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人如何进行爱爱教育?

2017-06-0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96
转发:0
评论:0
古人如何进行爱爱教育?,在我国历史上,对性教育有正式的记载始于汉代。东汉建初四年即公元79年,朝

  在我国历史上,对性教育有正式的记载始于汉代。

  东汉建初四年即公元79年,朝廷组织了一次全国性的经学讨论会,由皇帝亲自主持,这个会议的记录以后由班固整理编辑成《白虎通德论》,简称《白虎通》,这是当时官方对经学的标准答案,对后世影响很大。可是,就是这么一部官方的极为“正统”的书,却对性问题十分重视。《白虎通》还有一节专门讨论“辟雍”。“辟雍”是古代的一种学宫,男性贵族子弟在里面学习作为一个贵族所需要的各种技艺,在课程中居然还有性教育。

  那么,为什么性教育要在学校进行而不能在家中进行呢?从《白虎通》看来,这个问题在那次御前会议上也被提出来了,《白虎通》记录下来了,原文解释道:“父所以不自教子何?为渫渎也。又授之道当极说明阴阳夫妇变化之事,不可父子相教也。”意思是父亲不能教自己的儿子,这样轻慢不严肃。

  东汉把性教育作为贵族子弟学校的必修课,可见那时人们的性观念还是相当开明,对研究性问题相当重视。当然,从今天的观点看来,性教育不能父子相授,则未必。

  那么在我国古代,广大民众有没有性教育呢?当然有。不过没有那么系统、全面,而多用“形象化教具”,进行“暗示引导”的教育方式。“嫁妆画”和“压箱底”就是其中主要的两种。“嫁妆画”实际上是一卷约有8张至12张不同性交方式的春宫画,因为社会大量需要,所以多用木版印制,乡土味、民间色彩很浓。在女儿出嫁前,父母往往购买一两卷“嫁妆画”,放在嫁妆之中,随女儿带到夫家去,到了新婚之夜,小两口他们往往对性是很无知,就把“嫁妆画”铺在床上“照猫画虎”地做。

  关于“嫁妆画”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其实物在民国初年还有不少发现,可见此物在中国历史上已经存在了很长时期。东汉文学家张衡曾写过《同声歌》,以女性第一人称描写男女在新婚之夜的心情,后世对此诗评价很高,认为它“丽而不淫”、“寄兴高远”、“以喻臣子之事君也”等等。除了“嫁妆画”以外,中国古代还有一种性教育工具是“压箱底”。它是一种瓷器,有的比拳头还 小 一些,外形多为水果状 , 有盖,内藏一对呈交合状的男女。平时,人们把它放在箱底以辟邪,到了女儿出嫁前,母亲把“压箱底”取出来,揭开盖以示女,让她体会“夫妻之道”。

  当然,古代的性教育也决不仅是“暗示引导”,也有一些性学古籍可供阅读,但不那么普及。少女出嫁时,奶娘、稳婆、小姊妹可能会教她;有时小姊妹们会在新嫁娘窗前唱山歌,这些山歌都有性内容,唱山歌有调笑的成分,但也有性启蒙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爱
科学模型《吻》,古斯塔夫·克林姆所画生理学上爱是哺乳类动物的意欲表现,就如饥饿或口渴。心理学上爱是社交与文化的表现。其两者皆有可能是正确的,爱肯定是受到荷尔蒙(如催产素)与外激素影响而产生的表现,但同时人们对爱的想法与行为亦受到其对爱的信念影响。吸引与依附由天鹅组成的爱心,很多人视这为两人相爱的象征生物学观点普遍认为爱有两种主要意欲,性魅力与依附。成人间的依附被假设为共同协作以孕育下一代,并让其依附其父母。2006年2月,该期的国家地理杂志的封面文章《爱:化学反应》讨论了爱与化学反应的关系。其作者史雷特解释了部分关于此领域的研究,部分重点为:化学触发反应可以表示为热烈的爱,长期的依附的爱则要双方互相参与而非只是单人参与。沉醉在爱河时的血清素效应(serotonineffects)拥有与强迫观念-强迫行为症相似的化学表现(这解释了为何沉醉在爱河的人无法想到其他人)。因此亦有人主张若患有强迫观...
· 古人花式秀恩爱:古代男女是如何秀恩爱的
“秀恩爱”这种行为,很多情侣乐在其中,有事没事就朋友圈里来一发,而单身狗们则各个咬牙切齿,一副深恶痛绝的样子。很久以前,我们的老祖宗就已经开始秀恩爱啦。这些人其实也在用行动告诉我们:秀恩爱的最高境界,是真恩爱。举案齐眉东汉的梁鸿给人打工,干的是舂米之类的体力活。每天下班后,妻子孟光早早地就备好了晚餐,用托盘托着,高高地举到眉毛的高度,进献给梁鸿食用,同时又“不敢于鸿前仰视”,一副温顺的样子。这也就是成语“举案齐眉”的故事。如今“举案齐眉”已经被用来形容夫妻间相敬如宾。网络配图张敞画眉西汉的张敞是官宦子弟,曾做过地方行政长官,豫州刺史,也做过京官,京兆尹。但是他为后世所乐道的,并非是其政绩,而是他的闺帏秘闻。《汉书·张敞传》载:(敞)又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怃。有司以奏敞。上问之,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上爱其能,弗备责也。身为堂堂首都最高行政长官的张敞,居然在家...
· 揭秘古代丁克们偏爱哪些宠物:古人也爱养宠物
古人也养宠物。读古籍,信手就可以找出些古人所喜欢宠物的例证来。狗。《战国策·楚策一》载:“人有以其狗有执(有看门的本领)而爱之。其狗尝溺()井。其邻人见狗之溺井也,欲入言(告主人)之。狗恶之,当门而噬(咬)之。邻人惮(怕)之,遂不得入言。”又《晏子春秋·内篇问上》讲了一个“狗恶酒酸”的段子:“宋人有酤(卖)酒者,为器甚洁清,置表(标志,酒旗)甚长,而酒酸不售。问之里人其故,里人曰:‘公之狗猛,人挈器而入,且酤(买)公酒,狗迎而噬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上述两个故事说狗被主人宠得有点过分了。其实,好狗不这样,它绝对是主人的好帮手,苏东坡有《密州出猎》词:“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黄”者,黄狗也,这狗端的可立功受勋也。龟。《论语·公冶长》写道:“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臧文仲是鲁国大夫。“居蔡”,使蔡居,给所养的乌龟盖了...
· 简·爱
情节简爱是个孤女,从小被寄养在盖茨海德庄园舅妈里德太太家,笼罩在被舅母虐待的阴影下,十岁那年被送进了罗伍德(Lowood)寄宿学校,院长是个自私残忍的人。她经历了种种折磨,她的好友海伦死于肺病;但她靠着坚强的意志完成了学业,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在孤儿院当了两年教师,但她受不了那里的孤寂,于是受聘于桑费尔德庄园(ThornfieldHall)。庄园的主人罗彻斯特是个性格阴郁而又喜怒无常的人,他和简爱经常为某种思想辩论不休,但两人却逐渐漫生情愫。有一天里德太太派人来找简爱,说她病危,要见简爱一面。见面时,里德太太给她一封信,这封信是三年前简爱的叔父寄来的,向她打听简爱的消息,并把自己的遗产交给简爱。里德太太谎称简爱在孤儿院病死了,临终前里德太太终于良心发现把真相告诉简爱。罗彻斯特向她求婚,简爱答应了,并高兴地准备婚礼,但是在婚礼上却发现罗彻斯特已经有合法妻子,而且他的妻子受过精神创伤,是一个精...
· 韦爱
生平韦爱的高祖韦广是西晋后军将军、北平郡太守。曾祖韦轨在晋孝武帝司马曜太元初年南迁到襄阳郡,担任雍州别驾、散骑侍郎,祖父韦公循是刘宋义阳郡太守,父亲韦义正很早就去世。韦爱沉静有器量,年幼失去父亲后侍奉母亲以孝顺闻名,个性清高耿直,不随便交往,专心好学,总是独坐陋室,一心攻读古书,屋内桌椅结满灰尘,寂静的像是没有人一样。韦爱虚岁十二时,曾经去京城建康游玩,正赶上皇帝到南苑出游,大街小巷热闹非凡,男女老幼争相观看,唯独韦爱端坐读书,手不释卷,京兆韦氏的族人看见他这样,无不惊异。韦爱长大成人后,博学有文才,尤其精通《周易》和《春秋左氏传》的义理。袁顗出任雍州刺史时,征召韦爱担任主簿。韦爱遇到母亲去世,他在墓旁搭建小屋,亲自背土筑坟。萧衍到雍州后听说这件事,亲自前往吊唁。韦爱在服丧结束后被萧衍征召为中兵参军。萧衍起兵后,任命韦爱为壮武将军、冠军南平王萧宝攸司马,兼任襄阳县县令。当时京城建康还未平定...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