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黄河文化—黑水国被黄沙掩埋的古城

2017-06-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90
转发:0
评论:0
黄河文化—黑水国被黄沙掩埋的古城,张掖市区西面十几公里远的地方,有一个被黄沙掩埋了十几个世纪的城市。它就是黑水
  张掖市区西面十几公里远的地方,有一个被黄沙掩埋了十几个世纪的城市。它就是黑水国遗址。这是一个充满无数遐想,让人留恋的地方。每一个到过黑水国遗址的人,只知道那里曾经有一个规模巨大的城市,但却无法知道它真正消失的原因。

  民间传说在汉武帝设立河西四郡之前,这里曾生活着一支被人们称之为“黑匈”的匈奴部落,又因为它在黑河边上,所以人们把这个城市遗址称之为“黑水国”。

  这座城市真的是“黑匈”人建立起来的吗?这个传说“黑水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今天我们能找到他们的蛛丝马迹吗?假如不是传说中“黑匈”修建的城市,哪又是谁修建的呢?漫漫黄沙下面,究竟埋藏着怎样的秘密?

  走进黑水国遗址,也就走进一段被人遗忘了的生态巨变。          
                                 
  游牧民族的争霸之地

     张掖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自古就有“河西粮仓”之称。纵横交错的灌溉网络,四通八达的交通,水源充足的黑河,奠定了张掖发达的绿洲经济。人们要破解黑水国的秘密,就必须要了解张掖历史上少数民族的迁移过程。

  夏朝时,张掖是西羌之地,到了公元前21世纪的时候,这里又变成了西戎的游牧之地。公元前221年前后,这里成了月氏人的地盘。据专家考证,今天张掖境内有一个昭武古城,那个城池就是月氏人的故地。

  对于月氏人,人们的争论比较大。一般认为,这个民族是河西走廊最早的住户,是一支典型的土生土长的民族,是羌人的一支,可以说他们是河西走廊最早的开发者和建设者。也有些学者认为,月氏人就是《管子》中的禺氏,是夏族的一个原始民族。还有些专家认为,月氏是西方的一支游牧民族,属于塞种人。

  不管他们的来历如何,不能否认的就是——这是一支生存力非常强大的民族。以昭武城为中心的月氏人,经过艰辛的努力,终于在战国后期强大了起来。这时,在河西走廊的诸多民族中,月氏人占有绝对的优势。当时中国北方民族割据政权中,匈奴据中央四面受敌,尤其是东西两面“东胡强而月氏盛”。以至于刚刚崛起的匈奴人,都不得不将太子冒顿送给月氏人为人质。在刘邦、项羽楚汉相争时,冒顿逃回匈奴,随后采取一系列措施,争霸草原。大约在公元前205年到前202年之间,冒顿率领匈奴人击破月氏人,并且杀了月氏王,将他的头盖骨作为装酒的器皿。匈奴终于独霸河西走廊地区,张掖黑水国遗址一带为匈奴浑邪王驻扎。

  这段时间,匈奴人的势力也达到了空前强盛。西汉中央政府一直休养生息的政策,对匈奴出于守势。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遣霍去病率万骑出陇西,征讨匈奴。在这年的战斗中匈奴人大败,浑邪王等人向汉王朝中央政府请降。至此河西走廊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漫天风沙的满目苍凉

       从公元前111年设置张掖郡,至今已经过去了2000多年。汉武帝设立张掖郡的目的是“断匈奴之右臂,张中国之臂掖”,所以才命名为张掖。这里西北可以连接新疆,东南可以捍蔽关中。

      黑水国遗址在张掖西面17公里的地方。今天人们之所以能够记住“黑水国”遗址,多少和唐僧有些关系。因为在《西游记》中唐僧曾经路过一个“黑水国”,而格外引人注目。 

      人们出张掖城,沿312国道一直向西,过了张掖糖厂,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岔路,那就是通往黑水国遗址的乡间便道。一踏上小道,两边笔直的防风林就向我们压了过来,提醒人们河西沙尘暴是多么的厉害。不远处的小村里,鸡鸣狗叫,家家户户的屋顶上都飘荡着一股淡淡的轻烟。

  黑水国所在的地方,是一处被绿洲包围的沙漠地带。我们走在小路上就能看见星星点点的黄沙。在解放前,这里就已变成了沙漠。解放后,人们引来黑河水,打下深井,开荒种田,才彻底改变了这里沙漠地貌,变成了阡陌纵横的农田。

  就在我们为绿洲防风林带所吸引时,“嘎”的一声,车停在了一条水渠边上。眼前高大的杨树如卫兵一样守护在渠道的两边,透过杨树林,城墙隐约可见,黄色的沙丘和绿色的树木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黑水国就在我们眼前了。开门下车,“哇、哇……”一只不知名的鸟雀冲天而起。古城的苍凉向毫无防备的我们扑了过来。“我们已经到了黑水国的城墙底下了。”不知谁这样嚷了一句,然而更多的人是沉默着。一堆堆的黄沙和城墙一样高,爬上沙堆,我们就把黑水国的城墙踩在了脚下。城内极其空旷,到处都是残垣断壁。尽管河西的风沙如同刀子般锋利,但却无法彻底摧毁黑水国的城墙。千年后,黑水城的城墙仍比较完好地保存了下来,气势宏伟的城门也依稀可辩。

  在一次次的风沙掩埋中,当年繁华的城市如今只剩下了满目荒凉与死寂。尽管如此,古城宏大的气势仍然让千百年后的追寻者惊叹不已。

  “整个黑水国南城南北长222米,东西248米。四角筑角墩,角墩长、宽各约7米,东北角墩最高,约13米。东西开门,有瓮城,瓮垣以子母断砖砌成,门宽7米。”一块水泥碑简单的记载了古城的大体情况。有时,简单背后就是一个古城难以言表的往事和记忆。可是,有谁能够真正走进他的前生,预料他的来世?

  从祁连山中刮来的风,一次次从耳边掠过,卷起的细细沙粒,让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尘土味道。那些随风飘荡的沙尘,很快就在防风林前面败下阵来。那一排排的防风林,似乎就是当年这座城市忠诚守护者的化身。

  从城墙的一个豁口走进城里。脚底下的残砖断瓦遍布各个角落。或许,一个残砖下面就有一个故事。城破了尚能留下残砖,证明这里曾经有过一段辉煌的岁月;而人死了,能留下什么呢?人人渴望青史名,而能真正留下名的又有多少呢?许多人就像黑水国的建立者一样,留下的只是无尽的猜测和遐想。

  张掖古称甘州,自古就是河西重镇。“甘州不干水湖滩,凉州不凉米粮川”。这句民间谚语说出了甘州和凉州的富庶。在汉武帝设置河西四郡之前,这里是少数民族的游牧之地,乌孙、月氏、匈奴等少数在这里游牧。那时,秦汉中央政府的管理只能达到黄河边上,整个河西走廊和周边地区都是游牧民族的草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黑水国的沦亡之谜
黑水国的沦亡之谜角乐得城是何时废弃的,史学家众说不一,有说东汉的,有说魏晋的,有说隋朝的,也有说唐代的,究竟是什么年代,至今还是一个谜。对这座古城是如何被废弃的,黑水国是怎样沦亡的,民间有许多的传说。关于黑水国有一个神奇的宝藏之谜的传说,据说这里曾经埋藏着一个价值连城的金月亮。相传,在很久以前,一个牧羊人在黑水国附近放羊,他的一只牧羊犬每天一到黑水国就不知去向,牧羊人觉得非常奇怪,想弄个明白。有一天,他悄悄跟随牧羊犬到了残破的城垣下,只见牧羊犬钻进了一个水洞,他也随着钻进去,原来洞里像一个宫殿,每一道门里都堆满了金银财宝,一直走到第九道门,也是最后一道门,见正中方桌上摆着一个金月亮。牧羊人欣喜若狂,想把金月亮带回家,可是,当他刚一拿起,室内顿时一团漆黑,怎么也找不到出口。他只好放下,室内又恢复了光亮。牧羊人出洞后,做梦都想取回金月亮,但一夜之间,风沙埋没了所有的一切,他再也找不到进口了。专...
· 黄河文化—聊城凤凰古城的千古传奇
在齐鲁大地有一座被誉为“东方威尼斯”、“中国江北水城”的凤凰古城,方方正正、状如棋盘,在环城湖的环绕下,悠然而宁静地漂浮在千顷碧波之上……沧海桑田,千百年来,一座座代表农业文明的城市,随着时代的变迁早已是换了人间,而卧榻于黄河下游的聊城依然保留着它原有的古朴。这座被世人誉为东方威尼斯的中国江北水城,以她独有的城中有湖、湖中有城的优势吸引着天下游人。然而在这座古城,又有多少千古传奇令世人向往呢?凤凰古城神奇的传说在空中鸟瞰聊城古城,犹如航行在碧波之上的诺亚方舟,古城正中间的光岳楼犹如方舟的桅杆耸立云端,整座古城四四方方,古城道路状如棋盘。聊城古城其实名为凤凰城和东昌城。那么为什么叫凤凰城呢?据记载,古城始建于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因其城池状如凤凰,所以人们称之为凤凰城。凤凰古城现位于聊城市市区的西南部、东昌湖的正中央,四四方方,总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城墙始建于宋熙宁三年(1...
· 黑水国的诗文
黑水国的诗文黑水国除了吸引史学家、考古学家、旅行家和盗墓者的目光外,还吸引了众多的文人墨客前来探幽思古,他们留下了许多佳作名篇。唐代武则天时期,诗人陈子昂奉命西巡往返均住在张掖,他的《还至张掖古城闻东军告捷韦五虚己》表达了陈子昂一腔报国之志未能实现、不免惆怅和叹息的情怀。诗中写道:纵横未得意,寂寞寡相迎;负剑空叹息,苍茫登古城。近现代以来歌咏黑水国的诗文频频见诸报端。甘肃省诗词学会副会长邓明所作的《张掖黑水国废墟探因国》一诗是:黑河改道水西流,瀚海飞沙掩戍楼;谁解沧桑千古谜?畲田滥牧失芳洲。甘肃省地方史志学会会长、甘肃省诗词学会副会长张克复作的《考察张掖“黑水国”遗址》诗是:乱草黄沙路径崎,风流尽掩见残迹;途中漫说前朝事,源汉源唐尚有疑。甘肃省诗词学会常务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甘肃陇风诗书画禅城顾问鲁言的诗《黑水国遗址》是:汉瓦秦砖埋故城,宫围轶事半分明。当年果有神仙女,舍己匡人碑口存。...
· 黄河文化—装喜被儿
在黄河北岸河南焦作地区的婚俗中,嫁妆是不可少的,在迎娶的前一天,男方带礼品到女方家接嫁妆,嫁妆多为桌、椅、箱、衣架、盆架、衣被等,但必须是双数,少不过二,多则不限。嫁妆中的被褥是其中的亮点,是衡量穷富的标志。所以,男女双方做被褥也都极尽其能,有双铺双盖、四铺四盖、六铺六盖、八铺八盖之说,更有富裕者做“十铺十盖”,寓意十全十美。装喜被儿是讲究的习俗,自家人不能动手缝制,须请来街坊邻居帮忙,街坊邻人还必须是已为人母的妇人。有儿有女的“全人”,才能参加缝制,这也是图个吉利。装喜被儿必须使用红线缝制,图个喜庆。被褥的四个角,分别装进大枣、花生、核桃等果实,大枣、花生取其谐音为“早生”,核桃因生长十八年才结果,人称核桃为“贵子”,意为早生贵子。放核桃还有一层意思,希望后代的身体像核桃壳一样结实。装喜被儿时,主家还会专门请来一些多子女家的孩子们在新装的被褥上随意踏来踏去,任其翻腾玩耍,主家希望借灵气祈...
· 沙漠深处的神秘古城西夏黑水城消失之谜
我国古代有很多神秘古城,突然之间就消失了,就像人间蒸发一样!很多人想要去解开谜团,了解那么大的一个古城为什么会离奇消失?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北,就有一个西夏黑水城,据传说是被飞沙所掩埋,整个黑水国连同无数珍贵的文物都沉睡在沙海之中!黑水城,西夏城名,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北。西夏十二监军司之一黑山威福司治所。最初是因额济纳河而得名,额济纳,原是西夏党项族语,意为“黑水”。该河来源于祁连山的雪水。每年,祁连山上融化的部分雪水,都要汇成河流,向北流向内蒙古阿拉善盟的额济纳草原,最后注入最北端的居延海中。这条由雪水汇成的河流,就是古代人称为“黑水”的额济纳河。网络配图黑水城,位于额济纳河下游的巴丹吉林沙漠的边缘地带,因旁边有黑水河流过,所以取名为黑水城。元代时又称“亦集乃城”、“哈拉浩特”,仍为黑色都城之意。传说过去黑水城是西夏都城,最后一位君主号称黑将军。他英武盖世,所向无敌,在与汉族争霸中原时,...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