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唐代踏春诗的传说

2017-06-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79
转发:0
评论:0
唐代踏春诗的传说,“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的这首脍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的这首脍炙人口的《题都城南庄》,千百年来流传不息,为后人广泛咏诵。其中有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诗人崔护,博陵(今河北定州)人,贞元十二年(796年)进士,官至岭南节度使。德宗贞元初期,他到长安考进士不中,心中郁闷,整天在京城东游西逛。清明那天,他来到了长安城南郊游玩。行得久了,觉得口中干渴,找到了一户人家,想讨杯水喝。那户人家的庭院约有一亩地大,门紧闭着。顺着门缝往里瞧,只见院子里花木茂盛,蜂蝶飞舞,假山水池布置精巧,环境十分优美。崔护敲了门,过了很久,才有一女子一边顺着门缝往外瞧,一边问道:“外面敲门的是谁呀?”崔护赶紧回答:“我是出来寻春游玩的过路人,独自一人。因为口渴,向大姐讨点水喝。”又过了很久,那女子拿着一杯水出来开门。唐朝风气开放,男女交往比较自然,没有后来那么多规矩。女子把崔护让进院子里坐下,自己依在一枝桃树下,笑盈盈地看着他喝水。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粉红色的桃花映衬着女子如玉的容颜,只觉得那女子娇艳妩媚、光彩照人,眼中春光流溢,比桃花更妍几分。崔护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分不清是桃花映人面,还是人面映桃花,不由得目注神驰,心旌摇动。他想和女子说话,但不管他怎么说,那女子不胜娇羞,只是含情脉脉地看着他,始终没有开口。二人互相注视着,不觉天色将暮,崔护只能起身告辞。女子送崔护到门口,目光中流露出依依不舍的神情。崔护也深深地眷恋着不忍离去。多次回首,那女子仍倚在门边望着他。

转眼到了第二年的清明时分。又是春光烂漫、百花争艳的季节,崔护想起了去年清明和那女子相逢的情景,思念之情难以抑制,心中涌动起了见那女子的强烈愿望。于是,他又来到了长安南郊,找到了那个庄园。那里门墙如故,透过门缝往里面瞧,园中依然是花木扶疏、桃柯掩映,但门上却挂着一把大锁,那女子已不知去向。崔护想起当日与那女子在桃花树下相对无言,含情对视的情景,而今人面不见,只剩下一树桃花依然在春风中凝情含笑。抚今追昔,往事历历,心中不禁怅然若失。惆怅之余,遂把这个美丽的传说,连同自己当时的心境,凝聚成短短的四句话,在园墙上挥笔写下了这首千古流传的小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唐代爱国诗唐代爱国诗词
唐代爱国诗唐代爱国诗词春望唐代: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出塞二首·其一唐代: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南园十三首·其五唐代: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爱国诗很多,在此举列子3首,请采纳,谢谢更多再来一首两首吧!图发错了手机中毒了可不可以再发两首爱国诗?好的金陵晚望唐代:高蟾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清明二首唐代:杜甫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胡童结束还难有,楚女腰肢亦可怜。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虚沾焦举为寒食,实藉严君卖卜钱。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能不能再来四首边塞诗?要全诗。1、《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
· 唐代古诗--咏雨
《咏雨》是唐代诗人李世民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春雨体物精微,细腻生动,绘声绘形。别具风韵的咏雨诗。第二首诗写唐太宗看到这场“梅雨”有利于农作物的收成时,非常高兴。咏雨二首其一罩云(1)飘远岫(2),喷雨(3)泛长河。低飞昏岭腹(4),斜足(5)洒岩阿(6)。泫丛(7)珠缔叶(8),起溜(9)镜图波。髁添丝密,含吹(10)织空罗。[1]其二和气(11)吹绿(12)野(13),梅雨(14)洒芳田。新流添旧涧,宿雾(15)足(16)朝烟(17)。雁湿行无次,花沾色(18)更鲜(19)。对此欣登岁(20),披襟(21)弄五弦(22)。[2]注释(1)“罩云”:的意思就是笼罩在天空中的乌云。(2)“远岫”是指远处的峰峦。(3)"喷雨":喷下雨。(4)“岭腹”:即半山腰。(5)”斜足“:斜脚。(6)“岩阿”:是指山的曲折处。(7)泫丛”:的意思是“一串串下滴的水珠”。(8)“缔叶”是说...
· 唐代吉姓诗人诗选
晚唐诗人吉师老诗选晚唐诗人吉师老,其诗富含大历才子之遗韵,《全唐诗》及《万首唐人绝句》收其诗四首。题春梦故国归路赊,春晚在天涯。明月夜来梦,碧山秋到家。开窗闻落叶,远树见晴鸦。惊起晓庭际,莺啼桃杏花。看蜀女转昭君变妖姬未著石榴裙,自道家连锦水濉檀口解知千载事,清词堪叹九秋文。翠眉频处楚边月,画卷开时塞外云。说尽_罗当日恨,昭君传意向文君。放猿放尔千山万岭身,野泉晴树好为邻。啼时莫向潇湘岸,明月孤舟有旅人。鸳鸯江岛蒙蒙烟霭微,绿芜深处刷毛衣。渡头惊起一双去,飞上文君旧锦机。(选自《全唐诗》及《万首唐人绝句》)唐代其他吉姓诗人的诗中唐时代,吉逾(范阳县丞)与子吉益、侄吉陶余、吉潜四人,于唐德宗二年(公元781年)在涿州云居上寺作《题云居上寺》诗各一首,并刻石立诗碑于该寺。现录如下:吉逾的诗到此花宫里,观身火宅中。有为皆是幻,何事不成空。晚籁鸣寒谷,秋山响暮钟。欲归林下路,新月上前峰。吉益的诗支...
· 唐代沈姓诗人及诗选
中国是诗的国度,其中唐诗、宋词、元曲是诗歌史上的三朵奇葩,同时涌现出不少杰出的诗人。唐代诗歌,题材广泛,数量繁多,艺术精湛,形象丰富,仅据清人编的《全唐诗》所录,就有作品近5万首。同时也涌现出了大量的沈姓诗人,其中也不乏著名的诗人,今整理一下,以供欣赏。沈叔安生卒年不详。善诗文,大唐开国功臣,高祖武德七年(624),遣使高丽。官至潭州都督、刑部尚书、吴兴郡公。死后,陪葬唐高祖献陵,并画其图像于凌烟阁,附于二十四功臣后。谥号定。叔安著有《沈叔安集》20卷(《两唐书志》)传于世。【选诗】《七夕赋咏成篇》(古风)皎皎宵月丽秋光,耿耿天津横复长。停梭且复留残纬,拂镜及早更新妆。彩凤齐驾初成辇,雕鹊填河已作梁。虽喜得同今夜枕,还愁重空明日床。沈颂生卒年不详,生于盛唐时期。吴兴人。玄宗开元末进士及第,天宝初任无锡尉。芮挺章选诗2首入《国秀集》。《全唐诗》存诗6首。【选诗】《送金文学还日东》(五言律诗)...
· 唐代诗人崔颢早期诗作竟然都是类的?
崔颢,是唐代的诗人。曾中进士,在唐开元年间曾任太仆寺丞,天宝年间司任勋员外郎,都是一些从五品或者从六品的不起眼的官。这与崔颢的才华不相称。崔颢图处于唐朝开元盛世的崔颢才华横溢,按理说,不该只能当这样的小官。据闻早年,有人评价崔颢有才无行。崔颢年少轻狂,喜好赌博饮酒,小看女人,还曾经扬言,娶妻就要娶貌美者,玩腻了抛弃之后再娶。这样的话,在当时谁听了不气愤,因此大家认为这样的人即使有一身才华,却不是可用之才。唐朝诗歌盛行,唐代崔颢早年写诗,都是妇女的诗作,多有轻薄之意。这样的一个人,就渐渐不会有人对他青睐,没人举荐他,他中了进士之后,担任过一些不起眼的小官,也许因为这样,郁郁不得志,索性辞官。唐代要进入仕途必须经过考试,他为了赶考据闻20岁时就离家了,之后因为官场不得志,在外游历了20年,在游历过程中,写下了很多著名的诗篇。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黄鹤楼》。据说,李白游历黄鹤楼,看见崔颢写的诗,便...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