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中国古代冒充官员四大行骗奇案

2017-06-0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10
转发:0
评论:0
中国古代冒充官员四大行骗奇案,中国古代冒充官员四大行骗奇案行骗之术古来有之,其诈骗手段也是形形色色,在众多骗人

中国古代冒充官员四大行骗奇案

行骗之术古来有之,其诈骗手段也是形形色色,在众多骗人伎俩中,唯有冒充官员敲诈下属或他人者的行为,使人哭笑不能,分析他们能够得手的原因,一是被敲诈者大凡都是贪官,自己屁股底下不干净,慌乱中难断虚实,乱了方寸,为了遮丑,屡屡被骗,即便事后知道被骗了,也只能是哑巴吃黄莲――苦在心中;二是人们对“官”的敬畏,“官”对百姓的威慑,百姓对“官”的惶恐,于是,骗子们纷纷打扮成官员,利用贪官与百姓的这一心理,公然行骗,并能频频得手。

    现在人虽然聪明了,但生活中还是有不少人被那些冒充“官”的人骗了钱财,我想,许多人都可以举出几个活生生的例子,所以,我这里不讲现在的,只把发生在历史上的四起冒充“官”员行骗的案例介绍给大家:
  
 
(一)假宗室

    宋代有个赵假熹,本来是个败家子,平素在街头闾里为非作歹,坑蒙拐骗无所不为,他假冒赵善菜的长子赵汝昔,伪造降生县据,私刻皇叔祖润王府印记,私置黄旗、铁鞭、柱杖,任意胁夺商旅,占据船只,威使人力,打人致伤。最后案发,才发觉原来是个假赵汝昔。伪装虽然被揭穿,赵假熹并没有悔改,而是改名赵汝熹,冒充赵善菜次子,出入州县府衙,假装办公事,包刑狱,骗税官,四处赴宴游乐。自刻都大司捉点印记,招摇之至,先后骗取官会二十余贯,又大肆搜索铜器,连民间的神佛像、小儿颈上的铃铛、家用的盂器也不愿放弃,真正是贪财的饕餮。 
 

 (二)苏城骗局

    明代的苏城,是四方辐之地,骗局也就特别多。万历年间,有个徽州商人,与他叔叔争夺坟地,争讼了好几年也没有结案。侄儿花钱四处打听,企图能够打通抚台关节。有一天,某公子寓居于闾门之外,自称是抚台的侄子。徽州商人前往拜谒,某公子留他喝酒吃饭,偶然谈起争讼的事来,公子哥儿一口应承下来,于是,当着公子的面,徽商将银子封好,说:“事成以后,以此物为谢。”过了几天,公子穿着官服,将徽商的讼词放在袖中,径直走进了抚台大门。徽商从远处看得真真切切,坐在地上等他出来。日已偏西,抚台府衙公事已毕,各位官员也纷纷出来,大门关闭了。徽商想像抚台必定是留公子用餐了,询问门旁的差人也都说不知道。到了晚上,公子哥儿随着人群走了出来,满脸酒容,说是和抚台大人吃酒,事情已经办妥了。
    到了徽商寓所,公子拿出官封信函文书给徽商看,印识宛然。徽商大喜,又派出酒席来给公子吃喝,公子索取了酬劳银两,酒醉而去。翌日,徽商带着文书,交付给驿车投送,方知是伪封。事后,他才知道此事原为光棍所设的骗局。那天谒见抚院,假冒的公子趁人杂之时混进了院子,躲藏在土地堂中,吃了藏在身上的酒糕,晚上再趁人杂混乱出来。封筒印识,都是事先藏于帕中带进去的,当然都是假的了。


  
 (三)钱豁五行骗

    清代乾隆年间,常州出过一个流窜作案的高级骗棍,曾以“钱炳”之名捐官。此外,他为了行骗的方便,先后用过的姓名有几十个。惟有他老家的人,知道他的底细,都以“钱豁五”相称。
    与普通骗棍不同,钱豁五从小诵读经书,加以头脑灵活,笔头上有些功夫,且通音律,就是科运不佳,连秀才也没有考上。做生意怕吃苦,当塾师嫌贫困,生来只管吃喝玩乐,赌骗嫖样样精通,欠了许多债,再也无法在地方混下去了,只好远行他乡,以骗为生。
    他到了广西。无奈钱豁五在广西名声已臭,他在广西再也骗不到钱财了。他情急之下,又生一计:他弄了个广西巡抚衙门的信封,里面塞上废纸,外面粘上鸡毛,弄了一套竹筒黄面的包袱,往身上一背,假冒成桂署的信使。取官道东行,经湖北、江西入浙江,一路招摇动众,吃喝全由驿站供应。直到杭州后,被驿官识破,扭送官府。但他毕竟是个“惯犯”,老辣之致,他不但没有丝毫的害怕,反而开导钱塘县令说:“我假冒官差,固是犯法。但是你将此案一办,岂不连桂、鄂、赣、浙四省的大员都要被定个糊涂失察的罪名?”钱塘县令经其提醒,哭笑不得,只得将他先关进监牢里。
    当时恰好有一位常州籍的御史在杭州,听说老乡中竟有这么一位“人物”,觉得关在牢里实在太可惜了,于是,“惺惺惜惺惺”,遂为之说情开脱,并把他介绍给盐运使柴某人当幕宾,专司出纳一职。盐运衙门本是个肥差,钱豁五在此如虎添翼,大展身手,两年下来,足足捞了十多万,遂以“钱炳”之名,为自己捐了个五品官。昔日骗棍摇身而变为命官,也算修成了“正果”。却不料,“天有不测风云”,当钱豁五还未来得及利用他一生中头一回并非伪造的顶戴来设计更大的骗局时,那个靠他相帮贪污索贿的柴运使被人检举了,钱亦被打入同案,结果是被革去官身,发配边陵地区充军去了。


   
(四)“插天飞”行骗

    清朝乾隆、嘉庆时期,有个行踪飘忽的诈骗团伙,领头的是安徽桐城人,绰号“插天飞”。该团伙的主要活动方式,是在京师和各省会安插耳目,侦察高级官员的隐私,然后相机讹诈。有一个河南巡抚,因为枉法被人参劾,京都和省会都有其即将被处分的小道消息。
    不久,省城里突然起了喧哗,有几十个操北京口音的人从外埠来到,借住在一处寺院里,紧锁门户,平时只有采买的人出来才开门,禁止闲杂人员在门前窥探流连。巡抚心存疑惑,惟恐这批人是奉旨前来查劾自己的,便派出一个亲信前往,以期能探得虚实。一天黄昏,探者看见有个内监打扮的人走出寺院来,提着酒葫芦上市沽酒,便急忙尾随其后,寻机会同他搭话。探者请对方一起喝酒,天南海北地神聊了一通,等到那人醉醺之后,故作神秘地告诉探者:“我们主人得知河南汴抚在某某案中得贿赂,贪赃枉法,所以特意前来密访,如果罪证确凿的话,那个人可要倒霉了!你千万不要把这件事再说给外人听了,到此为止。”探者急忙飞马去报告巡抚。巡抚大惊,第二天率所属臣僚一起前往该寺院拜访。
    等到进入房间,只见一个穿黄马褂、戴珊瑚顶、插孔雀翎的老者,正侍候着一个翩翩公子在座。众人进了屋,老者摆了摆手,说道:“爷在此,可行礼。”大家都认定这个少年必是哪一位王爷,急忙作大礼参拜。少年只是点了点头,又低声向老者说了些什么。老者点着头,应了,又转过脸说:“我们明天就要回京了,不给你们添什么麻烦了,都回去吧。”
    当晚,巡抚觉得自己的命运就在这个少年贝勒身上了,连夜备下一万两银锭,派人悄悄送进了寺内。次日清晨,又率所属一起急赴城门,预备给少年王爷饯行。却不料这伙人早已经连夜逃跑了。这个穿黄马褂的人,便是“插天飞”。

(本文四案例摘自《中国古代冒充官吏的行骗伎俩》作者:张艳国任放 刘保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晚清四大奇案
1、太原奇案太原奇案是清末四大奇案之一,也是清末四大奇案中最扑朔迷离、曲折离奇的一件案子。太原有个富人叫张百万,因嫌弃穷女婿曹文璜,将二女儿玉珠许给一家姓姚的,但他女儿玉珠喜欢小白脸不爱钱,与曹文璜私奔,准备投靠曹家故交交城县令的陈砥节。缘由:二人出城前在一家豆腐店歇息,豆腐店莫老汉父女同情他们的遭遇而将自家毛驴借了他们。第二天,张百万找不到人就认为跑到了大女儿家,带领家人前往大女儿金珠家找人,怀疑她藏身于衣柜中,谁知道衣柜里有个和尚,他们把衣柜抬走,和尚却闷晕了。为了找台阶,张百万谎称二女儿暴病身亡,为和尚穿上嫁衣置于灵房。半夜,和尚醒了,逃走了,也到了豆腐店在莫老汉家用嫁衣换了一身普通衣服走了,途中下半身再度兴奋,调戏又一早起的妇女,被其丈夫吴屠户杀死,尸体被扔到井里。和尚命案和张家走尸案,一下轰动全城,阳曲县令杨重民开堂公审,有多管闲事的指认和尚所穿为莫老汉衣物,急欲结案立功的杨重民...
· 清末四大奇案之杨乃武案为何牵连诸多官员?
清末四大奇案之杨乃武案为何牵连诸多官员?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作为清末四大奇案之一,“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历时长达数年,再加上因为朝廷与湘军的关系,这件本发生于民间的冤案,最终却导致数十位官员被惩处,一百余位官员被革职,堪称轰动朝野。小白菜丈夫患病死亡,杨乃武被牵涉其中杨乃武,浙江余杭人,身为乡试举人的他为人耿直,曾在县衙照壁上书写“大清双王法,浙江两抚台”一联,讽刺余杭知县刘锡彤贪赃枉法(另说他曾联合士子上书告发刘锡彤),从而与官府结怨,这也是其之后陷入冤案的一个诱因。小白菜原名毕秀姑,关于其身世目前传说比较多,我们暂且不去深究。因其长相秀丽,又喜欢穿白衣绿裤,故而人称“小白菜”。毕秀姑十七岁时嫁给了葛品连为妻(另说为葛品连童养媳),婚后葛氏一家租住在杨乃武家。杨、葛二家毗邻相居,由于毕秀姑年轻俏丽,而杨乃武又丧偶鳏居(另说其有妻子),久而久之便有了闲话传出(另...
· 清宫四大奇案
1、太后下嫁太后下嫁就是太后下嫁摄政王。太后指清太宗皇太极之妃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她是世祖福临的生母,卒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被谥为孝庄文皇后;摄政王是指摄政睿亲王多尔衮。皇太极为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四子,多尔衮为第九子。孝庄文皇后系多尔衮之兄嫂,弟妻兄嫂,按照汉人道德观念来看,是一件不光彩也不太文明的事。有清一代,对此讳莫如深,求其明文记载则无有也。清末刊行的《苍水诗集》有句云“上寿称为合卺樽,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即是指太后下嫁这件事说的。诗作者张煌是清初人,与多尔衮同时,所说当有所本。另据《朝鲜李朝实录》仁祖二十七年(1649年)二月壬寅,亦有“皇父摄政王多尔衮”去“叔”改称“皇父”的记载,正是太后下嫁的一个旁证。还不能忘记另一个事实:满洲人关以前的社会性质虽已由奴隶制迅速向封建制过渡,但很早以前女真人的落后习惯,如弟娶兄嫂,妻姑侄媳的一些群婚残余,延...
· 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奇案
未解之谜除了更加久远的“九鼎”下落等等,一般认为的中国历史四大奇案是:传国玉玺和氏璧下落、武则天为何立无字碑、宋太祖之死、明建文帝之谜。1、传国玉玺下落之谜传国玺或传国玉玺,为中国古代皇帝的信物,史书记载传国玉玺乃蓝田玉雕成。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以一蓝田玉琢为传国玉玺,命李斯丞相在其上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虫鸟字,由玉工孙寿刻到上面。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由此便促使欲谋大宝之辈你争我夺,致使该传国玉玺屡易其主,辗转于神州赤县凡二千余年。然终于销声匿迹,至今杳无踪影,辄令人扼腕叹息。“传国玉玺”就材于“和氏之璧”。春秋时,楚人卞和在山中得一璞玉,献与厉王。王使玉工辨识,云为石也。王怒,以欺君罪刖卞和左足。后武王即位...
· 狄仁杰断四漆屏:中国古代第一奇案
狄仁杰(630—700),字怀英,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南郊)人,唐朝(武周)杰出政治家,武则天当政时期宰相,女皇股肱。历官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丞,侍御史,宁州、豫州、复州刺史,江南巡抚使,冬官(工部)侍郎,洛州司马;武则天即位,任地官(户部)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宰相);后为来俊臣诬害下狱,贬彭泽令,转魏州刺史、幽州都督,神功初复相,后入为鸾台侍郎,又任河北道安抚大使,终为内史(中书令),称“国老”,封燕国公。在武则天当政时,以廉洁勤政、不畏权贵、敢于犯颜直谏著称。唐高宗仪凤年间(676—679),狄仁杰出任掌管刑法的大理丞,判决了大量积压案件,涉及到1.7万人,其中没有一人再上诉伸冤,一时名声大振,成为朝野推崇备至的断案如神、明察秋毫、正气凛然、摘奸除恶的大法官。因近代荷兰作家高罗佩写了一部《狄公案》,而为西方读者熟知,称为“古代中国的福尔摩斯”。这些年,由梁冠华、张子健、吕中...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