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一气之下”《陋室铭》

2017-06-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47
转发:0
评论:0
“一气之下”《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是唐朝大诗人刘禹锡在和州任通判时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是唐朝大诗人刘禹锡在和州任通判时写下的千古名文《陋室铭》。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刘禹锡在当时是怎样写出这篇传世佳作的。

  资料显示,唐贞元年间,刘禹锡任监察御史时,曾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刘禹锡、柳宗元等八人同时被贬边远地区(这就是“八司马事件”),从此便长期(约2l年)受到压抑。

  在安徽和县(唐称和州),民间流传,刘禹锡的《陋室铭》是被“气”出来的。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八月,刘禹锡被贬和州通判,按规定,通判应住衙门内三间三厅之房。但是,和州的知县是个小人,看刘禹锡被贬为通判,便横加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城南门,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没有埋怨,反而还说:“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这可气坏了知县,于是将他的住所由城南门调到城北,并把房屋从三间缩小到一间半。新宅临河,杨柳依依,刘禹锡触景生情,悠然自得地说:“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知县见状,又把他的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他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间,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县官实在欺人太甚,于是便愤然提笔写下了《陋室铭》。后来,知县拿他没有办法,也只好罢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陋室铭
陋室铭刘禹锡,唐代,初中文言文,古文观止,咏物,赞美,品格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及注释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注释陋室:简陋的屋子。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口。在:在...
· 崔沔是谁?《陋室铭》是他写的么?
崔沔,字善冲,唐朝诗人,说起他你们估计不熟,但是,他的儿子崔佑甫,成为唐德宗李适一朝的贤相;崔沔的孙子崔植也成为唐穆宗李恒一朝的宰相。可以说他自己本身不出名,但他的子孙后代给他赚足了面子。有关崔沔,其实争议颇多的是《陋室铭》这篇文章,我们初中时便已学过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这篇脍炙人口的表明自己清廉志向的名篇,实则有可能不是刘禹锡所作。查《中国人名大辞典》刘禹锡小传:“登贞元进士弘词二科。官监察御史。以附王叔文,坐贬朗州司马,作《竹枝辞》十余篇,武陵夷俚悉歌之。久之召还。又以作《玄都观》诗,语涉讥忿。”这部小传中记载刘禹锡作《竹枝辞》及《玄都观》诗,却并未提及《陋室铭》,在《刘宾客文集》或《外集》也未尝见过。...
· 晏金洲书法――唐刘禹锡《陋室铭》
· 朱元璋把它列为不征之国,朱棣一气之下直接把它灭了
朱元璋在位期间,曾下令编纂《皇明祖训》,将朝鲜、日本等15个海外国家列为“不征之国”,告诫后世子孙不得恣意征讨。这十五国,要么是可以促进贸易,要么本就是中国的藩属国,定期朝贡,再要么就像日本这样,攻打难度过大(蒙元两次组织攻打日本,都因台风而宣告失败),只有一个国家除外。不打这个国家与前三种原因都不同,是朱元璋认为这个国家没有战略价值。可后来明朝还偏偏打了这个国家,也验证了朱元璋的观点,这个国家就是安南,也就是现在的越南。朱元璋看来,安南地理位置偏远,国土既不肥沃又缺乏自然资源,即使占领了,也得不到太大的收益,更何况离的远,民族又不同,即使占领了也不方便管辖。再加上之前蒙古也曾多次攻打安南却都铩羽而归,综合起来一句话,这个国家毫无攻打价值,打了就是赔钱,所以就将它标为了“不征之国”。可到了朱棣在位时期,却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安南权臣篡位,新掌权者甚至大肆杀害旧皇室族人,原来的皇室跑到中国,向...
· 河洛文化—河洛春秋—刘禹锡和《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洛阳才子刘禹锡的这篇脍炙人口、充满哲理、让人读后为之击掌的《陋室铭》,被人们赞誉为古今绝唱之作。但在刘氏文章背后,却有着一段辛酸而有趣的故事。刘禹锡博学多才,是唐代的大诗人、哲学家,还精通医术,他的诗词豪迈旷远,人称他为“诗豪”。刘禹锡18岁考取进士,后不断擢升,历任监察御史、太子宾客、检校礼部尚书等职。他为人正直,气骨高遒,在朝内反对宦官的腐败和藩镇的割据势力,后因参与王叔文的“永贞革新”,被一贬再贬,逐出洛阳长达20余年之久,最后革职为安徽和州县刺史。按朝廷规定,刘禹锡的住房应在县衙内,但是和州县太爷是个“势力眼”,看人下菜,给他安排到城南临江的三间民房居住。对此,能屈能伸的刘禹锡毫不在意,搬了进去。他环视住地有一种新鲜感,便提笔写了一副“面对大潢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的对联,信手贴在寝门上。知县看了对联,认为他因革新...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