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试析佛学中的人生智慧

2017-06-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58
转发:0
评论:0
试析佛学中的人生智慧,摘要:佛学中有很多智慧对现代教育有着借鉴意义。它对于指导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处

  摘要:佛学中有很多智慧对现代教育有着借鉴意义。它对于指导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处事与为人,对于维护社会的安定和谐,对于强调人的环保意识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佛学:人生智慧
  
  在宗教内容的教学中,笔者发现佛学思想有很多的智慧,可以引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处世与为人。甚至对于我们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提高环保意识都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那么,佛学里有智慧吗?就说“佛”这个字。它是从印度梵文音译过来的,它是“智慧、觉悟”的意思。佛这个字有体有用,从本体上说它是“智慧”。从它的作用上讲是“觉悟”。可见佛学里是有智慧的。
  佛学里的智慧很多,我就以下几点做一些粗浅的探究。
  
  第一,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佛教把人的行为称为“业”或者“业力”。业力是人的精神在六道里轮回的推动力。
  从佛教业报轮回的理论来看,人的生命层次的高低完全取决于自己的所作所为。这是佛教的因果观。也就是俗话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佛教强调,事物中因果规律普遍存在。在时间上,遍于过去现在和未来;在空间上,作用于整个宇宙,就连菩萨和佛也受这个因果规律的支配而不例外。佛教认为。人的行为不管好坏都会产生一种潜在的力量,即业力。这种业力时时都蕴藏在自己的意识之中。好的行为,存进的就是善业,坏的行为,存入的就是恶业。这业,就是一种内因。除了内因外,各种形式的外缘不时存在。一旦某种与内因业力相应的外缘出现,那么结果就会显现出来。佛教认为。业力不形成某种果报是不会消失的,有前因必会结果。只是时间地点的问题了。就是老话说的:“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世间是由因缘聚合成的,是相互联系的,因不可能永远遇不到缘,今生不遇,那么还有来生,还有生生世世。总要遭遇。因此因果报应谁也无法逃脱。
  佛教认为,人所做的不善业有十种,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和邪见,如果谁肯定了上述内容并且已经付诸行动。死了以后要轮回到地狱、饿鬼和畜生的三恶道里去。如果持否定态度。死后可以转生为人,如果再潜心修行。一心向善,那么就可以摆脱轮回而悟道成佛。这就是告诉人们,人的生命层次的高低、生存环境的好坏,完全取决于自己的所作所为。
  说白了。人要想过上幸福生活,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向善,不做危害社会和别人的事情,这样,你的生活没有阴暗面,才会是美好和充实。
  
  第二、生活中要涵养健康的心态
  
  在人的一生中,事业能否成功。涵养出正确的心态很关键。佛家把人生拥有的健康心态叫做四无量心。
  ①慈无量心。也就是佛家思想的“慈悲为怀”,就如同儒家提倡的“仁”和道家提倡的“道德”一样。慈心就是爱心,在佛家思想中,有了慈心。这个人的修养就自然可以提高,就能变得宽容。现在很多人都说人心难测,兄弟姐妹之间、同事之间勾心斗角,互相猜忌,人际关系太复杂,大家相互提防。心累。所以,如果有了爱心,就可以宽容地看待周围的一切,那样人际关系就好处了。
  所以为人处世,涵养慈无量心的目的在于让人放开心量,不再狭隘,放弃肮脏的灵魂。在于培养为社会献爱心,远离破坏和谐社会的不良情绪。
  ②悲无量心。悲心就是同情心,它能对治人的伤害心。就是要做到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为善,帮助别人解决实际困难,把别人的痛苦看成自己的痛苦,想尽办法帮助解决,哪怕帮助别人时受到各种各样的误解,也不后悔。
  ③喜无量心。喜心就是承认别人取得的成就的心态,也就是见贤思齐的心态。在现实生活中,对于别人取得的成就,对好人好事要由衷地赞美和祝福,而不是挖苦讽刺和心生嫉妒。
  ④舍无量心。舍心就是正确评价自己的心态,是给自己正确定位,不要把自己估计得过高,要用平常而诚实的心态为人处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试析佛学中的人生智慧
摘要:佛学中有很多智慧对现代教育有着借鉴意义。它对于指导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处事与为人,对于维护社会的安定和谐,对于强调人的环保意识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关键词:佛学:人生智慧在宗教内容的教学中,笔者发现佛学思想有很多的智慧,可以引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处世与为人。甚至对于我们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提高环保意识都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那么,佛学里有智慧吗?就说“佛”这个字。它是从印度梵文音译过来的,它是“智慧、觉悟”的意思。佛这个字有体有用,从本体上说它是“智慧”。从它的作用上讲是“觉悟”。可见佛学里是有智慧的。佛学里的智慧很多,我就以下几点做一些粗浅的探究。第一,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佛教把人的行为称为“业”或者“业力”。业力是人的精神在六道里轮回的推动力。从佛教业报轮回的理论来看,人的生命层次的高低完全取决于自己的所作所为。这是佛教的因果观。也就是俗话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佛教强调,事物中...
· 老子智慧与人生追求
摘要:我们的眼睛要经常看到有,但是我们经常忘了,无中也有。继续拿这个茶杯讲,我把水倒光了,什么都没有了,其实还有道,这是最高的境界。◎人生有三大误区◎第一,《道德经》有五个道,分别为知道、学道、悟道、得道、出道。第二,道在哪里?《道德经》讲了一句话,激动人心,深刻非凡,天才无比。道在哪里?道在“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我们现在知道的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原版是老子[注: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有人说又称老聃。中国古代伟大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讲的“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什么东西都[注:公元九○四年,朱全忠迫唐昭宗迁都洛阳。朱全忠称帝建梁后,以汴州为京城,故称洛阳为西都,汴州开封府为东都。-xidou]在这里一网打尽。老子的时候已经提出“网”的概念。茶杯里有水,我接下来把水倒光,请问茶杯里还有东西吗?有,空气。除了空气之外,还有什么呢?里面...
· 领越老子的智慧超越时代的人生思辨和处事智慧
世人常认为老子具有其他人没有智慧,是因为他拥有了常人不具有的眼睛。这双眼睛看过了世间的丑态,洞悉了世间的世情。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是需要勇气的,更需要他人所不具备的智慧。老子在历史的长河中没有淹没,正是因为他的智慧在时间的打磨中越发亮眼。领越老子的智慧,超越时代的人生思辨和处事智慧,让人能保持心的宁静和生命的禅意。老子的智慧在于他遵循事物本来的发展轨道,不强求改变,只要我们遵循世间万物,并且让它们自然生长。以无为来实现有为。其实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引导事物的发展顺着原来的轨道,自由发展,干预事物的发展,往往与事物的发展背道而驰。天地万物都有自己存在。在发展的规律当中,只要是符合自然的,那便是最好的。老子强调为人处世的精神应当是舒适的,不用过分苛刻自己,更无须苛刻他人。也别过分的重视事情的结果,凡事谋定后动。这种人生的智慧要求我们,学会努力让自己和他人开心,才是真正的智慧。真正的智慧让人更...
· 潮汕文化—佛学文化—人生八苦
佛教云人生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一、生苦:生之苦,人多不复记忆,事实上,十月胎狱之苦,且不必说,即出生之际,一个六磅八磅重的婴儿,通过狭窄的生门,这痛苦已非言语所可形容。脱离母体之后,为外界或寒冷的空气所剌激,被接生者巨大的手掌抓来提去,这对婴儿细嫩的肌肤而言,其痛苦较皮鞭抽体尤有过之。婴儿出生后呱呱大哭,实是肉体上的痛苦所引起的。二、老苦:唐人诗云:“公道人间惟白发,贵人头上不会饶。”老,是任何人无以避免的。韩愈祭十二郎文云:“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四十如此,未免早衰。但即使天赋过人,或摄生有术,到了七十岁八十岁,上述现象总会发生。又何况一般人在苦苦奔波了数十年之后,除了生理机能衰退外,因过去劳苦积累而贻留的腰酸背痛风湿胃病等等,都是使人难以忍受的痛苦,至于衰老对于女人,则更为残酷,因为除了生理的痛苦外,女人更...
· “喻”的佛学知识
佛学知识【喻】(梵dr!s!t!a^nta,藏dpe)因明学用语。指因明论式中,为使所立宗义清晰明白而使用的譬喻例证。《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中(大正44・109a)U‘喻者,譬也,况也,晓也。由此譬况(中略),令极明了,今由此况,宗义明极,故离因立独明喻名。’在因明论式中,先举‘宗’以述立者所见,其次揭‘因’以示其理由,进而为证明其因堪能确立宗义,乃示以既知之譬喻以明其宗义。此中,既知之譬喻即谓为‘喻’。喻有同喻、异喻。同喻谓其喻义与所立宗义、因义同类均等,反之则谓异喻。又,同喻应具足的条件中,与所立宗义同类的,称为‘宗同品’;与因义同类的,称为‘因同品’;异喻应具足的条件中,与所立宗义异类的,称为‘宗异品’,与因义异类的,称为‘因异品’。助因立宗的主体,称为‘喻体’,喻体的依处(例如瓶或虚空等,譬况物件)名为‘喻依’。组成同喻体的方法是‘合作法’,组成异喻体的方法是‘离作法’。合作法是先说...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