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社会福利制度的特征及启示
中国传统社会福利制度的特征及启示, [论文关键词]中国 传统社会福利制度 制度保障 民本性
[论文关键词]中国 传统社会福利制度 制度保障 民本性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社会福利体系具有自身的历史渊源、固有风险和运行机理,它具有局限性、民本性、剩余性、家族性和协同性的典型特征。在现代性的话语背景下,传统的社会福利制度带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建设必须做到:吸取有益精华,发扬传统优势;剔除历史糟粕,克服时代局限;倡导与时俱进,实现持续创新。
传统社会福利制度是在农业社会状态下孕育、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民众生活保障措施、规则和方案,是以政府、家庭、社区、宗族为主体的福利提供模式,也是建立在家庭保障基础上的制度体系。尽管传统社会福利制度有别于现代公共福利体系,但它却是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历史基础,它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而且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影响。当前,以传统生活保护为基础的社会福利制度已成为世界各国社会政策和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继往开来和面向新时代的历史前提。而把传统问题纳人现代视野来研究,更成为理论研究和学术探讨的重要取向之一。古人云,欲知大道,必先知史,历史不仅具有过去的精神,而且还指示着未来的命运。恩格斯也曾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 ;a3“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z}zsa可见,传统社会福利问题正是一个现代性的命题,理论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部门必须澄清思想理念中的模糊认识,白觉地走出一条通向未来的必由之路。有鉴于此,笔者拟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基础上,着重对中国传统社会福利制度的议题展开以下三个层次的分析、论述与阐释。
一、中国传统社会福利实践运作的制度机理
中国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历史上积聚了十分丰富的社会福利实践经验。从制度、体制和机制的角度看,传统的社会福利体系具有自身的内在机理,社会福利规则、约束和期待的形成,是一个有机的建构过程。社会福利学家确信,“制度是非常稳定地组合在一起的一套规范、价值标准、地位和角色,它们都是围绕着某种社会需要建立起来的”;[3]453“制度是根据角色和情境之间的关系界定适当行为的相互联系的规则和常规的集合”。f4]160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落后的生产力使人们无法获取维持生存所必须的物质资料,成为传统社会中人类始终难于摆脱的生存风险。人们利用生产资料进行劳动生产,通过自助努力来满足生活的需求和安全的保障,并在生产活动中结成生活共同体互助共济,抵御生存风险带来的危机。只有少数丧失劳动能力而又没有抚养对象的孤寡残疾者,由民间或统治者以慈善、施舍的形式进行选择性和区别对待的救济,帮助他们抵御生存的风险。
(一)传统社会福利体系的历史渊源
中国传统的社会福利制度具有十分久远的历史源头,早在远古社会的古人就曾提出过所谓的“大同之世”,社会生活共同体之间的共济互助和彼此相恤成为社会保障的实践内容。时至先秦时期,原来部落共同体的抚恤习俗逐渐被制度化、政策化和长期化,“保民”、“明德”和“仁爱”成为社会政策的基本前提。此后,越来越多的封建王朝通过设置专职机构来实施、推行和践行社会救助政策。“中国自古以来,评论统治者常以仁政政绩为标准,而白唐尧始的救济事业,也使救济贫民成为 帝王的责任。封建帝王将相和统治阶级普遍把某种形式的生产救助和生活保障作为强化政治统治和提升社会控制能力的重要工具,中国传统的社会福利制度正是在社会成员之间彼此互助以及政府“敬德保民”实践基础上发展走来的。可见,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历史渊源与传统的社会结构、制度基础和文化体系密不可分,传统对现代的影响足以引起人们的重新思考和理论反思。
(二)传统社会福利制度的固有风险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物质资料的生产,否则人类就一天也无法生存。但自从人类出现以后,由于生产能力极其低下,社会抵御和防范风险的能力相当有限。传统社会以农业为中心,社会成员自我防备的能力十分脆弱,因此难以凭借个人的力量来谋求安全独立的生活。只有依靠共同体下集团的相互扶助,才可能有社会的存续和每个人的生存。由于当时人类认识和支配自然的能力极其低下,社会生产力处于非常低的水平,人们不得不面对由于食物匾乏带来的生存风险,以及严酷的自然界侵害生命生存的风险。社会成员如果遭遇不测事故、战争、自然灾害以及其他事故来袭,人们就需要最低限度的生存保护,但传统社会的流离失所和生活失去保障却成为常在的现象。私有制的发展,逐渐剥夺了一部分人的保障后备手段,在社会财富高度集中的同时,不堪苛捐杂税重压的贫民为了争取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不断举起义旗进行抗争。周而复始的战争、起义和暴动毁灭着社会的财富和人口,自然灾害的侵袭又使人们赖以生存的、本来就捉襟见肘的粮食供给雪上加霜,社会底层贫民不能获取基本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成为生存风险的首要因素。
(三)传统社会福利制度的运行机理
面对基本生活所必须的物质资料的不足所带来的生存危机和风险,传统社会主要把对土地等生产资料的拥有作为手段,维持自我的生存。他们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通过形成生活共同体的方式同舟共济。同时,社会也通过相互扶助和提供慈善救济的形式,为少数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依靠的老弱病残人员提供最低的生活保护。任何个人对于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都非常有限,为了摆脱物质资料生产能力的严重不足而带来的生存风险,人们主要通过各种手段来维持彼此的最低生活需求,贫民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几乎在维持最低生活的过程当中被消耗殆尽。封建制度下的农奴以服劳役或把收获的一部分缴纳给地主和封建统治阶级作为代价,换取生产工具以及对土地的使用权来维持最低生活需要。在传统社会,一方面,人们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基础,形成社会生活共同体而营生;另一方面,政府则企图引导和动员民间力量来建构政府主导下的生活保护体系。在传统社会,“社会保障成为官方和民间共同关心、密切协作的领域,其具体实施呈现出官民结合的运作实态”。
二、中国传统社会福利制度呈现的典型特征
基于社会历史、政治、经济及文化方面的原因,中国传统的社会福利制度有着自身独特的性质。传统社会生活保护制度的运行机理说明了,人类的生存风险主要来自于维持基本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不足。为了获取 和掠夺社会财富,高居于社会上层的统治者对社会低层课以苛捐杂税或横征暴敛,并不断以战争的形式互相争夺。失去维持最低生活资料的低层贫民不断以起义和暴动等形式进行抗争,社会财富和人口在征战中消亡,迫使人类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生存风险。尽管彰显于外的阶级统治职能很容易被人们察觉,但封建社会并非不存在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只不过是表现形式较为虚弱而已。在传统社会,人们通过物质资料的生产和生活共同体的形成,以及相互扶助和慈善救济的实施,进行生活保障以抵御生存危机和风险,一定意义上官方的社会福利职能则起着巨大的缓和阶级矛盾的作用。相对于现代社会保障,传统的社会福利体系在制度、体制和机制方面呈现出以下较为典型的特征。
(一)以低级福利为救助实态,呈现出制度保障的局限性
传统的慈善救济不仅在救助水平上呈现出低级性,而且同时还具有选择性和区别对待的特征。[B〕传统社会福利的低级性主要表现为救助力度往往不能满足被资助对象的生活需求,选择性则表现为救济的对象局限于生活共同体的内部,特别是没有劳动能力和抚养对象的老弱病残者、孤儿,异乡人很难成为救济扶助的对象。社会在鼓励有劳动能力者进行生产自立、互助共济的基础上,选择性地把没有劳动能力且无依无靠者作为慈善救济的对象,统治阶级和上层贵族作为施善的主体,其目的在于共同体的维持和存续,通过施善活动彰显其仁德,以维持他们在地区社会中的声望地位。因此,这种慈善救济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选择性区别对待的慈善救济未能充分考虑被救济者的需求和感受,以施善者的一厢情愿为基础进行任意安排。作为受惠对象的被救济者只能感恩戴德被动地接受,甚至付出人格的代价,没有任何选择的权利。救济者为了缩减被救济对象的规模时常对受惠者进行耻辱性的、居高临下的施舍。
(二)以传统文化为思想基础,呈现出制度文化的民本性
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传统文化不仅博大精深,而且以仁义、爱仁和民本为特征。孔孟之道对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统治阶级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政府试图从仁政的角度来实现惠及万民的福利事业,但在资源缺乏、机构不完善、观念尚未发育的情境下,政府却只能在发生天灾人祸的特殊场合为民众提供有限的救济。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民贵君轻和民本思想成为最为基本的伦理观念和价值原则,确信救灾济贫是仁道互助主义的实践和每一个人良知应尽的天职。“在社会治理理念上,历史救荒者都以‘一民饥,日我饥之,一民寒,日我寒之’为体恤民众的原则,将施粥、居养、给药、赎子视为治灾救荒的重要对策。在传统社会,儒家思想确立了的主导地位,以民为本成为治理国家和社会管理的基本要求,“人性本善”和“仁、义、礼、智、信”则成为处理社会关系的道德准则。儒家思想不仅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早在1000多年前的 唐朝就已越出国界,传到了日本、朝鲜和东南亚各国,成为东方社会福利思想的渊源之一。“重人”、“顺道”和“人和”成为民本思想的延伸,古为今用则使传统文化永葆美妙的青春。
(三)以问题解决为救助形式,呈现出制度结构的剩余性
剩余性的社会福利模式是相对于普惠性的社会福利模式而言的,它主要表现为出现天灾人祸后政府采取有选择性的临时救济措施来安抚灾民。北京大学的王思斌教授指出:“在旧中国,福利思想始终是‘剩余型’思想占主导地位。因为处在政府腐败、战争频仍、灾荒连年的历史环境下,即使是‘剩余型’福利也无法实现。; } u 73aa中国古代的仓凛制度和济贫、养老、育幼等慈善事业,基本实践就是以丰补歉和储粮备荒,常见的做法就是等到问题发生以后组织专门力量实施救济和帮助,其根本目标则是维持秩序、安抚人心和稳定天下。可见,传统社会保障制度可以视为政府迫不得已的无奈选择,消极应付和善后处置使其呈现出剩余性的典型特征。从这种意义上说,传统的社会保障体系缺乏战略思想和管理主义的视角,政府的危机应对和突发事件处置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被动地解决问题,前瞻性、预测性和战略性则无从谈起,救济不力和缺乏应有的覆盖面也是临时应付和剩余性的典型表现形式。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社会福利体系具有自身的历史渊源、固有风险和运行机理,它具有局限性、民本性、剩余性、家族性和协同性的典型特征。在现代性的话语背景下,传统的社会福利制度带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建设必须做到:吸取有益精华,发扬传统优势;剔除历史糟粕,克服时代局限;倡导与时俱进,实现持续创新。
传统社会福利制度是在农业社会状态下孕育、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民众生活保障措施、规则和方案,是以政府、家庭、社区、宗族为主体的福利提供模式,也是建立在家庭保障基础上的制度体系。尽管传统社会福利制度有别于现代公共福利体系,但它却是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历史基础,它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而且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影响。当前,以传统生活保护为基础的社会福利制度已成为世界各国社会政策和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继往开来和面向新时代的历史前提。而把传统问题纳人现代视野来研究,更成为理论研究和学术探讨的重要取向之一。古人云,欲知大道,必先知史,历史不仅具有过去的精神,而且还指示着未来的命运。恩格斯也曾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 ;a3“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z}zsa可见,传统社会福利问题正是一个现代性的命题,理论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部门必须澄清思想理念中的模糊认识,白觉地走出一条通向未来的必由之路。有鉴于此,笔者拟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基础上,着重对中国传统社会福利制度的议题展开以下三个层次的分析、论述与阐释。
一、中国传统社会福利实践运作的制度机理
中国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历史上积聚了十分丰富的社会福利实践经验。从制度、体制和机制的角度看,传统的社会福利体系具有自身的内在机理,社会福利规则、约束和期待的形成,是一个有机的建构过程。社会福利学家确信,“制度是非常稳定地组合在一起的一套规范、价值标准、地位和角色,它们都是围绕着某种社会需要建立起来的”;[3]453“制度是根据角色和情境之间的关系界定适当行为的相互联系的规则和常规的集合”。f4]160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落后的生产力使人们无法获取维持生存所必须的物质资料,成为传统社会中人类始终难于摆脱的生存风险。人们利用生产资料进行劳动生产,通过自助努力来满足生活的需求和安全的保障,并在生产活动中结成生活共同体互助共济,抵御生存风险带来的危机。只有少数丧失劳动能力而又没有抚养对象的孤寡残疾者,由民间或统治者以慈善、施舍的形式进行选择性和区别对待的救济,帮助他们抵御生存的风险。
(一)传统社会福利体系的历史渊源
中国传统的社会福利制度具有十分久远的历史源头,早在远古社会的古人就曾提出过所谓的“大同之世”,社会生活共同体之间的共济互助和彼此相恤成为社会保障的实践内容。时至先秦时期,原来部落共同体的抚恤习俗逐渐被制度化、政策化和长期化,“保民”、“明德”和“仁爱”成为社会政策的基本前提。此后,越来越多的封建王朝通过设置专职机构来实施、推行和践行社会救助政策。“中国自古以来,评论统治者常以仁政政绩为标准,而白唐尧始的救济事业,也使救济贫民成为 帝王的责任。封建帝王将相和统治阶级普遍把某种形式的生产救助和生活保障作为强化政治统治和提升社会控制能力的重要工具,中国传统的社会福利制度正是在社会成员之间彼此互助以及政府“敬德保民”实践基础上发展走来的。可见,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历史渊源与传统的社会结构、制度基础和文化体系密不可分,传统对现代的影响足以引起人们的重新思考和理论反思。
(二)传统社会福利制度的固有风险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物质资料的生产,否则人类就一天也无法生存。但自从人类出现以后,由于生产能力极其低下,社会抵御和防范风险的能力相当有限。传统社会以农业为中心,社会成员自我防备的能力十分脆弱,因此难以凭借个人的力量来谋求安全独立的生活。只有依靠共同体下集团的相互扶助,才可能有社会的存续和每个人的生存。由于当时人类认识和支配自然的能力极其低下,社会生产力处于非常低的水平,人们不得不面对由于食物匾乏带来的生存风险,以及严酷的自然界侵害生命生存的风险。社会成员如果遭遇不测事故、战争、自然灾害以及其他事故来袭,人们就需要最低限度的生存保护,但传统社会的流离失所和生活失去保障却成为常在的现象。私有制的发展,逐渐剥夺了一部分人的保障后备手段,在社会财富高度集中的同时,不堪苛捐杂税重压的贫民为了争取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不断举起义旗进行抗争。周而复始的战争、起义和暴动毁灭着社会的财富和人口,自然灾害的侵袭又使人们赖以生存的、本来就捉襟见肘的粮食供给雪上加霜,社会底层贫民不能获取基本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成为生存风险的首要因素。
(三)传统社会福利制度的运行机理
面对基本生活所必须的物质资料的不足所带来的生存危机和风险,传统社会主要把对土地等生产资料的拥有作为手段,维持自我的生存。他们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通过形成生活共同体的方式同舟共济。同时,社会也通过相互扶助和提供慈善救济的形式,为少数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依靠的老弱病残人员提供最低的生活保护。任何个人对于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都非常有限,为了摆脱物质资料生产能力的严重不足而带来的生存风险,人们主要通过各种手段来维持彼此的最低生活需求,贫民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几乎在维持最低生活的过程当中被消耗殆尽。封建制度下的农奴以服劳役或把收获的一部分缴纳给地主和封建统治阶级作为代价,换取生产工具以及对土地的使用权来维持最低生活需要。在传统社会,一方面,人们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基础,形成社会生活共同体而营生;另一方面,政府则企图引导和动员民间力量来建构政府主导下的生活保护体系。在传统社会,“社会保障成为官方和民间共同关心、密切协作的领域,其具体实施呈现出官民结合的运作实态”。
二、中国传统社会福利制度呈现的典型特征
基于社会历史、政治、经济及文化方面的原因,中国传统的社会福利制度有着自身独特的性质。传统社会生活保护制度的运行机理说明了,人类的生存风险主要来自于维持基本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不足。为了获取 和掠夺社会财富,高居于社会上层的统治者对社会低层课以苛捐杂税或横征暴敛,并不断以战争的形式互相争夺。失去维持最低生活资料的低层贫民不断以起义和暴动等形式进行抗争,社会财富和人口在征战中消亡,迫使人类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生存风险。尽管彰显于外的阶级统治职能很容易被人们察觉,但封建社会并非不存在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只不过是表现形式较为虚弱而已。在传统社会,人们通过物质资料的生产和生活共同体的形成,以及相互扶助和慈善救济的实施,进行生活保障以抵御生存危机和风险,一定意义上官方的社会福利职能则起着巨大的缓和阶级矛盾的作用。相对于现代社会保障,传统的社会福利体系在制度、体制和机制方面呈现出以下较为典型的特征。
(一)以低级福利为救助实态,呈现出制度保障的局限性
传统的慈善救济不仅在救助水平上呈现出低级性,而且同时还具有选择性和区别对待的特征。[B〕传统社会福利的低级性主要表现为救助力度往往不能满足被资助对象的生活需求,选择性则表现为救济的对象局限于生活共同体的内部,特别是没有劳动能力和抚养对象的老弱病残者、孤儿,异乡人很难成为救济扶助的对象。社会在鼓励有劳动能力者进行生产自立、互助共济的基础上,选择性地把没有劳动能力且无依无靠者作为慈善救济的对象,统治阶级和上层贵族作为施善的主体,其目的在于共同体的维持和存续,通过施善活动彰显其仁德,以维持他们在地区社会中的声望地位。因此,这种慈善救济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选择性区别对待的慈善救济未能充分考虑被救济者的需求和感受,以施善者的一厢情愿为基础进行任意安排。作为受惠对象的被救济者只能感恩戴德被动地接受,甚至付出人格的代价,没有任何选择的权利。救济者为了缩减被救济对象的规模时常对受惠者进行耻辱性的、居高临下的施舍。
(二)以传统文化为思想基础,呈现出制度文化的民本性
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传统文化不仅博大精深,而且以仁义、爱仁和民本为特征。孔孟之道对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统治阶级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政府试图从仁政的角度来实现惠及万民的福利事业,但在资源缺乏、机构不完善、观念尚未发育的情境下,政府却只能在发生天灾人祸的特殊场合为民众提供有限的救济。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民贵君轻和民本思想成为最为基本的伦理观念和价值原则,确信救灾济贫是仁道互助主义的实践和每一个人良知应尽的天职。“在社会治理理念上,历史救荒者都以‘一民饥,日我饥之,一民寒,日我寒之’为体恤民众的原则,将施粥、居养、给药、赎子视为治灾救荒的重要对策。在传统社会,儒家思想确立了的主导地位,以民为本成为治理国家和社会管理的基本要求,“人性本善”和“仁、义、礼、智、信”则成为处理社会关系的道德准则。儒家思想不仅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早在1000多年前的 唐朝就已越出国界,传到了日本、朝鲜和东南亚各国,成为东方社会福利思想的渊源之一。“重人”、“顺道”和“人和”成为民本思想的延伸,古为今用则使传统文化永葆美妙的青春。
(三)以问题解决为救助形式,呈现出制度结构的剩余性
剩余性的社会福利模式是相对于普惠性的社会福利模式而言的,它主要表现为出现天灾人祸后政府采取有选择性的临时救济措施来安抚灾民。北京大学的王思斌教授指出:“在旧中国,福利思想始终是‘剩余型’思想占主导地位。因为处在政府腐败、战争频仍、灾荒连年的历史环境下,即使是‘剩余型’福利也无法实现。; } u 73aa中国古代的仓凛制度和济贫、养老、育幼等慈善事业,基本实践就是以丰补歉和储粮备荒,常见的做法就是等到问题发生以后组织专门力量实施救济和帮助,其根本目标则是维持秩序、安抚人心和稳定天下。可见,传统社会保障制度可以视为政府迫不得已的无奈选择,消极应付和善后处置使其呈现出剩余性的典型特征。从这种意义上说,传统的社会保障体系缺乏战略思想和管理主义的视角,政府的危机应对和突发事件处置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被动地解决问题,前瞻性、预测性和战略性则无从谈起,救济不力和缺乏应有的覆盖面也是临时应付和剩余性的典型表现形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国传统社会福利制度的特征及启示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社会福利制度制度保障民本性[论文摘要]中国传统社会福利体系具有自身的历史渊源、固有风险和运行机理,它具有局限性、民本性、剩余性、家族性和协同性的典型特征。在现代性的话语背景下,传统的社会福利制度带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建设必须做到:吸取有益精华,发扬传统优势;剔除历史糟粕,克服时代局限;倡导与时俱进,实现持续创新。传统社会福利制度是在农业社会状态下孕育、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民众生活保障措施、规则和方案,是以政府、家庭、社区、宗族为主体的福利提供模式,也是建立在家庭保障基础上的制度体系。尽管传统社会福利制度有别于现代公共福利体系,但它却是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历史基础,它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而且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影响。当前,以传统生活保护为基础的社会福利制度已成为世界各国社会政策和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继往开来和面向新时代的历史...
· 中国传统风水学说的源流及社会影响
中国传统的风水学说认为,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布设的建筑格局,对人们的生活起居以至于子孙后代的事业和成就均有重大的影响。在中国古代社会,从国都的确立、市镇的设置、宫殿庙宇的建筑布局、民居的立舍以及陵寝、墓地的选择都与风水学说有密切的关系。可以说,风水观念浸润于人们的思想之中,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着几千年的文化土壤。风水又称为堪舆、地理、相地、形法、青囊、青乌等。唐宋时期假托晋代郭璞的《葬书》最早给风水下过定义:“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的观念起源较早,西周时期有了一定的发展。秦汉以后,又吸收了易学、阴阳五行理论、谶纬、天文、历法、音律等中国传统哲学理论和多种自然科学学说的大量内容,并增加了大量的迷信色彩。唐宋时期,随着神秘文化和各种术数流派的兴起,最终形成了有完整理论体系和具体繁杂操作方法的学说。中国传统的风水学说分为阳宅风水和...
· 中国传统戏曲的网络传播特征及策略分析
论文关键词:中国戏曲;网络媒体;网络传播论文摘要:网络是中国传统戏曲传播的重要方式,在戏曲综合网站、专门戏种网站、戏曲论坛、博客和其他网站中的戏曲页面中,戏曲的网络传播具有方式多样、资源丰富的特点,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戏曲的网络传播应着力于形成自身特色、加强网站合作、开发新的戏曲领域和培养新的受众。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戏曲与网络的联姻势不可挡。一方面,戏曲网站介绍戏曲新闻、戏曲评论、戏曲知识、戏曲人物、戏曲演出团体、戏曲剧种、戏曲行当、演出剧照、脸谱服饰等。另一方面,一些经典的戏曲也以视频音频格式被存储在网络上。本文通过对戏曲网站、综合网站上的戏曲频道、戏曲论坛和博客等的统计调查,分析目前中国戏曲网络传播的特征,并根据受众特点提出进一步改进戏曲网络传播的策略。一、中国戏曲的网络传播现状与特征网络传播的基本形态包括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但这些传播形态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
· 中国传统戏曲的网络传播特征及策略分析
论文关键词:中国戏曲;网络媒体;网络传播论文摘要:网络是中国传统戏曲传播的重要方式,在戏曲综合网站、专门戏种网站、戏曲论坛、博客和其他网站中的戏曲页面中,戏曲的网络传播具有方式多样、资源丰富的特点,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戏曲的网络传播应着力于形成自身特色、加强网站合作、开发新的戏曲领域和培养新的受众。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戏曲与网络的联姻势不可挡。一方面,戏曲网站介绍戏曲新闻、戏曲评论、戏曲知识、戏曲人物、戏曲演出团体、戏曲剧种、戏曲行当、演出剧照、脸谱服饰等。另一方面,一些经典的戏曲也以视频音频格式被存储在网络上。本文通过对戏曲网站、综合网站上的戏曲频道、戏曲论坛和博客等的统计调查,分析目前中国戏曲网络传播的特征,并根据受众特点提出进一步改进戏曲网络传播的策略。一、中国戏曲的网络传播现状与特征网络传播的基本形态包括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但这些传播形态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
· 长城学的概念、特征及分类
长城学是随着长城研究事业不断深入而初建的一门新兴学科。从长城学的提出,到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说明长城学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但因研究长城学的理论问题,近几年才刚刚起步探讨,如何从促进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意义上,把长城学的理论体系逐渐完善起来,使其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服务,还须作出十分艰苦的努力。一、长城学的概念问题长城学的研究工作必须从历史事实出发,而不能仅从理论、原则或概念出发。但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则必须要以一定的理论、原则或概念,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依据,才能推动具体的研究工作。随着长城研究工作的广泛和深入开展,我们开始发现,关于长城的一些基本概念尚处于一种模糊状态,其中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是,“长城”一词至今仍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也就是说,长城究竟指什么在?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它与一般广义的军事防御工程的关系如何?如此等等,至今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目前在长城研究领域,...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