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黄河文化—朱仙镇

2017-06-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22
转发:0
评论:0
黄河文化—朱仙镇,    提起开封朱仙镇,人们很快回想起战国时代帮助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朱亥。朱亥家乡
    提起开封朱仙镇,人们很快回想起战国时代帮助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朱亥。朱亥家乡的人认为朱亥是神仙,就把镇名改名为朱仙镇。

   说到朱仙镇,人们也忘不了宋代民族英雄岳飞在那里大破金兵。并从那里忍痛班师回朝的故事。然而,使开封朱仙镇在明末时期与湖北的汉口镇、广东的佛山镇、江西的景德镇齐名,并合成为举世闻名的四大名镇的原因之一,大概要数此地盛产的民间木版年画了。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最早兴期于北宋,它的产生和发展,与当时社会经济的飞跃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分不开。北宋初年,宋都东京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各地的商人大量涌向京城。庞大的市民阶层促进了世俗文艺的发展;活跃的世俗文艺又给年画的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加之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将我国雕版印刷也推向繁荣。自此,年画也有笔画转向刻板印刷。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的东京开封“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镖跳版、桃符及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天行贴子。”由此可见,当时东京木版年画的印刷及销售盛况空前。不仅民间作坊遍布京城,就连宋室宫廷也主持开办年画作坊。官办与民办作坊的融合,使木版年画的发展成为必然。

   北宋末期,由于金兵的入侵,京都沦陷,繁荣的市民文化逐渐萧条。大量年画艺人流落江南,东京的木版年画业迁至东京45里外的朱仙镇。明清时期,朱仙镇河道四通八达,随即成为中原的商业重镇。木版年画在繁荣的商埠迅速恢复,买卖兴隆,声名大振,据载,当时朱仙镇从事这一行业的有300余家。清末时,由于朱仙镇河道阻塞,航道不通,木版年画与其他商业都日趋萧条。

   朱仙镇木版年画之所以与天津的杨柳青、江苏的桃花坞、山东的淮坊、四川的绵竹并称为全国著名年画,是由它独特的风格决定的。朱仙镇年画构图饱满,线条粗扩简练,造型占朴夸张,色彩新鲜艳丽。人物头大身子小,既有喜剧效果又觉的均称舒适。有些地方的年画人物脸部多打红脸蛋米妆饰,而朱仙镇的年画不打红脸蛋,看起来很自然和谐。在中国传统民间工艺中,人们多把老虎做成或画成黄老虎或红老虎,而朱仙镇的年画是黑老虎。这种不拘泥于传统的创作手法,受到了中外美术界的重视和赞扬。

   过去民间多采用矿物、植物自制颜料:黑色是用松烟调水发酵后经石磨磨成;黄色则是把槐米掺明矾放锅中煮成;绿色取自于生铜;青色从葵花子中提取。用土法制成的颜色印刷年画,色泽鲜亮透明,风吹日晒不会变色。在诸种颜料中,广丹和苏木红还具有药用价值。无怪乎在一些农村,孩子身上长疮以后,大人们总是从年画上撕下一片黄纸帖在患处。尽管近年来年画多用化工染料印刷,但土制颜料的某些长处是化工燃料所不及的。

   这种被鲁迅先生称赞为具有北方木版年画的独有特色的民间艺术之花,将带着中原浓郁的乡土气息,走向一个新的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黄河文化—神仙沟
在黄河入海口处,有一条小河,蜿蜒入海。这条小河,原是黄河的分叉,由于日月轮转,光阴流逝太快,黄河数次改道,小河离黄河越来越远,人们把这条河不再叫黄河叉,而叫神仙沟。传说,晚清年间,有个打渔的小伙子叫张良。家住黄河口的渔窝棚。一天,张良和几个穷哥们出海了。这天大海上风平浪静,鱼虾翻滚。张良几个见打渔顺当,舍不得早早回家,贪捞了几网,回家时,已是残阳倒照,鸟雀归窝的时辰。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正当张良几人唱着渔歌,满载而归时,突然间,海面上狂风大作,白浪滔天。刹时,电闪雷鸣,暴雨如注,水天相连。张良几人的小船,拚命地在风头浪尖上挣扎。小船一会被扬上天一会摔入波涛。他们迷失了方向。咆哮的大海将要把他们吞噬了。在这节骨眼上,一盏红灯在他们面前冉冉升起,隐隐约约又传来鹿鸣鹤唳,箫笛玉音。红灯、仙乐,使张良等浑身来了劲。他们知道有红灯的地方,一定有人家。因此,他们喊着号子,奋力向红灯摇去。红灯若隐...
· 李自成攻朱仙镇之战
崇祯十五年(1642),攻克洛阳后的“闯王”李自成,并没有安于现状,又率领农民起义军乘势围攻开封,以占领更多地盘。明廷闻讯,派左良玉、丁启睿等人兵应战。在充分审时度势后,李自成决定采用围城打援的战术,以朱仙镇(今河南开封西南)为据点,同明军对战。李自成,生于米脂西北的李继迁寨(今陕西榆林横山区境)。幼年因家贫给地主放羊,成年后,在本县银川驿充当驿卒。后因明廷裁驿失业,又受到乡官的迫害,便杀仇投军选择起义。参加起义后,李自成投靠闯王高迎祥,因勇猛有识略,在多次作战中大显身手,声望渐长。崇祯九年(1636),高迎祥牺牲,他顺理成章继承了“闯王”称号,带着由农民组成的闯军继续攻城略地。闯王李自成像崇祯十五年(1642)二月,李自成、罗汝才联军攻破襄城,杀了明朝的三边总督汪乔年,三月连续占领河南东部城邑10余座。四月攻下洛阳。随后,起义军围攻开封,原以为开封旋即可破,但开封城在闯军十万人的攻击下固
·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传说
传说古代梁州府祥符县朱仙镇于砦村有一于姓人家,这于氏自幼在刻书局学得一手好手艺,雕得版不知道有多少,本来衣食无忧,可是书店老板看人家使用活字印刷方便而且能省去大量的工钱,这样可以赚更多的钱,就购得活字,解雇了工人,这于氏虽有一手好手艺,一但离了印书局,回到家中无以为生,每日座吃山空,本来家里就不富裕,这样一来更是贫寒交迫看到家中的情景他心急如焚,好在因为学习雕版练就一手好字,只得央人借贷买些纸张,书写春联出售,那时的朱仙镇卖门画的挺多,却并未有写春联,只因为这里自古就有绘门神,贴门神的民俗,每年过年家家户户都要贴门神挂苇索,桃符。这于氏买来门神画在画的两边贴上对联,人们看到门神威武,对联红颜,又有吉祥用语真是好,门神配春联,喜庆又威风,吸引了很多人一下子卖了精光,人们喜欢春联但凭手写已不能满足需要,于氏便刻印对联出售,凭此他免受饥寒。第二年春天于氏把画坊中门神画雕刻成印版印刷年画慢慢地掌握...
· 黄河文化—黄河镇河大铁牛
永济,古称“蒲坡”,地处黄河中游,是中华民族最早发祥地之一。一九八九年七月三十一日至八月七日,这里出土了轰动海内外的四尊唐开元12年铸造的镇河大铁牛,为黄河流域又新添了一处人文景观。唐开元四大铁牛,是国家稀有的珍贵文物,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据《唐书》和有关史料记载:唐初,古蒲州是京都长安与河东府地区联系的枢纽,当时被称为“六大雄城”之一。此后,秦、晋交往加频繁。为防治黄河水患,加固黄河两岸的“蒲津桥”,《唐书》载:“李唐王观李冰为蜀守,寻江刻石为三牛于岸侧,盖牛之足以胜水怪,而镇其患者允矣。”于是唐玄宗效仿古人先例,以维护浮桥堤坝,铸造镇河大铁牛,借助[神灵,以镇黄河水患。牛为水兽,可以耕用;为瑞祥之物,用以镇河。《蒲州府志》载:“开元12年(公元七二四年)唐明皇下诏命兵部局书张说主持改建蒲津浮桥、铸造镇河铁牛。”因造牛为唐玄宗的决策,故称为“代开元铁牛”,当地人又叫它“镇河牛”。当...
· 河南-朱仙镇木版年画
朱仙镇木版年画历史悠久,是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一。其制作采用木版与镂版相结合,水印套色,种类繁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用纸讲究、色彩艳丽、线条饱满、构图紧凑等特征。朱仙镇木版年画题材和内容大多取自历史戏剧、演义小说、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朱仙镇木版年画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