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玄《三礼注》的思想史意义(三)
郑玄《三礼注》的思想史意义(三),[124]《史记・儒林传》,中华书局本,第3129页。[125] 均见于《史记・
[124]《 史记・儒林传》,中华书局本,第3129页。
[125] 均见于《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华书局本,第3299、3297、3299页。
[126] 《汉书》,中华书局本,第2421页。
[127] 《汉书》,中华书局本,第3406页。
[128] 《汉书》,中华书局本,第3408页。
[129] 标点简体本《礼记正义》,第1459页
[130] 标点简体本《礼记正义》,第1461页。
[131] 标点简体本《礼记正义》,第1542页。
[132] 孙诒让《周礼正义》,第594页。
[133] 《汉书》,中华书局本,第3423页。
[134] 标点简体本《礼记正义》,第881页。
[135] 胡培《仪礼正义》,第1454页。
[136] 标点简体本《礼记正义》,第11页。
[137] 标点简体本《礼记正义》,第86页。
[138]《 春秋谷梁传注疏》,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简体本,第283页。
[139] 标点简体本《礼记正义》,第89页。
[140] 标点简体本《礼记正义》,第93页。
[141] 标点简体本《礼记正义》,第601、602页。
[142] 孙诒让《周礼正义》,第1366页。
[143] 孙诒让《周礼正义》,第2082页。
[144] 《仪礼正义》,第1125页。
[145] 《仪礼正义》,第1467页。
[146] 《后汉书》,中华书局本,第2705页。
[147] 有关内容参见钟肇鹏《谶纬论略》,第一章,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48] 《汉书・王莽传上》,第4069页。
[149]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
[150] 《后汉书・张衡传》,李贤注说:“衡集上事云:‘河洛五九,六艺四九。’所谓八十一篇也。”中华书局本,第1913页。
[151] 《后汉书・张衡传》,中华书局本,第1911页。
[152]《后汉书・郑范陈贾张列传》,中华书局本,第1241页。
[153]《后汉书・方术列传》,中华书局本,第2705页。
[154]《后汉书・桓谭冯衍列传》,中华书局本,第 961页。
[155]《后汉书・张衡列传》,中华书局本,第1911页。
[156]《后汉书・尹敏列传》,中华书局本,第2558页。
[157]《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中华书局本,第111页。
[158]《后汉书・张曹郑列传》,中华书局本,第1202页。
[159]《后汉书・张曹郑列传》,中华书局本,第1196、1197页。
[160]《后汉书・樊宏阴识列传》,中华书局本,第1122页。
[161]《后汉书・张曹郑列传》,中华书局本,第1201页。
[162]《后汉书・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中华书局本,第918页。
[163]《后汉书・张曹郑列传》,中华书局本,第1203页。
[164]《后汉书・郭陈列传》,中华书局本,第1554页。
[165]《后汉书・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中华书局本,第1603页。
[166] 分别见于中华书局本《后汉书・郎襄楷列传》第1054、1055、1056、1058、1065、1067、1073页。
[167]《后汉书・杜栾刘李刘谢列传》,中华书局本,第1857页。
[168]《后汉书・杜栾刘李刘谢列传》,中华书局本,第1859页。
[169]《后汉书・杨震列传》,中华书局本,第1780页。
[170] 参见《后汉书・郎襄楷列传》。
[171]《后汉书・张曹郑列传》,中华书局本,第1209页。
[172]《后汉书・张曹郑列传》,中华书局本,第1211页。
[173]《后汉书・苏竟杨厚列传》,中华书局本,第1043页。
[174] 扫叶山房本《百子全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二册。
[175] 赵仲邑《文心雕龙译注》,第39页。漓江出版社,1982年版。
[176] 参见孙诒让《周礼正义》所引述,中华书局本,第2007页。
[177] 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本,第1747页。
[178] 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本,第2103页。
[179] 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本,第2108页。
[180] 标点简体本《礼记正义》,第752页。
[181] 标点简体本《礼记正义》,第997页。
[125] 均见于《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华书局本,第3299、3297、3299页。
[126] 《汉书》,中华书局本,第2421页。
[127] 《汉书》,中华书局本,第3406页。
[128] 《汉书》,中华书局本,第3408页。
[129] 标点简体本《礼记正义》,第1459页
[130] 标点简体本《礼记正义》,第1461页。
[131] 标点简体本《礼记正义》,第1542页。
[132] 孙诒让《周礼正义》,第594页。
[133] 《汉书》,中华书局本,第3423页。
[134] 标点简体本《礼记正义》,第881页。
[135] 胡培《仪礼正义》,第1454页。
[136] 标点简体本《礼记正义》,第11页。
[137] 标点简体本《礼记正义》,第86页。
[138]《 春秋谷梁传注疏》,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简体本,第283页。
[139] 标点简体本《礼记正义》,第89页。
[140] 标点简体本《礼记正义》,第93页。
[141] 标点简体本《礼记正义》,第601、602页。
[142] 孙诒让《周礼正义》,第1366页。
[143] 孙诒让《周礼正义》,第2082页。
[144] 《仪礼正义》,第1125页。
[145] 《仪礼正义》,第1467页。
[146] 《后汉书》,中华书局本,第2705页。
[147] 有关内容参见钟肇鹏《谶纬论略》,第一章,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48] 《汉书・王莽传上》,第4069页。
[149]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
[150] 《后汉书・张衡传》,李贤注说:“衡集上事云:‘河洛五九,六艺四九。’所谓八十一篇也。”中华书局本,第1913页。
[151] 《后汉书・张衡传》,中华书局本,第1911页。
[152]《后汉书・郑范陈贾张列传》,中华书局本,第1241页。
[153]《后汉书・方术列传》,中华书局本,第2705页。
[154]《后汉书・桓谭冯衍列传》,中华书局本,第 961页。
[155]《后汉书・张衡列传》,中华书局本,第1911页。
[156]《后汉书・尹敏列传》,中华书局本,第2558页。
[157]《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中华书局本,第111页。
[158]《后汉书・张曹郑列传》,中华书局本,第1202页。
[159]《后汉书・张曹郑列传》,中华书局本,第1196、1197页。
[160]《后汉书・樊宏阴识列传》,中华书局本,第1122页。
[161]《后汉书・张曹郑列传》,中华书局本,第1201页。
[162]《后汉书・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中华书局本,第918页。
[163]《后汉书・张曹郑列传》,中华书局本,第1203页。
[164]《后汉书・郭陈列传》,中华书局本,第1554页。
[165]《后汉书・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中华书局本,第1603页。
[166] 分别见于中华书局本《后汉书・郎襄楷列传》第1054、1055、1056、1058、1065、1067、1073页。
[167]《后汉书・杜栾刘李刘谢列传》,中华书局本,第1857页。
[168]《后汉书・杜栾刘李刘谢列传》,中华书局本,第1859页。
[169]《后汉书・杨震列传》,中华书局本,第1780页。
[170] 参见《后汉书・郎襄楷列传》。
[171]《后汉书・张曹郑列传》,中华书局本,第1209页。
[172]《后汉书・张曹郑列传》,中华书局本,第1211页。
[173]《后汉书・苏竟杨厚列传》,中华书局本,第1043页。
[174] 扫叶山房本《百子全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二册。
[175] 赵仲邑《文心雕龙译注》,第39页。漓江出版社,1982年版。
[176] 参见孙诒让《周礼正义》所引述,中华书局本,第2007页。
[177] 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本,第1747页。
[178] 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本,第2103页。
[179] 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本,第2108页。
[180] 标点简体本《礼记正义》,第752页。
[181] 标点简体本《礼记正义》,第99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郑玄《三礼注》的思想史意义(三)
[124]《史记・儒林传》,中华书局本,第3129页。[125]均见于《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华书局本,第3299、3297、3299页。[126]《汉书》,中华书局本,第2421页。[127]《汉书》,中华书局本,第3406页。[128]《汉书》,中华书局本,第3408页。[129]标点简体本《礼记正义》,第1459页[130]标点简体本《礼记正义》,第1461页。[131]标点简体本《礼记正义》,第1542页。[132]孙诒让《周礼正义》,第594页。[133]《汉书》,中华书局本,第3423页。[134]标点简体本《礼记正义》,第881页。[135]胡培《仪礼正义》,第1454页。[136]标点简体本《礼记正义》,第11页。[137]标点简体本《礼记正义》,第86页。[138]《春秋谷梁传注疏》,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简体本,第283页。[139]标点简体本《礼记正义》,第89...
· 郑玄《三礼注》的思想史意义(一)
目次引言一汉代经学的整合与郑玄《三礼注》的出现二郑玄对《三礼》的基本认识三郑玄《三礼注》的主要特点四郑玄《三礼注》的主要思想内容五郑玄《三礼注》的影响与历史评价结语引言在两汉时期的历史上,有两类人物的存在和表现特别值得我们关注与研究,这就是“吏”和“儒”。他们分别以各自之所长在国家政治与文化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担负着不同的使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特别当儒学得到朝廷的表彰和奖掖而成为多数人的仕进途径的时候,这两类人物又进一步分流为“仕儒”和“学儒”。尽管“吏”与“儒”或“仕”与“学”本身有着可以相互游移或转换的性质,但是就其职责而言,“吏”或“仕儒”多以直接参与王朝政治的施行为其职守,通过在政治实践中获得的能力和经验而为朝廷拔擢和任用。与之不同,“儒”或“学儒”则多以对古代传承下来的经典不断地加以诠释和传习为其使命,以在承传中所积累的学识和功底,或立为官学,为现实王权政治制度的维系及政策...
· 郑玄《三礼注》的思想史意义(一)
目次引言一汉代经学的整合与郑玄《三礼注》的出现二郑玄对《三礼》的基本认识三郑玄《三礼注》的主要特点四郑玄《三礼注》的主要思想内容五郑玄《三礼注》的影响与历史评价结语引言在两汉时期的历史上,有两类人物的存在和表现特别值得我们关注与研究,这就是“吏”和“儒”。他们分别以各自之所长在国家政治与文化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担负着不同的使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特别当儒学得到朝廷的表彰和奖掖而成为多数人的仕进途径的时候,这两类人物又进一步分流为“仕儒”和“学儒”。尽管“吏”与“儒”或“仕”与“学”本身有着可以相互游移或转换的性质,但是就其职责而言,“吏”或“仕儒”多以直接参与王朝政治的施行为其职守,通过在政治实践中获得的能力和经验而为朝廷拔擢和任用。与之不同,“儒”或“学儒”则多以对古代传承下来的经典不断地加以诠释和传习为其使命,以在承传中所积累的学识和功底,或立为官学,为现实王权政治制度的维系及政策...
· 郑玄《三礼注》的思想史意义(二)
(三)称引纬书以注《三礼》两汉时期,伴随着经学的发展,谶纬之学也悄然兴起。尤其是到了东汉,因光武帝刘秀的信奉和提倡,图谶纬候之学成为一代官学的主流。直至东汉末年,此学依然兴盛。当时的郑玄也深为此学所囿,他在遍注诸经之余,还为纬候之书作注,其与谶纬之学的关系可以想见。如此,在他的《三礼注》中包含纬书方面的内容就是极其自然的了。因而,称引纬书也就成为郑玄《三礼注》的第三个突出特点。谶纬之学的兴起与秦汉以来神仙方术之学的发展演变有着密切的关系。谶纬之学的兴盛,直接营造出东汉一代特有的学术氛围,使得当时的儒学和经学无不蒙此特色。《后汉书・方术列传》称:“汉自武帝颇好方术,天下怀协道艺之士,莫不负策抵掌,顺风而(届)焉。后王莽矫用符命,及光武尤善谶言,士之赴趣时宜者,皆骋驰穿凿争谈之也。故王梁孙咸名应图,越登槐鼎之位;郑兴、贾逵以附同称显,桓谭尹敏以乖忤沦败。自是习为内学,尚奇文,贵异数,不乏于时矣...
· 郑玄《三礼注》的思想史意义(二)
(三)称引纬书以注《三礼》两汉时期,伴随着经学的发展,谶纬之学也悄然兴起。尤其是到了东汉,因光武帝刘秀的信奉和提倡,图谶纬候之学成为一代官学的主流。直至东汉末年,此学依然兴盛。当时的郑玄也深为此学所囿,他在遍注诸经之余,还为纬候之书作注,其与谶纬之学的关系可以想见。如此,在他的《三礼注》中包含纬书方面的内容就是极其自然的了。因而,称引纬书也就成为郑玄《三礼注》的第三个突出特点。谶纬之学的兴起与秦汉以来神仙方术之学的发展演变有着密切的关系。谶纬之学的兴盛,直接营造出东汉一代特有的学术氛围,使得当时的儒学和经学无不蒙此特色。《后汉书・方术列传》称:“汉自武帝颇好方术,天下怀协道艺之士,莫不负策抵掌,顺风而(届)焉。后王莽矫用符命,及光武尤善谶言,士之赴趣时宜者,皆骋驰穿凿争谈之也。故王梁孙咸名应图,越登槐鼎之位;郑兴、贾逵以附同称显,桓谭尹敏以乖忤沦败。自是习为内学,尚奇文,贵异数,不乏于时矣...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