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黄河文化—大地湾的发现和发掘

2017-06-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41
转发:0
评论:0
黄河文化—大地湾的发现和发掘,   女娲炼石补天和伏羲创八卦的神话传说,妇孺皆知。而伴随着新石器时代遗址——大

    女娲炼石补天和伏羲创八卦的神话传说,妇孺皆知。而伴随着新石器时代遗址——大地湾的发现和发掘,使传说趋于真实,为我们揭开了历史的尘封——伏羲、女娲是实实在在的大地湾先民的首领。

    唐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记载:“太昊庖羲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羲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旁观鸟兽之文与地之谊,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于是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结网罟以教佃渔,故曰宓羲氏。养牺牲以充庖厨,故曰庖羲。有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清《甘肃新通志》记载:“开天明道帝庖羲氏实作首帝,诞于成纪。成纪今秦安也。”《甘肃敕封修通志》载:“相传女娲氏风姓,生于风台,长于风谷,葬于风茔。”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记载:“瓦亭水西南出显亲峡,石宕水注之,水出北山,山上有女娲祠。庖牺之后,有帝女娲焉,与神农为三皇矣。”据今研究,女娲祠远在先秦即已存在。相传伏羲、女娲为兄妹。伏羲是三皇之首,百王之先。

    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东北50公里处的陇城镇南高山上,当地人习惯叫风台梁的风台,就是女娲的出生地。陇城镇四周众山相望,并多以龙、凤、蛇、八卦等与伏羲、女娲氏族密切相关的词语命名,其东有龙山和八卦山;南有凤尾山和龙头山;西有九龙山和长虫梁(当地人把蛇叫长虫);北有龙泉山、风台梁和八卦顶。而风谷位于陇城镇东西1.5公里处,俗称风沟,沿南窑沟口直进谷内0.5公里处,半崖有一土洞,此即“女娲洞”。洞深约1500米,相传为女娲居住之处,风茔位于陇城镇东南5公里处,今属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管辖的风茔村。风茔为女娲死后葬埋的地方。风茔依山傍水,雅静清秀,景色宜人。

    相传伏羲创作八卦的天水市秦州区三阳川卦台山,距陇城镇也只有60多公里之遥。

    大地湾遗址是1958年甘肃省文管会组织的泾渭流域文物普查小组在渭水流域的清水河畔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的。遗址在距陇城镇5公里长虫梁的缓山坡及山下的二、三级台地上,东与龙头山相接,南与九龙山相连。1978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开始发掘,共发现各类房址238处,窑穴、灰坑330个,墓葬71座,窑址35个,壕沟12条,共揭露面积14752平方米,出土各类彩陶、红陶、加沙陶和石、骨、角、玉器,还有罕见的四足鼎和地画等各类文物8000多件。经碳14测定,遗址距今有7800年到4800年的历史,遗存包含五个文化期,延续时间长,上下跨越3000年左右,最古的遗存比著名的西安半坡遗址还要早1000多年。从出土的文物看,有我国最早的混凝土,比仰韶文化更早的彩陶。在出土的20多件彩陶器皿和陶片上,发现了两类符号,共有70多种,可能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大地湾遗址的文化内容齐全,反映中国原始社会的基本情况,为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编年建立了基础。

    而距今约5000年的大地湾仰韶文化晚期遗址中的“宫殿式”建筑F901房址,是大地湾200余座房址中最神奇和最宏大的建筑,也是保存完好的多空间复合体平地起建的大型建筑,规模巨大,结构复杂,主体为一梯形平面大室,遗迹清晰可辨。整座建筑总面积达420平方米,由前厅、主室、后室、左右侧室及门前棚廓式建筑等六大部分组成。主室地面表层坚硬平整,色泽光亮,呈青黑色,外观极像现代水泥地坪。混合层中的非天然材料有的呈片状,有的呈棒状,青灰色,有一层光滑的釉质面,比石子轻,用力可掰断,内多空隙,此类材料显然系人工制作,建筑学上称之为“人造轻骨料”。经测试分析,主室地面的胶结材料物理、化学性能近似于现代水泥,经检测,平均强度为每平方厘米抗压120多公斤,约等于100号水泥砂浆地面的强度。F901房址是我国目前考古发现中绝无仅有的大型房址,被专家们形象地称之为“原始人大会堂”。

    在F411房址居室后部的中央,即在灶台柱孔与后壁中段之间的地面上,发现了用黑色绘制的黑色地画,画色颜料经鉴定为炭黑,地画东西长约1.2米,南北宽约1.1米。地画中有人物和动物图案。此地画的出土,对考古学、历史学和绘画学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地画中以人物为主题形象,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且保存完整的绘画作品,它距今约有5000年的历史,将我国绘画史前推了2000多年。

    大地湾遗址也不是一处孤立的文化遗址,在大地湾附近的清水河流域,已发现有仰韶文化、常山下层文化和齐家文化遗址20多处。

    大地湾遗址的发现和发掘,初步解决了多年悬而未决的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起源问题,为深入研究我国新石器时代黄河中上游各文化类型的相互关系、老官台文化的分期,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

    《孝经纬》、《春秋纬》等古代文献都说伏羲和女娲龙身人首或蛇身人首,都说明他们是以龙为图腾的龙的传人,中华民族的始祖,而陇城又恰叫龙城,又是大地湾遗址的所在地,于是传说、史料、考古出土的各类实物相互印证,陇城镇应为伏羲、女娲氏族的生活中心。

    据《遁甲开山图》记载:“女娲氏没,大庭氏王,将有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触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葛天氏、阴康氏、朱襄氏、无怀氏、凡十五代,袭庖羲之号。”《纲鉴易知录》记载:“大庭氏是一个以建造大房子为特征的部落。自大庭以后代立的十五代,均沿用伏羲这个名号。”而荣氏《开山图注》曰:“伏羲生成纪,徒治陈仓。”古成纪就在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北的清水河流域,即大地湾所在地。陈仓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经专家考证,大地湾一期文化相当于宝鸡北首岭史前文化,而北首岭恰在古陈仓的地域内。大地湾二期文化相当于西安半坡文化。由此证明,随着氏族部落的繁衍壮大和发展,伏羲部族不断向中原大地和西北、西南的广大地区流动迁徙,把大地湾文化向四处传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黄河文化—“白龙湾”的传说
滔滔黄河,绕河套、夺龙门,一路汹涌澎湃地走来。当大河行至山东惠民县清河镇时,河道忽呈南北走向,于拐弯处,有一处深潭,名曰“白龙湾”。历来素有“开了白龙湾,先冲武定府,后淹阳信县”的说法。作为黄河下游有名的险段,黄河为害曾在这里留下诸多的印证。不知从何年何月起,一个关于“小白龙”的美丽而动人的传说,便开始流传开来。相传,白龙湾向北约1公里,有一村庄,名曰吕家庄。庄上有一花甲老人,人称吕老弯。老汉种着二亩菜地,聊以度日。这天,老汉家来了一青年,自称是河对岸来讨生活的,只要管饭就行,不要工钱。吕老弯正愁没帮手,便收留了他。年轻人聪明、勤快,撒种、间苗、锄草,样样精通。过了三个多月,吕老弯发现情况变了:不见年轻人干活,可该干的活一样没落下。吕老弯心里十分纳闷。这天,他谎称去赶集,躲在大树后瞅着。只见年轻人走到井台边,一晃就不见了,接着从井里钻出一条银光闪闪的小白龙,龙头立在井沿上,身子顺在井里,一...
· 黄河文化—黄河和鹳雀楼
鹳雀楼屹立在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城西的黄河岸边,与黄河相依为命。黄河的变迁决定着鹳雀楼的命运,鹳雀楼的兴衰也记录着黄河的变迁。从秦汉到唐朝,黄河永济段处于一个相对安流时期,河床下切,河谷很深,黄河基本上在河谷中安稳流淌。蒲州城西的黄河岸边有一个高阜,就是一个高崖。长约五里,宽约三里,与黄河、蒲州城相映衬,十分有气势。因而,在公元557年至581年,北周大将军宇文看护镇守蒲州,发现黄河岸边的高崖是个建造楼亭的好地方,便采运木料,招用工匠,在高崖上建起一座以木质结构为主的三层楼阁。依河而立,倒影黄河,十分壮观。吸引许多文人墨客登楼,并留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壮丽诗篇。进入宋代之后,由于黄河流域植被破坏严重,黄河泥沙增多,河床也不断淤积抬高。特别是经过几次大沙大水的洪峰通过之后,把原来的河谷基本淤平,河水再不受河谷约束,就在二十多里的黄河滩上左右摆动,不断地塌岸,不断...
· 黄河文化—黄龙和黄河
中国人把黄河称作黄龙,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黄河是哺育中华民族的母亲。人们说黄龙就是黄河,黄河就是黄龙,许许多多关于黄河的传说故事都和黄龙联在一起。为什么会把黄河与黄龙喻为一体呢?这和传说中的黄河的来历有关。很久很久以前,天下一片浑浊,地上雾气濛濛,到处是野草丛生,那时还没有黄河。后来人们懂得了钻木取火,学会了种植五谷杂粮,大地上才有了生气。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乐乐哈哈,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东海龙王听说人们日子过得很舒服,心中嫉妒,就施展淫威,一连三年不行云播雨,使大地大旱,五谷颗粒不收;人们叫苦不迭,许多人被旱魔夺去生命。天上有条黄龙,千年修炼成正果。黄龙身躯可长可短,长达万里,短若毛虫;身体既柔且刚,柔时弯曲绵软,刚时挺如铁棒。黄龙是黄角、黄鳞、黄爪、黄尾,或在天空飞行,或在地上跑动,闪出一道黄色光芒。黄龙脾气不好,性颇倨傲;事不顺心,暴跳如雷。这天,黄龙在九霄之上,腾云驾雾,消闲解...
· 黄河文化—甜水井咸水湾
“甜水井,咸水湾,挑水的人儿从不断。一次挑满两大瓮,三天五日心里安。吃喝洗刷全靠它,若无井湾生存难。”这是童年时代的一段顺口溜,如今这段顺口溜仍经常在我耳边响起,并把我的思绪带回到早年那些情景之中……虽说我的故乡就在黄河下游沿岸,但距黄河足有十几里远。由于早年引黄事业相当落后,黄河水从上游王庄引黄闸来,几经分流后勉强才到达村西边的沟渠内,且往往是十次引水八次无,所以吃水一直是故乡人生活中的最大难题。尤其是故乡的土地是黄河淤积的退海之地,土地碱化不断加剧,多数地下水都是咸的,惟有村西那黄河“龙摆尾”形成的老河沟底部才能挖出甜水。从我记事起,村里人家洗刷靠的是村中的咸水湾,而吃水靠的是在村西老河沟底部挖掘的那眼土井。因此,各家各户大都备有咸水缸和甜水缸。故乡人是在吃水的磨难和抗争中生存下来的。村中咸水湾里的水基本上都是雨季汇入的,由于长期囤积,既咸又脏,根本不能饮用,只可作为洗刷和饮牲口之用。...
· 红山文化是怎么被发现的?发掘过程是怎样的
红山文化是与中原仰韶文化同时期分布在西辽河流域的发达文明,在发展中同中原仰韶文化相交汇产生的多元文化,是富有生机和创造力的优秀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手工业达到了很高的阶段,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陶器装饰艺术和高度发展的制玉工艺。红山文化全面反映了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特征和内涵。其后,在邻近地区发现有与赤峰红山遗址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特征的诸遗址,统称为红山文化。已发现并确定属于这个文化系统的遗址,遍布辽宁西部地区,几近千处。其内涵丰富,拥有一大批造型生动别致的玉器,与猪、龟、鸟、蝉、鱼等动物形象。随着七十年代这批玉器被识别出来,考古学家在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发现了红山文化大型玉龙。1971年,红山文化碧玉龙在赤峰市红山文化遗址出土,赤峰市也因此被誉为“中华玉龙之乡”。红山,即意为“红色的山峰”,它位于赤峰市东北郊的英金河畔。传说赤峰的红山,原名叫“九女山”。远古时,有九个仙女犯了天规,西王母大...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