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小国差点改写中国历史?
在中国古代史上,冉魏国并不出名。它存活的时间很短,从公元350年初,到公元352年的夏初,2年多一点。在中国有文字记载的5000年历史长河中,2年时间,不过是浪花一朵,甚或水滴一洙。冉魏当时控制的领土面积也不大,仅限于邺城周边,这在多国林立、群雄割据的五胡十六国时期,并不显眼。从建国到覆灭,它只有一位皇帝在位。甚至,它能否算得上一个国家,也还存有疑问。北魏崔鸿在《十六国春秋》中,并没有将这个小国列入十六国之内。然而,冉魏国又的确是个极不平常的小国,在五胡遍布北方之时,它是由汉人在中原建立起的唯一国家。它不但灭亡了曾经称霸一时的后赵,还将羯胡族几乎灭绝。它的出现,也成为了北方再起纷争的分水岭,险些改写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事情要从那场异常惨烈的“邺城之变”说起。邺城,在今河北省邯郸市的临漳县境内。它和冉魏这个小国家一样,在古代的建都史上并不著名。它不象长安洛阳般奢华,也没有南京北京的厚重,然而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却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先后有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6个王朝建都,素有“三国故地、六朝古都”的美誉。曹操时在这里建了铜雀台,更让它闻名遐迩,“建安风骨”迄今仍不失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邺城在历史上也是饱经沧桑,多次惨遭蹂躏,曹操攻打袁尚,便曾制造疯狂的。五胡十六国时期,邺城更成为群雄争抢的肥肉。
邺城之变,导火索源于冉闵和石氏集团的矛盾,冉闵便是后来冉魏国的建立者。冉闵的父亲冉瞻,自小被石虎的父亲石勒收留,石勒“命虎养以为子”(《通鉴》),冉闵(当时叫石闵)应该是石虎的养孙。他“身长八尺,善谋策”(《晋书》),为后赵的开疆拓土立下了汗马功劳。据《晋书》记载,冉闵“骁猛多力,攻战无前”,当时“胡夏宿将莫不惮之”。石虎攻打辽东慕容氏,众军皆溃,而“闵军独全”,足见其确是一员勇猛善战的悍将。由此,冉闵也深得太祖石虎的赏识。
客观上说,冉闵最初并没有灭石氏之意,有两件事,最终让冉闵最终大开杀戒。一是石遵的食言。石虎死后,太子石世即位,石世的哥哥、彭城王石遵不服,便以冉闵为前锋,杀入邺城,废掉石世,自己做了皇帝。石遵起事时,曾许诺冉闵,“事成,以尔为太子”(《通鉴》)。最后却立了自己的侄子石衍,封冉闵为都督中外诸军事、辅国大将军。冉闵很生气,于是“总内外兵权”,大力提拔使用自己的人,“欲专朝政”(《通鉴》)。石遵这时便想除掉冉闵,就召集义阳王石鉴、乐平王石苞、汝阳王石琨、淮南王石昭等人开会商量,说冉闵越来越不像话,“今欲诛之,如何?”,石鉴等人说“宜然”(《通鉴》),好啊,早该杀了这小子。结果会议走漏风声,石鉴表面上坚决贯彻会议意图,私底下却快马加鞭的派人向冉闵报信(这有些像现在的人事变动,常委会还在开着,被任命的人已经在别处热闹的庆祝了)。于是冉闵伙同司空李农等人,发动第二次邺城政变,杀石遵立石鉴。
二是石鉴的两面三刀。上文已提到石鉴的两面派作风,其中虽有自己想当皇帝的一己私念,但客观上还是帮助了冉闵。然而石鉴也对冉闵不放心,又派人杀冉闵。龙骧将军孙伏都、刘铢等率领羯兵三千伏击冉闵,结果被冉闵打败,当时“横尸相枕,流血成渠”(《晋书》),场面异常惨烈。由此也引发了第三次邺城之变。这次冉闵急了眼,宣令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之”(《晋书》),并颁布命令“斩一胡首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官悉拜牙门”(《通鉴》)。邺城内开始大诛胡羯,“胡羯无贵贱,男女少长皆斩之,死者二十余万,尸诸城外,悉为野犬豺狼所食”(《通鉴》)。既便如此,冉闵仍没有杀石鉴,只是囚禁了他。后来汝阴王石琨攻打邺城,石鉴趁冉闵出城迎战之时,派人送信,要抚军将军张沈趁机攻邺,惹怒了冉闵。冉闵杀掉石鉴,又诛杀石虎子孙三十八人,“尽殪石氏”(《晋书》),彻底和石赵翻了脸。并于公元350年春称帝,国号大魏。
在这场中原突变中,似乎还缺少一个重要角色---东晋。冉闵建魏后,曾写信向东晋求救,说“逆胡乱中原,今已诛之;能共讨者,可遣军来也”(《通鉴》),结果东晋没理会。其实东晋并非没有复谋中原之意,以蒲洪为代表的氐族势力投降东晋,被东晋委任为征北将军,与扬州刺史殷浩一起北伐,但蒲洪却有自己的心思,想趁乱夺取关中,并未进军中原,殷浩也出师不利。后来桓温又屡次上书要求北伐,都未批准,桓温一气之下,“帅众四五万顺流而下,军于武昌”(《通鉴》),朝廷万难才劝止了桓温。东晋上层如此态度,在路卫兵看来,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派蒲洪征北,以胡制胡,不过是一副坐山观虎斗的架势,此乃其一;顾忌桓温,怕他功高盖主,为其二;殷浩北伐,以失败告终,士气大减,为其三;更主要的是,东晋的最高领导层,缺乏收复中原的信心和士气。东晋长期偏安,苟且思想渐重,殷浩北伐时,中军将军王羲之就曾劝他说:“保淮之志,非所复及,莫若还保长江”(《通鉴》)。我们连江南都够呛保住,还想保卫淮水,还不如下点力气保住长江呢。王羲之的想法应该代表了当时很大一部分人的思想主流。
东晋观望,冉魏在形势上便处于劣势。新兴王石砥随即在襄国称帝,笼络后赵残余势力,与冉魏对峙;以姚弋仲为代表的羌族势力,以及后赵残余势力都割据一方,讨伐冉闵;雄起辽东的鲜卑慕容氏,趁后赵内乱,分兵三路进军中原。在路卫兵看来,如果当时东晋竭尽全力响应冉魏,光复中原还是有可能的。冉魏军队的战斗力很强,在征伐石砥时,“闵戎卒三十余万,旌旗、钲鼓绵亘百余里,虽石氏之盛,无以过也”(《通鉴》),实力还是有的。冉闵向屯戍四方的汉人首领发出号令,“命赵人(汉人)为将帅者诛之(胡羯)”(《晋书》),号令大诛胡羯,人皆响应,一时间“高鼻多须滥死者半”(《晋书》)。此后,汉人“与羌胡相攻,无月不战”。致使“羌、胡、蛮数百余万,各还本土”,不得不向本土退却,途中 “道路交错,互相杀掠,且饥疫死亡,其能达者十有二三”(《晋书》)。大大削弱了五胡在中原的势力。
然而,由于东晋的观望止步,加上慕容氏的最终入侵,使中原形势迅速发生逆转。石砥不敌冉魏,被迫去掉帝号,向慕容氏求救,慕容氏早就觊觎中原,这下更是堂而皇之的进驻,并最终计杀了冉闵,灭掉冉魏。冉闵因颁布“杀胡令”,被现在的人所误解,说他是破坏了民族融合。在路卫兵看来,这个观点十分可笑,用今人的标准去衡量古人的事,本身就很荒诞。1500年前的冉闵,思想不会超凡到民族大团结的高度,对于一直生活在中原的汉人来说,五胡入侵是绝对难以接受的事实。冉闵的初衷并没有杀尽羯胡的意思,他也许有报仇之念,私己之心,但他在事实上却成为了汉人的大英雄。当时北方的胡人数量甚至要超过汉人,关中百万人口中“戎狄居半”(《晋书》)。冉魏灭后赵,灭绝了五胡中最凶狠的羯胡族,还削弱了当时匈奴的势力,致使五胡在中原的力量锐减,否则五胡繁衍,愈强愈大,有朝一日尽占江南,也未可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