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怪书古籍《山海经》的前世今生

2017-06-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37
转发:0
评论:0
怪书古籍《山海经》的前世今生,《山海经》是一本怪书。说它怪,有两层理由。该书包含大量的神怪异物,这些怪物,

  《山海经》是一本怪书。说它怪,有两层理由。该书包含大量的神怪异物,这些怪物,据说还有预兆吉凶的超自然功能。这些非现实的内容出现在《山海经》这本基本结构形态为所谓的“自然地理志和人文地理志”中,所以显得怪诞,古人并不重视它。明代以前,只有东晋的郭璞认真研究它并做了注解,但是仍然留下许多“不详何物”的字句等待后人破解。

  郭璞在注解《山海经》的时候,为它配了整套的插图,还写了303篇《图赞》进行解说。这就是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中所说的《山海经图》。此后,梁武帝时期张僧繇画《山海经图》十卷。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三记载到在唐代业已失传《山海经图》。北宋舒雅于咸平二年(999年)根据皇家图书馆保存的张僧繇之图(已破损)重画《山海经图》十卷。著名画家郭熙的儿子郭思也有《山海经图》。

  然而,这些古老的《山海经图》都亡佚了。


  今日所见之古图均为明清以后所画。明代有胡文焕万历二十一年格致丛书本《山海经图》、蒋应镐武临父绘图万历二十五年聚锦堂本《山海经(图绘全像)》、王崇庆万历四十七年《山海经释义·图像山海经》。清代则有《古今图书集成·边裔典·禽虫典·神异典》插图、吴任臣近文堂藏版《增补绘像山海经广注》、毕沅光绪十六年学库山房图注本《山海经》、郝懿行光绪十八年石印本《山海经笺疏》、汪绂光绪二十一年立雪斋印本《山海经存》等等。日本刊本的《山海经》图全部采用蒋应镐、武临父绘图,但是另有一部《怪奇鸟兽图卷》则是目前所见唯一的《山海经》手绘彩色画卷。

  由于这些图画散布在各图书馆,系统阅读颇为不便。2001年,马昌仪《古本山海经图说》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刊行。该书从十个版本中选编了1000幅图画,并依次解说,为关注《山海经》图像世界的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风行海内外。2007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了此书的增订本。收录范围扩大到十六个版本,选图1600多幅,其中特意收录了一些相关的上古时期出土文物图像,更加贴近《山海经》的实际年代;解说部分也有修订。这是目前最全、质量最好的一部古代《山海经》图选集了。

  《山海经》与图画的关系

  《山海经》与图画的关系涉及两个方面。其一,从创作过程看,《山海经》是否是据画而作?其二,《山海经》成书之时是否是图文并茂的?

  朱熹首先发现《山海经》描写异兽多静态描写,并判定该部分是据画而作(《楚辞集注·楚辞辩证》卷下)。一些古代学者也判断《山海经》全书都是根据古图而作。马昌仪系统研究了《山海经》与图画的关系,于2000年在《文学遗产》发表了《山海经图:寻找〈山海经〉的另一半》一文,此后陆续推出《古本山海经图说》和《全像山海经图比较》(2003)两部专著,在学界引起广泛震动。
  马先生推断:“……《山海经》的母本可能有图,它(或其中一些主要部分)是一部据图为文(先有图后有文)的书,古图佚失了,文字却流传了下来,这就是我们所见到的《山海经》。”这引发了争论。汪俊《〈山海经〉无“古图”说》承认《山海经》在创作时受到某些古图的启发,但是他认为那些图并非是独立、系统的古文献,汉代以及汉代之前不存在文献学意义上的《山海经图》。

  郭璞注解《山海经》的时候几次提及所谓“畏兽画”(或“畏兽书”),以至于不少学者认为它就是古代的《山海经图》。马先生就认为郭璞所说的“畏兽书”就是有图有文的古《山海经》。对此,汪俊也予以否定。他认为郭璞曾经做过《尔雅图谱》和《尔雅图赞》,由此推论郭璞为《山海经图》制作了最早的插图以及《图赞》。汪俊的推论有一定道理。

  明清《山海经》图的价值

  当今传世的《山海经》图均出自明清,年代较晚,和原始的《山海经》存在巨大的时代差异,学术界一直忽略了它们。马先生承认这些图与远古的《山海经》图存在本质区别,同时也创造性地指出:“明清古本山海经图以《山海经》的文本为依据,以形象的方式反映了原始初民对世界以及人类自身的幼稚认识,自然也反映了明清时代的民众以及作画者、刻工对《山海经》的理解,一神多图或一神多形正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作画者的不同理解的结果,为我们了解《山海经》神话的多义性、歧义性、变异性提供了生动的形象资料。”

  怎样看待明清时代的《山海经图》,关键在于如何看待神话的演化问题。《山海经》作为远古时代的“自然地理志和人文地理志”,其中包含了不少神话。对于这些神话,后来的人们一直进行着不断的文字阐释和图画展演,这些阐释和展演是对远古神话的继承和发展。其继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古神话,其发展也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神话思想在历史上的发展脉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怪书古籍《山海经》的前世今生
《山海经》是一本怪书。说它怪,有两层理由。该书包含大量的神怪异物,这些怪物,据说还有预兆吉凶的超自然功能。这些非现实的内容出现在《山海经》这本基本结构形态为所谓的“自然地理志和人文地理志”中,所以显得怪诞,古人并不重视它。明代以前,只有东晋的郭璞认真研究它并做了注解,但是仍然留下许多“不详何物”的字句等待后人破解。郭璞在注解《山海经》的时候,为它配了整套的插图,还写了303篇《图赞》进行解说。这就是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中所说的《山海经图》。此后,梁武帝时期张僧繇画《山海经图》十卷。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三记载到在唐代业已失传《山海经图》。北宋舒雅于咸平二年(999年)根据皇家图书馆保存的张僧繇之图(已破损)重画《山海经图》十卷。著名画家郭熙的儿子郭思也有《山海经图》。然而,这些古老的《山海经图》都亡佚了。今日所见之古图均为明清以后所画。明代有胡文焕万历二十一年格致丛书本《山海经图...
· 解密:知名志怪古籍《山海经》包含哪些内容
《山海经》是一部记载中国古代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的著作,反映的文化现象地负海涵、包罗万汇。除了保存着丰富的神话资料之外,还涉及到多种学术领域,例如:哲学、美学、宗教、历史、地理、天文、气象、医药、动物、植物、矿物、民俗学、民族学、地质学、海洋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等,可谓汪洋宏肆,有如海日。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山海经》是中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奇书,也是一部地理知识方面的百科全书。最早提到《山海经》的是司马迁,其《史记·大宛列传》中说,《禹本纪》和《山海经》中的内容过于荒诞无稽,所以作史时不敢以为参考。并在《大宛列传》中指出《山海经》与当时现实地理不符。最早整理《山海经》的西汉刘歆,在其《上山海经表》中认为此书是三代时所作。他说:《山海经》这本书,产生于尧舜禹的时代……禹把天下划分成九州,益与伯翳等人区分万物的本质,写出了《山...
· 解密:志怪古籍《山海经》篇章是如何分类的
在班固《汉书·艺文志》中,著录有“《山海经》十三篇”,并将其列为“数术略”中“形法”类之首,但所列仅目,内容早佚。传世《山海经》全书篇幅不大,不到三万二千字,包括《山经》和《海经》两大部分。《山经》分为《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中山经》5个部分,故《山经》又称作《五臧山经》(或作《五藏山经》,臧、藏为古今字)。《海经》分为《海外经》、《海内经》、《大荒经》。《海外经》包括《海外南经》、《海外》、《海外北经》、《海外东经》4个部分;《海内经》包括《海内南经》、《海内》、《海内北经》、《海内东经》4个部分;《大荒经》包括《大荒东经》、《大荒南经》、《大荒》、《大荒北经》、《海内经》5个部分。《山海经》的篇章结构与众不同。除《大荒经》以下五篇外,其方位展开顺序不是习以为常的东、南、西、北,而是有悖常法的南、西、北、东。蒙文通曾经据此为论据之一指出,《山海经》是古代南方(即...
· 青瓦的前世今生
青瓦历史悠久,其美观、价格低廉、防雨保温成为中国传统建筑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青瓦的性价比不用过多介绍,历史是对它最好的赞美,时间就是对它最好的考验。青瓦久经不衰一定有它的道理。青瓦是由粘土烧制的,呈青灰色。由于它具有极强的粘性,青瓦适用于混凝土结构、木结构、钢结构、砖木混合结构等各种结构新建坡屋面和老建筑平改坡屋面,铺屋顶用的建筑青瓦形状有平形,半圆形,拱形等。青瓦的历史渊源,要从制造工艺上开始说起,青砖青瓦可以说是建筑房屋中的不二选择,它的外色,讲究的是润色光泽,与自然相辅相成的搭称,厚实的外表带给人们的更是一种安全感。古法烧制而成的青瓦,效果通气耐风,是现代仿古建筑的第一选择。青瓦隔热效果极好,我们可以看到有的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房顶有时也铺盖着一层青瓦。除上述之外,青瓦在收藏价值上也有显现,青瓦从它的质地、色泽上被很多人拿来作为茶具、餐具使用。从古至今随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上好...
· 打油诗的前世今生(图)
打油诗是中唐时期南阳一个秀才张打油创造的诗体。那厮虽然熟通诗法,但天生反骨,勇于创新,并不热衷于当时盛行的格律诗,反而爱上了街头巷尾、乡村田间的俚歌,从收集到创作,非常投入。随着时间推移,张打油肚子里的俚歌日积月累,越来越多,创作灵感也愈发敏锐,据传能指什么吟什么,出口成章。他的成名据说与张贴小广告有关,有一天他用木炭在墙上写了一首诗:六出飘飘下九霄,街前街后尽琼瑶。有朝一日天晴了,拿扫帚的拿扫帚,拿铁锹的拿铁锹。不料被城管拿住,以毁坏市容罪拿去见官。秀才说我是知识分子,受过高等教育,怎么能写这么俗气的诗啊。县官就让他以当时的政治形势为题写一首雅诗。这个鸟人端得厉害,张口就来:“十万天兵下南阳。”大家一听很雅啊!但他接着写道:十万天兵下南阳也无救援也无粮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把个县官看的哭笑不得。于是,他就这样出名了。列位,休看张打油的这种诗貌似格律不对、对仗不讲、内容低俗、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