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黄河文化—陕北“跑驴儿”

2017-06-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04
转发:0
评论:0
黄河文化—陕北“跑驴儿”,    国画大师黄胄喜画毛驴,常到新疆采风创作,他也曾到陕北旅行,画出跃然纸上、

     国画大师黄胄喜画毛驴,常到新疆采风创作,他也曾到陕北旅行,画出跃然纸上、呼之欲出的陕北毛驴。

    毛驴是农家一宝。陕北佳县、米脂、绥德一带的“佳米驴”是上了金榜的优良品种,每年有数千头引到外省区繁育;定边、靖边、榆林的 滚沙驴是适应沙区的好畜种。毛驴温驯老实,体格健壮,宜粗饲,耐役使,少疾病,犁地驮重拉碾推磨,样样能干。因此,农民把它当心肝宝 贝一样看待。过去,陕北交通不便,山道弯弯,人们常常骑驴代步。特别是媳妇回娘家,乘驴坐鞍,甭提有多惬意!俗语说“骑驴婆姨赶驴汉 ”,描绘了这样一幅山区民俗画:蓝蓝的天空,山峁小路上蹄声、铜铃丁当。新媳妇丹唇桃腮,穿红着绿,稳坐驴背,仪态万方。提篮的新女 婿美滋滋儿地赶着驴儿,漫步紧随。小两口或悄悄细语,或相视嬉笑,风情嫣然。小后生一高兴,引吭高歌,扬头来几声信天游,逗得媳妇格 格直乐。毛驴与农民生活如此密切,它自然要进入群众文艺生活领域。巧媳妇们会用彩纸剪出活泼的驴儿,会用绒布缝成憨拙的驴儿,蒸面花 、捏泥塑和农民画中都少不了驴儿这一角色。

    媳妇骑驴回娘家的习俗也成为民间舞蹈的一种创作原型。很久以来,陕北三边(定边、靖边、安边)和绥德、米脂的春节秧歌中,都有一道不 可少的节目——跑驴儿。

    心灵手巧的民间艺人用柳枝、竹条、木棍扎骨架,蒙上黑纸或黑布为皮毛,染黑麻束做驴鬃驴尾巴,制成惟妙惟肖的毛驴道具。如同表演“猪 八戒背媳妇”一样,“跑驴”中的媳妇和毛驴其实是由同一演员表演的,下半身演毛驴的走、跑、惊、跳等动作,上半身演媳妇在各种情况下 的神情姿态,动作和谐,舞姿风趣幽默。毛驴道具用绸带挂于浓妆艳抹的少女身上,外穿红衫黑裙,宛然新媳妇骑驴儿,手牵绳索,可使耳动 尾摇,驴儿就“活”了。一英俊后生扮饰新女婿,头拢白生生的羊肚子手巾,身着青裤白衣黄坎肩,腰扎红绸带,好不潇洒。

    秧歌队走村串户,唢呐声声,锣鼓锵锵,穿插“骑驴媳妇赶驴汉”,媳妇俊秀,后生活泼,驴儿头脸黑白分明,双耳尖尖,双目炯炯,摇头摆 尾,格外引人注目。打谷场或大院落就是天然舞台,秧歌队和观众围一大圈,只听得唢呐《得胜令》落音,鼓点敲起,表演开始。赶驴汉一个 鹞子翻身跃入场内,回首示意,引出小黑驴儿。小媳妇作娇滴滴状碎步翩翩而上,勒嚼亮相,驴头左顾右盼,耳竖尾摇,先引得观众会心一笑 。驴儿跑圆场,颈上铃儿丁当,媳妇眉飞色舞。“夫妻”边扭边舞,四目相对,脉脉含情,恩爱缠绵。随着音乐变化和鼓点起伏,驴头或高扬 上坡,驴尾或上翘下坡。过河时,小伙踏石跳跃,舞到彼岸,驴儿畏缩不前,进一步退两步,把小媳妇摇来摇去。小伙无奈,只得脱鞋下水牵 驴。过得河来,驴蹄一滑,卧倒泥滩,小媳妇又惊又羞,新女婿又急又气,抓耳搔腮,推驴拉驴踢驴,半天才将驴儿扶起。情急之下,猛抽一 鞭,驴儿狂奔,小媳妇颠得难受,小伙追得上气不接下气。好不容易撵上驴儿,手拽缰绳,欲打又止,生怕再惊了驴儿。媳妇惊魂初定,含嗔 含怨,继而哑然失笑。小伙打躬道歉,稳操鞭绳,呵护爱妻。驴儿缓步坦途,恢复安详,远去……此番表演,一气呵成,天衣无缝。看得人回肠荡气。直到驴儿下场,四周笑声飞扬,掌声骤起,一阵阵叫好。

    民间艺术在流传中不断提升品位。1984年,榆林地区民间艺术团成立,吸收一批民间艺人入团。擅长陕北民间歌舞的李增恒、张有万等成 为团里的舞蹈骨干。张有万等人采集民间“跑驴儿”形式,整理充实提高,将它搬上了文艺大舞台。张有万男扮女装“小媳妇”,其扮相神似 形似,舞姿美妙生动,令人赞不绝口。表演完毕脱下秀发饰套,却现出男子汉本色。他们的“跑驴儿”从黄土高坡演到省城西安,演到首都北 京,直到演出国门,轰动了法国、瑞士、俄罗斯等国家的许多城市。

    黄土地上诞生的这一民间舞蹈节目久久不衰,并且得到了世界的承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黄河文化—陕北民歌
陕北群众爱唱歌,尤其是爱唱民歌。似乎不唱歌,就失去了生活的乐趣。祖祖辈辈以来,人们吃饭喝酒时唱歌,休息睡觉时唱歌,行道赶脚时唱歌,结婚联姻时唱歌……民歌,从摇篮旁伴随着婴儿长大;民歌,伴随着老年人永久地安息。年深月久,日积月累,旧的不合时宜的民歌被扬弃了,新的具有生命力的民歌又广为流传。整个陕北,就是一片民歌的海洋,歌声弥漫在山川田野,震撼着人们的心灵。陕北民歌究竟起源于何时?这是谁也回答不了的问题。陕北民歌主要分为六大类,流传较为广泛的是情歌和信天游。情歌是陕北民歌中最精华的部分,在数量上占了压倒多数的地位。陕人俊美,素有“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的美誉(因旧说貂婵是米脂人,吕布是绥德人)。产美女、产勇士的地方自然是才子配佳人,婚姻美满和谐。情歌很多歌唱了男悦女貌、女慕男才。“干妹妹好来实在好,走起来好像水上漂”。“马里头挑马不一般高,人里头挑人数上哥哥好”。前一首,是小伙唱给姑娘听的,爱慕...
· 黄河文化—陕北红枣与传统习俗
陕北盛产红枣,以黄河沿岸最多最好,佳县、吴堡、清涧的红枣尤为出名。无定河中下游一带靠近黄河,枣儿好吃。米脂、绥德等县到处栽有枣树。初夏,枣花淡淡飘香,蜂蝶萦绕;秋季,枣红枝头,艳若玛瑙。远来客人常想刨根问底,打听一下枣树起源及栽培史,这可久远哩!《诗经》中有歌:“八月剥枣”;《战国策》中有记:“北有枣粟之利。民虽不细作,枣粟之利,足食于民。”两三千年前,陕北已经有了大枣,而且和小米放在同等位置上。北魏时的农学家贾思勰(480—550)春天下乡采访,见农民用斧背打枣树树干,才知是一种促使红枣丰产技术,叫“嫁枣”,“不斧则花而无实”。这种办法,至今陕北农民依然沿用。陕北红枣有圆枣(团枣)、长枣(马牙枣、狗牙枣、木枣)等品种。枣儿肉厚味甜核小,既是佳美干、湿果品,又是上好滋补品、药品,这就使红枣在当地的食俗和吉俗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红枣既可鲜食又可干吃,也可以加工多种食品。因为产量高,在当地不算稀...
· 黄河文化—质朴粗犷的陕北服饰
衣着服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古今中外,不同时代、地域、民族的人,衣着服饰有着许多不同之处。由此构成了衣着服饰的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陕北是黄河流域很有代表性的一片土地,这里人们的服饰及其演变过程极富特征。绥德、米脂等地出土的一批东汉墓葬画像石,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图像资料。秦汉时代,陕北一带经济有较大的发展。那时,达官贵人的衣着显然以丝绸为主,宽袍大袖高冠;农夫着长裤短袍,头顶平冠或葛巾;狩猎者着紧身衣裤;舞女则长舒衣袖,软裙飘逸。宋元之前,众多民族杂居,汉与匈奴、羯、氐、羌、党项、回纥等民族先后共同生息。在喜猎牧骑射的部族中,皮毛以及毛织品的使用比较常见。棉花在我国的引进栽培和兴起,大致是在元代之后,且先见于南方。因此,明代之前,陕北人不会有棉布衣着,一般用麻、绸、皮、毛制装。至于款式花样,我们只能从传统戏剧、古典小说、文史资料中大致领略了。到了清代,陕北人的衣料以棉布、...
· 秦陇文化—陕西—陕北秧歌
分传统秧歌和新秧歌两个阶段,传统秧歌主要流行于子长、延川、志丹、吴起、延安、安塞、绥德、米脂、佳县、清涧、子洲、吴堡等县;新秧歌主要流行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陕甘宁边区,包括陕北、关中一部分地区和陇东、宁东等地。解放战争时期,随着延安大批新文艺工作者奔赴全国各地,新秧歌发展到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南等地。1953年以后主要活跃于延安、榆林等地。从陕北甘泉县宋金古墓出土的秧歌画像砖雕证明:陕北秧歌(舞蹈形式)早在宋金时代,已在陕北广为流传(见文物条)。入明以后,继有发展。明初弘治本《延安府志》,记载了当时陕北秧歌的盛况:“舞童夸妙手,歌口逞娇容。男女观游戏,性醪献国(皇)”。清代到民国三十一年(1942),为传统秧歌的繁荣时期,陕北城乡,村村社社都有秧歌队,男女老幼,一齐参加。每遇春节,他们走村串户,四处演出。村社之间互相比赛,红火之极,当地称为“闹秧歌”。清道光《神木县志·艺文》载有刘喜...
· 陕北
概况陕北黄土高原在“北山”(泛指陕北高原南缘与关中盆地过渡地带的石质山丘)以北,是中国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海拔800~1300米,约占陕西省总面积的45%。陕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部为风沙区,南部是丘陵沟壑区。陕北畜牧业较为发达,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储量丰富。文化方言陕北地区的方言多属晋语吕梁片、五台片、大包片和志延片等,南部和西部一些地区因受到关中话及中原官话秦陇片的影响,体现出强烈的过渡特征,而多被划为中原官话关中片或是秦陇片方言。行政区域陕北地区大致上包括延安市(除南部外)和榆林市的行政区域范围。参见陕北民歌黄帝陵统万城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