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唐代高僧携佛牙舍利归国其人或为孙悟空原型

2017-06-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31
转发:0
评论:0
唐代高僧携佛牙舍利归国其人或为孙悟空原型, 学术界对孙悟空原型的研究分歧甚多 《西游记》的热播,让普通老百姓记住了嫉恶

 

学术界对孙悟空原型的研究分歧甚多

 

  《西游记》的热播,让普通老百姓记住了嫉恶如仇的孙悟空那神圣形象,人们似乎也已接受了小说、电视中的解释,孙悟空就是从石头里爆出来的一只猴子。在学术界,对孙悟空原型的研究分了几大流派,各执一词。

  鲁迅认为由怪兽无支祁演变而来,胡适在印度最古老的史诗《罗摩衍那》中找到一个神猴哈奴曼,认为这才是孙悟空最早的原型。季羡林倒好,把两人的说法一综合: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基本上是从印度《罗摩衍那》中借来的,又与无支祁传说混合,沾染上一些无支祁的色彩。

  这些说法貌似不把孙悟空的原型当“人”看。如是,介绍的一下另一个版本——孙悟空的原型是一名“唐代高僧”。

  先从佛牙说起。所谓佛牙,是即释迦牟尼佛之牙齿。据传,世尊荼毗后,全身悉化为细粒之舍利,唯其部分牙齿未损,称为佛牙舍利。相传南朝僧法献于刘宋元徽三年(475)往西域取经,至于阗,得乌缠国所传来之佛牙一枚及舍利十五粒。回国后住于南齐王都建业(南京),乃密藏佛牙,自行供养礼拜。永明七年(489),文宣王因感梦,始将此事传诸道俗。其后佛牙供奉于上定林寺。梁武帝普通三年(522),佛牙一度遭窃,下落不明。

 

  公元750年的一天,繁华大都市长安来了一行人马,来的是北天竺的罽宾国使者,他们此行的目的是来修好的。表示愿意归附大唐,请求皇帝派天使安抚。此等对大唐面目增光之事,唐玄宗当然是满口答应了。于是,第二年,“天使”们出发了。

  使团共四十人,由内侍省宦官张韬光领导,其中有一名左卫叫车奉朝。使团经过四年的艰苦跋涉,终于来到罽宾国冬天的王宫犍陀罗王城。张韬光完成了国书印信的交接任务后,起程回国。车奉朝却因患重病,滞留天竺。不知为何,他病愈后,投三藏法师舍利越摩门下出家了,想来是一场大病让他顿悟了吧。

  这位舍利越摩是罽宾国的国师,给车奉朝取法名法界。车奉朝非常勤奋,在迦湿弥罗国受了足戒,又在北天竺、中天竺周游巡礼佛祖的圣迹。这一来,光阴似箭,经年过去。车奉朝进入暮年了,或许是叶落归根的思想,或许是离开故国太久了,他特别的想念家乡。终于,这一天,他拜辞了恩师,启程回国。

  恩师舍利越摩在他临走的时候,亲手授予他释迦牟尼佛牙舍利,作为赠别的宝物。漫漫归国路,他独自一人参风露宿,历尽艰辛。后来,他遇到了出使的大唐内侍宣慰使段明秀(宦官),便随他于贞元六年(公元790年)回到长安。

  车奉朝回去首先做的事,就是把佛牙舍利还有翻译的佛经进奉给皇帝。皇帝一看,龙颜大悦,亲自赐他法名悟空,还授予壮武将军兼试太常卿的爵禄,让他住持在长安城内的章敬寺。


  悟空是继玄奘西游之后最著名的唐朝取经人之一。或许是因为他获得佛牙舍利带回东土的功绩、历尽磨难归国的事迹为后人不断传诵,或许是他法名就叫“悟空”,人们便把他看作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原型了。

 

  至于他所携带回来的佛牙,在他归国四年后,所携回的佛牙由皇宫移入长安城大庄严寺新修的佛牙宝塔供奉。那时长安城是个国际大都会,很多国家的使节、僧人来到这里学习唐朝先进的文化。有个叫圆仁的日本僧人也在长安学习,他就瞻仰过佛牙,还写了一本游记,记说皇帝召开“佛牙供养会”的空前盛况。唐朝的皇帝大都信奉佛牙,六十年后,唐宣宗还亲自到庄严寺观礼了佛牙。

  又过了四十年,黄巢起义军攻破潼关。唐僖宗仓惶出逃四川,在带走的少量珍宝中就有这颗佛牙。成都的大慈寺建了一座“佛牙楼”,专门用来供养佛牙。佛牙在成都滞留了将近五十年,直到五代后唐时,蜀守孟知祥派人把佛牙送到了京师洛阳。

  十年后,后唐被后晋取代。洛阳的僧录可肇又把佛牙送到后晋的京师汴梁(开封),献给石敬瑭。石敬瑭是契丹国扶持的“儿皇帝”,他惧怕契丹人贪得无厌的索要,就把佛牙隐藏起来,秘而不宣。

  到了宋代,从宋太祖、宋太宗往下历代皇帝继续供养佛牙。仅皇帝在大相国寺题赞佛牙的诗今天能够看到的就有五首。北宋就有一颗著名的“道宣佛牙”,据说是天神哪吒太子传授给唐代西明寺道宣律师的。这颗佛牙烈火煅烧后更加晶明坚固、光彩照人;遇到旱灾,皇帝在皇宫里祈祷佛牙,随即下起了大雨;还说佛牙上的舍利隔着水晶匣冒出来,就象雨点一样等等。越说是越神奇了。

  唐朝著名翻译家义净的记载让今人有幸开了眼界,知道这佛牙是长什么模样的:佛有四颗牙舍利,有一颗在犍陀罗。唐玄奘《大唐西域记·迦湿弥罗佛牙伽蓝》说:佛牙,长约一寸半,颜色呈黄白,有时到了斋日,常常大放光明。

 


  日本僧人成寻在熙宁五年十月曾礼拜过相国寺的“佛牙堂”,他记载说看到过两颗佛牙,其中一颗佛牙放光,十分少见,不可思议,平时深藏不对外展出;遇到斋供特别的日子,要经过皇帝下旨,才能打开重重封匣开放给人看。

  成寻是外国使节,还要“有幸看到了佛牙真面目”,看来当时普通老百姓是不可能见着的。既然佛牙如此神秘,自不然灵异。坊间若有所添油加醋,也是情有可原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唐代高僧湛然
简要介绍:湛然(711―782)唐代天台宗高僧,俗姓戚,常州晋陵荆溪(今江苏宜兴县)人,其家世习儒学,幼年便有超然迈俗之志。玄宗开元十五年(727),他十七岁,游浙东,寻师访道。至十八年(730),于东阳遇金华方岩,示以天台教门并授以《摩诃止观》等书,于是求学于台宗八祖左溪玄朗(673―754)门下。玄朗知为道器,诲以所传天台教观宗旨,其后十余年间专究此学。湛然(711―782)唐代天台宗高僧,俗姓戚,常州晋陵荆溪(今江苏宜兴县)人,其家世习儒学,幼年便有超然迈俗之志。玄宗开元十五年(727),他十七岁,游浙东,寻师访道。至十八年(730),于东阳遇金华方岩,示以天台教门并授以《摩诃止观》等书,于是求学于台宗八祖左溪玄朗(673―754)门下。玄朗知为道器,诲以所传天台教观宗旨,其后十余年间专究此学。至天宝七年(748),三十八岁,始在宜兴君山乡净乐寺出家。既而前往会稽开元寺,就四分律相部...
· 苏轼为何携妓拜访高僧?高僧大怒结果如何?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苏轼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是我国北宋时期最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词人。作为一位文艺细胞十分活跃的人,苏轼有用情至深的一面,有潇洒自如的一面,也有放浪形骸的一面。据《冷斋夜话》中记载:东坡镇钱塘,无日不在西湖。尝携妓遏大通禅师,师愠形于色。东坡作长短句,令妓歌之曰……这段记载,讲述了苏东坡曾经做过的一件事,他在镇守钱塘的时候,天天都在西湖游玩。有一天,他带着一名歌妓去拜访大通禅师,大通禅师非常生气,于是,苏东坡就写下一首词,令这个歌妓唱给大通禅师听。那么,这究竟是一首什么词呢?大通禅师听后,又有什么反应呢?南歌子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借君拍板与门槌,我也逢场作戏,莫相疑。溪女方偷眼,山僧莫眨眉。却愁弥勒下生迟。不见老婆三五,少年时。译文:大师你唱的是哪一家的曲子?继承的是哪一派的宗法?我借用一下你的拍板和门槌。我也只...
· 唐代高僧丰干
丰干,唐代高僧,又作封干,生卒年不详,约生活于公元七、八世纪,唐玄宗开元初前后在世。剪发齐眉,衣布袋,居天台山国清寺。人物简介]昼则舂米供僧,夜则扃房吟咏,或骑虎巡廊唱道。人或借问,只对“随时”而已,更无他语。尝于京师为闾丘胤治疾。胤牧台州,乞丰干一言。丰干曰:“到任后谒文殊、普贤,在清国寺执受涤器,名寒山、拾得者是也”。胤往访之,二人笑曰:“丰干饶舌”。遂走出不见。更访丰干禅院所在,云:“在经藏后,无人住得,每有一虎,时来此吼”。胤开房而视,惟见虎迹。丰干所作诗句,今惟存壁上诗二首。丰干禅师,住于天台山国清寺碾米房,常骑虎出入,众皆不知其是何人。一日丰干邀寒山、拾得同朝五台山言:“与我同行,是我同流;不与我同行,不是我同流”。寒山问:“汝朝五台作甚么?”干言:“朝礼文殊”。寒山言:“汝不是我同流,我不与汝同行”。于是丰干独行,至杭州,适有闾邱胤被朝廷派任台州剌史,忽患头痛,医药罔效。丰干...
· 唐代高僧陈玄奘
玄奘(602-664年),通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姓陈名,唐代洛州师(河南偃师市缑氏镇)人。祖父、父亲都做过官。玄奘三十余岁时,已蜚声佛教界。随着学问的增长,他深感各派学说分歧,难做定论,决心赴天竺探本究源。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玄奘赴天竺。后来取回真经,受到皇帝的接见。他的事迹被吴承恩改编写入中国四大古典名着之一的《西游记》中,千百年来广为流传
· 唐代高僧南岳怀让
南岳怀让(677-744),禅宗六祖慧能弟子,唐代高僧,俗姓杜,金州(今陕西省安康市)人,慧能大师高徒,后弘法于南岳福严寺,六祖下弘传最盛的两大法嗣之一,其后出临济、沩仰二大宗支。拜师怀让禅师,唐朝人,俗姓杜,从小就喜欢阅读佛经。有一天,来了一位玄静法师对怀让的父母说:“这孩子如果能够出家的话,将会有所成就,而且可以广度众生。”十五岁时,怀让便到荆州玉泉寺出家,后来接受嵩山慧安和尚的指点,前往曹溪,参访六祖慧能大师。当六祖大师看到怀让禅师时,就问他:“从哪里来的?”怀让回答:“嵩山来的。”六祖大师又问:“是什么东西,怎么来的?”当时,怀让哑口无言,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经过了八年的参究,忽然间,怀让有所领悟,便对六祖大师说:“我终于明白了!”六祖大师问:“你明白了什么?”怀让禅师回答:“说是什么都不对!”六祖大师听了,马上追问:“那还须不须要加以修证呢?”怀让禅师回答:“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