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纪晓岚联对塾师

2017-06-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40
转发:0
评论:0
纪晓岚联对塾师,纪晓岚年幼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华,称得上是天资聪颖。这天,塾师向所教的几个学生

纪晓岚年幼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华,称得上是天资聪颖。

  这天,塾师向所教的几个学生出联,要他们应对。塾师是山东兖州人,祖籍在曲阜,为了炫耀家乡的人杰地灵,借以标榜自己的出身和学识,塾师出的上联是:齐鲁出圣人。语句虽通俗易懂,可真要对出恰当的下联,莫说是几个未成年的孩子,就是有功名的秀才,怕是也要费一番脑筋的。

  见到学生们大眼瞪小眼,张口结舌,无以为对,塾师不觉有些自鸣得意。这时,纪晓岚开口对出了下联:燕赵多烈士。

  塾师听过纪晓岚的对句,不由一惊,这孩子答对得如此高超,这可是万万没有料到的啊。塾师思索了片刻,又出句了:孔子孟子曾子。语音刚落,更让塾师大为惊异的是,那小小年岁的纪晓岚似乎接口就来了下句:夸父相父昀父。夸父,是远古神话中的英雄人物,民间有夸父追日的优美传说;相父,是指三国时蜀汉的丞相诸葛亮,纪晓岚把自己的父亲同神话中的英雄和历史上的贤相相提并论,其胸怀抱负更不待言了!塾师不禁由衷地发出感叹:“谁云孺子不可教?”

  “我请先生动戒尺。”

  听到纪晓岚这句对答,塾师被他这种要求师长对自己严加管教的态度感染了,他对眼前的学生们夸赞说:“纪子虽幼,志却超群!老夫预言,其前程无可限量,日后必成大器也。”在这里,塾师将小小的纪晓岚称为“纪子”,足见其对纪晓岚的肃然敬重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仰面学童”对塾师
从前,有位聪明的学童因听课好看屋顶,常遭塾师的训斥。一天,塾师讲课,学童仍仰面凝思,塾师气恼地出句挖苦道:懒弟子仰面数椽,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学童听了,毫不介意,依然眼盯房顶对下联:瞎先生低头算命,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对句无愧可击,塾师梗喉无语,暗暗佩服其才。
· 李群玉妙语对塾师
李群玉(约807858)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元代西域人辛文房所撰《唐才子传》记载:李群玉清才旷世,不乐仕进,专以吟咏自适,诗笔道丽,文体丰妍。好吹笙,美翰墨。举进士不第,后以布衣游长安,进诗于宣宗,授宏文馆校书郎,不久去职。其诗善写羁旅之情。有《李群玉集》《全唐诗》录存其诗260多首。在澧州人的心目中,李群玉是才学、智慧、高洁的象征。在澧州民间流传着他的故事:传说李群玉从澧北梦溪将一位故知、老塾师邀来其水竹居同住。两人迷恋于下棋斗局,一时只知此间乐,不思田间游了。一天,他俩忽然发现一些软绵绵的轻絮,飘上棋盘,粘上衣襟,才猛然觉察到,春光正在他们的指尖下流失。两人便拆除棋局,外去踏春,刚出门,塾师便口吟一下联:杨花乱落,眼花错认雪花飞。将眼前的情景巧妙地用三花摇曳多姿地描绘出来,文采过人。李群玉见怪不惊,以他心爱的竹子相对:竹影徐摇,心影误疑云影过。塾师拍手叫好。两人边走边谈,出竹...
· 巧对药联
清朝时有个老医师,勤奋好学,还亲身试药,所以医术精湛.后来还练得一独门秘方,无论谁人患了风寒,关节酸痛,只要一贴他的狗皮膏,準保有效.那老中医对吟诗对句也有一手,一天,自己题了一上联:祖传狗皮膏;但怎样也对不出下联,他索性将上联贴在堂门外,公开徵求下联,还设了叁十两银子作奖赏.城中的才子都争相观望,但都没有好下联.纪晓岚刚从姨母家中回来,看见上联,忽地想到在姨母家附近的街上,一个江湖郎中所叫卖的药,便对上了下联:秘製乌鬚药.
· 临刑联对
清康熙年间,安徽桐城举子戴名世进京赶考。乘船过江时,船上的人都在议论一位木匠犯法的事。据说那木匠曾为该县衙门制过多副木枷,没有想到自己今天也戴上了枷锁,真是“自作自受”。当时摇船的艄公出联“木匠造枷枷木匠”让戴名世对,戴苦思冥想,无以为对。若干年后,戴名世中了进士,入选翰林。后因《南山集》一书涉及反清内容而被捕,并被判死罪。行刑前,朝廷派一名翰林去监斩。戴氏见同事来监斩,忽然想起当年老艄公出的上联,一句让人伤心落泪的下联脱口而出:“翰林监斩斩翰林。”
· 迟对隐字联
一次,唐伯虎正在田埂上观赏风光,忽然一位老农挑着一担河泥迎面走来,因为田埂太窄,必须有人让路,才能通过。这时老农开口说:我出个对子你来对。对得上,我让路;对不上,你让路。唐伯虎欣然答应了。老农指着担子说:一担重泥拦子路唐伯虎一听,愣了好久,对不上来,只好脱鞋下水让路。原来,这是个隐字对,重泥隐仲尼,就是孔丘;子路是孔子的学生。意思是说,老师难住了学生。过了几年,有一次,唐伯虎外出访友,遇见一个官老爷坐船观景后,在夕阳残照中,纤夫们摇着船说说笑笑地往回走。唐伯虎看到这个景象,脱口吟出:两岸纤夫笑颜回他说的纤夫隐庆父,是个坏家伙;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他高兴自己对出了老农的下联,虽然迟对了几年,但总算对出来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