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梵式”到“汉式”的佛教文化
从“梵式”到“汉式”的佛教文化,西域在艺术史上是一个微妙地带,它同时受到东亚和西亚文明的挤压。从和田、米兰到
西域在艺术史上是一个微妙地带,它同时受到东亚和西亚文明的挤压。从和田、米兰到库车,可视为犍陀罗艺术的延伸。以库车石窟艺术为代表,大致可以说,其造型是健陀罗式的,题材内容是印度佛教的,服饰体貌等外在形态特征是古龟兹的,这种综合性风格还处于一种粗略的混同消化阶段,形成了中亚地区的典型样式,当它一旦东移便被中原文明融化了。
印度佛教艺术进入中原以后被改造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色彩的淡化。在西域石窟壁画中佛陀、菩萨衣着简少,呈半裸状,女性普遍硕乳丰臀,还保留裸女形象。而在河西石窟中,这种肉欲气息已明显淡化,佛、菩萨的性征向中性转化。消褪肉欲色彩的另一个步骤是服装由印度式的敞露转为遮蔽:用宽松蔽体的服装将男女的性征、肉感全部掩饰起来。云冈第17至20窟的本尊,衣服为印度的“偏袒右臂式”,而第8、20窟左右胁侍则为“通肩式”,宽袖的长衣紧贴身上,形成若干平行弧线,领口处为披巾,自胸前披向肩后。这种“通肩式”后来逐渐演变为中国的“冕服式”,衣服为对襟,胸前有带系结,右襟有带向左披在左肘上,衣榴距离较宽,作阶段状。这是从印度式样到中国式样的过渡。
如果说早期河西地区的石窟造像基本上遵循着印度传来的样式,随着梵式到汉式的演进,佛与菩萨的造像由印度特征的低颧骨、高鼻梁、薄嘴唇、双肩平变为鼻短目平、面型方正、五官清秀的华夏人种特征。敦煌、龙门石窟唐代造像中,那些庄重、神圣、温雅敦厚的大佛,那些颊丰颐满、垂眸微笑、形貌典丽的菩萨,更富有民族色彩与传统文化气质。唐代以后,佛像更加中国化。大足石刻造像中富于地方色彩与生活气息的佛教造像非常多,行“孝道”的释迦佛、养鸡女、牧牛童、地狱里的饿鬼、阿鼻,甚至还有太上老君、文宣王也杂揉在佛教诸神中,反映出宋代造像调和不同宗教信仰的世俗化倾向。
宋以后罗汉造像盛行,这也是佛教雕塑中国化的一个表征。罗汉的观念虽源于印度,但在印度并未形成罗汉信仰,也没有罗汉造像制作传统。反观中国,罗汉崇拜与罗汉造像极为普及,这正是禅宗“人间佛教”推行的结果。不论是十八罗汉,还是五百罗汉,中国的艺术家们皆以普通和尚、历代高僧、禅师为摹本,创造出极富个性色彩的罗汉形象。在中国大众看来,他们是亲近的、富于人情味的,比起那威严的、高高在上来自印度的佛陀偶像,要亲切得多。从宋元明清罗汉造像的相延不衰中,中国佛教偶像才真正从天上走向人间、融入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从家训到乡约的中国式道德传承
梁漱溟先生认为,相对于西方的“个人本位的社会”而言,中国呈现出的是“伦理本位”的社会结构。也就是说,始于家庭亲子血缘关系的伦理,涵盖了整个社会人际关系,并体现在道德文明的传承上。在我们中国人的家庭教育中,家中长辈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教给孩子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而好的言传身教会令晚辈终身受益。通过家教形成的家族风气就叫“家风”。家训,是家教的一种方式。陈子昂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他的成才与家教密切相关。其父陈敬元,一生不肯入仕。他弥留之际留给儿子的家训是:居家务期简朴、教子要有义方、和平以待人、为官务守廉正、凡事当留余地、恤贫苦乡亲、敬老兼爱幼、富不淫贫不盗。之后的100多年,他的儿子、孙子和重孙,都遵循此家教,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这1000多年前的古训,正是我们现在所提倡的,这就生动地说明: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是传承不绝的。我们知道,包青天是最恨贪官污吏的,他曾留下一篇著名的家训:“后世子孙任...
· 从家训到乡约的中国式道德传承
中华百家姓起源故事梁漱溟先生认为,相对于西方的“个人本位的社会”而言,中国呈现出的是“伦理本位”的社会结构。也就是说,始于家庭亲子血缘关系的伦理,涵盖了整个社会人际关系,并体现在道德文明的传承上。在我们中国人的家庭教育中,家中长辈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教给孩子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而好的言传身教会令晚辈终身受益。
· 西汉官员卜式
卜式,河南郡(今河南洛阳市)人,西汉时期官员。因出资救助朝廷皇上拜其为中郎,赐爵左庶长,后拜为齐王太傅,又转任为丞相。元鼎年间,征召其代石庆为御史大夫。元封元年(前110年)被贬为太子太傅。后寿终正寝。人物生平早年经历卜式,河南人。以耕种畜牧为业。有一个弟第,弟弟长大后,卜式从家中分出居住,只取羊百余只,田宅财物尽给弟弟。卜式入山牧羊十余年,羊多达千余头,于是便购买田宅。而其弟则倾家荡产,卜式于是多次分给弟弟财产。出资助边当时汉朝正在抵抗匈奴入侵,卜式上书,愿意捐出一半的家财资助边事。皇帝派人问卜式:“想当官吗?”卜式说:“从小牧羊,不熟悉怎样当官,不愿意做官。”使者说:“家里难道没有冤家仇人,想讲出来吗?”卜式说:“臣生来与人无争,家里贫穷的乡人,我就借钱给他;为人不善的,我就教他做好事。去到哪里,人们都顺从我,卜式有何冤事啊!”使者说:“如果是这样,想要什么呢?”卜式说:“皇上讨伐匈奴...
· 从书面范式到口头范式:论民间文艺学的范式转换与学科独立
【内容提要】传统民间文艺学尽管认识到民间文学是口头文学,却从来没有把民间文学当成口头文学看待和研究,而是首先把口头文学转化为书面文本,然后按书面文学的概念框架和学术范式进行研究,正是这种书面范式的积习,导致民间文艺学学科独立性的丧失。民俗学试图摆脱民间文艺学以书面文本为中心的书面范式,走向田野研究,但因为放弃了对文本的理解和对意义的追寻而使自己混迹于人类学和社会学,学科独立性愈发模糊。本文指出,惟有在走向田野的同时,以对民间口头文本的理解为中心,实现从书面范式、田野范式向口头范式的转换,才能真正确立民间文艺学和民俗学的学科独立地位。【关键词】民间文艺学民俗文化口头文学民间文化一学科独立已经成为中国民间文艺学从业者的心病,从北大歌谣运动算起,这门学科在中国尽管已经有八十多年的历史了,却从来没有获得一块真正属于自己的园地,在1949年后,它先是寄身中国语言文学的篱下,后又借居社会学的地盘,一直...
· 从书面范式到口头范式:论民间文艺学的范式转换与学科独立
【内容提要】传统民间文艺学尽管认识到民间文学是口头文学,却从来没有把民间文学当成口头文学看待和研究,而是首先把口头文学转化为书面文本,然后按书面文学的概念框架和学术范式进行研究,正是这种书面范式的积习,导致民间文艺学学科独立性的丧失。民俗学试图摆脱民间文艺学以书面文本为中心的书面范式,走向田野研究,但因为放弃了对文本的理解和对意义的追寻而使自己混迹于人类学和社会学,学科独立性愈发模糊。本文指出,惟有在走向田野的同时,以对民间口头文本的理解为中心,实现从书面范式、田野范式向口头范式的转换,才能真正确立民间文艺学和民俗学的学科独立地位。【关键词】民间文艺学民俗文化口头文学民间文化一学科独立已经成为中国民间文艺学从业者的心病,从北大歌谣运动算起,这门学科在中国尽管已经有八十多年的历史了,却从来没有获得一块真正属于自己的园地,在1949年后,它先是寄身中国语言文学的篱下,后又借居社会学的地盘,一直...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