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天象记录-太阳黑子
古代天象记录-太阳黑子,中华民族的祖先,对于与人们息息相关的太阳,观察仔细、描述详尽,早在仰韶文化时
中华民族的祖先,对于与人们息息相关的太阳,观察仔细、描述详尽,早在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就描绘了光芒四射的太阳形象。进而对太阳上的变化也屡有记载。在写于大约公元前140年的《淮南子》一书中就有对太阳黑子的形象描述。在《汉书·五行志》中还有“汉元帝永光元年四月……日黑居仄,大如弹丸”的描述(永光元年即公元前43年)。这指的是在太阳边缘有大小如同弹丸、成倾斜形状的太阳黑子。
现今举世公认的最早的太阳黑子纪事也在我国。这就是载于《汉书·五行志》中的河平元年(即公元前28年)3月出现的太阳黑子。文中记载:“河平元年……三月已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条纪事把黑子出现的时间、位置和大小都描写得一清二楚,对太阳黑子的存在是勿庸置疑的了。
黑子存在的时间长短不一,有的存在不到一天,有的可存在一月有余,极个别的存在长达半年之久。对此,中国古人也观察得入细入微,比如《后汉书·五行志》和《宋史·天文志》对公元188年和公元1131年出现的黑子,有明确记述:
“中平……五年正月,日色赤黄,中有黑气如飞鹊,数月乃消。”
“二月已卯,日中有黑子,如李大,三日乃伏。”
此外,黑子在消失过程中往往呈现不同形状,对此中国古代也早有发现,比如,《宋史·天文志》对出现于宋徽宗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的太阳黑子记述道:“四月辛卯,日中有黑子,乍二乍三,如粟大。”这是记述黑子群的珍贵史料。
根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从汉代至明代,记载黑子多达100余次。欧洲最早的黑子纪事是公元807年8月19日,但还被认为是水星凌日现象。欧洲发现黑子的功劳,应该归于伽利略,他在公元1610年发明望远镜时才确认了太阳黑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https://imgs1.zupu.cn/static/web/img/toplogin.png)
相关资料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36a51b47-97ba-403b-9d73-1089700f3c78.png)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5f77025c-05aa-4528-8ff4-390397a5720d.png)
0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fc60bb85-0172-4554-b1b5-84e226beefd2.png)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77b1b221-2263-4a50-a438-3fe70c458147.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106cf47a-2bf9-43b3-8b6f-76bb2958edd9.png)
{{item.label}}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古代天象记录-太阳黑子
中华民族的祖先,对于与人们息息相关的太阳,观察仔细、描述详尽,早在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就描绘了光芒四射的太阳形象。进而对太阳上的变化也屡有记载。在写于大约公元前140年的《淮南子》一书中就有对太阳黑子的形象描述。在《汉书·五行志》中还有“汉元帝永光元年四月……日黑居仄,大如弹丸”的描述(永光元年即公元前43年)。这指的是在太阳边缘有大小如同弹丸、成倾斜形状的太阳黑子。现今举世公认的最早的太阳黑子纪事也在我国。这就是载于《汉书·五行志》中的河平元年(即公元前28年)3月出现的太阳黑子。文中记载:“河平元年……三月已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条纪事把黑子出现的时间、位置和大小都描写得一清二楚,对太阳黑子的存在是勿庸置疑的了。黑子存在的时间长短不一,有的存在不到一天,有的可存在一月有余,极个别的存在长达半年之久。对此,中国古人也观察得入细入微,比如《后汉书...
· 古代天象记录-流星
在繁星密布的夜晚,仰视天空,常常会看到一道白光飞流而逝,这就是流星现象,人们也称它作贼星。有时候又可以看到从天空中一个公共点,有无数亮光四下飞流,这就是壮丽的流星雨现象。后人通常以流星雨起始点所在的星座命名它的名称,如天琴座流星雨(群)、狮子座流星雨(群),等等。中国古人对流星雨、流星的记载,也早于其他民族。古书《竹书纪年》中写道:“夏帝癸十五年,夜中星陨如雨。”世界上天琴座流星雨最早、最详细的记录,见于中国的《左传》:“鲁庄公七年夏四月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鲁庄公七年公元前687年。对于公元461年南北宋时代出现的一次令人惊心动魄的天琴座流星雨,《宋书·天文志》做了十分精彩的记述:“大明五年……三月,月掩轩辕。……有流星数千万,或长或短,或大或小,并西行,至晚而止。”在中国古人《新唐书·天文志》的记录中,英仙座流星雨出现时的壮丽情景,真扣人心弦:“唐...
· 古代天象记录-流星
在繁星密布的夜晚,仰视天空,常常会看到一道白光飞流而逝,这就是流星现象,人们也称它作贼星。有时候又可以看到从天空中一个公共点,有无数亮光四下飞流,这就是壮丽的流星雨现象。后人通常以流星雨起始点所在的星座命名它的名称,如天琴座流星雨(群)、狮子座流星雨(群),等等。中国古人对流星雨、流星的记载,也早于其他民族。古书《竹书纪年》中写道:“夏帝癸十五年,夜中星陨如雨。”世界上天琴座流星雨最早、最详细的记录,见于中国的《左传》:“鲁庄公七年夏四月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鲁庄公七年公元前687年。对于公元461年南北宋时代出现的一次令人惊心动魄的天琴座流星雨,《宋书·天文志》做了十分精彩的记述:“大明五年……三月,月掩轩辕。……有流星数千万,或长或短,或大或小,并西行,至晚而止。”在中国古人《新唐书·天文志》的记录中,英仙座流星雨出现时的壮丽情景,真扣人心弦:“唐...
· 古代天象记录-彗星
“星孛”是我国古代对彗星的称呼,此外还有蓬星、长星等称呼。中国古代关于彗星的纪事也很早,最可靠的是古书《春秋》对出现于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的彗星记录:“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这是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从鲁文公十四年到清代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止,史书对哈雷彗星出现的记载多达31次(哈雷彗星绕太阳运行的平均周期是76年,因此大约每隔76年它将出现一次,1986年它再次出现),且记述详尽。比如《汉书·五行志》对出现于元延元年,即公元前12年的记载是:“元延元年七月辛未,有星孛于东井,践五诸侯,出河戌北,行轩辕,太微,后日六度有余,晨出东方。十三日,夕见西方……锋炎再贯紫宫中。……南游度犯大角、摄提。至天市而按节徐行,炎入市中,旬而后西去;五十六日与苍龙俱伏。”对哈雷彗星的运行路线、出没时间乃至视速度,描绘得栩栩如生。哈雷彗星西欧对哈雷彗星的最早记载是公元66年...
· 古代天象记录-彗星
“星孛”是我国古代对彗星的称呼,此外还有蓬星、长星等称呼。中国古代关于彗星的纪事也很早,最可靠的是古书《春秋》对出现于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的彗星记录:“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这是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从鲁文公十四年到清代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止,史书对哈雷彗星出现的记载多达31次(哈雷彗星绕太阳运行的平均周期是76年,因此大约每隔76年它将出现一次,1986年它再次出现),且记述详尽。比如《汉书·五行志》对出现于元延元年,即公元前12年的记载是:“元延元年七月辛未,有星孛于东井,践五诸侯,出河戌北,行轩辕,太微,后日六度有余,晨出东方。十三日,夕见西方……锋炎再贯紫宫中。……南游度犯大角、摄提。至天市而按节徐行,炎入市中,旬而后西去;五十六日与苍龙俱伏。”对哈雷彗星的运行路线、出没时间乃至视速度,描绘得栩栩如生。哈雷彗星西欧对哈雷彗星的最早记载是公元66年...
关于我们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fc6ee093-f219-47fc-90da-21bd9721b53d.jpg)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ea3c7971-1e11-4045-b81c-880d962d4986.png)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01105/f86bb195-6306-4041-b306-d17003e00182.png)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