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吴均《山中杂诗三首其一·山际见来烟》赏析

2017-06-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05
转发:0
评论:0
吴均《山中杂诗三首其一·山际见来烟》赏析,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此诗写山中幽居的景象,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此诗写山中幽居的景象,同时表现诗人闲适的心情,刻画十分传神,是吴均的代表作之一。

  山边可见阵阵山岚林烟,竹中能看到落日的斜晖,鸟向着屋檐上飞来,白云从窗中飘浮而出。全诗不过短短四句,一句一景,然句句不离“山中”的主题。烟岚从山脚升腾而起,渐渐弥漫了山谷,正是幽静深邃的山中所常见的现象。落日西沉,只能在竹林的间隙中时而窥见其脉脉的斜晖,由此可以想见竹林的茂密青葱,山间的幽趣在首两句中已曲曲传出。屋檐上的飞鸟来来往往,白云穿窗而过,都说明诗人所居之处地势高峻,而且在茂林修竹之中,群鸟时时栖息于其檐前屋后,体现了山居的清静超脱,远离尘嚣。

  沈德潜说此诗:“四句写景,自成一格。”意谓这首小诗将所有的笔墨都集中在写景上,与一般由景到人或由景而抒情的结构不同,开了一种新的格式。其实,这四句中虽句句是景,却时时有人在其中,如前两句中的“见”和“窥”,都说明在景的背后分明有人,所写之景只是人所见之景,并不是纯客观的描绘。至于三四两句中的“檐上”和“窗里”就更明白地逗出人的存在。而且在写景中已暗示了诗人的山居之乐,他的恬淡超然的心境也于此可见。

  吴均是写山水的高手,这四句小诗之所以能勾勒出山居的特征就在于作者观察角度的选择得当。“烟”是由“山际”所见,“落日”是由竹中所见,“鸟”在檐上,“云”从窗出,这样,就不同于寻常的写山岚、落日、鸟和云,而带上了诗人山居所见的主观色彩,并有了典型的意义。就像是摄影,摄取同一物象,却各人有各人的角度。而一帧成功的作品,总是能取新颖巧妙的角度,摄出景物的特征与情趣,吴均的摹山范水也正是如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杂诗三首·其三》原文翻译赏析
《杂诗三首·其三》原文翻译赏析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作者:沈佺期,字云卿,相州内黄人。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译文:早就听说黄龙城有战争,连续多年不见双方撤兵。可怜闺中寂寞独自看月,她们思念之心长在汉营。今晚上少妇的相思情意,正是昨夜征夫想家之情。何时高举战旗擂鼓进军,但愿一鼓作气取龙城。注释:①闻道:听说。黄龙戍:即黄龙,在今辽宁开原县西北,此指边地。解兵:放下兵器。②良人: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称呼。③龙城:在今蒙古境内,这里借指敌方要地。赏析:自汉魏以来,诗人常以“杂诗”为题写诗,类似“无题”诗,内容多是慨叹人生或离别相思的。沈佺期写有《杂诗三首》,都写闺中怨情,流...
· 山中杂诗
山中杂诗南北朝,吴均,初中古诗,山村,写景,生活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译文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云烟,从竹林的缝隙里看洒落下余晖的夕阳。鸟儿欢快地向房檐上飞去,洁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轻轻地飘了出来。注释山际:山边;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烟:指山里面的雾气。竹中:竹林丛中。窥(kuī):从缝隙中看。檐(yán):房檐。这句是说山上的房屋地势很高,所以云从窗户里面穿进穿出。
· 《杂诗七首·其一》原文翻译赏析
《杂诗七首·其一》原文翻译赏析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作者: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译文:高台上常常吹着悲风,早晨的太阳照着北林。我怀念的人在万里外,大江大湖很远很深。这舟船哪能顺利到达?实难安置我怀念的心。掠过庭院南飞的孤雁,长声哀吖真使人伤神。抬头望着孤雁,我在想——托你带个信给远地的人。孤雁不理睬地飞过去了,飞动的影子更使我伤心。注释:①北林:泛指树林。《诗经·秦·晨风》有“郁彼北林”句,作为怀念君子的起兴。②之子:那个人,指所怀念的人。③方舟:两船并在一起。极,至,到达。难任,难...
· 吴均《胡无人行》赏析
剑头利如芒,恒持照眼光。铁骑追骁虏,金羁讨黠羌。高秋八九月,胡地早风霜。男儿不惜死,破胆与君尝。南朝诗人中,对唐代边塞诗产生过较大影响的,除了鲍照,还有吴均。正如清人王士祯《带经堂诗话》卷一所说:盛唐“边塞之作,则出鲍照、吴均也”。吴均的边塞之作,是他的诗歌中写得最好、也最有特色的一部分,《胡无人行》这首乐府诗,就是其中之一。从史传记载看,吴均本人似不曾去过边塞。吴均为人志向高远,有建功立业之心,但出身寒微、仕途上很不得意。所以,他爱写边塞诗,主要原因盖在于这种出身与志向的心理矛盾,谈兵咏怀,正是抒发内心勃郁之气的绝好媒介。明乎此,本诗中跳动的脉搏也就容易把握了。这首诗的动人处,主要在于贯通全诗的那种慷慨激昂的感情和凌厉直前的气概。诗的开篇写剑之尖利如芒、明亮照眼,一上来就把这杀敌立功的武器推到读者的面前。看来诗人非常喜爱这把宝剑,在诗中常常要提到。比如“我有一宝剑”(《咏宝剑》),“抱剑...
· 吴均《胡无人行》赏析
剑头利如芒,恒持照眼光。铁骑追骁虏,金羁讨黠羌。高秋八九月,胡地早风霜。男儿不惜死,破胆与君尝。南朝诗人中,对唐代边塞诗产生过较大影响的,除了鲍照,还有吴均。正如清人王士祯《带经堂诗话》卷一所说:盛唐“边塞之作,则出鲍照、吴均也”。吴均的边塞之作,是他的诗歌中写得最好、也最有特色的一部分,《胡无人行》这首乐府诗,就是其中之一。从史传记载看,吴均本人似不曾去过边塞。吴均为人志向高远,有建功立业之心,但出身寒微、仕途上很不得意。所以,他爱写边塞诗,主要原因盖在于这种出身与志向的心理矛盾,谈兵咏怀,正是抒发内心勃郁之气的绝好媒介。明乎此,本诗中跳动的脉搏也就容易把握了。这首诗的动人处,主要在于贯通全诗的那种慷慨激昂的感情和凌厉直前的气概。诗的开篇写剑之尖利如芒、明亮照眼,一上来就把这杀敌立功的武器推到读者的面前。看来诗人非常喜爱这把宝剑,在诗中常常要提到。比如“我有一宝剑”(《咏宝剑》),“抱剑...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