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哪个小国差点改写中国历史?

2017-06-0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03
转发:0
评论:0
哪个小国差点改写中国历史?,在中国古代史上,冉魏国并不出名。它存活的时间很短,从公元350年初,到公元3

  在中国古代史上,冉魏国并不出名。它存活的时间很短,从公元350年初,到公元352年的夏初,2年多一点。在中国有文字记载的5000年历史长河中,2年时间,不过是浪花一朵,甚或水滴一洙。冉魏当时控制的领土面积也不大,仅限于邺城周边,这在多国林立、群雄割据的五胡十六国时期,并不显眼。从建国到覆灭,它只有一位皇帝在位。甚至,它能否算得上一个国家,也还存有疑问。北魏崔鸿在《十六国春秋》中,并没有将这个小国列入十六国之内。然而,冉魏国又的确是个极不平常的小国,在五胡遍布北方之时,它是由汉人在中原建立起的唯一国家。它不但灭亡了曾经称霸一时的后赵,还将羯胡族几乎灭绝。它的出现,也成为了北方再起纷争的分水岭,险些改写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事情要从那场异常惨烈的“邺城之变”说起。邺城,在今河北省邯郸市的临漳县境内。它和冉魏这个小国家一样,在古代的建都史上并不著名。它不象长安洛阳般奢华,也没有南京北京的厚重,然而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却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先后有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6个王朝建都,素有“三国故地、六朝古都”的美誉。曹操时在这里建了铜雀台,更让它闻名遐迩,“建安风骨”迄今仍不失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邺城在历史上也是饱经沧桑,多次惨遭蹂躏,曹操攻打袁尚,便曾制造疯狂的。五胡十六国时期,邺城更成为群雄争抢的肥肉。

  邺城之变,导火索源于冉闵和石氏集团的矛盾,冉闵便是后来冉魏国的建立者。冉闵的父亲冉瞻,自小被石虎的父亲石勒收留,石勒“命虎养以为子”(《通鉴》),冉闵(当时叫石闵)应该是石虎的养孙。他“身长八尺,善谋策”(《晋书》),为后赵的开疆拓土立下了汗马功劳。据《晋书》记载,冉闵“骁猛多力,攻战无前”,当时“胡夏宿将莫不惮之”。石虎攻打辽东慕容氏,众军皆溃,而“闵军独全”,足见其确是一员勇猛善战的悍将。由此,冉闵也深得太祖石虎的赏识。

  客观上说,冉闵最初并没有灭石氏之意,有两件事,最终让冉闵最终大开杀戒。一是石遵的食言。石虎死后,太子石世即位,石世的哥哥、彭城王石遵不服,便以冉闵为前锋,杀入邺城,废掉石世,自己做了皇帝。石遵起事时,曾许诺冉闵,“事成,以尔为太子”(《通鉴》)。最后却立了自己的侄子石衍,封冉闵为都督中外诸军事、辅国大将军。冉闵很生气,于是“总内外兵权”,大力提拔使用自己的人,“欲专朝政”(《通鉴》)。石遵这时便想除掉冉闵,就召集义阳王石鉴、乐平王石苞、汝阳王石琨、淮南王石昭等人开会商量,说冉闵越来越不像话,“今欲诛之,如何?”,石鉴等人说“宜然”(《通鉴》),好啊,早该杀了这小子。结果会议走漏风声,石鉴表面上坚决贯彻会议意图,私底下却快马加鞭的派人向冉闵报信(这有些像现在的人事变动,常委会还在开着,被任命的人已经在别处热闹的庆祝了)。于是冉闵伙同司空李农等人,发动第二次邺城政变,杀石遵立石鉴。

  二是石鉴的两面三刀。上文已提到石鉴的两面派作风,其中虽有自己想当皇帝的一己私念,但客观上还是帮助了冉闵。然而石鉴也对冉闵不放心,又派人杀冉闵。龙骧将军孙伏都、刘铢等率领羯兵三千伏击冉闵,结果被冉闵打败,当时“横尸相枕,流血成渠”(《晋书》),场面异常惨烈。由此也引发了第三次邺城之变。这次冉闵急了眼,宣令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之”(《晋书》),并颁布命令“斩一胡首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官悉拜牙门”(《通鉴》)。邺城内开始大诛胡羯,“胡羯无贵贱,男女少长皆斩之,死者二十余万,尸诸城外,悉为野犬豺狼所食”(《通鉴》)。既便如此,冉闵仍没有杀石鉴,只是囚禁了他。后来汝阴王石琨攻打邺城,石鉴趁冉闵出城迎战之时,派人送信,要抚军将军张沈趁机攻邺,惹怒了冉闵。冉闵杀掉石鉴,又诛杀石虎子孙三十八人,“尽殪石氏”(《晋书》),彻底和石赵翻了脸。并于公元350年春称帝,国号大魏。

  在这场中原突变中,似乎还缺少一个重要角色---东晋。冉闵建魏后,曾写信向东晋求救,说“逆胡乱中原,今已诛之;能共讨者,可遣军来也”(《通鉴》),结果东晋没理会。其实东晋并非没有复谋中原之意,以蒲洪为代表的氐族势力投降东晋,被东晋委任为征北将军,与扬州刺史殷浩一起北伐,但蒲洪却有自己的心思,想趁乱夺取关中,并未进军中原,殷浩也出师不利。后来桓温又屡次上书要求北伐,都未批准,桓温一气之下,“帅众四五万顺流而下,军于武昌”(《通鉴》),朝廷万难才劝止了桓温。东晋上层如此态度,在路卫兵看来,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派蒲洪征北,以胡制胡,不过是一副坐山观虎斗的架势,此乃其一;顾忌桓温,怕他功高盖主,为其二;殷浩北伐,以失败告终,士气大减,为其三;更主要的是,东晋的最高领导层,缺乏收复中原的信心和士气。东晋长期偏安,苟且思想渐重,殷浩北伐时,中军将军王羲之就曾劝他说:“保淮之志,非所复及,莫若还保长江”(《通鉴》)。我们连江南都够呛保住,还想保卫淮水,还不如下点力气保住长江呢。王羲之的想法应该代表了当时很大一部分人的思想主流。

  东晋观望,冉魏在形势上便处于劣势。新兴王石砥随即在襄国称帝,笼络后赵残余势力,与冉魏对峙;以姚弋仲为代表的羌族势力,以及后赵残余势力都割据一方,讨伐冉闵;雄起辽东的鲜卑慕容氏,趁后赵内乱,分兵三路进军中原。在路卫兵看来,如果当时东晋竭尽全力响应冉魏,光复中原还是有可能的。冉魏军队的战斗力很强,在征伐石砥时,“闵戎卒三十余万,旌旗、钲鼓绵亘百余里,虽石氏之盛,无以过也”(《通鉴》),实力还是有的。冉闵向屯戍四方的汉人首领发出号令,“命赵人(汉人)为将帅者诛之(胡羯)”(《晋书》),号令大诛胡羯,人皆响应,一时间“高鼻多须滥死者半”(《晋书》)。此后,汉人“与羌胡相攻,无月不战”。致使“羌、胡、蛮数百余万,各还本土”,不得不向本土退却,途中 “道路交错,互相杀掠,且饥疫死亡,其能达者十有二三”(《晋书》)。大大削弱了五胡在中原的势力。

  然而,由于东晋的观望止步,加上慕容氏的最终入侵,使中原形势迅速发生逆转。石砥不敌冉魏,被迫去掉帝号,向慕容氏求救,慕容氏早就觊觎中原,这下更是堂而皇之的进驻,并最终计杀了冉闵,灭掉冉魏。冉闵因颁布“杀胡令”,被现在的人所误解,说他是破坏了民族融合。在路卫兵看来,这个观点十分可笑,用今人的标准去衡量古人的事,本身就很荒诞。1500年前的冉闵,思想不会超凡到民族大团结的高度,对于一直生活在中原的汉人来说,五胡入侵是绝对难以接受的事实。冉闵的初衷并没有杀尽羯胡的意思,他也许有报仇之念,私己之心,但他在事实上却成为了汉人的大英雄。当时北方的胡人数量甚至要超过汉人,关中百万人口中“戎狄居半”(《晋书》)。冉魏灭后赵,灭绝了五胡中最凶狠的羯胡族,还削弱了当时匈奴的势力,致使五胡在中原的力量锐减,否则五胡繁衍,愈强愈大,有朝一日尽占江南,也未可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这个小国的出现差点就改写中国历史的走向
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年代,当属五胡十六国时期,那时候的汉人几乎被殆尽,偌大的中国土地上,不仅建立起了十六个国家,并且还伴有五个氏族的侵略。当时的人们可以说是生活中水深火热中,经常发生人吃人的想象。而就在那个黑暗的年代,这个国家的出现,好像是夜空中的一盏明灯,给了汉人极大的希望。它的出现险些改写了中国的历史走向。他就是十六国时期的冉魏国,开国皇帝就是汉族英雄冉闵。冉魏虽然存活时间很短,大概从350年初,到公元352年的夏初,也就两年多的时间。虽然只存在短短两年的时间,但是他却很好的防止了汉族人被灭族的危机。冉魏也是在五胡遍布北方之时,由汉人在中原建立起的唯一的国家,他当时不仅灭了称霸一时的后赵,还几乎将羯胡族灭族,他的出现成了北方在起纷争的分水岭,很好的震慑住了外族的入侵。冉魏的建国者冉闵就是“杀胡令”的提出者。如果没有他当时对汉人的号召,积极祛除各胡在中原的胡作非为,整个汉民族几乎就要被外族...
· 因和亲远嫁异邦而改写小国历史的北燕乐浪公主
女人在古代战争或政治中的作用,绝对不可小视。她们有时像催化剂,能派生出许多新的东西,从而改变历史的走向,或是让对立的双方更趋白热化。前者如晋武帝司马炎的老婆杨艳,通过女人的撒娇本领,强势推出政坛新秀贾南风,并顺利的让白痴儿子司马衷成为西晋第二任君主,悄然改变了西晋朝的政治格局。后者如靳准之乱的助推者靳月华,枕边微风吹起,使汉赵那场宫廷血案来的异常猛烈。其实,女人在古代还有一种更为突出的作用,就是调和剂。她们能让剑拔弩张的死敌对头,暂时握手言和,这一行为上升到国家高度叫和亲政策。彼时的异域番邦,并不就是现在的北美和西欧,会吸引女人抢着去。那时的女人,并不憧憬与牛羊作伴的异域风情,可是她们没有说不的权力。不管那个未曾谋面的男人岁数多大、长相如何、有几个老婆,她们都只能将自己作为礼物出手。她们很伟大,也很悲哀。作为古代的皇帝,谁也不想把自己的亲生女儿嫁到异邦,甚至嫁给曾一度让自己挠头和闹心的死对
· 这俩人这场战争竟然改写了中国历史
秦国商鞅变法时期,商鞅和秦穆公合力称霸一方,秦国国力强盛,最终统一天下。那么他俩是怎么做到的呢?网络配图秦穆公时代,崤之战中秦军主力全军阵亡,秦穆公染指中原的计划破产。此时晋国正处于君明臣贤、国富民强的巅峰时期。穆公果断的调整国策,将战略目标定在西戎的游牧部族。王官之役后,秦穆公将矛头指向西戎,史载“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秦穆公稳定了自己的大后方,奠定了秦国作为春秋四大强国的基础。这是秦穆公成为五霸的基础。在战国之世,实力是最大的保证,在穆公时代,秦国确实是强盛一时,因为在与狄戎交战过程,他训练出了一支精锐部队,而这样一支部队是中原诸侯所不能拥有的。因此,秦穆公之强盛实际上也是兵胜,通过武力扩大版图,然后将缴获之物充国库,民富国强。不过这种方式注定只能强盛一时,因为敌人的财富有限,当敌国全部投降后,其财富来源断绝,国库缺乏一个自力更生的基础,更因为强大的军队需要有一个可以陪练的对...
· 不管你信不信,这10个人改写了中国历史
真正的英雄,不一定非要叱咤风云,指挥千军万马,气吞山河,建功立业。因为历史并非只是由他们决定和书写。翻开史书你会发现,历史经常在某个时刻被一些平凡人改写,而完全逆转了原来的方向。所以,千万不要小瞧任何一个人,更不要看低自己!因为我们每个平凡人,都可能在无意之中,改写着大历史!1、荆轲刺秦,而他救了秦王荆轲图穷匕首见,刺杀秦王嬴政,当时毫无防备的秦国君臣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呆了。秦国规定不得带兵器见君王,所以大臣们只能看着干着急。嬴政急忙绕着柱子跑,腰中宝剑因太长,一时拔不出。就在荆轲快要追上时,秦王侍医夏无且将药囊当做武器丢向荆轲,使刺秦暂停了片刻时间。就是因为这片刻时间,秦王得以把长剑拔出,击杀了荆轲。这个小小侍医救下的大王,在此后的数年间平灭六国,结束了中国500多年诸侯纷争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开辟了中国2000多年的帝制时代!2、他的一指,导致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据...
· 海昏侯墓竹简改写多部历史典籍发掘时差点扔掉
2015年5月初,海昏侯墓清理完西北角之后,大家都知道西回廊有复杂的堆积现象,那里一堆泥巴,乱糟糟的,有散碎的漆皮,复杂的器物堆积。“前期清理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烂泥巴里那一团黑乎乎的东西就是竹简。”说到这里,西汉海昏侯墓文物保护组组长管理有些后怕。她说,要不是国家组的专家及时赶到,这批竹简可能被当作一般的漆器或竹笥给清理了。当时,这批竹简糟朽得厉害,有的碎成一块一块的,有的成了渣渣,一块一块既像漆器的残块,一丝一丝的又像竹笥,谁也没有把它往竹简上想。网络配图按照考古的步骤,先要明确文物的性质,清楚分析文物堆积之后,才能做下一步的清理工作。我省考古工作者此前谁也没有提取过竹简,也不认识它,大家不敢动,只好向国家文物局求援。专家赶来后,看了一眼就认出这是竹简,并提出对西北角文物整体提取到实验室清理的方案,最大限度保护了这批宝贝。每枚竹简都有“身份证”江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青说,整个竹简文保...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