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黄河文化—三秦奇井

2017-06-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59
转发:0
评论:0
黄河文化—三秦奇井, 古谚云:“耕田而食,凿井而饮”,这是农耕生活的写实。众所周知,三秦大地,到
   古谚云:“耕田而食,凿井而饮”,这是农耕生活的写实。众所周知,三秦大地,到处都有大量水井,或为人畜饮水,或为汲水灌田,而一些神奇水井鲜为人知,说来令人耳目一新。
  户县烟雾井
  位于户县城东南圭峰山下的草堂寺,有一口奇特的烟雾井。据《户县县志》载:井内“辄有白气一股由井上腾,缭绕于省城西南,所谓草堂烟雾者,此也。”“草堂烟雾”为关中八景之一。为了保护烟雾井,1978年在井上修建敞亭,请书法家赵朴初题写“烟雾井”的匾额,使古井增辉。

  草堂寺以烟雾井而驰名,以山川秀丽、林壑优美而引人,还是佛教三论宗和成实宗的祖庭,以千年古刹享誉中外。后秦时印度著名高僧鸠摩罗什,博通经藏、律藏、论藏,被尊为三藏法师。后秦姚兴弘始三年几经周折到达长安,被姚兴行国师之礼以待。他精通梵文和汉语,和沙门弟子3000余人翻译梵文经典96部、427卷,被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之一。死后葬于寺内玉石宝塔内,该塔为中国最高的玉石塔。此外还有大殿、厢房、碑亭等,是佛教、旅游活动的胜地。
  柞水北河金井
  位于柞水县北河乡金井村。北河,古称甲水。由于沿河两岸产金,后改为金井河。金井村依山环抱,金井河两条支流在此汇合,二水汇合处有两个圆形崖头,水流至此,不是飞流瀑布,却是穿洞而下,形成两个过水井。北支流崖高3丈,井径5.3丈;南支流崖高丈许,井径3丈。两流入井,“嗵嗵”巨响,井内形成水潭,潭深约2丈。然后汇流而出,进入平坦的川道。洞井穿水而过,景观独特,加上这里山势奇伟,茂林修竹,成为旅游观光和淘金之地。《孝义厅志》载:“厅东百里金井河,古名甲水,风光明媚,上有金井,相传昔年修武当(金)殿,曾取金于此山。至今沿河居民每有掏沙得金者。”
  西安甜水井
  西安井水碱卤,难以饮用,惟城内西大街甜水井巷有一井为天然淡水,水质甘甜,故称“甜水井”。清代和民国时,甜水井用辘轳取水,不少人拉车卖水,沿街叫卖。附近居民,都亲自汲水担回饮用。新中国成立后,西安市建成自来水供水系统,昔日甜水井失去作用,井也随之封存,而甜水井巷一直沿用未变。
  麟游唐井
  位于今麟游县九成宫院南侧,系隋唐行宫水井,1980年基建施工时发现。井台呈正方形,边长6.52米,全部用灰白色花岗岩砌筑,井口用两块同色巨石雕凿而成,内外沿间拼成一个向内倾斜的圆形面,井口外侧凿有八角形葵花图案,雕工精细,合缝严密,虽埋藏地下1300多年,4个覆盆式柱础高程误差只有3毫米,经过整修,十分壮观。据考古专家鉴定,认为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砌筑水平最佳、保存最好的一口宫廷饮水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黄河文化—甜水井咸水湾
“甜水井,咸水湾,挑水的人儿从不断。一次挑满两大瓮,三天五日心里安。吃喝洗刷全靠它,若无井湾生存难。”这是童年时代的一段顺口溜,如今这段顺口溜仍经常在我耳边响起,并把我的思绪带回到早年那些情景之中……虽说我的故乡就在黄河下游沿岸,但距黄河足有十几里远。由于早年引黄事业相当落后,黄河水从上游王庄引黄闸来,几经分流后勉强才到达村西边的沟渠内,且往往是十次引水八次无,所以吃水一直是故乡人生活中的最大难题。尤其是故乡的土地是黄河淤积的退海之地,土地碱化不断加剧,多数地下水都是咸的,惟有村西那黄河“龙摆尾”形成的老河沟底部才能挖出甜水。从我记事起,村里人家洗刷靠的是村中的咸水湾,而吃水靠的是在村西老河沟底部挖掘的那眼土井。因此,各家各户大都备有咸水缸和甜水缸。故乡人是在吃水的磨难和抗争中生存下来的。村中咸水湾里的水基本上都是雨季汇入的,由于长期囤积,既咸又脏,根本不能饮用,只可作为洗刷和饮牲口之用。...
· 三秦
历史秦朝灭亡之后,项羽封刘邦为汉王,统治秦岭以南的汉中,而另封原秦朝三位降将为王,统治关中地区,以遏制刘邦,其中封章邯为雍王,管辖关中西部,封司马欣为塞王,管辖关中东部,封董翳为翟王,管辖关中北部。《史记》、《汉书》等书将此三位秦将称为三秦。如《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起蜀汉之兵击三秦,出关而责义帝之处。”汉高祖元年(前206年),楚汉相争已达白热化,刘邦听从韩信之计,趁项羽北上攻齐之时,明修栈道,以吸引章邯的注意力,同时暗渡陈仓(今陕西宝鸡东),一举歼灭章邯军,平定三秦,接着灭魏、韩、赵、代、燕、齐等国,最后在垓下之战击败项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后来三秦成为地理名词,指关中地区,见于“二十四史”中的《晋书》、《北史》等。地理三秦日后成为整个陕西的别称。也可以指陕西以地理气候差异由北至南三分为:陕北、关中和陕南。明末陕西原任通政使马鸣世即提到:“三秦为海内上游,延安、庆阳为关中屏藩,榆林又为...
· 黄河文化—黄河奇石
大河出奇石、大河出名石——这是大自然的造化。其自黄河的“黄河奇石”以其独有的魅力,赢得人们的钟情和喜爱。黄河奇石是“上苍”的手笔、“母亲”的刀工。黄河自青藏高原奔流而下,纳百川,容千流,沿途汇聚了洮河、大夏河、湟水、大通河、北浪河、祖历河等众多支流。这些河流从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祁连山、西秦岭等古老的山脉带来了大量岩石。这些岩石成因复杂,石质多样,特别是其中的火成岩、水成岩、变质岩所含矿石的种类、色泽、结晶硬度不一样,经千百万年风化、剥蚀和河水长期搬运、冲刷、撞磨之后形成色彩多样、花纹美丽、形状奇特的卵石。黄河奇石的石面光滑,大小不一,但一般都很“壮硕”,大的重几公斤、十几公斤,也有重百公斤的。兰州黄河石中甚至有上千公斤的,它的质地坚硬,具有凝重的气质。黄河石不像雨花石那样晶莹剔透,绚丽多彩,但丰富的纹理显示的多为间色和复色,既古朴浑厚,又粗犷豪放,记载着历经沧桑的岁月,饱含着千磨万砺...
· 黄河文化—黄河"花儿"
一提起我国西北的优美民歌“花儿”,人们会因地域称之为“青海花儿”、“甘肃花儿”、“宁夏花儿”以及“河州花儿”、“洮岷花儿”;或因民族称之为“回族花儿”、“撒拉花儿”、“东乡花儿”、“土族花儿”、“保安花儿”等,无人称“黄河花儿”。但是,当我无意间画了一张青、甘、宁三省区相连的草图,并画出黄河及其支流的流向,按照“花儿”流行的大夏河流域、洮河流域、青海甘肃段黄河流域、大通河流域、宁夏境内黄河流域标出各县、市具体地名以后,猛地吃了一惊:我看到“花儿”只集中流行在北起宁夏贺兰山南至甘肃宕昌,东起六盘山西至甘肃河西走廊青海日月山这约二十万平方公里范围内,不足三省区总面积的百分之六,都在黄河龙羊峡至吴忠市这一段黄河及其支流大夏河、洮河、大通河、湟水、清水河的沿岸地区,是这一段黄河流域独有的特殊民歌,若真的将其称为“黄河花儿”也毫不为过。这不能不让人想到它的文化地理学和环境文化学的意义,即黄河文化蕴含...
· 定三秦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有人把汉军的动向告诉了还陷在富贵幻梦中不可自拔的章邯时,章邯脸上一阵错愕。汉军已据陈仓?怎么可能!狗肉贩子樊哙不还在蚀中工地上晒太阳吗?前线的斥候也没发现任何汉军行动的迹象。如果汉军冒险走褒斜道,此道就在章邯眼皮底下,那就更不可能了。来人回答:“陈仓之南有故道,罕有人迹,汉军即从此过。”“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章邯无力地倚在案上,脸色苍白。这是汉军中的哪个高人提出来的军事欺骗计划?来人说对此并不知情,但据可靠消息,汉军新拜了一位大将军,名叫韩信,原来是西楚霸王帐前的执戟郎。如果没有猜错的话,汉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必是韩信所谋。虽然章邯多次在项羽的帐前见过那个执戟郎,但并不知道此人叫什么,来自哪里。一个执戟郎会有什么见识,怎么会想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妙计?章邯还在怀疑。不过再想这些已经毫无意义,章邯现在最需要做的是抵挡住汉军的进攻。章邯丝毫不敢大意,他知道自己肩上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