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清 汪士慎 七古一章

2017-06-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91
转发:0
评论:0
清汪士慎七古一章,汪士慎(1688-1759),字近人,号巢林,溪东外史等。排行第六,人称“汪

  汪士慎(1688-1759),字近人,号巢林,溪东外史等。排行第六,人称“汪六先生”。 嗜茶如命,号称“汪茶仙”。安徽歙县人。久居扬州。为扬州八怪之一。工绘画书法,金石篆刻,善隶。六十七岁时双目失明,乃作狂草,自号“心观道人”,金农称其“盲其目不盲其心”,清贫一生。隶书《七古一章》为汪氏四十岁时书,清劲爽朗,生动有致,透出刚介自在之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清汪士慎七古一章
汪士慎(1688-1759),字近人,号巢林,溪东外史等。排行第六,人称“汪六先生”。嗜茶如命,号称“汪茶仙”。安徽歙县人。久居扬州。为扬州八怪之一。工绘画书法,金石篆刻,善隶。六十七岁时双目失明,乃作狂草,自号“心观道人”,金农称其“盲其目不盲其心”,清贫一生。隶书《七古一章》为汪氏四十岁时书,清劲爽朗,生动有致,透出刚介自在之精神。
· 扬州八关第一怪汪士慎的前半生汪士慎是个怎样的人?汪士慎诗词
汪士慎生于公元1686年,去世于公元1759年,是清代著名画家,为安徽休宁县人,此后寓居扬州,代表作有《苍松偃蹇图》、《潇湘灵芳图》、《绿萼梅开图》、《洒香梅影图》、《月珮风襟图》、《灵根出谷图》等。对于汪士慎此人,想来大家了解到的信息,基本上都是他在扬州时的生活。说来也非常奇怪,汪士慎的人生经历的确是以他三十七岁的时候搬到扬州为分界线。我们都知道他三十七岁的时候寓居扬州,寄住在老乡马曰管、马曰璐兄弟家。等以卖画为生,积攒了一点积蓄之后,便在扬州买了一个老房子,此后便住在自己买的家里。然而可惜的是有了自己的房子后没有多久,汪士慎就不幸患了眼疾。尽管情况越发严重,但是囊肿无积蓄的他也只能任其发展。最重要的是,为了生活,在眼睛因为疾病十分辛苦的时候,仍然要画画为生,这也使得眼疾越发严重。等到了后来,汪士慎的左眼因为无钱医治和劳累过多而失明,没有多久右眼也随之失明之后,汪士慎就成了一个盲人。此后...
· 汪士慎前半世之谜
汪士慎前半世之谜汪士慎工诗及八分书,画水仙、梅花清妙独绝。金农谓其画梅之妙,与高西唐(翔)异曲同汪士慎像工。士慎画繁枝,千花万蕊,管领冷香,俨然灞桥风雪中。西唐画疏枝半开蝉朵,用玉楼人口脂抹一点红,良缣精楮,各臻其微。士惧老而目瞽,为人画梅,或作八分书,工妙胜于未瞽时。精篆刻,与张潜乙、金筋齐名。著有《巢林诗集》。《广印人传、国[清]朝画识、国[清]朝画徵续录、扬州画舫录、墨林今话、桐阴论画、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汪士慎还善于做诗,他喜弹琴,特别在他目有痼疾,将成残废时,常常抚琴。汪士慎把嗜茶、爱梅及赋诗三者融汇一起,形成笔墨,构成了书画艺术上的淡雅秀逸的风格。所以,在巢林诗中,咏茶的就有20多首。"茶苦"而清,"梅清"则高,好友金农送他"茶仙"的雅号。清朝康熙二十五年(1686),汪士慎出生在安徽休宁县富溪乡,这汪士慎作品是个有名的产茶之地。有关汪士慎早年在家乡的生活、求学等情况,至今仍...
· “扬州八怪”之汪士慎简介
汪士慎画像汪士慎是清朝著名画家、书法家,“扬州八怪”之一。汪士慎(1686--1759),字近人,号巢林、别号溪东外史,安徽休宁人,寓居扬州。擅长画花卉,代表作有《潇湘灵芳图》、《绿萼梅开图》、《洒香梅影图》、《月佩风襟图》、《灵根出谷图》、《苍松偃蹇图》。汪士慎画的水仙、梅花堪称一绝,金农评论他的画梅之妙与高翔有异曲同工之妙,他经常到扬州城外的梅花岭赏梅、写梅,他所作梅花,多以密蕊繁枝见称,清淡秀雅。在五十岁时左眼病盲,但依然能画梅,六十七岁时双目俱瞽,但仍能挥写狂草大字。汪士慎还精通篆刻,篆刻艺术与张潜乙、金筋齐名。他还擅长诗歌,著有《巢林诗集》。
· 清黄慎送汪瞻侯归姑苏诗
黄慎(1687-1786),字恭懋,又字恭寿,福建宁化人。久居扬州,与郑板桥友善,卖画为生。为扬洲八怪之一,时人谓:“书工草法,极古劲之致”,王己山先生称其诗书皆有物外趣。草书《送汪瞻侯归姑苏诗》”如疏影横斜,苍藤盘结,长短错落,收放有致,枯润相间,饶有别趣。“从草书入画”是黄慎绘画,成就之本,狂草功力颇厚。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