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国传统社会诚信缺失的伦理学思考
试析中国传统社会诚信缺失的伦理学思考,论文关键词:诚信名教道德理想主义论文摘要:中国社会诚信缺失并非今日始
论文关键词:诚信 名教 道德理想主义
论文摘要:中国社会诚信缺失并非今日始有,而是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根源。首先日益内在超越的儒家伦理思想,专注于不仅是伦理学意义,而且是本体论意义的“诚”,忽视了作为外在行为准则的“信”,其次,名教在统治者操纵下名与实不符,而名与利相符;最后,儒家道德理想主义对道德人格的要求与人的现实层面和社会道德现实构成巨大反差,滋生大量虚伪欺
诚信问题日益突出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并成为学界探讨的热点问题。其实,诚信问题并非今日始有,诚信的缺失也非一朝一夕之故,只是由于当代中国社会快速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人们的社会交往日趋频繁,诚信问题才日益凸显。因此从中国伦理思想史的角度,追溯中国社会诚信缺失的思想、社会根源对当代中国建立诚信社会应该是富有启发的。
一、日益内在超越的儒家伦理/思想,专注于不仅是伦理学意义,而且是本体论意义的“诚”,忽视了作为外在行为准则的“信”
春秋之际,周文疲弊,礼坏乐崩,“信”问题日益突出。迄至 战国,终于土崩瓦解,不可收拾。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也从《 论语》对“信”的呼喊日趋转向《 孟子》、《中庸》对“诚”的宣扬并使“诚”本体化、内在化。宋明理学把这一趋向推向极致。因而儒家伦理思想的理论旨趣在具有超越性、先验性、内在自主性的“诚”,而不是具有外在行为标准特征的“信”。
春秋之际,周礼失去了原有的规范社会生产生活、维系社会生存运转、协调约束社会成员行为的习惯法作用。社会信任系统也日趋失范无序。“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杀君者有之,子狱其父者有之。因此, 孔子一方面极力维护周礼,另一方面大力呼喊“信”。但是要求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统治者恢复周礼所要求的信与礼显然是不现实的。既然统治者不能恢复周礼,孔子就把挽救社会信任的希望寄之于个体人格的建立。所谓“为仁由己,岂由人乎哉”。川因此孔子把“信’,作为仁的具体内容之一,当作教育学生的基本内容之一,川进把信当作为人的根本。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但是孔子的呼喊毕竟太微弱了,始于春秋时代的礼坏乐崩局面到了战国终于不可收拾,“尊礼重信”也到了曲终和寡的时候了。顾炎武在《日知录》里说:“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实际上随着社会信任系统的全面崩溃,儒家从孟子开始就更强调具有内省超越特征的“诚”来作为“信”的内在根据。“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以“诚”诊释天道,以“思诚”诊释人道。“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指明诚是反身向内,莫向外求。经过主体内在心性修养,经过自我反思便能达到与天道合一。李泽厚先生认为这是“一条内向归宿路线”。余英时先生也指出“战国晚期讲修身的人愈转愈内向,《大学》所言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即是这一内向发展的高峰。不但儒家如此,其它学派的修养论也有同样的倾向”。由于作为外在行为标准的“信”得不到保障,逼使正直之士走反身而诚的内倾道路。
到了宋明理学,“诚”的本体论特征更加突显,更普遍、更超越,同时也更内在。朱熹《中庸章句》第20章言:“诚以心言,本也;道以理言,用也”。诚是真实无妄之理,同时也是真实无妄之心,心理合一。《朱子语类》卷六言:“诚乃通天人而言,信则人所为之实”。从天人合一的最高道德境界言诚,从人的行为的真实不虚言信,可见信更实际更具体也更外在。到了王阳明则更是用心本体论把“诚”的本体性、自主性推向极致。“诚是心之本体”。“诚是实理,只是一个良知”。不但坚持了诚真实无妄的基本涵义,而且把诚作为价值理论的最高原则。“是善者心之本体”。诚是至善的心之本体,也就是良知。但这良知、这诚只是主体内心的体验感悟并没有客观标准与外在约束。可能导致各人的自言其诚,各人自致其良知。正如唐君毅所言:“然此王学之致良知之论,更有可为人所假借者,则要在此致良知之论,乃教人自见其是非而自是是非非。于是我自己之是非,可为他人所不得而是非;而我又可自本其是非,以是非天下人,以为此皆所有自致吾良知之是。”在王阳明,诚、良知、心是在同一意义上使用的。都是主体内在的体验感悟,而非具体可感的外在体现。
绝对内在的真实无妄、纯而不己之“诚”是儒家追求的道德境界,也因此儒家对“诈”对“不信”极为痛恨。以至于连自己“逆诈”(预料别人要欺骗)“臆不信”(猜测别人不诚信)都不允许。“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先觉者,是贤乎!。因为在儒家看来“夫逆诈,即诈也,臆不信即非信也”。预料别人会欺骗自己,就是自己也有欺骗之心,猜测别人不诚信,就是自己有不诚信之心。但又要求“先觉”即事先觉察。这就要求“良知莹彻”的贤者圣人才能做到。所以一般的“君子学以为己,未尝虞人之之欺己也,恒不自欺其良知而己”。即使“不逆不臆而为人所欺者,尚亦不失为善” (《传习录》中)这种态度当然有碍子社会信任系统和个人人格信任的建立。被欺诈了不去研究为什么被欺诈、如何才能尽量减少欺诈的发生,而是“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
应该看到:系统信任和人格信任都不能仅依据内在的超越本体一诚得以建立。当社会生活需要一种标准作为判断诚伪的依据时,本来只是观念世界中的“诚”就可能成为“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东西,各人各有自己的诚而很难判断其真伪。诚绝不是一套可以遵守的行之有效的道德准则和规范,以判断诚伪善恶,以建立系统信任和人格信任。
二、名教在统治者操纵下名与实不符,而名与利相符
名教制度使中国社会极重“名”,因为与名俱来的是利,遂使名教天下虚名假誉层出不穷。
儒家以何为教?曰:以名为教。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这个名必须与实相符,否则伪的产生势在难免。所以要正名,使其与实相符,并把正名提到政治的高度。故,“政者,正也”。但孔子所做的也只能是“作《春秋》”而乱臣贼子并不惧,其微言大义并无多少人理会,但儒家依然把名作为毕生追求之鹊的,而且大部分儒生、儒士也不求与实相符之名,只求与利相伴之名。班固《儒林传》日:“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使业者寝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信,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既然名之下有利,大名之下必有大利,那么统治者就操名利之柄,使天下人守名器、争名誉、别名分、设名位、倡名节。利用名教笼络天下士人之心,栓桔天下万民之行。唐太宗所谓“天下英雄人吾靓中矣”。而士人以名教为敲门砖,敲开名利之门。士人为利争名,而争名必争名教之名,争统治者所悬赏之名誉、名位、名节。戴遗《放达为非道论》说:“且儒家尚誉者,本以兴贤也…其弊必至于末伪”儒家重名,尚誉为求兴贤,但名之下有利,所以为逐利而求名者层出不穷。所兴者并非一定是贤者,而极可能是伪饰之徒。余英时说:“许多人为了博孝之名以为进身之阶,便不忌从事种种不近人情的伪饰,以致把儒家的礼法推向与它原意相反的境地”。葛洪《抱朴子》所记汉末谚语“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说明了儒家的名教已经高度形式化、虚伪化。形式化是因为有名无实,虚伪化是因为造假求名,二者都严重败坏了社会的信任系统。下面我们以两个方面分析这种现象是如何发生的。
首先从统治者方面来看:他们所看重的是名的栓桔之用,笼络之方,网罗之功,并不很在意是否实至名归,名实相符。《管子・枢言》:“有名则治,无名则乱,治者以其名”。《韩非子・扬权》言“用一之道,以名为首,名正物定…君操其名,臣效其形。”名既然只是工具则可御民治世即可也,固不求一定要循名责实,名实相符。陆蛰在《翰苑集・奏章》一语道破:“名近虚而于教为重,利则近实而于德为轻”。这样统治者操名(利)之柄,使人汲汲于守“名器”、争“名义”、区“名分”、设“名位”、倡“名节”,一以贯之,日“名教而已矣”。名教之“名”可以说是统治者为教化百姓而有意设立。因而名之真伪并不十分重要。统治者要的是其羁鞍士人、缨锁百姓之功。循名责实也服从其统治目的,决不会责到自己头上。
“名教”只是统治者一个工具,只能用于制人,岂能用于自制?冯桂芬《校分庐・改科举议》记饶廷襄所言:“明祖以时文取士,其事为孔孟明理载道之事,其术为唐宗英雄人殷之术,其心为始皇焚书坑儒之心”应是有感而发。名教于是成为有名无实之教。“儒教的真实-一中国文化的一张皮而已”统治者并不要求自己的统治工具“名”符其实,而他们自己的言行则直接危害名教之实。这构成了对中国社会信任系统和人格信任的最大伤害。
论文摘要:中国社会诚信缺失并非今日始有,而是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根源。首先日益内在超越的儒家伦理思想,专注于不仅是伦理学意义,而且是本体论意义的“诚”,忽视了作为外在行为准则的“信”,其次,名教在统治者操纵下名与实不符,而名与利相符;最后,儒家道德理想主义对道德人格的要求与人的现实层面和社会道德现实构成巨大反差,滋生大量虚伪欺
诚信问题日益突出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并成为学界探讨的热点问题。其实,诚信问题并非今日始有,诚信的缺失也非一朝一夕之故,只是由于当代中国社会快速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人们的社会交往日趋频繁,诚信问题才日益凸显。因此从中国伦理思想史的角度,追溯中国社会诚信缺失的思想、社会根源对当代中国建立诚信社会应该是富有启发的。
一、日益内在超越的儒家伦理/思想,专注于不仅是伦理学意义,而且是本体论意义的“诚”,忽视了作为外在行为准则的“信”
春秋之际,周文疲弊,礼坏乐崩,“信”问题日益突出。迄至 战国,终于土崩瓦解,不可收拾。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也从《 论语》对“信”的呼喊日趋转向《 孟子》、《中庸》对“诚”的宣扬并使“诚”本体化、内在化。宋明理学把这一趋向推向极致。因而儒家伦理思想的理论旨趣在具有超越性、先验性、内在自主性的“诚”,而不是具有外在行为标准特征的“信”。
春秋之际,周礼失去了原有的规范社会生产生活、维系社会生存运转、协调约束社会成员行为的习惯法作用。社会信任系统也日趋失范无序。“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杀君者有之,子狱其父者有之。因此, 孔子一方面极力维护周礼,另一方面大力呼喊“信”。但是要求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统治者恢复周礼所要求的信与礼显然是不现实的。既然统治者不能恢复周礼,孔子就把挽救社会信任的希望寄之于个体人格的建立。所谓“为仁由己,岂由人乎哉”。川因此孔子把“信’,作为仁的具体内容之一,当作教育学生的基本内容之一,川进把信当作为人的根本。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但是孔子的呼喊毕竟太微弱了,始于春秋时代的礼坏乐崩局面到了战国终于不可收拾,“尊礼重信”也到了曲终和寡的时候了。顾炎武在《日知录》里说:“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实际上随着社会信任系统的全面崩溃,儒家从孟子开始就更强调具有内省超越特征的“诚”来作为“信”的内在根据。“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以“诚”诊释天道,以“思诚”诊释人道。“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指明诚是反身向内,莫向外求。经过主体内在心性修养,经过自我反思便能达到与天道合一。李泽厚先生认为这是“一条内向归宿路线”。余英时先生也指出“战国晚期讲修身的人愈转愈内向,《大学》所言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即是这一内向发展的高峰。不但儒家如此,其它学派的修养论也有同样的倾向”。由于作为外在行为标准的“信”得不到保障,逼使正直之士走反身而诚的内倾道路。
到了宋明理学,“诚”的本体论特征更加突显,更普遍、更超越,同时也更内在。朱熹《中庸章句》第20章言:“诚以心言,本也;道以理言,用也”。诚是真实无妄之理,同时也是真实无妄之心,心理合一。《朱子语类》卷六言:“诚乃通天人而言,信则人所为之实”。从天人合一的最高道德境界言诚,从人的行为的真实不虚言信,可见信更实际更具体也更外在。到了王阳明则更是用心本体论把“诚”的本体性、自主性推向极致。“诚是心之本体”。“诚是实理,只是一个良知”。不但坚持了诚真实无妄的基本涵义,而且把诚作为价值理论的最高原则。“是善者心之本体”。诚是至善的心之本体,也就是良知。但这良知、这诚只是主体内心的体验感悟并没有客观标准与外在约束。可能导致各人的自言其诚,各人自致其良知。正如唐君毅所言:“然此王学之致良知之论,更有可为人所假借者,则要在此致良知之论,乃教人自见其是非而自是是非非。于是我自己之是非,可为他人所不得而是非;而我又可自本其是非,以是非天下人,以为此皆所有自致吾良知之是。”在王阳明,诚、良知、心是在同一意义上使用的。都是主体内在的体验感悟,而非具体可感的外在体现。
绝对内在的真实无妄、纯而不己之“诚”是儒家追求的道德境界,也因此儒家对“诈”对“不信”极为痛恨。以至于连自己“逆诈”(预料别人要欺骗)“臆不信”(猜测别人不诚信)都不允许。“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先觉者,是贤乎!。因为在儒家看来“夫逆诈,即诈也,臆不信即非信也”。预料别人会欺骗自己,就是自己也有欺骗之心,猜测别人不诚信,就是自己有不诚信之心。但又要求“先觉”即事先觉察。这就要求“良知莹彻”的贤者圣人才能做到。所以一般的“君子学以为己,未尝虞人之之欺己也,恒不自欺其良知而己”。即使“不逆不臆而为人所欺者,尚亦不失为善” (《传习录》中)这种态度当然有碍子社会信任系统和个人人格信任的建立。被欺诈了不去研究为什么被欺诈、如何才能尽量减少欺诈的发生,而是“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
应该看到:系统信任和人格信任都不能仅依据内在的超越本体一诚得以建立。当社会生活需要一种标准作为判断诚伪的依据时,本来只是观念世界中的“诚”就可能成为“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东西,各人各有自己的诚而很难判断其真伪。诚绝不是一套可以遵守的行之有效的道德准则和规范,以判断诚伪善恶,以建立系统信任和人格信任。
二、名教在统治者操纵下名与实不符,而名与利相符
名教制度使中国社会极重“名”,因为与名俱来的是利,遂使名教天下虚名假誉层出不穷。
儒家以何为教?曰:以名为教。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这个名必须与实相符,否则伪的产生势在难免。所以要正名,使其与实相符,并把正名提到政治的高度。故,“政者,正也”。但孔子所做的也只能是“作《春秋》”而乱臣贼子并不惧,其微言大义并无多少人理会,但儒家依然把名作为毕生追求之鹊的,而且大部分儒生、儒士也不求与实相符之名,只求与利相伴之名。班固《儒林传》日:“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使业者寝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信,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既然名之下有利,大名之下必有大利,那么统治者就操名利之柄,使天下人守名器、争名誉、别名分、设名位、倡名节。利用名教笼络天下士人之心,栓桔天下万民之行。唐太宗所谓“天下英雄人吾靓中矣”。而士人以名教为敲门砖,敲开名利之门。士人为利争名,而争名必争名教之名,争统治者所悬赏之名誉、名位、名节。戴遗《放达为非道论》说:“且儒家尚誉者,本以兴贤也…其弊必至于末伪”儒家重名,尚誉为求兴贤,但名之下有利,所以为逐利而求名者层出不穷。所兴者并非一定是贤者,而极可能是伪饰之徒。余英时说:“许多人为了博孝之名以为进身之阶,便不忌从事种种不近人情的伪饰,以致把儒家的礼法推向与它原意相反的境地”。葛洪《抱朴子》所记汉末谚语“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说明了儒家的名教已经高度形式化、虚伪化。形式化是因为有名无实,虚伪化是因为造假求名,二者都严重败坏了社会的信任系统。下面我们以两个方面分析这种现象是如何发生的。
首先从统治者方面来看:他们所看重的是名的栓桔之用,笼络之方,网罗之功,并不很在意是否实至名归,名实相符。《管子・枢言》:“有名则治,无名则乱,治者以其名”。《韩非子・扬权》言“用一之道,以名为首,名正物定…君操其名,臣效其形。”名既然只是工具则可御民治世即可也,固不求一定要循名责实,名实相符。陆蛰在《翰苑集・奏章》一语道破:“名近虚而于教为重,利则近实而于德为轻”。这样统治者操名(利)之柄,使人汲汲于守“名器”、争“名义”、区“名分”、设“名位”、倡“名节”,一以贯之,日“名教而已矣”。名教之“名”可以说是统治者为教化百姓而有意设立。因而名之真伪并不十分重要。统治者要的是其羁鞍士人、缨锁百姓之功。循名责实也服从其统治目的,决不会责到自己头上。
“名教”只是统治者一个工具,只能用于制人,岂能用于自制?冯桂芬《校分庐・改科举议》记饶廷襄所言:“明祖以时文取士,其事为孔孟明理载道之事,其术为唐宗英雄人殷之术,其心为始皇焚书坑儒之心”应是有感而发。名教于是成为有名无实之教。“儒教的真实-一中国文化的一张皮而已”统治者并不要求自己的统治工具“名”符其实,而他们自己的言行则直接危害名教之实。这构成了对中国社会信任系统和人格信任的最大伤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试析中国传统社会诚信缺失的伦理学思考
论文关键词:诚信名教道德理想主义论文摘要:中国社会诚信缺失并非今日始有,而是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根源。首先日益内在超越的儒家伦理思想,专注于不仅是伦理学意义,而且是本体论意义的“诚”,忽视了作为外在行为准则的“信”,其次,名教在统治者操纵下名与实不符,而名与利相符;最后,儒家道德理想主义对道德人格的要求与人的现实层面和社会道德现实构成巨大反差,滋生大量虚伪欺诚信问题日益突出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并成为学界探讨的热点问题。其实,诚信问题并非今日始有,诚信的缺失也非一朝一夕之故,只是由于当代中国社会快速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人们的社会交往日趋频繁,诚信问题才日益凸显。因此从中国伦理思想史的角度,追溯中国社会诚信缺失的思想、社会根源对当代中国建立诚信社会应该是富有启发的。一、日益内在超越的儒家伦理/思想,专注于不仅是伦理学意义,而且是本体论意义的“诚”,忽视了作为外在行为准则的“信”春秋之际,周文...
· 中国传统社会的“伦理本位”特质与民众“公共精神”的缺失
摘要:中国社会为何缺乏“公共性”文化与价值观念,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公”、“私”观念的真实底蕴究竟是什么,中国传统文化为何未能塑造出如西方近代社会那样的“”,已成为我国理论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我们应立足现代公共哲学之新的理论立场和方法,从现代普遍主义的公共性社会信念历史性生成的角度,对中西社会的某些主导性的公共价值观念进行比较性理论观照,从中透析社会成员公共观念以及行为选择背后的深层的文化理据,并以此为正遭遇市场经济和全球化实践的当代中国社会民众公共精神的确立、国民公德心和公共人格的普遍养成提供一种可资借鉴的有效思路。关键词:传统伦理;伦理本位;;公共精神Abstract:AfreshcommonconcernhastakenshapeinChinesetheoreticalworldwhyChinesesocietylacks“public”cultureandideology,whati...
· 中国传统民居课教学思考
[论文关键词]文化人类学传统民居教学思考[论文摘要]文章主要论述了文化人类学与传统民居课的关系,并进一步思考如何将这种关系纳入授课内容,探讨学生在更宽视野下学习中国传统民居课的模式,试图将这种模式应用到其他相关课程中同时,还探讨了实地调研与建筑设计在本课的作用和意义,从而对近年来中国传统民居课的教学改革和实践做出了相应的总结。中国传统民居作为建筑学专业的一门选修课(一般在三年级或四年级开设),一直没有引起学生的重视,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讲述内容比较单调,仅从建筑学角度讲解比较典型的中国传统民居,教师泛泛而谈,调动不起学生的兴趣;二是教学计划缺少实践环节,没有将民居调研和设计纳人教学计划,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针对这两种情况,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我们进行了一些探索,试图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和结合建筑设计探索中国传统民居课的教学模式,并思考这种模式在其他相关课程中的应用。一、文化人类学纳入传统民居课的基...
· 中国传统民居课教学思考
[论文关键词]文化人类学传统民居教学思考[论文摘要]文章主要论述了文化人类学与传统民居课的关系,并进一步思考如何将这种关系纳入授课内容,探讨学生在更宽视野下学习中国传统民居课的模式,试图将这种模式应用到其他相关课程中同时,还探讨了实地调研与建筑设计在本课的作用和意义,从而对近年来中国传统民居课的教学改革和实践做出了相应的总结。中国传统民居作为建筑学专业的一门选修课(一般在三年级或四年级开设),一直没有引起学生的重视,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讲述内容比较单调,仅从建筑学角度讲解比较典型的中国传统民居,教师泛泛而谈,调动不起学生的兴趣;二是教学计划缺少实践环节,没有将民居调研和设计纳人教学计划,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针对这两种情况,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我们进行了一些探索,试图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和结合建筑设计探索中国传统民居课的教学模式,并思考这种模式在其他相关课程中的应用。一、文化人类学纳入传统民居课的基...
· 秦汉社会性质的再思考
【内容提要】长期以来,中国历史学家们按照常说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发展五阶段论,把从秦汉到明清2000余年的社会,界定为地主经济型的封建社会,但其本质特征与封建社会的本质特征完全不相符合,故提出再思考。其初衷是希望摈弃传统思维模式,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之最基本原则,改进对中国历史的研究。【英文摘要】Since1950s,manyChinesehistorians,followingthe"TheoryofFiveDevelopmentStagesofHumanSociety",believethatChinesesocietyfromQin-HantoMing-QingdynastieswasafeudalistSocietywithlandlord-economy.AccordingtothebasicprincipleofMarxism,thearticlethinksthatthi...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