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黄河文化—解读郑州文化

2017-06-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73
转发:1
评论:0
黄河文化—解读郑州文化,郑州从商朝以后就再没有做过都城,连做中心城市的机会都很少,郑州一直处于洛阳和开

 郑州从商朝以后就再没有做过都城,连做中心城市的机会都很少,郑州一直处于洛阳和开封两个古都的光环之下,直到建国前还叫郑县。然而1956年河南省的省会却从开封迁往郑州。现在郑州的 200多万常住居民中,有100多万人是近十多年中新迁入的,另外还有至少百万的流动人口。

  在郑州这座城市没有“排外”,常住人口中说什么话的都有,南阳话、洛阳话、焦作话、普通话。操安徽话、南方话、东北话、四川话的郑州人也大有人在。谁在这里都没有太长的历史,很少有追三代人追不出郑州的,所以谁也不会看不起谁。郑州人尤其是外地移民也挑郑州的毛病,但大多并不想走。我想,最大的原因是这里没有歧视,有主人翁的感觉。在全国众多城市中,郑州女孩算不上漂亮,但穿戴并不落后。二七广场是郑州的中心,也是郑州商业竞争最激烈的地方,这里除汇聚有北京华联、金博大、郑州华联、商城大厦等大型商场,还有专为前卫女孩们开的光彩服装市场。郑州火车站附近的银基商贸城,也是郑州女孩经常光顾的地方,商贸城的服装从整体上赶不上光彩时尚,但样式最全,规模更大。

交警对外地车辆违章罚款较重,在全国好像是一个惯例,但在郑州,交警对外地车辆违章却比本地的车辆违章罚款要轻。郑州二七广场周围的几条道路改单行不久,一位出租车司机和另一位外地车司机先后违章,可交警对本地司机进行了罚款,而对外地司机只进行了批评教育。本地出租车司机很不服气地找交警评理,交警说:开出租应该早知道这里改了单行,你这叫明知故犯,外地司机不清楚,也有可能没有注意到单行的标志牌,怎能罚别人的款。

郑州人不势利,因为这是一个由大学生、经商、打工的平民组成的阶层,都没什么背景,埋头赚钱方能生存。郑州人很包容,在银基及其周围的天荣、敦睦路等服装市场做生意的人中,广州人、浙江人和江苏人尤其多,温州生意人还在郑州建立了商会。

郑州人的包容性给自己带来了口福,川菜馆、湘菜馆、湖北菜馆、东北菜馆都能红红火火地开起来。1990年代,红焖羊肉席卷郑州,后来又掀起湘菜热、全驴汤热等一阵阵旋风。酒也是一年喝倒一个牌子,当地还流行过歌谣:“郑州人是个大酒缸,什么酒都往肚里装,一年喝倒一个牌,至今不知啥酒是‘杜康’。”

外地的事物到郑州后,往往会有所改变。一位地地道道的郑州人说,外地的菜到郑州后,往往会更适合郑州人的口味,他到兰州吃过拉面,他到新疆吃过拉条,但感觉都非常难吃,可在郑州吃这些东西却感觉非常爽口。

郑州还有著名的黄河游览区,位于郑州西北三十公里处,它北黄河,南依岳山。这里绿树满山,亭阁相映,山青水秀,景色宜人。它虽没有苏州园林小巧、杭州西湖的秀丽,但它却有磅礴于世的气势。

登高北望,黄河水无际无涯,浩浩荡荡。由于黄河在这里冲出最后一个峡口进入平原,形成悬河,所以在这里观黄河别有一番情趣。触景生情,令人联想到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名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而使人产生一种民族自豪感。

黄河是我们民族的母亲河,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摇篮。黄河游览区这一带,又是研究我国古代文化的宝库。它是一座给人以科学文化知识的新型浏览区,它的建设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时代精神。这里就像是黄河灿烂文化历史的缩影。

总之,生活在郑州这个地方,你会觉得舒服,无论是这里的自然环境,还是这里的人文情怀,我爱郑州,这不仅仅因为我是一个郑州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黄河文化—解读河南黄河文化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五千年的灿烂文化。黄河历史的变迁,造就了华北平原广阔、平坦、肥沃的土地,为中华民族农业发展、经济繁荣提供了便利条件。华夏文明之光在河南黄河流域放射出最为耀眼的辉煌,产生了著名的仰韶文化、孕育了灿烂的商周文化。从夏商起,河南沿黄地区经济发达,在华夏文明史中,河南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两千多年,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在整个中国发展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素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美誉。然而,自西汉到新中国成立前的两千多年间,黄河共决口1500多次,其中河南占三分之二,大改道26次,有20次在河南,曾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从远古时期的大禹治水,历朝历代都为治理黄河水患进行了不断的探索。“黄河宁,天下平”成为沿黄人民梦寐以求的愿望。进入新世纪以来,河南河务局按照水利部治水新思路和黄委“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治河新理念的要求,大力推进由传统治黄...
· 黄河文化—黄河奇石
大河出奇石、大河出名石——这是大自然的造化。其自黄河的“黄河奇石”以其独有的魅力,赢得人们的钟情和喜爱。黄河奇石是“上苍”的手笔、“母亲”的刀工。黄河自青藏高原奔流而下,纳百川,容千流,沿途汇聚了洮河、大夏河、湟水、大通河、北浪河、祖历河等众多支流。这些河流从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祁连山、西秦岭等古老的山脉带来了大量岩石。这些岩石成因复杂,石质多样,特别是其中的火成岩、水成岩、变质岩所含矿石的种类、色泽、结晶硬度不一样,经千百万年风化、剥蚀和河水长期搬运、冲刷、撞磨之后形成色彩多样、花纹美丽、形状奇特的卵石。黄河奇石的石面光滑,大小不一,但一般都很“壮硕”,大的重几公斤、十几公斤,也有重百公斤的。兰州黄河石中甚至有上千公斤的,它的质地坚硬,具有凝重的气质。黄河石不像雨花石那样晶莹剔透,绚丽多彩,但丰富的纹理显示的多为间色和复色,既古朴浑厚,又粗犷豪放,记载着历经沧桑的岁月,饱含着千磨万砺...
· 黄河文化—黄河"花儿"
一提起我国西北的优美民歌“花儿”,人们会因地域称之为“青海花儿”、“甘肃花儿”、“宁夏花儿”以及“河州花儿”、“洮岷花儿”;或因民族称之为“回族花儿”、“撒拉花儿”、“东乡花儿”、“土族花儿”、“保安花儿”等,无人称“黄河花儿”。但是,当我无意间画了一张青、甘、宁三省区相连的草图,并画出黄河及其支流的流向,按照“花儿”流行的大夏河流域、洮河流域、青海甘肃段黄河流域、大通河流域、宁夏境内黄河流域标出各县、市具体地名以后,猛地吃了一惊:我看到“花儿”只集中流行在北起宁夏贺兰山南至甘肃宕昌,东起六盘山西至甘肃河西走廊青海日月山这约二十万平方公里范围内,不足三省区总面积的百分之六,都在黄河龙羊峡至吴忠市这一段黄河及其支流大夏河、洮河、大通河、湟水、清水河的沿岸地区,是这一段黄河流域独有的特殊民歌,若真的将其称为“黄河花儿”也毫不为过。这不能不让人想到它的文化地理学和环境文化学的意义,即黄河文化蕴含...
· 黄河文化—黄河落日
一缕清风勾勒出向晚的清凉,青芦拂摇沙沙,抖落几许初夏的嫩绿和暖色夕辉,微弯的叶子轻拨黄河浅水之上的金弦,此刻我身后是碧蓝而波伏潮涌的渤海,西太平洋的暖流穿越季节的防线逼近北中国环东海岸,一圆远古红铜色的太阳在黄河上游广阔的河滩上沉落,溅起一河金色波光。置身黄河,我橙色的思绪漫过河滩麦穗齐整的方阵,大豆在河堤上萌芽新叶,河柳浓绿一撇,大写意地涂抹黄河飞翔意境。足下的软泥,岁月的柔情写真,牧童扬鞭抽落一串鹬类的啼鸣,蝶翅上驮着清风之歌――这个时候我心底升腾的想念,悬浮于黄河上空永世苍凉。我无以言述,双目含潮,情痴意拙,久远的时光潮落潮起,我爱恋的方向,是不朽的阳光。多少个期盼的日子已经过去,走马黄河,从河口出发的意念紧扣我心灵的渴望,在涂满玫瑰色广阔的黄河三角洲伫立,一任河风拂摇,让日子布满微甜的沙粒,让鱼在向往的空间穿梭,一瞬定格的命题在潮涨潮落时侵蚀往昔,或许有初月如水印,一个世纪蜕去滔滔...
· 黄河文化—黄河源头
关于黄河的源头,《荆楚岁时》曾记载有一则神话故事:相传汉武帝曾派张骞出使西域,寻找黄河源头。张骞奉命沿黄河西行数月,在黄河源头附近见到了织女,织女十分热情地恭迎并接待了这位汉朝使者。张骞返回时织女赠其一机石。张骞持机石返回长安向汉武帝复命,将机石献给汉武帝,并将寻找黄河源头、到银河、遇织女、赠机石和经过一一禀报汉武帝。自此有黄河源头与天上银河相通的传说。而传说终究是传说,黄河源头的探寻多年来颇费周折。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