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黄河文化—木马勺脸谱

2017-06-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61
转发:0
评论:0
黄河文化—木马勺脸谱,拥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的木勺脸谱深受海内外人士的喜爱,这里有挂件系列、社火系列

  拥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的木勺脸谱深受海内外人士的喜爱,这里有挂件系列、社火系列、还有古老的吉祥物系列。近300幅作品,让您大饱眼福。

 

  陕西省关中地区与陕南地区,历史上曾经流行过用悬挂绘有彩色善面图形的木马勺来镇宅辟邪的习俗。凡家中遇到不顺心的事,诸如人丁不旺,意外灾难发生,就请社火艺人在平日的舀水木马勺上画一善面图形,挂在门框上或房廊下,据说可以镇宅辟邪。今天看来这是一件滑稽的举动,但在科学不发达的当时,人们采取这种方式,把希望寄托在这么一把木马勺上,有时可能会起到一定精神慰籍作用的,这与我们祖国其它民俗如春节贴春联换桃符,端午节插菖蒲剑、悬挂钟馗象等有着同一的道理。

 

  几千年来,我们的先民们正是从这众多的纷繁民俗中生活过来的。

 

为什么用木马勺来绘蚩尤象呢?

 

  据社火艺人讲,理由有三:

 

  一、木马勺家家有之,也就是说材料可信手拈来;

 

  二、木马勺极象人头,便于表现蚩尤形象;

 

  三、我国古代有桃、柳辟邪之说,木马勺多为柳木所为,本身已可辟邪;

为什么过去关中地区曾盛行过此俗呢?这与历史有关。关中为西周、秦、汉发祥之地,且外来影响较少。西周、秦、汉遗风至今尚有存余祭蚩尤等事不能不留下痕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陕西宝鸡(马勺)社火脸谱
陕西宝鸡地区,人们习称西府,是陕西社火脸谱艺术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之一。特别是陇县和宝鸡县的社火脸谱,流传历史久远,脸谱造型奇特,色彩质朴明快,纹饰严格讲究,谱样多而齐全,代表了西府社火脸谱的最高水准。社火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文面,文身、巫术、祭祀、宗教,古代的角抵、驱傩、祭社活动。社火脸谱的纹饰证明,五六千年前彩陶上的原始符号,在脸谱上被完整的继承了下来。社火的种类很多,有山社火、车社火、马社火、背社火、抬社火、高芯社火、高跷、地社火、血社火、黑社火等。大都在正月祭社、庙会迎神、祈雨时表演,而正月十五最隆重,声势最为浩大。80年代中的几年里,陇县正月十五进城表演的社火队就有一百多家,观看社火表演的观众近十万人。宝鸡县赤沙镇的血社火是陕西乃至全国唯一保留的一个社火种类,它是每逢闰年表演一次。社火常被人们叫着“看戏”,即“哑剧”。社火角色的表演者是以舞台亮相的形式进行游展,观众对扮相角色的辨认靠的是...
· 黄河文化—郎木寺散记
(一)三月二十九日午后,我们筹划了数次的郎木寺之旅终于成行。汽车从玛曲县城向东行驶了数十公里,沿途的荒凉中这才有了醒目的褐红,间或数株灌木闯入视野,令人一振。当汽车爬上陡峭的山梁,山坳里房屋沿江而建,寺院依山而筑,古貌苍然,一派蓊郁尽收眼底。一个多小时后,我们一行五人抵达郎木寺镇。风尘仆仆地步入一家门口放着英文招牌的川菜馆,旋即,老板娘出来热情招呼。问老板娘要菜谱来看看,回答却是没有,接着口齿伶俐地连报了十几个菜名。从川菜馆出来,司机带我们去大经堂拜佛。停好车后才发现大经堂外的铁栅栏已经上锁。眼前古松挺拔,清香阵阵,寒鸦数点,残阳如血中我已感受到空气中的那种神秘。(二)清晨,除了司机蒙头大睡之外,其余的人都醒了,遂结伴上山。途中有许多专门安放转经筒的长廊,我们逐个转动着向山顶行进。时间虽早,朝圣的人却不少,且个个疾步行走,全不似我们这般悠然。在矗立于半山腰处的大灵塔下,我含笑向一位老人询问...
· 黄河上漂浮的木罂缻
?韩信已经得到了最准确的情报:魏豹为了阻止汉军从蒲坂东渡黄河,已经在蒲坂渡东岸布下重兵,魏豹言之凿凿:“绝不放一个汉兵渡过黄河东岸!”这几乎是魏豹所有的看家本钱,都砸在了蒲坂渡东岸。魏豹这么做,一是想讨好项羽,二是怕刘邦翻旧账。如果魏豹没有承受汉军的攻击,被生擒至刘邦面前,即使刘邦不杀他,自己这张老脸还能往哪搁?韩信听完这个情报后,有些轻蔑地笑了。当年刘邦被项羽贬封为汉王,赶到汉中时,镇守三秦的章邯等人不也是言之凿凿地说刘邦从此再无生路吗,结果又如何?魏豹岂能比得了章邯,章邯又岂是韩信的对手。接下来,韩信开始思考如何抵达黄河东岸。要强行渡河,必须要有大量的船只,这一点并不难办到。关中秦岭有丰富的木材,再加上萧何主管军事后勤,造几百艘大船不是问题,但这需要时间。而且如果选择乘坐船只强渡蒲坂渡,对岸的魏军会让汉军轻松舒服地过河吗?一旦战事不利,汉军将在黄河水面上全军覆没!韩信刚在江湖上树立起来...
· 黄河文化—黄河奇石
大河出奇石、大河出名石——这是大自然的造化。其自黄河的“黄河奇石”以其独有的魅力,赢得人们的钟情和喜爱。黄河奇石是“上苍”的手笔、“母亲”的刀工。黄河自青藏高原奔流而下,纳百川,容千流,沿途汇聚了洮河、大夏河、湟水、大通河、北浪河、祖历河等众多支流。这些河流从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祁连山、西秦岭等古老的山脉带来了大量岩石。这些岩石成因复杂,石质多样,特别是其中的火成岩、水成岩、变质岩所含矿石的种类、色泽、结晶硬度不一样,经千百万年风化、剥蚀和河水长期搬运、冲刷、撞磨之后形成色彩多样、花纹美丽、形状奇特的卵石。黄河奇石的石面光滑,大小不一,但一般都很“壮硕”,大的重几公斤、十几公斤,也有重百公斤的。兰州黄河石中甚至有上千公斤的,它的质地坚硬,具有凝重的气质。黄河石不像雨花石那样晶莹剔透,绚丽多彩,但丰富的纹理显示的多为间色和复色,既古朴浑厚,又粗犷豪放,记载着历经沧桑的岁月,饱含着千磨万砺...
· 黄河文化—黄河"花儿"
一提起我国西北的优美民歌“花儿”,人们会因地域称之为“青海花儿”、“甘肃花儿”、“宁夏花儿”以及“河州花儿”、“洮岷花儿”;或因民族称之为“回族花儿”、“撒拉花儿”、“东乡花儿”、“土族花儿”、“保安花儿”等,无人称“黄河花儿”。但是,当我无意间画了一张青、甘、宁三省区相连的草图,并画出黄河及其支流的流向,按照“花儿”流行的大夏河流域、洮河流域、青海甘肃段黄河流域、大通河流域、宁夏境内黄河流域标出各县、市具体地名以后,猛地吃了一惊:我看到“花儿”只集中流行在北起宁夏贺兰山南至甘肃宕昌,东起六盘山西至甘肃河西走廊青海日月山这约二十万平方公里范围内,不足三省区总面积的百分之六,都在黄河龙羊峡至吴忠市这一段黄河及其支流大夏河、洮河、大通河、湟水、清水河的沿岸地区,是这一段黄河流域独有的特殊民歌,若真的将其称为“黄河花儿”也毫不为过。这不能不让人想到它的文化地理学和环境文化学的意义,即黄河文化蕴含...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