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黄河文化—兰州老人的“高古玉”情怀

2017-06-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21
转发:0
评论:0
黄河文化—兰州老人的“高古玉”情怀,拿着一块高古玉,泡上一壶好茶,坐在窗户边用放大镜足足可以欣赏把玩上几个小时的

  拿着一块高古玉,泡上一壶好茶,坐在窗户边用放大镜足足可以欣赏把玩上几个小时的“爱玉”,一个上午就这样过去了。这样的闲情逸致也只有阎顺义老人能做到。他和高古玉已经整整打了25年的交道,个中滋味阎顺义最为清楚。他收藏的高古玉器涉及佩饰、实用器、礼器、神器等多种类型,其中30多件高古玉器件件,年代跨度从淮夷文化到汉朝前期,玉器文化涉及社会各个层面,他的家可谓是高古玉的博物馆。

    关于高古玉研究,阎顺义颇有研究。此类玉器是从时空上进行划分的,新石器时期到汉代的玉器称为高古玉,唐、宋一直到清代称为古玉,清代以后的则称为新玉。目前的这种市场环境,古玉和新玉的收藏已经达到了顶峰,其价格也到了按克计算的地步。这样一来,就对一些普通玉器爱好者的收藏造成很大的困难,其高昂的价格让人望而却步。

    中国的玉器有着七八千年的历史,在人类的历史发展中,玉器是陪伴着走过来的,所以说每个阶段的玉器文化是不可估量的。收藏高古玉讲究的是文化底蕴,这一点无法用金钱衡量。阎顺义老人正是基于这一点才钟情于高古玉研究的。目前,高古玉在兰州专业玉器收藏上可谓是一个空白,其低廉的价格让爱好收藏的人们有了足够施展拳脚的空间。

    阎顺义告诉记者,这些年来对于高古玉的收藏他有自己的心得体会。高古玉的工艺和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想要研究玉器工艺水平的高低,就要先了解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状况。而沁色是判断高古玉最直接的办法,高古玉因年代久远,基本上没有传世品,以后世出土为主,其水沁为白色、铜沁为绿色、血沁为红色、土沁为黄色、水银沁为黑色,当然有了这些所欠缺的就是火候了。最后阎顺义语重心长地说,搞收藏的目的其实就是希望得到一种好心情,希望了解中国的悠久历史文明,如果一味地追求其经济效益,那么也就失去了收藏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黄河文化—闲话兰州
黄河冲出八盘峡,打了一个旋造出一片台地,长足有40公里,而宽才不过5公里,最窄不足千米,当地人把这片美丽的土地称之为皋兰川,是黄河奉献给兰州人的生活宝地。让兰州人骄傲的有两点:兰州是华夏大地的几何中心;兰州是惟一被黄河亲近的城市。黄河人在保卫着这个美丽的地方,使兰州人因此而骄傲,为之而张扬。兰州因移民而发达。这里很多老年人都爱讲“洪洞大槐树”的故事。汉武帝时期,中央集权为了戌边,开始对兰州大规模移民与兴建,后历朝历代都将对兰州城池的建设作为稳定西域的重中之重……而今,黄河的建设者们正在装扮着这个美丽的地方。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为了开发大西北,兰州又一次迎来了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使兰州人口猛增。20世纪50年代大规模建厂,使城市人口翻了一番。正是因为“移民”这一特点,使兰州的地域文化形成多样性,以黄河文化为核心,兼收并蓄。兰州地方话就很有特点,西部语调加上京腔装饰,只要能听懂普通话就能听懂兰州话...
· 黄河文化—兰州黄河浪平筏子远
兰州市因黄河穿城而过,这独特的地域特征滋生出独有的水上运输工具———羊皮筏子。自去年羊皮筏子被省文化厅正式确定为第一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七里河区文化局又开始了羊皮筏子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工作。皮筏分羊皮筏和牛皮筏两种。黄河流域的甘南、临夏、靖远等地牛羊成群,为制作皮筏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最初是用牛皮胎进行水运,以后在实践中得到发展,将牛皮袋捆在木排下制成皮筏,发展到后来,由于羊皮有材料多、制作简便、便于组筏、轻便、易充气、易搬运等特点,而兴起了羊皮筏子。兰州羊皮筏子由清光绪年间兴起,距今有300多年的历史,传承不断。它是以兰州为中心的城关区、七里河区、西固区、皋兰县及省内的靖远县、永靖县、景泰县;宁夏自治区中卫县、青铜峡市;内蒙古自治区的包头市和青海省的循化县等地的重要水上运输工具。它是以羊皮为囊,充气、扎缚,以木架捆绑而成,分为600个和460个皮胎的大型、360个皮胎...
· 黄河文化—“兼收并蓄”的兰州碑林
兰州碑林建于黄河北岸白塔山西峰,占地3亩多,四周青山环抱,脚下黄河奔腾东流。兰州碑林园整体布局采用中国古典山水园林的造园手法,以明清建筑为基调,充分利用周围的自然风光及高低错落的地形,形成一幅既玲珑秀丽又不失凝重典雅的优美画卷。草圣阁是碑林的主体建筑,由东西碑廊、碑轩和书艺院3部分组成。在碑林集散广场北侧的环翠山上,建有仿古重檐六角亭一座,为碑林建筑的制高点,镶嵌甘肃著名的《西狭颂》。碑林大门上方是赵朴初题写的“兰州碑林”4个大字,大门影壁正面刻着刘炳森写的“万里金汤”,影壁背面是胡缵宗写的“海不扬波”。东西碑廊环绕的宽阔庭院,绿草如茵,碧树常青。在院西北角,张芝花岗岩雕像矗立其间。碑林西廊里陈列着甘肃历代书法家张芝东汉、梁鹄三国、西晋索靖、唐朝李世民、李白、明清及以后的胡缵宗、邹应龙、米万仲、王了望、吴缜、邢澍、张澍、安维俊等人的传世之作。周而复、孙轶青、沈鹏、欧阳中石、朱乃正等...
· 黄河文化—老兰州的端午节这样过
许多老兰州人都要在自家大门和房檐上插上杨柳枝条,男女老少不吃粽子独爱甜醅子。这是我17日从老兰州人家里感受到的兰州人的特有民俗。今年6月初,市文化局和西固文化局已将这一习俗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插杨柳纪念介子推据西固区文化局负责人告诉我,五月端午节插杨柳,乃是兰州地区广大农村中盛行的一种习俗。农历五月初四傍晚时分,人们就将杨柳枝梢插在自家的大门和房檐上。插上了杨柳,孩子们开始穿新衣、戴荷包、拴五彩花花绳儿,准备过端午节。今年6月初,市文化局和西固文化局已将这一习俗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我查阅了西固区文史资料第四卷,资料里记载了关于兰州地区民间插杨柳习俗的由来。相传,晋文公重耳流亡在外十九年,大臣介子推曾偷偷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煮给重耳吃。后来重耳回国称君,封赏所有随他流亡的王公大臣,惟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求做官,不愿领赏,背着老母亲跑到绵山隐居起来。后来重耳发现此事,悔之莫及...
· 黄河文化—大河风韵豪迈情怀
黄河下游岸畔,山东济南郊县,有一种堪称“齐风鲁鼓”的民间艺术——济阳鼓子秧歌。铿锵有力的锣鼓,粗犷豪放的舞姿,酣畅淋漓地展现了黄河文化的风韵;恢弘磅礴的气势,纯朴热烈的激情,形象生动地彰显黄河儿女的豪迈情怀。它从黄河之滨、鲁北平原,跨越历史时空,走向世界,以诸多级别的“金杯银杯”奖项和广为百姓喜闻乐见的褒奖口碑,受人注目。根深叶茂地处古济水北岸而得名的济阳县,置县已有八百多年。作为民间艺术的济阳鼓子秧歌,却是起源于更早的人类劳动生活。远在商周时期,生活在鲁北大平原上的先民们,每逢丰收之后,便情不自禁地拿起耕作收种的杈耙、棍棒等劳动工具,一边撞击敲打,一边手舞足蹈。这里面既有祭祀天地崇尚自然的意识,又有庆祝丰收的喜悦心情。男女老幼,参与其中,群起舞动,形成了比较原始的鼓子秧歌。伴随着社会生产能力的提高、生活内容的丰富,鼓子秧歌从内容到形式都不断发展变化。秧歌道具越来越多,舞蹈动作花样迭出。到...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