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情结问题
关于情结问题,仕与隐是中国传统文人挥之难去的情结。先秦时代的思想家们为他们定下出处行藏几个
仕与隐是中国传统文人挥之难去的情结。先秦时代的思想家们为他们定下出处行藏几个字,仕与隐的矛盾就一直与士人的人格理想和现实价值实现问题纠缠在一起,象幽灵一样徘徊在士人的生活世界里,老实真诚一些的文人便不由得不痛苦。而中国古代大概还是老实的文人士子们居多,因而痛苦者居然竟占了大多数。然而文人们的老实又非农民兄弟的老实巴交,终不肯痛苦在心口难开,他们识文断字,知书达礼,登高能赋,临流能诗,尽会叹了一口气,写下两行诗,说些功成身退、归隐田园的堂皇话头。这些话头由前面的人唱出来,再由后来的人接过去,再加上一些油盐酱醋,这就有了相传不绝的隐逸和隐逸的文学。因为相传不衰,所以就有对此作研究的必要,这也是很自然的事。毕竟无论如何这是历史存在,是事实,而背后又有牵扯进儒佛道等等的煌煌思想在内,隔了千十百年,许多事情都不是一眼能看穿,也不能直接就拿来运用。怎么办呢?这就需要研究。真正做这个工作的,眼下好像还不多,找来找去,只见到这么一本《中国古代诗人的仕隐情结》。那么这本书先就有了一点点意思。
这点小意思,是它直接揪出“仕隐情结”来审问,要问这个情结从何来。弗洛依德说人有“俄狄浦斯情结”,要恋母(好像专指男孩子?记不清了)。还举出很多例子来证明,一来二去,蛮象一回事,于是大家信了,相信人果真有一种叫做情结的东西附在身上。情结这种东西最大的长处就是让人捉摸不清。摸不清它的来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想得头疼死了,干脆就把它派到一种叫做“天生”的原因里。恋母情结是从哪里来的?弗老先生一归纳一演绎,就推到了性的方面,是上帝安排的男女两性分治并存使得人产生了这个情结。于是大家都恍然大悟似的明白了。中国传统士人的仕隐确也称得上“情结”之类的东西:不知怎么一来,中国文化突然发展到最高峰,三代之治是最好的时代,这个时候便冒出一个又一个的隐者,和那么些个盛世之君让王征隐的盛举,可见仕与隐的问题确实是中国文化天生的东西,就如男子生来便懂得“天生男女共一处”、必得要找女子为伴一般,尚在襁褓之时不被许可、亦无可能去泡妞,便只有暗恋乃母;老庄孔孟的时候虽然比三代差多了,但是去圣不远,隐的人也还很不少,并且每个人都是行动上是巨人思想上也不是矮子,搬出来一套用舍行藏的理论来,于是“情结”就这么定下来,仿佛签
下了一张契约:从今而后凡吾子孙,皆得永守此约,必于仕时不忘哼哼归隐,隐亦得伺机而为仕,如此方得为士大夫。故而论仕隐必得要论其文化基础,即先秦儒道孔老庄是也,此见该著第六章“隐逸文化的哲学基础:先秦儒道”;又第五章“陶渊明与隐逸文化”实亦部分与此有关,其第一节“隐逸现象先以传说出现”、第二节以“ 上古时期隐逸文化的形态:伯夷叔齐与其他”谓是。
虽然同属一种情结,却有表现形式的差异,如有的孩子希望母亲多抱它一些,而有的孩子并不讨厌别的曼妙的女孩子跟他玩儿;而且到后来长高了嘴上有了茸茸的毛了更要去关关雎鸠君子好逑要和谁有个约会,古代诗人的仕隐情结亦是如此。所以论者论完第五章中上古隐逸现象后,便必得转入第二章论 屈原之意义。屈原为中国古代诗人中最早的一位突出代表,其仕进精神乃是先秦士精神的集中体现,美政是其精神的主要内容,同时在其人生追求中亦有仕进与归隐之彷徨,实为传统诗人仕隐情结最早的生动标本。用整整一章篇幅论屈原实不为过。
屈原而下,中国诗人中先是陶渊明,后来有李白、孟浩然皆是耳熟能详之与隐逸有关之诗人,论传统士人之仕隐情结,是断不可漏了他们的。例如孟浩然是盛唐最著名的大诗人之一,终生布衣。但他隐于家乡鹿门山,说是不求仕进,到了四十岁时却还是要出去求官,只是最终不成功,又回到家乡终老其一生罢了。此书作者把孟氏一生概括为隐逸面目下的进取,很合乎盛唐诗人的的实际思想状况。至于李白就不必多费笔墨在这里复述了。仕隐情结真是复杂,李白之后,又有苏轼。“苏轼终生向往归隐,却始终未能归隐,这与其说是苏轼的悲哀,还不如说是苏轼对于仕隐情结的变通。它的意义在于指出了隐逸文化被积极仕进人生精神的汲取,从而产生更为优秀的文化。”著者总结说。这是颇有意味的看法。对姜夔生活形态的分析是本书颇为出色的地方。“南宋末年的姜夔,出现了以职业词人为生的现象,则暗示了中国古代士人由仕隐情结的基本矛盾体向着多元、多方位转化的气息。”无论如何,姜夔似乎确实是一种新新人类的活法(限宋代末之前)。以前对此认识似乎不够,主要是因为未能把他纳入仕隐情结的框架地来认识。
这点小意思,是它直接揪出“仕隐情结”来审问,要问这个情结从何来。弗洛依德说人有“俄狄浦斯情结”,要恋母(好像专指男孩子?记不清了)。还举出很多例子来证明,一来二去,蛮象一回事,于是大家信了,相信人果真有一种叫做情结的东西附在身上。情结这种东西最大的长处就是让人捉摸不清。摸不清它的来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想得头疼死了,干脆就把它派到一种叫做“天生”的原因里。恋母情结是从哪里来的?弗老先生一归纳一演绎,就推到了性的方面,是上帝安排的男女两性分治并存使得人产生了这个情结。于是大家都恍然大悟似的明白了。中国传统士人的仕隐确也称得上“情结”之类的东西:不知怎么一来,中国文化突然发展到最高峰,三代之治是最好的时代,这个时候便冒出一个又一个的隐者,和那么些个盛世之君让王征隐的盛举,可见仕与隐的问题确实是中国文化天生的东西,就如男子生来便懂得“天生男女共一处”、必得要找女子为伴一般,尚在襁褓之时不被许可、亦无可能去泡妞,便只有暗恋乃母;老庄孔孟的时候虽然比三代差多了,但是去圣不远,隐的人也还很不少,并且每个人都是行动上是巨人思想上也不是矮子,搬出来一套用舍行藏的理论来,于是“情结”就这么定下来,仿佛签
下了一张契约:从今而后凡吾子孙,皆得永守此约,必于仕时不忘哼哼归隐,隐亦得伺机而为仕,如此方得为士大夫。故而论仕隐必得要论其文化基础,即先秦儒道孔老庄是也,此见该著第六章“隐逸文化的哲学基础:先秦儒道”;又第五章“陶渊明与隐逸文化”实亦部分与此有关,其第一节“隐逸现象先以传说出现”、第二节以“ 上古时期隐逸文化的形态:伯夷叔齐与其他”谓是。
虽然同属一种情结,却有表现形式的差异,如有的孩子希望母亲多抱它一些,而有的孩子并不讨厌别的曼妙的女孩子跟他玩儿;而且到后来长高了嘴上有了茸茸的毛了更要去关关雎鸠君子好逑要和谁有个约会,古代诗人的仕隐情结亦是如此。所以论者论完第五章中上古隐逸现象后,便必得转入第二章论 屈原之意义。屈原为中国古代诗人中最早的一位突出代表,其仕进精神乃是先秦士精神的集中体现,美政是其精神的主要内容,同时在其人生追求中亦有仕进与归隐之彷徨,实为传统诗人仕隐情结最早的生动标本。用整整一章篇幅论屈原实不为过。
屈原而下,中国诗人中先是陶渊明,后来有李白、孟浩然皆是耳熟能详之与隐逸有关之诗人,论传统士人之仕隐情结,是断不可漏了他们的。例如孟浩然是盛唐最著名的大诗人之一,终生布衣。但他隐于家乡鹿门山,说是不求仕进,到了四十岁时却还是要出去求官,只是最终不成功,又回到家乡终老其一生罢了。此书作者把孟氏一生概括为隐逸面目下的进取,很合乎盛唐诗人的的实际思想状况。至于李白就不必多费笔墨在这里复述了。仕隐情结真是复杂,李白之后,又有苏轼。“苏轼终生向往归隐,却始终未能归隐,这与其说是苏轼的悲哀,还不如说是苏轼对于仕隐情结的变通。它的意义在于指出了隐逸文化被积极仕进人生精神的汲取,从而产生更为优秀的文化。”著者总结说。这是颇有意味的看法。对姜夔生活形态的分析是本书颇为出色的地方。“南宋末年的姜夔,出现了以职业词人为生的现象,则暗示了中国古代士人由仕隐情结的基本矛盾体向着多元、多方位转化的气息。”无论如何,姜夔似乎确实是一种新新人类的活法(限宋代末之前)。以前对此认识似乎不够,主要是因为未能把他纳入仕隐情结的框架地来认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关于情结问题
仕与隐是中国传统文人挥之难去的情结。先秦时代的思想家们为他们定下出处行藏几个字,仕与隐的矛盾就一直与士人的人格理想和现实价值实现问题纠缠在一起,象幽灵一样徘徊在士人的生活世界里,老实真诚一些的文人便不由得不痛苦。而中国古代大概还是老实的文人士子们居多,因而痛苦者居然竟占了大多数。然而文人们的老实又非农民兄弟的老实巴交,终不肯痛苦在心口难开,他们识文断字,知书达礼,登高能赋,临流能诗,尽会叹了一口气,写下两行诗,说些功成身退、归隐田园的堂皇话头。这些话头由前面的人唱出来,再由后来的人接过去,再加上一些油盐酱醋,这就有了相传不绝的隐逸和隐逸的文学。因为相传不衰,所以就有对此作研究的必要,这也是很自然的事。毕竟无论如何这是历史存在,是事实,而背后又有牵扯进儒佛道等等的煌煌思想在内,隔了千十百年,许多事情都不是一眼能看穿,也不能直接就拿来运用。怎么办呢?这就需要研究。真正做这个工作的,眼下好像还不...
· 情结
各种讨论中的情结佛洛伊德派:恋母情结(伊底帕斯情结)荣格派:阿尼玛斯阿尼玛其他情结除了荣格与佛洛伊德的心理学公认的情结之外,许多人还归纳出许多“情结”。这些情结概念类似心理学中讨论的情结,但是显然很不一样。像是省籍情结,完美情结,处女情结等等。日本次文化更多资料:日本动漫迷使用术语列表ACG与同人文化中也整理出不少情结。日文中常以“コンプレックス(即Complex在日语上的发音,有时会被简称为コン)”来代表“Complex”(“情结”)。中文受到此影响的则常用“控(音译)”代表“コン”。更明确的说,前述的“控”一词得被解释为某人的内心系对某标的物具有源自内心的且不可控制的强大欲望或偏好,例如:若称某人为贫乳控,该具有贫乳之女性将对该某人方系具有强大之偏好及吸引力,而其他条件(如身高、比例、外貌等)则非为所问。以下为“控”一词的进一步应用:兄贵控(兄萌え)正太控弟控(弟萌え)以上两者也被合称...
· 关于刘备托孤问题
关于刘备的托孤问题有许多争论,而我却坚决作家陈文德先生的说法!当时刘备频危时对诸葛亮说的“君才十倍于曹丕,若嗣子可辅则辅之,不可,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这一席话的确出自刘备内心,而不是这位枭雄的奸诈。让我来分析:因为刘备与诸葛亮的交情有13之久,诸葛亮是个什么样的人刘备因该知道。相反,刘禅是个什么料,刘备因该比谁都清楚,刘备这种想法因该是在永安宫想了很久。刘备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自己的江山着想,自己幸幸苦苦打下的江山,不能交给一个没有能力的人来统治。刘备的做法在当时可以说是空前的,那时的皇帝都是处心积虑的把自己的江山交给自己的后代,在东汉有着许多无能的婴儿皇帝,刘备借鉴着那些例子,就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关于我这个说法最强有力的证据是当时有尚书令李严,虎威将军赵云,还有刘备的两个儿子在场,这些都随时成为诸葛亮篡位的依据,这点刘备是不可能不知道的,因此说明这时的刘备是站在自己国家利益这一边的。而诸葛...
· 关于罗贯中的籍贯问题
在中国文学史上,伟大作家罗贯中的名字是家喻户晓的。然而,长期以来,对罗贯中的研究却一直是古典文学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别的不说,光是他的籍贯问题就是一个——久悬不决的疑案明清两代,有关罗贯中生平的记载寥寥可数,而对其籍贯的说法却彼此抵牾。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种说法:1.太原人,即今山西太原人。主要见于明无名氏《录鬼簿续编》:“罗贯中,太原人。”2.东原人,即今山东东平人。庸愚子《三国志通俗演义序》称“东原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多种明刻本亦署名“东原罗贯中”。3.杭人,钱塘人,越人,即今浙江杭州人。如郎瑛《七修类稿》称为“杭人罗本贯中”,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称为“钱塘罗贯中本”,周亮工《因树屋书影》称为“越人罗贯中”。4.庐陵人,即今江西吉安人。建国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看法逐渐集中为两种意见。一是“东原”说。此说以刘知渐、王利器二先生为代表。刘知渐先生指出,“嘉靖本《...
· 关于罗贯中的籍贯问题
在中国文学史上,伟大作家罗贯中的名字是家喻户晓的。然而,长期以来,对罗贯中的研究却一直是古典文学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别的不说,光是他的籍贯问题就是一个——久悬不决的疑案明清两代,有关罗贯中生平的记载寥寥可数,而对其籍贯的说法却彼此抵牾。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种说法:1.太原人,即今山西太原人。主要见于明无名氏《录鬼簿续编》:“罗贯中,太原人。”2.东原人,即今山东东平人。庸愚子《三国志通俗演义序》称“东原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多种明刻本亦署名“东原罗贯中”。3.杭人,钱塘人,越人,即今浙江杭州人。如郎锳《七修类稿》称为“杭人罗本贯中”,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称为“钱塘罗贯中本”,周亮工《因树屋书影》称为“越人罗贯中”。4.庐陵人,即今江西吉安人。建国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看法逐渐集中为两种意见。一是“东原”说。此说以刘知渐、王利器二先生为代表。刘知渐先生指出,“嘉靖本《...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