诫。
· 正史轶闻:项羽并非“弃军而逃”的懦夫
导读:说到项羽,很多人都知道,项羽并非“弃军而逃”的懦夫,项羽是一名大英雄。但是,《中国军事通史》就指出“(项羽)丢下楚军残部,仅率800骑兵,连夜突围而逃……其余汉军围歼楚军残部”。这实际上说明项羽是弃军而逃,只是未作进一步分析。下面,我们就进一步分析一下,项羽是真的弃军而逃了吗?网络配图项羽是弃军而逃吗项羽逃了是没有疑义的,关键在于项羽逃的时候,垓下大营里还有没有相当数量的楚军。虽然《史记》中回避了对此的正面描述,但从相关史料分析,答案是肯定的。首先,从整场战役的描述来看,项羽退守垓下前,只是“大败”,既没有楚军被围歼、也没有重要将领被擒斩的记载,而楚军还能在垓下设防固守——“壁垓下”。根据冷兵器战争的规律,楚军此刻不可能伤亡殆尽。其次,若被困垓下时楚军已所剩无几,那么正如《霸王别姬》中指出的“汉军也不用唱什么楚歌了,直接大军一拥而上灭了项羽即可”,而不是“围之数重”。再次,汉军发现项...
· 正史轶闻:项羽并非“弃军而逃”的懦夫
项羽是弃军而逃吗项羽逃了是没有疑义的,关键在于项羽逃的时候,垓下大营里还有没有相当数量的楚军。虽然《史记》中回避了对此的正面描述,但从相关史料分析,答案是肯定的。网络配图首先,从整场战役的描述来看,项羽退守垓下前,只是“大败”,既没有楚军被围歼、也没有重要将领被擒斩的记载,而楚军还能在垓下设防固守——“壁垓下”。根据冷兵器战争的规律,楚军此刻不可能伤亡殆尽。其次,若被困垓下时楚军已所剩无几,那么正如《霸王别姬》中指出的“汉军也不用唱什么楚歌了,直接大军一拥而上灭了项羽即可”,而不是“围之数重”。再次,汉军发现项羽突围后,只派“灌婴以五千骑追之”。擒斩项羽无疑是刘邦最重要的目标之一,而他却只派了如此少的部队去追,不能不说是冒了风险的。刘邦在坐拥数十万大军的情况下,为什么甘冒如此风险?唯一符合逻辑的解释就是《霸王别姬》中说的“垓下大营中还有大量楚军”。可能刘邦认为消灭这支楚军才是当时最重要的任...
· 刘邦为何非要自己上阵而不用韩信抵挡项羽
楚汉争雄时期,我们知道项羽和刘邦之间打了四年的战争。在这四年里出现了很多历史英雄人物,除了刘邦项羽之外,还有个影响楚汉战争结局的关键历史人物那就是韩信。可以说刘邦项羽韩信是楚汉战争的三个主角,我们知道项羽被后代奉为战神,韩信被誉为兵仙。可是如果细读楚汉争霸这段历史我们会发现,这两个同一历史时期的英雄人物,却仅仅只在垓下交过一次手。网络配图垓下之战虽然最终以项羽战败为收尾,但我们说当时刘邦汇集了四方诸侯在地势和兵力上完全压制项羽,项羽的楚军此时已经完全陷入了刘邦韩信等人联军的包围之中,可以说这场垓下之战刘邦是稳操胜券。严格意义将项羽和韩信还没有过一次力量相当的较量,以至于曾有人提出如果项羽和韩信交锋,一个战神一个兵仙到底谁更高一筹?我们说历史不容假设,我们虽然不知道项羽和韩信谁更高一筹,但可以看出不让韩信和项羽交锋却是刘邦刻意的安排。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来看看刘邦的安排,你会惊奇的发现,这...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