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中华水塔三江源
黄河文化—中华水塔三江源,黄河、长江、澜沧江都发源于青海省南部高原。由于黄河源区、长江源区、澜沧江源区
黄河、长江、澜沧江都发源于青海省南部高原。由于黄河源区、长江源区、澜沧江源区山水相连,所以总称江河源区,亦称“三江源”区,地理坐标为东经90°33’-98°23’,北纬32°26’-35°46’,北界昆仑山、布青山,南界唐古拉山,东至鄂陵湖出口以东的黄河沿,西至祖尔肯乌拉山、乌兰乌拉山和可可西里山。三江源区总面积约13.41万平方公里,占青藏高原总面积的6%。为了加强对江河源地区的生态保护,国家决定在这里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三江源区水资源得天独厚。黄河、长江、澜沧江源区地表水年径流量分别为6.02亿立方米、98.18亿立方米、24.85亿立方米,总计129.0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分别为4.3亿立方米、40亿立方米、8.8亿立方米,总计53.1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45.4万立方米,相当于全国人均水资源近200倍,所以被誉为“中华水塔”。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水环境为主的生态环境保护区,保护对象主要是湖泊湿地、高寒草甸地区、原始森林、高寒灌丛、珍稀野生动物等自然生态系统。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15年的建设与发展,有效地保护江河源头地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结合保护管理工作,开展科学研究,恢复和治理退化的自然生态系统,恢复水源涵养功能,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增强自然发展能力,探索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模式,最终将保护区建设成为管理机构健全、基础设施完善、科研监测及政策体系有保障、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保护区。
三江源区水资源得天独厚。黄河、长江、澜沧江源区地表水年径流量分别为6.02亿立方米、98.18亿立方米、24.85亿立方米,总计129.0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分别为4.3亿立方米、40亿立方米、8.8亿立方米,总计53.1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45.4万立方米,相当于全国人均水资源近200倍,所以被誉为“中华水塔”。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水环境为主的生态环境保护区,保护对象主要是湖泊湿地、高寒草甸地区、原始森林、高寒灌丛、珍稀野生动物等自然生态系统。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15年的建设与发展,有效地保护江河源头地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结合保护管理工作,开展科学研究,恢复和治理退化的自然生态系统,恢复水源涵养功能,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增强自然发展能力,探索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模式,最终将保护区建设成为管理机构健全、基础设施完善、科研监测及政策体系有保障、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保护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水塔
参见越秀山水塔
· 黄河文化—济水源
记得初中时,老师在课上曾谈到过济源一中的小北海。当时,我只知道一中是一所令人羡慕的学校,至于小北海是什么,心中却不甚了了。后来,我考上了一中。报到当天,当年心中的疑问又浮现出来,于是,趁闲暇赶紧探寻小北海:呵,原来是一泓清泉!水,不紧不慢由地下涌出,贮存于青石砌成的池内,然后沿渠流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眼前的情景,不正是一幅真切的写照吗!池内的水,至清;水面,至平,如同眼前放置着一块硕大无朋的水晶玻璃。只是偶尔出现的水面波纹,或者是由池底上升的串串水泡,才能告诉你,那是一泓泉水。池畔,有斗拱飞檐的古建筑,它苍老的神态明白无误地告诉你:此水源远流长。很快,我知道小北海原来是济水之源,小北海的水与苏武牧羊处的北海相通,后者现称贝加尔湖。你或问,二者相去近万里,安得相通?天下的水不都是相通的吗,无论是静谧的小溪还是壮阔的海洋!再后来,我到济源黄河河务局工作,变成了一个水利工作者...
· 黄河文化—中华一绝:“立体国画”上党堆锦
山西长治的上党堆锦,也叫“堆花”,源于唐朝,是一种采用色彩斑斓的丝绸锦缎,按精心设计的图案,完全靠手工堆制成具有软体浮雕效果的工艺品。此工艺品中的各种人物栩栩如生,各种动物呼之欲出,有“立体国画”的美誉。多年来,面对制作手艺复杂,市场化推广难的问题,山西省长治堆锦研究所的美术工艺师们系统研究并抢救这一极具特色的中华民间艺术,使得上党堆锦工艺得以传承,并逐步发扬光大。
· 黄河文化—黄河奇石
大河出奇石、大河出名石——这是大自然的造化。其自黄河的“黄河奇石”以其独有的魅力,赢得人们的钟情和喜爱。黄河奇石是“上苍”的手笔、“母亲”的刀工。黄河自青藏高原奔流而下,纳百川,容千流,沿途汇聚了洮河、大夏河、湟水、大通河、北浪河、祖历河等众多支流。这些河流从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祁连山、西秦岭等古老的山脉带来了大量岩石。这些岩石成因复杂,石质多样,特别是其中的火成岩、水成岩、变质岩所含矿石的种类、色泽、结晶硬度不一样,经千百万年风化、剥蚀和河水长期搬运、冲刷、撞磨之后形成色彩多样、花纹美丽、形状奇特的卵石。黄河奇石的石面光滑,大小不一,但一般都很“壮硕”,大的重几公斤、十几公斤,也有重百公斤的。兰州黄河石中甚至有上千公斤的,它的质地坚硬,具有凝重的气质。黄河石不像雨花石那样晶莹剔透,绚丽多彩,但丰富的纹理显示的多为间色和复色,既古朴浑厚,又粗犷豪放,记载着历经沧桑的岁月,饱含着千磨万砺...
· 黄河文化—黄河"花儿"
一提起我国西北的优美民歌“花儿”,人们会因地域称之为“青海花儿”、“甘肃花儿”、“宁夏花儿”以及“河州花儿”、“洮岷花儿”;或因民族称之为“回族花儿”、“撒拉花儿”、“东乡花儿”、“土族花儿”、“保安花儿”等,无人称“黄河花儿”。但是,当我无意间画了一张青、甘、宁三省区相连的草图,并画出黄河及其支流的流向,按照“花儿”流行的大夏河流域、洮河流域、青海甘肃段黄河流域、大通河流域、宁夏境内黄河流域标出各县、市具体地名以后,猛地吃了一惊:我看到“花儿”只集中流行在北起宁夏贺兰山南至甘肃宕昌,东起六盘山西至甘肃河西走廊青海日月山这约二十万平方公里范围内,不足三省区总面积的百分之六,都在黄河龙羊峡至吴忠市这一段黄河及其支流大夏河、洮河、大通河、湟水、清水河的沿岸地区,是这一段黄河流域独有的特殊民歌,若真的将其称为“黄河花儿”也毫不为过。这不能不让人想到它的文化地理学和环境文化学的意义,即黄河文化蕴含...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