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黄河文化—水之哲思

2017-06-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08
转发:0
评论:0
黄河文化—水之哲思,     水是生命之源,水是生命之基。水不但孕育了生命,养育了生命,而且常常带给
     水是生命之源,水是生命之基。水不但孕育了生命,养育了生命,而且常常带给人们思考,赋予人们哲理,不断给人灵感、启迪、激情、宁静……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是先圣孔子站在滚滚东去的大河之滨所发出的感慨,充分表达了孔子对生的执著和对存在的感悟。既有豪气,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三国演义》的开篇之词也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里更多地充满了对人生、对历史的慨叹。
   “智者乐水”,是孔子对水的另一句名言。水之所以被孔子这样的智者所乐,是因为其具有川流不息的“灵动”特性。无论是波平浪静,还是汹涌澎湃;无论是涓涓细流,还是浩浩汤汤;无论是清水一泓,还是烟波浩淼,都能让智者流连忘返,赏心悦目。同时,水还能够洗掉人们身体和心灵上的污垢,让人的身心保持一种洁净清明的状态。更为重要的是:“智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一方面,智者捷于应对,敏于事功,和水一样具有“灵动”的色彩;另一方面,水的各种自然形态和功用,常常给智者以启迪和感悟。
     某日,孔子在听了弟子们各自谈论人生的理想和追求后,表示同意曾皙“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理想。这似乎是圣人教育弟子立下大志、积极入世、改造思想。其实,这也是孔子对当时社会礼崩乐坏、污秽纵横等现象不满的表达。于是,他想到清洁的水中去沐浴,让心灵一尘不染、恬静惬意。
     有人说,老子的哲学就是水性哲学。信哉斯言。在《老子》中,多处用水或与水有关的物象来比喻、阐发其“道”的精深和妙用。“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在老子看来,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但攻击坚强,却又没有能够胜过水的东西。正所谓“天下至柔驰至坚,江流浩荡万山穿”。又如民间谚语所云,“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自然界确实有这样神奇的现象,点点滴滴的泉水,经过长年累月可以把一块巨石穿破。而洪水泛滥时,更能以排山倒海之势吞没农田房舍,冲毁道路桥梁,任何坚强的东西都抵挡不了。柔能克刚,可以说是自然界的一条重要法则,老子用水对这条法则进行了阐述和概括。
    “上善若水”是老子对水的思考和赞许,也是老子人生观的综合体现。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明确地告诉我们,最高尚的道德像水一样,它能赐予万物以利益,而从不与万物争利益。“到江送客棹,出岳润民田”,只要是利他的事,它就毫不犹豫地去做。别物争着处上,水却甘居卑下的地位。水的这种“不争”、“处下”的品德,正是老子所赞赏的。继而,老子向人们提出了效法水的为人处世哲学——谦卑、宽容、无争。“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
    “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这是荀子的名言,也是其对水与海的思考。水是一滴一滴聚成的,海是一条一条细流汇集的,所以,大海必须有容纳百川细流的胸襟和气度。秦相李斯在《谏逐客书》中也提出了“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的观点。只有像河海不拘小流、接纳百川那样,虚怀若谷,才能广泛延揽使用各方面的人才。民族英雄林则徐在虎门查禁鸦片时曾经写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自勉联,给后人留下了铮铮风骨和无尽的启示。另外,荀子还提出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君民舟水”论,“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的“君子养原”论,以及“以水比德”、“水满则覆”等名言警句。
     在诸子之中,我最推崇的是庄子的“水静”之论。庄子论水既恣意纵横、自由挥洒,又平易静观、心如止水。“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故帝王圣人休焉。休则虚,虚则实,实则备矣。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水静则平,是一种司空见惯的水性特点。
     独具慧眼的庄子却发现了水之平、静、明、止都不是流动造成的,这正与他所推崇的“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的人格修养相一致。庄子认为,圣人之心就应该像静止的水一样,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心静则可以察天地之精微,镜万物之玄妙;而水动则泥沙俱起,浑浊浮动,如人心之物欲充斥、杂念横生、心浮气躁,当然无法洞察宇宙之奥妙、人生之真谛。在民间,也有“心静自然凉”的俗语。
    历史上诸子百家对水皆有自己的思维和表达,后来的许多领袖名流、有识之士对水的思考也很深刻。一代伟人毛泽东对水就有着自己独立的思考。一生与江河湖海结下不解之缘,曾称“我自欲为江海客”的毛泽东,写下了许多与水有关的诗篇。建国后第一次出京巡视,他就来到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曾经写下“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毛泽东说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话:“你们可以藐视一切,但是不能藐视黄河。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
    英国作家拉家托斯说过,“别小看水,它是宇宙的缩影。”我国也有诗云:“西湖一勺水,阅尽古来人。”其实,一条河流、一泓清水就是一部厚厚的巨著,看人们如何去解读她。是的,哲理如水、兵形像水、人生如水、智慧如水、真情如水、善良如水、水润无言、德水长流、真水无香、大盈若冲、心如止水、水如明镜……水不断给人们带来新的思考。
    20世纪80年代以来,河道断流、水质污染,危机不断。面对着一条条干涸皲裂的河道,面对着一条条酱油颜色、臭气熏天的河流,人们不由得思考:河流是不是也有生命,河流是不是也应该具有保持自己健康发展的权利?
     相传,屈原常在汨罗江上游的一条名叫玉水的小溪里浣衣濯足,怡然而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洋溢着对水的感恩之情。
    无论如何,我们都是要感恩于水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黄河文化—黄河长江分水岭
“巴颜喀拉山”是蒙古语,意为富饶青黑色的山,位于昆仑山脉南支,西接可可西里山,东连岷山和邛崃山,是黄河和长江的分水岭。山的北麓是黄河的发源地约古宗列曲,山的南麓是长江北源所在。巴颜喀拉山横亘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境内,自西向东绵延近千里,宽100~150公里,平均海拔5000米,北坡平缓,南坡幽深,多峡谷。山区地势高,气候寒冷,属高寒荒漠草原,人烟稀少,只有少数藏民在此从事畜牧。巴颜喀拉山虽然群山起伏,雄岭连绵,但因地域辽阔,并不显得多么险峻,而展现出圆浑粗犷的气势。有的山峰远看像山,近看像川,山岭之间宛如平原一般广袤平坦,使人全无置身高山之感觉。山下广阔的草原,降水量充沛,水草丰美,牛羊肥壮,野生动物出没其间,雪豹、野驴、野牦牛竞相驰骋,有“牦牛之乡”的美称。
· 黄河文化—黄河水引来稻花香
漫天碧绿的秧苗随风荡起阵阵绿波,沉甸甸的稻穗顺风飘出股股清香……从郑州出发,沿107国道驱车北上,沿途除了历史悠久的黄河、蜿蜒曲折的黄河大堤和横跨黄河的公路大桥,最养眼就是公路两旁连成一片的稻田了——这里就是原阳大米的产地。国家“七五”星火科技博览会金奖、两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国际食品加工技术博览会金奖等各种国家级和国际级金奖,当你看到这一系列的荣誉称号时,你是否相信,声名远播的原阳大米只有37年的种植历史?你是否相信,质感、口感均为一流的原阳大米竟出自昔日遍地盐碱的土地上?追溯原阳大米的历史,还得从黄河说起,原阳县地处黄河冲积扇最上端的左岸,属于华北冲积平原的脊部,又是河出邙山进入开阔平原的首冲之地。由于自然、地理等因素的影响,有史以来,该河段就是黄河决溢频繁之地。据史书记载,自东汉光武以来,该段决溢67次,并有4次形成迁徙。频繁的水灾,使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饱受洪涝和盐碱的侵扰。...
· 黄河文化—济水源
记得初中时,老师在课上曾谈到过济源一中的小北海。当时,我只知道一中是一所令人羡慕的学校,至于小北海是什么,心中却不甚了了。后来,我考上了一中。报到当天,当年心中的疑问又浮现出来,于是,趁闲暇赶紧探寻小北海:呵,原来是一泓清泉!水,不紧不慢由地下涌出,贮存于青石砌成的池内,然后沿渠流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眼前的情景,不正是一幅真切的写照吗!池内的水,至清;水面,至平,如同眼前放置着一块硕大无朋的水晶玻璃。只是偶尔出现的水面波纹,或者是由池底上升的串串水泡,才能告诉你,那是一泓泉水。池畔,有斗拱飞檐的古建筑,它苍老的神态明白无误地告诉你:此水源远流长。很快,我知道小北海原来是济水之源,小北海的水与苏武牧羊处的北海相通,后者现称贝加尔湖。你或问,二者相去近万里,安得相通?天下的水不都是相通的吗,无论是静谧的小溪还是壮阔的海洋!再后来,我到济源黄河河务局工作,变成了一个水利工作者...
· 黄河文化—渭水情结
我的老家在渭河畔的南塬上。听大人们说渭河时有洪水泛滥,我问父亲如果渭河水涨到和我们南塬这么高的时候怎么办,父亲笑着说:“不会的,要是那样,我领你到塬边用渭河水。”那时我经常到塬西沟底的渭河支流尤河里捞鱼捉虾,心想渭河一定是一条很大的河,到那儿也一定会捞到很多大鱼。初中的时候,读“泾渭分明”的成语故事,背“晚来清渭上,凝似楚江边。鱼网依沙岸,人家傍水田”的诗词,看电视剧《封神榜》中姜子牙在渭水上直钩垂钓,更加向往有朝一日能亲眼看看渭河。一次去渭河北岸的同学家玩,骑车路过渭河,第一次见到了向往已久的渭河,心里非常激动。同学说渭河以北的好多地方都用渭河水浇地,麦子、玉米、棉花、果树都长得可好了。望着渭河两岸一望无际绿油油的麦田,我禁不住感叹渭河的神奇和伟大。中专毕业后我被分到陕西省三门峡库区管理局搞测绘工作,未曾想从此与渭河结下了不解之缘。做了多年渭河淤积测量工作,多次亲历了渭河肆虐的洪水带给两...
· 黄河文化—刚柔之水
水是柔弱的,又是刚强的。正如一位著名学者所言,融至柔与至刚于一身,莫若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一些圣贤常常以水为例来阐发柔弱与刚强这一重要的哲学思想。水的性格似乎特别柔弱,且极容易就范。然而,柔弱之中有刚强,柔弱之中有恒久的耐力,有成功的力量。在前进的道路上,如果前面是座山,水就绕过去;如果前面是平原,水就漫过去;如果前面是张网,水就钻过去;如果前面是闸门,水就停下来,等待时机,然后冲过去。无论是停下来,还是慢下来,或者不得不绕远,水从不抱怨和叹息,而总是牢牢守住自己的柔,总是向着既定的目标一直向前。水是柔弱的,但又特别具有攻击力,没有多少坚强之物,能够抵挡住柔弱之水的攻击。在《道德经》中,老子就明确告诉人们,“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民间广泛流传的谚语也说,“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柔弱之绳可以锯断巨木,滴滴泉水,可以穿破巨石。而柔弱之水形成狂...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