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穴居博物馆
董志塬位于甘肃陇东。董志塬属黄河流域黄土高原腹地,坐在飞机上俯瞰董志塬,就好像有人把一座座山头削掉了,削出了一片残缺不全的平原,因其面积小,董志塬人很谦虚地在“原”字前加了一个“土”字,以免什么“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的人们笑话。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实际是:水土是“死”(相对而言)的,人是活的。人适应了当地的环境,繁衍壮大。董志塬民居的独特之处,是与其独特的地理、地质环境分不开的。董志塬民居经过几千年的变迁,达到与当地自然环境高度和谐的致臻致美,其科学性、合理性,让人叹为观止。董志塬是我们先祖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远古时代,那里的土地肥沃,气候宜人,在靠天吃饭的漫长岁月里,那是最适合人类生存的地区。先祖们为了生存,在董志塬种上了庄稼。随着对自然环境认识的深化,人们的居住形式由穴居演变为地坑院。
窑洞是穴居的进化。住窑洞,在我国北方特别是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很普遍,住地坑院窑洞就只有董志塬了(在与董志塬相邻的塬上也可见,但不普遍)。地坑院平面图多为矩形,坑院根据土质情况,一般深10到15米,东西长南北窄,北为正(因地形所限,也有其他朝向的)。北面一般为三窑洞的长度,北面的三孔窑洞是一家的正堂,选此方位便于采光,其科学性显而易见。在南面修一斜坡地道通向地面,算是“走向世界”的通道。有钱人家在地面出口处修一高于地面的门楼,四周修起半人高的土墙,以炫耀自已。修不起门楼的人家门就简单得多了,把出口的三面加高。在四周修上土埂,以代土墙。墙也好埂也好,其目的有二:一是为防外面的雨水流入,二是为行人安全。
地坑院窑洞分布与用途都是有讲究的。一般北面为正,正面的三孔窑洞分别为一家老小的居所,东西所修窑洞多为仓储而用,如果家丁兴旺人口多,也有做居所的,南面背光,不宜住人,三孔窑一孔被用作出口“楼梯”,剩下左右两孔窑洞,一般用作牲口圈。董志塬干旱少雨,年降水量约400毫米,多集中于夏天且多暴雨,防暴雨积水袭击是住地坑院一年一度的大事。为防此灾,在漫长岁月中,人们摸索出科学的解决办法——坑中坑。庆阳市防汛部门将此坑称之为“防汛坑”。“防汛坑”遇暴雨,将院中雨水收入坑中,暴雨过后坑中积水可以用来饮牲畜、洗衣服等,按今天的话解释,就是水资源再利用,董志塬人真有远见。
天下第一座地坑院是怎么修成的,已无据可查。当地人建地坑院很有趣,绝不是集中时间一口气建成,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座地坑院的形成就是一代人,甚至更长。董志塬缺少树木,作为民居地坑院是解决居住的最经济和最可能的事,而置地与修庄院是中国历代农民所追求的,董志塬人也不例。一个人辛劳半生,孙子出生了,喜庆之余,做了爷爷的他突然想到,该考虑给孙子修建庄院了,于是在自己的土地上圈一处牲畜圈,将牛羊等养在其中,积肥垫圈,就地取肥种地,日积月累,牲畜圈渐深,一二十年工夫,地坑院雏形形成,请土匠木匠,定方圆、砌墙面、挖窑洞、打土炕、抹墙壁、做门窗,一处地坑院在孕育了一代人之后,在将要娶孙子媳妇时候建成了。过去,董志塬订亲,女家看男方家景,除看眼前光景过得如何,有几亩土地,养多少牲畜,最重要还要看准备了几处可修地坑院的宅基。
斗转星移,今天的董志塬人富了,昂首迈进新世纪,盖房盖楼,享受现代文明,乡镇以上居民区已很少看到地坑院,就是在远离乡镇的农村,地坑院也在快速萎缩,由钢筋水泥取而代之,不久的将来,陇东地坑院将成为史学家和民俗学家的研究对象,若有保存完好的地坑院,说不定还会成为游人观赏的“亮点”。
地坑院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居于其中,天地人融为一体,利于健康,益寿延年。今天的董志塬人已享受不上地坑院的自然之美了,但他们很精明,对地坑院这一传统民居实施保护,供游人参观,使古老的民居焕发了青春,也为研究人类进步史的学者留下了一个“活标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