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妙联救人

2017-06-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58
转发:0
评论:0
妙联救人,清代的周渔璜,是贵州青岩人,非常有学问,是当时人们公认的才子。有一年,在

  清代的周渔璜,是贵州青岩人,非常有学问,是当时人们公认的才子。

  有一年,在春暖花开时节,周渔璜到十佛寺游玩,晚上就住在寺里。睡下不久,他忽然听到隔壁房间传来微弱的说话声,仔细一听,原来是有人在反反复复诵读一句上联:“万瓦千砖百匠造成十佛寺。”

  周渔璜来了兴趣,便起身去问寺里的僧人:“隔壁住的是什么人?”

  僧人答道:“是一位姓黄的书生,前几天来本寺游览时想出了这样一句上联,但却百思不得下联,几天过去了,他废寝忘食,苦思冥想,如今已是生命垂危!”

  周渔璜问:“难道就没有人能帮助他对出下联吗?”

  僧人答道:“这个上联中有四个数字:万、千、百、十,并且这四个数字是10倍递减,要对出下联难度很大,有好多人试过,但是目前还没有人能对得出。”

  从僧人那里回来后,周渔璜想了很久,也没能想出下联。

  第二天,周渔璜带着遗憾的心情乘船离开十佛寺,途中经过一座桥,桥上刻着“八仙桥”三个字,此情此景,让他心中豁然开朗,便吩咐船家快快掉转船头,返回十佛寺。

  寺中的黄书生虽已几日卧床不起,却仍在有气无力、断断续续地念叨着那句上联:“万瓦——千砖——百匠造成——十佛寺。”

  周渔璜站在门外大声而有韵地应对:“一船二浆四人摇过八仙桥。”

  黄书生一听,顿时眼前一亮,精神大振,惊叹道:“妙联!此下联中也有四个数字:一、二、四、八,按二倍递增,妙!真是太妙了!”

  黄书生“心病”消除,身体复元后与周渔璜结伴而行,共游美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坝坝戏场一妙联
从前在乡下看坝坝戏,曾见舞台两侧贴有这样一副对联:看不见姑且听之,何须四处钻营,极力排开前面者;站得高弗能久也,莫仗一时得意,挺身遮住后来人!坝坝戏是不设座位的,迟到的观众要想占一个好位置看戏唯一的办法是把前面的人挤开,不然对戏台上的演出就只能听而不能看了。还有一些自带板凳的观众,站到凳上,遮住了背后的人,坝坝戏场中的扰攘别具一格,还有人专为领略这种风味才去的,看戏倒是次要的了。对联写戏台下人头攒动的热闹景况,可谓历历如绘,且有劝告观众发扬风格,遵守秩序的意思。不仅如此,它的妙处更在于语意双关,辛辣地讥讽了当时官场上有人厚颜无耻,四处钻营,踏着别人向上爬;有的人死抱住权位不放,不惜埋没人才,闭塞贤路,对联谴责了这般蝇营狗苟,骄横颟顸的腐败官僚,断言他们虽窃据高位,亦弗能久也,必将以垮台告终!
· 游湖得妙联
王尔烈小时候因为家中很贫穷,念完四年书就到千山龙泉寺去干活,可是他一有空儿就向有学问的和尚请教诗文。有一天,元空方丈带领小和尚划船游湖。船划到大安寺时,寺中有一个小尼姑在湖边打水,她看见小和尚撑船,影子映到湖水里,船篙正好打在他们自己的影子上,便笑了,说出一句:和尚撑船,篙打湖心罗汉此联出得很形象,船上的小和尚听了,没有人能对上来,他们羞得脸都红了。王尔烈却不慌不忙地瞅瞅小尼姑打水的样子,一句下联随口而出:尼姑汲水,绳系潭底观音人们一想这句下联,可不是吗?小尼姑打水时,与湖中的影子相映,恰好是一根绳子系着两个美人。这联句解了大家的围。元空方丈见王尔烈这么有才气,特别喜欢他,把他正式收为学生,精心培养他。不久,王尔烈的学问大有长进,后来成了皇上的老师。
· 酒家妙联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是对汉字的形、声、义的巧妙运用。它历史悠久,影响极大,用途极广,无论是朝廷、官署、关口、庙宇还是居室、商店、亭阁、戏台,都有它的影子。(在此顺便澄清一个问题:《辞海》等辞书说“对联即‘楹联’”,错了。目前内地各地的对联组织大都叫“楹联学会”,这也错了。“楹”指厅堂前部的柱子,“楹联”指贴或挂于厅堂前部的柱子的对联,它只是对联中的一种而已。)笔者在一些闲书中读到不少古代酒家的对联,由于它们富有文化情味而经常驻萦回于脑际;现随手录下几对,以供同好欣赏。从前,某地一家酒家老板,为了招徕顾客,特意请一位秀才撰写对联。秀才到来一看,发现店旁的空地经常有花农卖花,于是灵机一动挥笔:沽酒客来风亦醉,卖花人去路还香。上句突出了酒的醇美、动人,下句是从宋诗“踏花归去马蹄香”转化得来,表现出花的芳香,两者可谓相得益彰。另一家酒家的对联,本身就是极妙的广告辞:刘伶借问谁家好,李白还言此...
· 妙联难皇帝
有一年元宵节,乾隆皇帝带着一群文武大臣,兴致勃勃前去观看灯会。左看各种灯笼五颜六色,美不胜收;右瞧各种灯笼别致风趣,耐人寻味,看到高兴时,乾隆皇帝命陪他的大臣们也出一谜联,让大家猜一猜。随同的学士纪晓岚稍思片刻,就挥笔在大宫灯上写了副对联: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诗不是,词不是,论语也不是。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也是妙文。乾隆皇帝看了冥思苦想,文武大臣一个个抓耳挠腮,怎么也猜不出来,最后还是纪晓岚自己揭了谜底。聪明的读者,你能猜出这个谜,底吗?
· 樵夫妙联对乾隆
有一年,乾隆皇帝微服私访到塞北。时值早春三月,江南已是青草嫩绿,塞北却才雪化冰消,乾隆望着残雪星点的山头,口出一联:雪化山露骨;随行的两位大学士听完,你看我,我看你,面面相觑,急得抓耳挠腮。忽听背后有人高声应了一句:河开水扒皮。乾隆转身一看,应对的是个肩挑柴担、腰掖斧头的老者。乾隆心想:这老头看起来不怎么样,文思倒也敏捷,不知他究竟有多大本事,我且试他一试。他见面前有一座桥,便随口吟了一句:桥跨清溪通南北;老者随口应对道:洞过高山畅东西。乾隆又出一上联:壁上龙画中龙真龙是乾龙(隆);该上联巧用龙字。龙是吉祥之物,乃天子之意,天下独尊,末尾还嵌有乾隆自己的年号,可谓难对之联。哪知,老者看了乾隆一眼,遂对道:净土佛金身佛活佛是我佛。乾隆听罢,暗暗佩服,有心再考考老者。于是,又出一联:非名山不留佛位;随即,他撩起长衫过了桥。老者挑着柴担走上桥,指着桥下的水说:是圣水常绕仙乡。老者对毕,兴冲冲地挑...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