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中国画与诗的交融

2017-06-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78
转发:0
评论:0
中国画与诗的交融,摘要:传统的中国绘画自发生就与传统诗词结缘,在发展的过程中互相交融,有“诗画
  摘要:传统的中国绘画自发生就与传统诗词结缘,在发展的过程中互相交融,有“诗画本一律”之论。诗画都属于艺术范畴,诗和画相结合,并不是两种独立形式的交融,它也不能统辖于形式范畴之内,而是艺术精神的一个十分明亮的折射。在文中首先对诗画的关系进行概述,然后详细论述诗画交融的过程。从题画诗的出现到把诗来作为画的题材再到以作诗的方法来作画,以及诗画除精神、意境的交融外,在形式上的真正融和。最后做总结性的阐述道出中国诗画艺术精神交融的本来。
  关键词:中国画;诗;交融
  
  我们在欣赏中国画的的时候,经常看到在中国画的空白处,有画家本人或他人在上面题的诗,而诗的内容多是感叹诗的意境,有的诗写的位置在画面上,所以也就成了画的一部分,而与画完整统一起来。
  对于诗画问题的研究,是中西方艺术家所共同感兴趣的。但是对诗画问题的理解却有着根本的差异。西方艺术家是在尽心竭力地为诗、画寻找界限,和二者结合的可能性。如黑格尔认为诗有音乐的一面,也有绘画的一面;西蒙尼底斯已经说过“画是静默的诗,诗是语言的画”。而在中国艺术家看来,观照宇宙,提高和净化人格与实现艺术境界是同步的。真正的宇宙,不是人们可以用感观感受到的层面,而是不可言说的精神――“道”的世界。“道”是无形无色、无声寂寥的,宇宙的本源就是如此,真正、永恒的美也就是如此: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要真实地表现大美,要让艺术创作者用虚静的胸襟去容纳宇宙精神。所以中国艺术精神相融思想的存在,决定了中国画和诗两种不同形式艺术在表现宇宙精神时,自觉的交融在一起。所谓“诗画体一律”正是鲜明的表现出这种审美心态。
  诗与画的交融,不是突然出现,而是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首先是题画诗的出现。王渔洋《蚕尾集》说“六朝以来,题画诗绝罕见。盛唐如李白辈,间一为之,拙劣不工……杜子美始创为画松、画马、画鹰、画山水诸大篇,搜奇抉奥,笔补造化……子美创始之功伟矣。”
  王维早于 杜甫十三年出生。在他以前的画家,诗画兼工的极少。而王维则诗画兼工,且两者都对后来发生了很大的影响。他曾自为诗“夙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是画与诗,已经融合于他一人之身了。但从他上面的两句诗看,他只意识到自己兼备这两种艺术,并不曾把自己的诗写在自己的画面上,并且除十五岁时有一首《题友人云母障子》的五绝,及另有《崔兴宗写真咏》的五绝一首外,就没有其他的题画诗。
  交融过程的第二步,是把诗来作为画的题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记有晋明帝有《毛诗图幽诗七月图》,是把诗作画题的,可说起源甚早。但对绘画自身,没有太大的影响。唐代的时侯 诗歌盛行,在唐末时,可能已有域家以诗为画题的情形出现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国画与诗的交融
摘要:传统的中国绘画自发生就与传统诗词结缘,在发展的过程中互相交融,有“诗画本一律”之论。诗画都属于艺术范畴,诗和画相结合,并不是两种独立形式的交融,它也不能统辖于形式范畴之内,而是艺术精神的一个十分明亮的折射。在文中首先对诗画的关系进行概述,然后详细论述诗画交融的过程。从题画诗的出现到把诗来作为画的题材再到以作诗的方法来作画,以及诗画除精神、意境的交融外,在形式上的真正融和。最后做总结性的阐述道出中国诗画艺术精神交融的本来。关键词:中国画;诗;交融我们在欣赏中国画的的时候,经常看到在中国画的空白处,有画家本人或他人在上面题的诗,而诗的内容多是感叹诗的意境,有的诗写的位置在画面上,所以也就成了画的一部分,而与画完整统一起来。对于诗画问题的研究,是中西方艺术家所共同感兴趣的。但是对诗画问题的理解却有着根本的差异。西方艺术家是在尽心竭力地为诗、画寻找界限,和二者结合的可能性。如黑格尔认为诗有音...
· 秋氏源流:黄帝后裔与少数民族的交融
秋氏,作为一个古老的姓氏,其起源可追溯至上古时期,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形成了多个不同的源流。以下是对秋氏源流的详细考略。一、源于姬姓据《路史》记载,秋氏的一支源于黄帝后裔少昊的后代。少昊为帝喾之子,黄帝裔玄孙,其后裔在春秋时期有鲁国大夫仲孙湫,其裔孙胡,以先祖名字为氏,史称湫胡。湫胡娶妻五日后便离家赴陈国为卿,五年后才回家省亲。其妻为采桑的美妇人,因湫胡曾调戏她而愤然自尽。其后,湫胡的支庶子孙中有以先祖戏妻违礼之事为戒,取其名字去“水”偏旁为姓氏,称秋氏,世代相传至今。二、源于官位秋氏的另一个重要源流源于古代官位。商时期王朝设有大司寇之官,时称“秋官”,掌管刑律之法和牢狱。由于古代判戕罪犯多在秋季执行,因此后世多称刑官为“秋卿”。司寇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号为姓氏者,称秋氏,世代相传。此外,汉朝时期设有大长秋一职,专职负责宣达皇后旨意、管理皇后所居的长秋宫事务。其后裔子孙中也有以先祖官职...
· 松氏郡望:东莞郡、泰山郡与松氏家族的交融
中国古老的姓氏文化中,松氏作为一支独特的族群,其郡望分布广泛,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其中,东莞郡和泰山郡作为松氏的重要郡望,不仅见证了松氏家族的兴衰变迁,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一、东莞郡与松氏家族东莞郡,这一地名最早出现在西汉时期,治所位于今山东沂水。然而,东莞郡的真正繁荣与变迁,却与晋朝时期的一次行政区划调整密切相关。晋武帝泰始元年(公元265年),东莞郡被改置,其治所移至晋陵(今江苏常州)东南一带。这一时期的东莞郡,辖区范围大致涵盖了今天的山东临朐、沂水、蒙阳、沂源、莒县一带。在东莞郡的历史长河中,松氏家族作为当地的望族之一,其家族成员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都有着杰出的贡献。他们秉承着家族的传统美德和家族文化,为东莞郡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东莞郡的行政区划不断发生变化。南北朝时期的南齐末年,东莞郡被废黜,其辖区也并入其他...
· 嫩绿如诗的青春·庞文锦中国画作品展将在榜样
6月28日,“嫩绿如诗的青春·庞文锦中国画作品展将在榜样·中国-东盟艺术馆一层展厅揭开帷幕。开幕式将在当日下午15点至17点30间举行。本次展览由广西榜样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榜样•中国—东中国—东盟艺术馆展览海报古榕旧趣瑶山茶色6月28日,“嫩绿如诗的青春·庞文锦中国画作品展将在榜样·中国-东盟艺术馆一层展厅揭开帷幕。开幕式将在当日下午15点至17点30间举行。本次展览由广西榜样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榜样•中国—东盟艺术馆,福今茶人会馆协办。本次参展艺术家庞文锦出生于1990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桂林中国画学院中国画专业。其作品曾入选首届广西美术作品展,先后在广西博物馆、中央美院、广西美术馆。2014年5月于广西艺术学院举办庞文锦个人山水作品展。此次参展作品主要有《古榕旧趣》、《瑶山茶色》、《路》等。
· 从筚篥看音乐文化的交融
一、西域与中原文化的交融筚篥传入中原时正是中国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民族大融合时期。西域音乐几乎通畅无阻地涌入了中原,但当时主要流行于皇室贵族的狭小圈子中。隋唐时期,尤其是唐代,西域音乐更为广泛地在中原传播开来。受各朝统治者及皇室贵族们所喜爱的西域乐器大量涌入后,对中原乐器总的发展产生了强烈的影响:(1)宫廷乐队编制上建立了新制度。从各部乐伎中乐器的使用就可知,除隋七部乐中(国伎),(清商伎)中仍只用汉族乐器外,其他各部伎中已是以西域乐器和汉乐器共同编配为特点,形成了“中西”乐器的交融使用。(2)外来乐器的“汉化”交融产生新的中国乐器,就如筚篥,传入中原后的龟兹筚篥在汉族文化影响下和渗透下,不仅名称方面逐渐向汉化方向演变,形制构造、材料上以及音律上也深受中原文化影响而变化成为今天竖吹管状乐器中“名变质不变”的“管子”。(3)西域音乐与中原音乐的浸透。北狄音乐...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