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黄河文化—关中七大名池

2017-06-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12
转发:0
评论:0
黄河文化—关中七大名池,    陕西关中有七大灵水名池,乃大自然造就的一串明珠。   华山仰天池仰天池
    陕西关中有七大灵水名池,乃大自然造就的一串明珠。
   华山仰天池 仰天池就是《道经》所载的“太乙池”,乃道教界敬仰的神池仙水之一。位于关中东府华阴市南西岳华山东峰顶部,含仰接天露之意。池的地质成因目前尚有争议,一说属于远古火山口,一说为高山顶部花岗岩山体风化之侵蚀深谷,池水清冽,常年不涸,水面约10余亩,高天寒潭,横空凌虚,使登山者至此不禁产生瑶阆仙台之感。
   太白“三池” 太白山位于关中西部,在眉县以南20公里外,为大秦岭之主峰、陕西省境内最高山脉。海拔3767米,虽六月盛暑,每于雨后朝晨,山巅白光皑皑,称“六月积雪”。太白山因其高峻,易受风化剥蚀,形成不少冰碛地形,“太白三池”就是3个最大的冰斗和冰川围椅。“太白三池”也称“太白海”。一池称大太白海也称大爷海,面积68188平方米,是石头河源头。二池称二太白海,面积47009平方米,是黑河之源。三池称三太白海,面积最大,18328平方米。三池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可谓高天冰镜,上接白云,水寒而清,池幽而静。太白山有世界最珍贵的天然植物园之称,已列入国家自然保护区,并建起了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成为陕西旅游胜地。
     翠华湫池 翠华山为终南山群峰之一,素以峰峦苍翠,葱茏葆华而著称。距今西安市南门30公里,因位于京师近郊,故从汉至清初,不少皇帝大臣以及诗人和文学家,如唐太宗李世民以及李白、王维等都曾来此游赏并留下许多诗篇名句。翠华湫池位于翠华山脚下,东晋大兴年间,地震峰崩,塌体落入太乙谷溪流中壅水而成,水面大约9万平方米,海拔约1150米,高峡平湖,塌体巨石参差,中间形成“冰洞”、“风洞”,以及太乙宫道教庙的香火不断,给翠华湫池增添了不少神话色彩。清康熙大帝登临时写有“马首见层峦,直插青霄上,云际有飞泉,朝光明画嶂”的诗句。而今翠华山已成为西安重点旅游景点。
     镐京镐池 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了西周王朝定都镐京今长安县斗门镇附近,镐池既是花园池沼,又是蓄水陂塘。《三辅黄图》中说:“镐池在昆明池北……,周匝二十二里,溉地三十二顷。”周以教民稼穑,重视农业著称,早在豳、岐一带已有小型引泉灌溉,镐池蓄水则是灌溉又一大进步。
    长安曲江池 曲江池为大型苑囿,由秦、汉、隋、唐4代皇家不断营建而成,现仅存遗址。该池位于西安市郊东南5公里之外,秦称宜春苑,汉名乐游原,因南山河溪曲折流此,故亦称曲江。隋文帝忌曲江之名不正,改称芙蓉园。唐时又复名曲江池,开元时大加整治,拓大池面至千亩以上。池水主要作泛舟游乐之用,周边遍植荷、荇等水生植物,岸上则殿阁连绵,垂柳如云,风景极佳。开元以后,平时供贵族达官游憩,重大节日则向民众开放,每届科举新科进士必集会大宴于此,称“曲江会”,每有不少吟咏曲江流水的佳作。西安“王宝钏寒窑”著名旅游景点,即在曲江池境内。
     长安昆明池 汉武帝为训练水师于元狩三年而修昆明池,因池仿照昆明滇池形状而得名。该池面积332顷,规模宏大。遗址在今长安县斗门镇丰镐村、张村、马营寨一线之南,南界细柳原北缘一低地范围内。池成后用于训练水师的时间不长,继而成为漕渠的水源“水库”,直到500年后的南北朝初期方渐淤塞。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元年和唐德宗贞元十三年先后作过多次整修,唐代后期堰废。其遗迹除地址依稀可辨外,尚存有当年池中镇水石鲸一件和牛郎、织女石像两尊原为两岸饰物,分别保存完好。
    沣京“灵沼” 灵沼是中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个大型池沼,遗址在今长安县海于村和户县小丰村之间。《诗经·大雅·灵台》中的“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子来,不日成之”,“王在灵囿,尘鹿饮伏”,“王在灵沼,於物鱼跃”等句,记述了灵台大型花园中的主体建筑物及“灵囿”、“灵沼”等,池外还有鹿、鹤、凫等,可见园林之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黄河文化—东平湖畔洪范池
洪范池,又名“龙池”。位于山东平阴县西南角洪范池镇,西临黄河,南靠东平湖。洪范池风景区四面环山,山清水秀,历史悠久,名泉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有洪范池、姜女池、墨池、丁泉、扈泉、东流泉、白雁泉、拔箭泉等九泉,为济南泉群之一。有龙祀、龙池石刻、千年桧柏、于林等名胜。关于洪范池名字的来历,说法不一,最初的说法是上古时候,这里洪涌泉滥,周武王取大禹治水之法,疏通泉流不再为患,并取“洪水就范”之意,取名洪范。另外,传说金代一位主持道人,一日钓取池中一金鱼,放于锅内煮欲食,忽听池内响动,泉水翻腾。道士大惊,认为池中之鱼为神鱼,龙王见怪。忙将锅端起将鱼扣入池内,池水平息,后人取名“洪范池”。有史料记载源于《尚书·洪范》。据池前清道光十八年《重修洪范池碑记》载:金完颜时,龙池呈正方形,四周砌石。边长各7米,水深约6米,清澈见底。池底及四壁散泉缓缓侵溢,不显喷涌之状,故名洪范。至今已有...
· 黄河文化—黄河奇石
大河出奇石、大河出名石——这是大自然的造化。其自黄河的“黄河奇石”以其独有的魅力,赢得人们的钟情和喜爱。黄河奇石是“上苍”的手笔、“母亲”的刀工。黄河自青藏高原奔流而下,纳百川,容千流,沿途汇聚了洮河、大夏河、湟水、大通河、北浪河、祖历河等众多支流。这些河流从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祁连山、西秦岭等古老的山脉带来了大量岩石。这些岩石成因复杂,石质多样,特别是其中的火成岩、水成岩、变质岩所含矿石的种类、色泽、结晶硬度不一样,经千百万年风化、剥蚀和河水长期搬运、冲刷、撞磨之后形成色彩多样、花纹美丽、形状奇特的卵石。黄河奇石的石面光滑,大小不一,但一般都很“壮硕”,大的重几公斤、十几公斤,也有重百公斤的。兰州黄河石中甚至有上千公斤的,它的质地坚硬,具有凝重的气质。黄河石不像雨花石那样晶莹剔透,绚丽多彩,但丰富的纹理显示的多为间色和复色,既古朴浑厚,又粗犷豪放,记载着历经沧桑的岁月,饱含着千磨万砺...
· 黄河文化—黄河"花儿"
一提起我国西北的优美民歌“花儿”,人们会因地域称之为“青海花儿”、“甘肃花儿”、“宁夏花儿”以及“河州花儿”、“洮岷花儿”;或因民族称之为“回族花儿”、“撒拉花儿”、“东乡花儿”、“土族花儿”、“保安花儿”等,无人称“黄河花儿”。但是,当我无意间画了一张青、甘、宁三省区相连的草图,并画出黄河及其支流的流向,按照“花儿”流行的大夏河流域、洮河流域、青海甘肃段黄河流域、大通河流域、宁夏境内黄河流域标出各县、市具体地名以后,猛地吃了一惊:我看到“花儿”只集中流行在北起宁夏贺兰山南至甘肃宕昌,东起六盘山西至甘肃河西走廊青海日月山这约二十万平方公里范围内,不足三省区总面积的百分之六,都在黄河龙羊峡至吴忠市这一段黄河及其支流大夏河、洮河、大通河、湟水、清水河的沿岸地区,是这一段黄河流域独有的特殊民歌,若真的将其称为“黄河花儿”也毫不为过。这不能不让人想到它的文化地理学和环境文化学的意义,即黄河文化蕴含...
· 万氏七大名人
万户(世界航天第一人)15世纪末期,明朝的士大夫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2只大风筝,然后叫人点火发射。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加上风筝的力量飞起。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火箭是人类能够把人送上太空的伟大发明,最早尝试飞天的应是约600年前的万户飞天,西方学者考证,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利用火箭飞行的人。”万户考虑到加上风筝的上升的力量飞向前方,这是很少有人能想到的。为纪念万户,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以这位古代的中国人命名。万章万章,孟子高足弟子。一生追随孟子,为孟子所喜爱。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封为博兴伯,从祀于孟庙西庑。万章是最早扬名于历史的万姓先人。关于他的事迹,史书是这样记载的:“孟子去齐,绝粮于邹薛,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孟子》七篇中有“万章章句”凡十八章,万章名字出现22次之多;对孟子有“尧以...
· 黄河文化—黄河落日
一缕清风勾勒出向晚的清凉,青芦拂摇沙沙,抖落几许初夏的嫩绿和暖色夕辉,微弯的叶子轻拨黄河浅水之上的金弦,此刻我身后是碧蓝而波伏潮涌的渤海,西太平洋的暖流穿越季节的防线逼近北中国环东海岸,一圆远古红铜色的太阳在黄河上游广阔的河滩上沉落,溅起一河金色波光。置身黄河,我橙色的思绪漫过河滩麦穗齐整的方阵,大豆在河堤上萌芽新叶,河柳浓绿一撇,大写意地涂抹黄河飞翔意境。足下的软泥,岁月的柔情写真,牧童扬鞭抽落一串鹬类的啼鸣,蝶翅上驮着清风之歌――这个时候我心底升腾的想念,悬浮于黄河上空永世苍凉。我无以言述,双目含潮,情痴意拙,久远的时光潮落潮起,我爱恋的方向,是不朽的阳光。多少个期盼的日子已经过去,走马黄河,从河口出发的意念紧扣我心灵的渴望,在涂满玫瑰色广阔的黄河三角洲伫立,一任河风拂摇,让日子布满微甜的沙粒,让鱼在向往的空间穿梭,一瞬定格的命题在潮涨潮落时侵蚀往昔,或许有初月如水印,一个世纪蜕去滔滔...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