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黄河文化—“杨耿坝”上话巨变

2017-06-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34
转发:0
评论:0
黄河文化—“杨耿坝”上话巨变,汛期将至,笔者因查看河势来到河南长垣周营控导工程。映入眼帘的是:错落有序的一
  汛期将至,笔者因查看河势来到河南长垣周营控导工程。映入眼帘的是:错落有序的一道道丁坝镶嵌在蜿蜒的联坝堤上,犹如一轮弯弯的彩虹,屹立在母亲河岸边,默默地聆听着黄河喜怒无常的诉说。

  该工程1坝,当地群众亲切地把它称作“杨耿坝”,这是人们想用这种特有的表达方式,让后人永远记住英雄的壮举。时间上溯到1933年8月11日,黄河暴涨,冯楼决口,石头庄大堤溃失,为避免大河顺堤行洪和便于堵大堤决口,而先在马占至冯楼处进行堵口,将大河挑归原槽。1933年9月开始准备,1934年3月17日下午5点堵复成功,因堵口进占牺牲两工人,一名姓杨,一名姓耿,为了纪念牺牲者而将此坝命名为“杨耿坝”。

  人民治黄以来,长垣黄河人继承了英雄未完成的事业,在原有工程的基础上,经过多次整修和续建,目前建有丁坝43道,联坝长度4.87KM。该工程自建成后常年靠河,为了确保防洪安全。今年又对该工程根石进行加固,目前施工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待工程加固完工后,坝体的基础将会更加稳定,抗冲刷的能力将会进一步提高,控导河势的力度将会大大加强,滩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将会更有保障。

  更可喜的是随着近几年国家对滩区安全建设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随着河南局治理“二级悬河”的蓝图绘就和“自流放淤”治理串沟规划的出台;随着交通、住房、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新一轮的的滩区综合治理开发已拉开序幕,一个个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在黄河岸边一步步崛起。历史上多苦多难的滩区人民,正在享受着黄河岁岁安澜和改革开放带来的丰硕成果,过着幸福祥和的生活……。英雄啊,当您看到今日滩区之巨变和坚如磐石的工程时,一定会含笑九泉。

  站在英雄与坝长相守的地方眺望大河,看着奔腾的黄河水随着人的意志而改变流向时,敬佩之意油然而生。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想为像杨、耿那样的英雄和一代代治黄人放声高歌。 “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黄河文化—开封兴盛话汴水
水是人类的生命,也是城市的命脉。河南开封之所以为“七朝古都”,并且成为中国的“八大古都”之一,其由来与发展无不与汴水及其周边诸水有着密切的关系。早在战国时期的魏国,魏惠王为了称霸中原,于公元前362年由山西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并于次年派人开挖了历史上著名的“鸿沟”。大致是从今河南荥阳市北引黄河水,东流经今中牟、开封北,折而南经通许、太康,西至淮阳入淮河,连接了中原地区河淮之间的重要水道,济、濮、睢、、颍、汝、泗、丹诸水都从此连通起来,在河淮之间形成了一个以鸿沟为骨干的交通网——鸿沟水系。通过鸿沟,在淮河以南还可以连接春秋时期吴国的邗沟,同长江、东海连接起来。东北方向,又可沿济水连接齐国开凿的淄、济间的运河,到齐都临淄,形成了黄淮平原上的水道交通网,促进了开封经济的发展。西汉以后,鸿沟经过发展变化,称为汴水(渠)。隋朝统一中国后,隋炀帝为了把江淮地区的粮食货物运往京...
· 西平杨湾耿氏族谱序
考察一个家族兴衰,可以给后世以启迪,而启迪犹如一盏明灯,可以照亮后世子孙的人生。杨湾耿氏源出姬姓(上古八大姓:姜、姬、嬴、妘、姚、姒、妫、妊),于姓为姬,于音为宫,于郡曰扶风、曰河东、曰高阳,得姓之始祖为西周王族姬遂。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封建诸侯,封同姓王族姬遂于耿,子爵,在今山西省河津市东南,据《括地志》记载:绛州龙门县东南耿乡城,故耿国也。耿国立国四百多年,公元前661,晋献公灭耿。耿国公族大夫怀念故国,以国为姓,始有耿姓。耿姓来源比较单一,故有“天下无二耿”之说。参天之木,必有深根;怀山之水,必有远源。杨湾耿氏源远流长,溯其源,迨始于东汉耿弇家族。耿弇,字伯昭,东汉开国名将,建威大将军,其父上谷太守耿况。西汉末年,王莽篡政,天下大乱,耿况家族追随光武帝刘秀平定天下,厥功卓著。耿弇起兵于燕代,破铜马,战青犊,克王朗,灭张步,攻取幽冀,平定河北,扫除齐鲁,收复山东,收天下四...
· 黄河文化—千古洛阳话沧桑
黄河奔流在中条山与秦岭之间,东行经河南孟津。由这里距黄河30公里处,就是我国著名的都城洛阳。洛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从东周起,先后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炀帝)、唐(武则天)、后梁、后唐等朝代在此建都,被称为“九朝古都”。相传周武王灭殷以后,就把传国之宝九鼎迁到洛阳,有定都洛阳之意。武王死后,当时辅助成王的周、召二公,大规模地营造洛邑,分别建立王城和成周城两座。在涧水东、水西间的为王城,即今河南洛阳王城公园一带;在水东,即今白马寺附近的为成周城。周平王迁都住在王城,周敬王又迁都成周城。东汉刘秀称帝后,建都洛阳。汉魏时的洛阳城是在成周城遗址的基础上加以扩展的。史载洛阳城“南北九里七十步,东西六里十步”,因此,也被称为“九六城”。隋唐时的洛阳城最为鼎盛。当时的洛阳城规模宏大,洛阳地处“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隋炀帝即位后,决定迁都洛阳。大业元年(公元625年)三月,令尚书、杨素、将作...
· 黄河文化—千古洛阳话沧桑
黄河奔流在中条山与秦岭之间,东行经河南孟津。由这里距黄河30公里处,就是我国著名的都城洛阳。洛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从东周起,先后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炀帝)、唐(武则天)、后梁、后唐等朝代在此建都,被称为“九朝古都”。相传周武王灭殷以后,就把传国之宝九鼎迁到洛阳,有定都洛阳之意。武王死后,当时辅助成王的周、召二公,大规模地营造洛邑,分别建立王城和成周城两座。在涧水东、水西间的为王城,即今河南洛阳王城公园一带;在水东,即今白马寺附近的为成周城。周平王迁都住在王城,周敬王又迁都成周城。东汉刘秀称帝后,建都洛阳。汉魏时的洛阳城是在成周城遗址的基础上加以扩展的。史载洛阳城“南北九里七十步,东西六里十步”,因此,也被称为“九六城”。隋唐时的洛阳城最为鼎盛。当时的洛阳城规模宏大,洛阳地处“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隋炀帝即位后,决定迁都洛阳。大业元年(公元625年)三月,令尚书、杨素、将作...
· 燕赵文化―民间艺术―坝上二人台
坝上二人台是张家口市坝上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它脱胎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流入坝上垦荒的山西、山东、河北、陕西的移民带来的民歌、坐腔、社火三种形式。经过坝上人民长期的文娱活动与加工融合,在民歌、坐腔的基础上,吸取了汉族民间社火中民间舞蹈的动作和场面,于光绪年间(1875―1908)形成了一种化装表演艺术形式――二人台。坝上二人台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出现了业余性质的二人台班子,在20世纪20年代末进入它的兴盛时期。1949年后又进入繁荣兴旺的黄金时代,在剧本创作、音乐设计、表演形式、服务对象、道具制作及舞美方面均有新的突破和提高,从而使其成为集歌舞、曲艺、小戏、诗歌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坝上二人台的内容,有的反映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有的颂扬婚姻自主的爱情,有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新面貌,体现出坝上人民热情豪放、粗犷强悍的性格特点,富有浓郁的地方特点和泥土气息。坝上二人台唱腔的特...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