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孔子作《左传》“蓝本”的史实否定不了--再驳牛鸿恩之“驳议”

2017-06-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07
转发:0
评论:0
孔子作《左传》“蓝本”的史实否定不了--再驳牛鸿恩之“驳议”, 孔子作《春秋》的问题,是两千年来学界研究最多、分歧也最多,并且对我国封建时期政

 孔子作《春秋》的问题,是两千年来学界研究最多、分歧也最多,并且对我国封建时期政治、思想、学术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的重大问题。长期以来,人们争论的核心是:孔子有没有作《春秋》?作的是一部怎样的《春秋》?其《春秋》大义究竟在哪里?与之相关的还有:《左传》与《春秋》是什么关系?《左传》的作者究竟是谁?等等。这些都是关系到史学、文学、哲学的重大问题,两千年来学人对这些问题曾进行了种种探索,提出种种推测。然而,由于第一手资料的缺乏,难以得出明确而统一的结论,但谁也没有否定这些问题的学术价值。牛鸿恩先生却因为笔者的“人微”,公然表示不屑,说:“姚女士是古今提出孔子作《左传》的第一人。她把问题看得太简单,低估了两千年来的学人,高估了自己……她所谓孔子作传是‘先秦以来全部典籍……证明的铁的事实’,足以引发人们思考。这等于说,两千年来的学人对于‘全部典籍’中无所不在、唾手可得的‘铁的事实’,竟然个个熟视无睹,只有她一人‘敏锐地’出来揭‘秘’,这绝对背于情理”,于是想一棍子将其打倒,说“她的选题不具有学术价值”;乃至株连到孔子、孟子、司马迁,称“孔子作《春秋》”乃孟子、司马迁的“圣化”“造伪”,全盘否定了孔子作《春秋》的史实。其态度之蛮横、论证方法的主观武断、强辞夺理,措辞之粗鲁,在笔者平生还是第一次领教。

在学术上进行探索,发表不同的看法,这本是最正常的现象,也只有在不同意见的争鸣中,才能推动学术不断进步。但象牛氏这样,因为对方作出迥异于前人的学术见解,而又不够“大腕”,就对他的劳动成果、研究价值全盘否认,扣以“高估自己”“低估两千年学人”的罪名,实不多见。按照牛氏的逻辑,固守习见或剽窃前人的倒是“谦虚”“尊重两千年学人”的美德了?

诚然,“孔子作《春秋》”的问题,十分复杂,甚至令人望而生畏。在牛氏看来,这样的问题,象笔者这样既非“腕”们亦非“爷”们的,竟敢斗胆过问,而且竟敢向传统挑战,推翻两千年的习见,指出其误区,“绝对背于情理”。照此说来,在科学研究上也应当恪守“长幼有序,贵贱有别”的祖宗遗训,那么,我们只应永远停留在孔子、孟子的水平,否则,岂不是“高估了自己”,“低估了两千年的圣人”?牛先生也许忘了一个“绝对”真实的史实:当年曾令“九国之士逡巡遁逃而不敢进”、自以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的秦国,却正是被陈涉――这个“壅牖绳枢之子”“才能不及中人”的“氓隶之人”,首举义旗推翻,立下头功的。这是否也“绝对背于情理”?

笔者自感才疏学浅,更不敢妄自尊大,只想为孔子作《春秋》这个迷误了两千年而又“绝对”有重大“学术价值”的问题,作一点探索,为之作马前卒鸣锣开道。虽明知有人会“白眼”相对,却不想临阵脱逃。笔者没有“高估”自己的意思,恰恰相反,正是两千年来学人对这个问题的种种探索、争议、研究,为笔者开拓了道路。笔者的论题和考证,正是在全面考察并吸收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才获得的,特别是近代国学大师章太炎、刘师培的有关研究中,他们已提出“传(《左传》)亦皆仲尼作也”[1](《章太炎全集》三《检论》,《春秋故言》)的与笔者相近的见解,这给了笔者以极大的鼓舞和支持(遗憾的是在孔子“修《春秋经》”这个根本问题上,他们未能摆脱传统习见,妨碍了他们对此问题作出更深入的探索)。笔者只是承其绪,纠其偏、博其证、成其果而已。


           关于“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的再辩
《淮南子》、司马迁等在称述孔子作《春秋》时,一致称道:《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这无疑是我们考明孔子《春秋》的重要线索。牛鸿恩既然承认它是“汉人所统计的数字”,自然应按汉人的标准来统计才有意义。它既不该按左氏的观念标准来统计;当然也不能用唐人颜师古、清人梁玉绳之流的标准,更不能用牛先生自封为“规范”的“界定”去统计,否则,结果必然不会与汉人的数字统一。牛氏认为,《左传》桓公十八年,鲁侯于出访齐国时被杀,不能算“弑”。这只是牛先生的的“主观愿望”而已。因为,《公羊传》作者――汉人――是明确称它为“弑”的。即使从《左传》的记载来看,表面上虽说是写“薨”,但从前后文看,明明是暗示非自然死亡:“公会齐侯于泺,遂及文姜如齐。齐侯通焉。公谪之,以告。……享公。使公子彭生乘公,公薨于车。”字里行间,作者都在暗示,鲁桓公的被杀,是姜氏与齐侯合伙谋杀。汉人称为“弑”,并非没有道理。汉人明明说是“弑”,牛鸿恩却硬要不算;《左传》弑君明明是“三十六”,牛氏却硬要说成是“三十五”,这除了证明牛鸿恩“主观愿望”之“强烈”以外,还能证明什么呢?顺便说一句,《左传》本事的作者,并没有对“弑”字下界定,他时而称弑君为“杀”,时而称之为“贼”。牛氏这么明确地予“弑”以“界定”,难道不“背离”《左传》本意吗?。

关于杀奚齐,牛鸿恩认为“应当视为弑君”,遗憾的是这并不能代表“汉人”的观点。《左传》作者称之为“杀”。僖公十年晋惠公虽称之为“弑二君”,然而是“欲加之罪”,夸大里克的罪名。《春秋经》记为“杀其君之子奚齐”,显见得是未正式称君。汉人对此的解释与牛氏不同,“《礼记・坊记》曰:“子云:升自客阶,受吊于宾位,教民追孝也。未没丧,不称君,示民不争也。故《鲁春秋》记晋丧曰‘杀其君之子奚齐’及‘其君卓’。”[2](《礼记正义・坊记第三十》)案今《春秋经》僖公九年记:“甲子,晋侯诸卒。冬,晋里克杀其君之子奚齐”僖公十年记:“晋里克弑其君卓子及其大夫荀息。”《左传》僖公九年称:“书曰‘杀其君之子,未葬也……荀息立公子卓以葬。十一月,里克杀公子卓于朝,荀息死之。”杀奚齐,在晋献公下葬前。按周礼,父未下葬,子不能称君,故称“杀其君之子”,而不称“弑君”。杀卓,在晋献公下葬后,故称“君”,且用“弑”字。牛鸿恩用自己的“主观愿望”,作出不同于汉人的“界定”,然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考证出“弑君”之数为“三十”。然而,牛先生的标准及其统计结果,与笔者所研究的汉人统计之数,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实在是“瞎子点灯白费腊”。

关于“亡国五十二”,牛鸿恩先生的“考实”,的确考得比笔者详明,并指出了笔者的失误,笔者深表感谢。但牛先生对《左传》中亡国数的统计还是有遗漏处。比如僖公二十五年灭原。原,姬姓国,爵位为伯(详见顾栋高《春秋大事表・春秋列国爵姓及存灭表》),应当符合牛先生的“界定”,应列入“亡国五十二”的统计中。牛文对史料的分析、“界定”及得出的结论,“主观愿望”太强,“凑”得“离谱”,不能令人信服。比如“梁亡”,是不折不扣的灭国绝祀。但牛先生却辩解说,“梁亡”,“三传都认为是梁自取灭亡,与其他‘礼乐征伐诸侯出’的亡人之国有别”,因而排除于“亡国五十二”之外。这是强辞夺理。考《春秋经》僖公十九年记载:“梁亡。”《左传》僖公十八年书:“梁伯益其国而不能实也,命曰新里,秦取之。”十九年书:“梁亡,不书其主,自取之也。初,梁伯好土功,亟城而弗处,民罢而弗堪,则曰:‘某寇将至。’乃沟公宫,曰:‘秦将袭我。’民惧而溃,秦遂取之。”《经》与《左传》明明都写着“梁亡”,怎能不算“亡”?即便按照牛氏的“界定”来分析,梁之亡,首先归咎于君主昏庸,大兴土木,不恤民情,导致民心溃散,给秦以可乘之机而“取之”。然而,“秦取”,依然属于“征伐自诸侯出”;若秦不“征伐”不“取”(曰“取”,言征之易。但无疑仍要“征”,方能“取”),梁也不会亡。所以,无疑不能排除于“亡国五十二”之外。牛氏却“认为梁‘自亡也’,自不计入”?试问,有多少国家的灭亡,能与内部的因素如腐败、昏庸、无能、无礼等因素无关呢?就拿被牛氏确认为“亡国”的灭曹来说。首先是曹伯的“背晋而奸宋”(见《左氏传》哀公七年),招来宋人讨伐。宋国原本只想整整他,占他几个邑,本已准备收兵回程,“将行”。不想曹人不识相,却“诟之”,辱骂不止,使“公闻之怒,命反之,遂灭之。”这不也是名符其实的自取灭亡吗?为什么牛氏不把他也排除在外呢?可见牛氏也在为了自圆其说而牵强附会地“凑”数字。

    牛文说“‘三十六’‘五十二’都确有所指,是对《春秋经》《左氏传》通数的结果”。并强调说“五十二”是指“绝祀”而言。但通数二书,亡国绝祀者实在远不止“五十二”。

笔者经再次考察,认为“五十二”不当是灭国数,而是指孔子《春秋》所书的亡国事件,而且主要是反映“诸侯不能保社稷”的情况而言。春秋时期灭国数百计,诸侯不能保社稷者不计其数。以孔子学识之博大、治学之严谨,不可能只知道五十二个亡国之数。他作《春秋》,旨在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研究君为何被弑、国为何被灭,注重于对弑君亡国的历史根源的研究,取其典型者而书之,借此警示后代统治者,而不是盲目记载或统计弑君亡国之数。故此“五十二”当是指“亡国”事件,而不是指灭祀之国。

细察《左传》全书所写的灭国者,有两种不同笔墨。一种是孔子《春秋》所书,它们大多比较具体写出亡国之因缘,并常常通过人物议论,突出题旨。另一种则似左丘明据《春秋经》而抄录的解经语。如成公六年《经》书:“取。”《左传》书:“取,言易也。”这分明是左氏所加的解经语,无任何实际意义。又如定公六年《经》书:“郑游速帅师灭许,以许男斯归。”《左传》书:“郑灭许,因楚败也。”这也明显是左氏解释《经》文的,非出自孔子《春秋》。类似这些,显然不能统计于孔《春秋》的“五十二”之列。

考《左传》中符合前者的亡国事件,有如下“五十二”事:

1))州亡  桓公五年“淳于公如州,度其国危,遂不复。”按,“淳于公”即《经》文之“州公”。州,姜姓国,都淳于,故称。“国危”“不复”云云,暗示国灭。后入于杞,为杞都。(详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

2)灭纪:庄公三年:“纪季以入于齐,纪于是乎始判。……”庄公四年:“纪侯不能下齐,以与纪季。夏,纪侯大去其国。”纪从此灭祀,不见于《春秋》。

3)灭谭:庄公十年:“齐侯之出也,过谭,谭不礼焉。及其入也,诸侯皆贺,谭又不至。冬,齐师灭谭。”)

4)灭遂  庄公十三年:“会于北杏,以平宋乱。遂人不至。夏,齐人灭遂而戍之。”

5)灭邓   庄公六年:“楚文王伐申,过邓。邓祁侯曰:‘吾甥也。’止而享之。骓甥聃甥养甥请杀楚子,邓侯弗许。三甥曰:‘亡邓国者必此人也。……十六年,楚复伐邓,灭之。”

6)灭息  庄公十四年:“蔡哀侯为莘故,绳息妫以语楚子。楚子如息,以食入享,遂灭息。”

7)灭权  庄公十八年:“初,楚武王克权,使斗缗尹之。以叛,围而杀之。迁权于那处,……

8、9、10)灭耿、霍、魏  闵公元年:“晋侯作二军,公将上军,大子申生将下军。赵夙御戎,毕万为右,以灭耿、灭霍、灭魏。……赐赵夙耿,赐毕万魏,以为大夫。”

11)卫初亡  闵公二年 “冬,十二月,狄人伐卫。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卫师败绩,遂灭卫。……僖之元年,齐桓公迁邢于夷仪。二年,封卫于楚丘。邢迁如归,卫国忘亡。”

12)灭弦  僖公五年“楚斗谷於菟灭弦,弦子奔黄。于是江、黄、道、柏方睦于齐,皆姻亲也。弦子恃之而不事楚,又不设备,故亡。”

13、14)灭虢、虞  僖公五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弗听,许晋使。……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以媵秦穆姬。”

15)灭温  僖公十年“狄灭温,苏子无信也。苏子叛王即狄,又不能于狄,狄人伐之。王不救,故灭。”

16)灭项  僖公十七年“师灭项。淮之会,公有诸侯之事,未归,而取项。齐人以为讨而止公。”

17)灭梁  僖公十八“梁伯益其国而不能实也,命曰新里,秦取之。”僖公十九年“初,梁伯好土功,亟城而弗处,民罢而弗堪,则曰‘某寇将至。’乃沟公宫,曰:‘秦将袭我。’民惧而溃,秦遂取梁。”

18)灭须句  僖公二十一年“邾人灭须句。须句子来奔,因成风也。……”

19)灭邢  僖公二十四年“卫人将伐邢,礼至曰:‘不得其守,国不可得也。我请昆弟仕焉。’乃往,得仕。”僖公二十五年“春,卫人伐邢,二礼从国子巡城,掖以赴外,杀之。正月丙午,卫侯毁灭邢。”

20)灭原  僖公二十五年“冬,晋侯围原,命三日之粮。原不降,命去之。谍出,曰:‘原将降矣。’军吏曰:‘请待之。’公曰:‘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得原失信,何以庇之?所亡滋多。’退一舍而原降。迁原伯贯于冀。赵衰为原大夫。”

21)灭夔  僖公二十六年“夔子不祀祝融与鬻熊,楚人让之,对曰:‘我熊挚有疾,鬼神弗赦而自窜于夔。吾是以失楚,又何祀焉?’秋,楚成得臣、斗宜申帅师灭夔,以夔子归。”

22)灭滑  僖公三十三年,秦将袭郑,到了滑,郑商人弦高路遇,借犒师为名,机智地暗示秦国郑已有备,同时报告郑国。“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

23)灭江  文公四年“楚人灭江,秦伯为之降服、出次、不举、过数。大夫谏,公曰:‘同盟灭,虽不能救,敢不矜乎?吾自惧也。’君子曰:‘《诗》云:“惟彼二国,其政不获,惟此四国,爰究爰度。”其秦穆之谓矣。’”

24、25)灭六、灭蓼  文公五年“六人叛楚即东夷。秋,楚成大心、仲帅师灭六。冬,楚公子燮灭蓼。臧文仲闻六与蓼灭,曰:‘皋陶、庭坚不祀忽诸。德之不建,民之无援,哀哉!’”

26)灭庸  文公十六年“楚大饥,戎侵其西南,……庸人帅群蛮以叛楚。……庸人曰:‘楚不足与战矣。’遂不设备。……秦人、巴人从楚师。群蛮从楚子盟,遂灭庸。”

27)灭舒蓼  宣公八年“楚为众舒叛,故伐舒蓼,灭之。”

28)陈初“亡”  宣公九年:“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通于夏姬……”宣公十年:“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饮酒于夏氏。公谓行父曰:‘征舒似女。’对曰:‘亦似君。’征舒病之。公出,自其厩射而杀之。”宣公十一年:“冬,楚子为陈夏氏乱故,伐陈。……因县陈。”

    29)灭萧  宣公十二年“冬,楚子伐萧。……萧人囚熊相宜僚及公子丙。王曰:‘勿杀,吾退。’萧人杀之。王怒,遂围萧。萧溃。申公巫臣曰:‘师人多寒。’王巡三军,拊而勉之。三军之士,皆如挟纩。遂傅于萧。”(《经》“楚子灭萧。”)

30)灭潞氏  宣公十五年“潞子婴儿之夫人,晋景公之姊也。酆舒为政而杀之,又伤潞子之目。晋侯将伐之,诸大夫皆曰:‘不可。酆舒有三俊才,不如待后之人。’伯宗曰:‘必伐之。狄有五罪,俊才虽多,何补焉?……’晋侯从之。六月癸卯,晋荀林父败赤狄于曲梁。辛亥,灭潞。”

31)灭舒庸  成公十七年“舒庸人以楚师之败也,道吴人围巢,伐驾,……遂恃吴而不设备。楚公子橐师袭舒庸,灭之。”

32)灭  襄公四年“邾人、莒人伐。”襄公六年“莒人灭,恃赂也。”

33)灭莱  襄公六年“四月,晏弱城东阳,而遂围莱。……丁未,入莱。莱共公浮柔奔棠。……四月,陈无宇献莱器于襄宫。晏弱围棠,十一月丙辰而灭之。迁莱于。”

34)灭逼阳  襄公十年“……晋荀偃、士请伐阳,而封宋向戍焉。……五月庚寅,荀偃、士卒攻逼阳,亲受矢石。甲午,灭之。”

35)灭舒鸠  襄公二十五年“舒鸠人卒叛楚。令尹子木伐之,及离城。……遂围舒鸠,舒鸠溃。八月,楚灭舒鸠。”

36)灭赖  昭公四年“遂以诸侯灭赖。赖子面缚……迁赖于鄢。……申无宇曰:‘楚祸之首,将在此矣。……”

37)再度灭陈  昭公八年“陈哀公元妃郑姬,生悼大子偃师,二妃生公子留,下妃生公子胜。……三月甲申,公子招、公子过杀悼大子偃师而立公子留。……陈公子招归罪于公子过而杀之。九月,楚公子弃疾帅师奉孙吴围陈,……灭陈。”

38)灭蔡  昭公十一年“楚子在申,召蔡灵侯。灵侯将往,蔡大夫曰:‘王贪而王信,唯蔡于感,今币重而言甘,诱我也,不如无往。’蔡侯不可。三月丙申,楚子伏甲而飨蔡侯于申,醉而执之。夏四月丁巳,杀之……冬十一月,楚子灭蔡。”

39)灭肥  昭公十二年“晋荀吴伪会齐师者,假道于鲜虞,遂入昔阳。秋,八月壬午,灭肥,以肥子绵皋归。”

40)灭州来  昭公十三年“吴灭州来。令尹子期请伐吴,王弗许,曰:‘吾未抚民人,未事鬼神,未修守备,未定国家,而可民力,败不可悔。……”

41)灭陆浑  昭公十七年“九月丁卯,晋荀吴帅师涉自棘津,使祭史先用牲于洛。陆浑人弗知,师从之。庚午,遂灭陆浑,数之以其贰于楚也。”

42)灭  昭公十八年“人藉稻,邾人袭。人将闭门,邾人羊罗摄其首焉,遂入之。尽俘以归。子曰:‘余无归矣。’……”

43)灭鼓  昭公二十二年“晋之取鼓也,既献,而反鼓子焉。又叛于鲜虞。六月,荀吴略东阳,……遂袭鼓,灭之。以鼓子鸢归……”

44、45)灭巢  灭钟离  昭公二十四年“吴人踵楚,而边人不备,遂灭巢及钟离而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孔子作《左传》“蓝本”的史实否定不了
孔子作《春秋》的问题,是两千年来学界研究最多、分歧也最多,并且对我国封建时期政治、思想、学术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的重大问题。长期以来,人们争论的核心是:孔子有没有作《春秋》?作的是一部怎样的《春秋》?其《春秋》大义究竟在哪里?与之相关的还有:《左传》与《春秋》是什么关系?《左传》的作者究竟是谁?等等。
· 再观孔子的仁与礼之关系的思想特点
【摘要】本文分三部分从不同角度介绍孔子的仁与礼,目的是通过介绍,使我们对我国古代的伟大哲学思想有进一步的理解,通过对仁与礼的学习,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促进我们自身的发展。【关键词】孔子仁与礼思想思想特点一、孔子的仁与礼的思想对于孔子的思想,可以说用博大精深来形容也丝毫不为过,但不论是看孔子的《论语》或是其他的名著,都可以看到仁、礼的影子,因此,我认为:在孔子的思想中,仁与礼绝对算得上是其中的经典理论。“仁是儒学中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字,它在不同的范畴里有不同的含义。”在《论语》中,它多以问答的形式出现,孔子回答其弟子的提问中,我们会见到孔子对仁因人、因时、因地而有不同的阐发。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樊迟问仁,子...
· 再观孔子的仁与礼之关系的思想特点
【摘要】本文分三部分从不同角度介绍孔子的仁与礼,目的是通过介绍,使我们对我国古代的伟大哲学思想有进一步的理解,通过对仁与礼的学习,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促进我们自身的发展。【关键词】孔子仁与礼思想思想特点一、孔子的仁与礼的思想对于孔子的思想,可以说用博大精深来形容也丝毫不为过,但不论是看孔子的《论语》或是其他的名著,都可以看到仁、礼的影子,因此,我认为:在孔子的思想中,仁与礼绝对算得上是其中的经典理论。“仁是儒学中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字,它在不同的范畴里有不同的含义。”在《论语》中,它多以问答的形式出现,孔子回答其弟子的提问中,我们会见到孔子对仁因人、因时、因地而有不同的阐发。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樊迟问仁,子...
· 左传
作者《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的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司马迁首先认为《左传》是左丘明所写,自刘向、裴骃、刘歆、桓谭、班固皆以《左传》出于左丘明。唐朝的刘知几《史通·六家》亦称:“左传家者,其先出于左丘明。”清朝的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却仍然认为是左丘明所著。唐朝的赵匡首先怀疑《左传》不是左丘明所作。此后,有许多学者也持怀疑态度。很多人都认为写《左传》的左氏并非左丘明。叶梦得认为作者为战国时人;郑樵《六经奥论》认为是战国时的楚国人;朱熹认为是楚左史倚相之后;项安世认为是魏国人所作;程端学认为是伪书。明朝的郝敬认为是晋国人。刘逢禄《左氏春秋考证》认为是刘歆所作,并说《左氏春秋》是与《晏子春秋》等类似的史书。康有为亦认为是刘歆所作。钱穆在《刘向歆父子年表》中指出不可能是刘歆的作品。钱穆与章太炎认为《左传》的成书与卫国左氏人吴起有关,甚至就是吴起所著,今人童书业亦认为是吴起所作,郭沫若也主张《左传》成...
· 永明之治:虽然失败但也不能完全否定
中国古代的小康社会是永明之治时期出现的。这段时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和平盛世时期,和贞观之治不同的是,这个时期之所以被记录,是因为这个时期社会稳定,人们生活比较安逸,和现在的小康社会是如出一辙。那么,永明之治是哪个皇帝开创的呢?南齐武帝萧赜图片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一个皇帝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就是永明之治。据记载,永明之治是南齐武帝萧赜开创的。南齐武帝在南齐高帝萧道成的统治之后,对前代弊政进行修正,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整体的修整,并利用自身的优势和周边的邻国交好,为永明之治提供了和平的环境。在他的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百姓可以做到夜不闭户,社会治安稳定,经济也相对的比较繁荣,这些都让这个时期的百姓受益。由于这个时期的统治者萧赜年号永明,所以,这个盛世之前相对稳定的小康时期被称作是“永明之治”。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的名人名臣。永明之治有萧道成次子萧嶷的功劳,有名臣范缜的帮...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