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黄河文化—孔府熏豆腐

2017-06-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60
转发:0
评论:0
黄河文化—孔府熏豆腐,    文化名城曲阜有一道风味独特的传统名吃——“孔府熏豆腐”。说起它的来历还有
     文化名城曲阜有一道风味独特的传统名吃——“孔府熏豆腐”。说起它的来历还有一段非常有趣的故事。

     很多年以前,孔家(府)因着孔子万世师表的盛名和皇亲国戚的威望,人丁满堂,门庭若市。金科玉律、礼节繁缛、饮食吃喝都非常讲究。据说,光是司膳堂就有好几间,各种名贵菜肴应有尽有,厨师和采购各司其责、分工明细。尤其是采购,各种原料经严密挑选、试用之后专项指定。就拿豆腐来说吧,多年来就只食用一家作坊的豆腐,而且是由这家作坊按时按量送进孔府。

    某天,这家孔府的豆腐作坊刚做成一批豆腐,就不慎失火了。平时用来烧锅做豆腐的木材,一时燃得烈焰熊熊、浓烟滚滚。待把大火扑灭后,主人傻眼了:正准备送孔府的豆腐被烟火熏烤得发干且变了色,拿出来一闻一尝,味道变了。这下可把主人急坏了,耽误了孔府的膳食可不是闹着玩的。这时,常年给孔府送豆腐的伙计,小心翼翼地对主人说:我尝了尝这被烟火熏烤过的豆腐,味道不但不难吃,好像还有一种异样的风味,再说我们已来不及做新的,就先把这些豆腐送去吧。

      谁知,这些因失火而意外熏烤过的豆腐,被孔府的人吃了之后,大加赞赏,遂通知豆腐作坊以后专做这种“熏豆腐”。后来,这家作坊专门用梨树、枣树、苹果树的枝干给孔府熏烤豆腐。熏出来的豆腐味道越来越奇妙,颜色也越来越好看,冷拌热炒无不叫好,成了孔府的一味珍馐、一道佳肴。
再后来,这种因失火而偶然产生的“孔府熏豆腐”传入民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改进,松枝的、中药的(用松枝、中药熏烤而成)层出不穷、种类繁多。目前,在曲阜的大小宾馆、餐馆以及道路两旁的小吃摊上,随处都能吃到各种做法的熏豆腐,还有袋装或盒装的半成品,方便顾客带回家随意烹调。

       笔者在曲阜多次见到吃到的熏豆腐,大都是先切成块再在特制的“锅灶”里用特种木材熏烤而成。看起来有一种烟火烧烤的痕迹,表面有些干燥,黄橙橙的;吃起来比一般的豆腐筋道,口感特好,回味悠长,有一种特别的木香味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黄河文化—豆腐腰
人们说黄河是“铜头铁尾豆腐腰”。啥是豆腐腰?即是说从花园口向下到台前县孙口,这一段黄河经常决堤泛滥,大堤像豆腐一样松软,经不起风浪。黄河咋会有个豆腐腰哩?说来话长,传说是共工造成的。共工是个水神,性情凶狠,处事蛮横。一天,他心血来潮,要用洪水治一治天下的百姓,叫人们尝点苦头,知道他的厉害。他施展神力,呼风唤雨,把一个好端端的中原弄得一片汪洋。百姓们哭天叫地,逃难要饭,苦熬日月。大禹领着百姓治水,把黄河治理到邙山东头,再向东的河道就不好治了。咋哩?有共工在作怪捣乱。大禹找到共工,说好话求他,劝他不要再呼风唤雨,发洪水坑害百姓,给老百姓留条生路,积些德行。共工不听大禹的好言劝告,说我发我的水,和你有啥关系?大禹不愿和这号人多说,只好水里来,水里去,顶风冒雨,察看地形,寻找黄河向东的出路。共工看大禹一心要治住洪水,疏导黄河,火气一冒三丈。他借着怒火,大展本领,中原一带的洪水四处漫溢,到处横流,洪...
· 熏
种类在西方,熏可分为冷熏及热熏法等。例子烟肉烟薰三文鱼熏蹄烟熏火腿熏牛肉熏岚谷熏鹅上海熏蛋参看烚煲烟熏液
· 齐鲁文化—山东风情—山东曲阜孔府与孔府文化
孔府——一个因孔子而著名的家族孔府的闻名,当然是因为孔子。西方学者认为世界上有4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家在塑造人类文明的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4个思想家就是:孔子、苏格拉底、释迦牟尼和耶稣。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格局中,儒学仍是人类思想的一个重要资源。孔子生活在一个非常混乱的时代,他倡导“仁”,重视对人的尊重,提出以“礼”来建立各种秩序,鼓吹“中庸之道”,追求事物的和谐,追求和平与安宁,非常强调个人的德行与修养,追求做人的诚实正直。他的思想,既强调对个人的尊重,又强调社会各种秩序,既强调个人的自我修养,又强调与别人、与世界和谐相处,这不仅在当时、就是在现在、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也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孔府虽然因孔子而著名,但在孔子的生前,是没有什么孔府可言的。可以说,孔府在历代封建王朝中的地位实际上成为了孔子被认同接受与尊崇程度的风向标。随着封建统治者对孔子的日益重视,孔府的尊荣也不断增加。而随...
· 孔府
简介孔府基本上是明、清两代的建筑,包括厅、堂、楼、轩等463间,共九进院落,是一座典型的中国贵族门户之家,有号称“天下第一人家”的说法。是孔子嫡系长期居住的府第,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孔子死后,子孙后代世代居庙旁守庙看管孔子遗物,到北宋末期,孔氏后裔住宅已扩大到数十间,到金代,孔子后裔一直是在孔庙东边。随着孔子后世官位的升迁和爵封的提高,孔府建筑不断扩大,至宋、明、清达到规模。孔府占地约7.4公顷,有古建筑480间,分前后九进院落,中、东、西三路布局。孔府大门之上的“圣府”牌匾。建筑特点分布孔府有前厅、中居和后园之分。前厅为官衙,分大堂、二堂和三堂,是衍圣公处理公务的场所。衍圣公为正一品官阶,列为文臣之首,享有较大的特权。前厅另设知印、掌书、典籍、司乐、管勾和百户厅等六厅办事机构,为孔府服务。中居即内宅和后花园,是衍圣公及其眷属活动的地方。内宅的前后楼是府上老爷、太太、...
· 黄河文化—黄河奇石
大河出奇石、大河出名石——这是大自然的造化。其自黄河的“黄河奇石”以其独有的魅力,赢得人们的钟情和喜爱。黄河奇石是“上苍”的手笔、“母亲”的刀工。黄河自青藏高原奔流而下,纳百川,容千流,沿途汇聚了洮河、大夏河、湟水、大通河、北浪河、祖历河等众多支流。这些河流从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祁连山、西秦岭等古老的山脉带来了大量岩石。这些岩石成因复杂,石质多样,特别是其中的火成岩、水成岩、变质岩所含矿石的种类、色泽、结晶硬度不一样,经千百万年风化、剥蚀和河水长期搬运、冲刷、撞磨之后形成色彩多样、花纹美丽、形状奇特的卵石。黄河奇石的石面光滑,大小不一,但一般都很“壮硕”,大的重几公斤、十几公斤,也有重百公斤的。兰州黄河石中甚至有上千公斤的,它的质地坚硬,具有凝重的气质。黄河石不像雨花石那样晶莹剔透,绚丽多彩,但丰富的纹理显示的多为间色和复色,既古朴浑厚,又粗犷豪放,记载着历经沧桑的岁月,饱含着千磨万砺...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