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着老师过山梁
背着老师过山梁,清朝雍正年间,浙江建德有个叫冯子忠的书生,自幼由伯父抚养长大。他苦读诗书,只盼有
清朝雍正年间,浙江建德有个叫冯子忠的书生,自幼由伯父抚养长大。他苦读诗书,只盼有朝一日金榜题名,光宗耀祖。
这年,冯子忠辞别伯父伯母赴京城赶考。路上惹了风寒生了病,不停地咳嗽,后来都咳出血来。可他怕耽误行程,强撑着继续赶路,不想又走错了路,竟走到徽州境内,一时心急上火,终于坚持不住一头晕倒在地。
这是一个叫齐庄的小村子,正巧一个小媳妇给下地干活的公婆送饭,看到昏倒在地的冯子忠,赶紧叫来公婆,几个人将他抬上驴车拉回了家。
齐庄没有行医的郎中,小媳妇看着昏迷不醒的冯子忠,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最后咬咬牙,取出半锭墨,用水研磨了一小点,然后将磨出的墨汁给冯子忠灌了下去。说来也怪,过了一会儿冯子忠竟醒了过来。醒来之后,小媳妇将前因后果对他说了一遍,他就问是什么神药救了他的命。小媳妇告诉他,给他服下的是徽州特产的一种药墨,说是墨,其实是一种药。
这话说起来就长了。小媳妇叫吴素娥,生得美艳动人,她爹懂医术,又在一家墨坊做工,她出嫁时送给她一锭五两重的药墨当陪嫁。吴素娥的丈夫齐栓成婚后外出经商,她让他带上这锭墨,以防生病救急时用。齐栓让她也留一些,就将这锭墨一分为二,他带走了一半,留下的这一半救了冯子忠的命。
几天后,冯子忠的病已大有好转,他怕耽误了大考的日子,便谢过齐家公婆和吴素娥就要上路。吴素娥见他一人出门在外很不容易,就让他带上剩下的半锭药墨。冯子忠知道这药墨是稀罕物,想给吴素娥一些银两,可吴素娥说什么也不肯收他的钱,只是让他帮自己一个忙:给丈夫齐栓写一封信。
吴素娥成婚后不到一个月丈夫就走了,一晃快两年了,她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冯子忠认认真真地写了信,把吴素娥对丈夫的思念都写了上去。
冯子忠将吴素娥送他的那半锭墨收下,仔细包好装进书袋,告辞继续赶路。十几天后,冯子忠到了保定府。京城眼看就要到了,总算没有耽误太多时间,他放了心,就找了一家客栈住下,准备明天一口气走到京城。
店小二领着他往客房走,迎面一个人急匆匆地走过来,一下子和冯子忠撞到了一起,他肩上的书袋掉落到地上。那人慌忙帮他拾起,尴尬地边道歉边走了。
冯子忠拍拍书袋上的土,拿出里面的东西重新放好,见包那半锭墨的布松了,他想打开来重新包一下。突然一只手伸过来把墨拿了过去,冯子忠抬头一看,见是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并不认识,就一把从那人手中把墨夺回来,不高兴地问他干什么。
“这墨……你是从哪里弄来的?”那人问。
“哦……我从哪里弄来的,要你管?”冯子忠气呼呼地回答。
“我想买你这半块墨。”那人说。
“不卖。”冯子忠立刻拒绝了,人家好心好意送他的,他怎能卖呢。
“难道是定情信物你舍不得卖?”那人追问。
冯子忠觉得这人是无聊拿他寻开心,就不再搭理他,拿上东了自己房间。
冯子忠万万没有想到,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吴素娥的丈夫齐栓!
这齐栓跟随老板在京城一带做生意,这天来保定府收账,也住在这家客栈,正要出去,看到冯子忠从书袋中拿出半锭墨来。齐栓一下子认出来,这正是他家的墨!那墨上的“吴”字在阳光下分外夺目。他一时激动,就上前抢过墨,一看,果然正是他妻子素娥手中那半锭药墨。他问冯子忠这墨是从哪儿来的,冯子忠顾左右而言他,齐栓不由得心往下一沉:莫非是素娥不守妇道,与这人私通才将墨送给了他?他又用话试探,想买这半锭墨,却被冯子忠一口回绝了,他索性直接问这是不是定情物,冯子忠虽没回答但也没有反驳,这下齐栓便认定冯子忠就是奸夫!
自从娶了这么美丽的娇妻,齐栓一直是又喜又忧,就怕妻子红杏出墙,果然,他出门两年,素娥就有了别的男人。再一寻思,肯定是这“小白脸”见他不在家乘虚而入,百般勾引才与素娥成就了苟且之事。想到这里,齐栓把满腔的怒气都撒到了冯子忠身上,他决定杀死这个奸夫,再回家找素娥算账!
夜深了,齐栓悄悄来到冯子忠住的房间门口。里面没有光亮,想来冯子忠肯定是睡下了,齐栓用匕首伸进去想拨开里面的门闩。拨着拨着门突然开了,一个人打开门站在齐栓面前。齐栓一惊,来不及细想,一狠心将手中的匕首刺入了那人的胸膛。那人一把拉住了齐栓的衣服,齐栓拼命挣脱,跌跌撞撞地逃走了。
齐栓一气之下杀了人,他不敢再住在这里,就离开保定府,昼夜兼程赶回老家徽州。
到了家,齐栓一把揪住吴素娥,让她说是不是私通奸夫,还把半锭药墨送给了那。素娥大呼冤枉,把怎样见到冯子忠昏倒到他离开这里的经过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丈夫。齐栓半信半疑,又去向父母求证。齐父齐母证实,是他们三人救了生病的冯子忠,并用药墨治好了他的病,素娥让冯子忠帮忙给丈夫写了封家信,为答谢才将那半锭药墨送了他。冯子忠在这里住了几日,是和齐父一起住的,齐母和素娥住在一起,她和冯子忠根本就没有单独在一起过。了解到这些,齐栓这才明白,自己因疑生恨,错杀了无辜之人。
听说齐栓把冯子忠杀了,一家人都吓得面如土色。齐栓叮嘱他们千万不要把这事透露出去,之后便赶回了京城。
齐栓走了,想到冯子忠含冤被杀,吴素娥心里很难过,自己出于好心送他半锭药墨,没想到却因此送了他的命!夜里她梦到冯子忠的冤魂找到她,诉说自己含冤致死,孤魂至今在异地漂泊不能还乡,他要找杀死他的人报仇。
噩梦惊醒后,吴素娥一头冷汗,吓得再也睡不着了。天一亮她就找到公婆,把做的梦告诉他们。公婆也很害怕,吴素娥说自己想去一趟保定府,将冯子忠的尸体焚化后将骨灰送回他老家安葬,不然他的冤魂会一直纠缠他们,让他们不得安宁。齐父齐母都是老实人,儿子错杀了人,他们心中也不安,就答应了。
吴素娥日夜兼程,一路赶到保定府,到府衙附近打听前些天在店房被杀的人如今尸体在哪儿。可人们告诉她,那天在店房里被杀死的不叫冯子忠,而叫朱四,杀人的倒是住在那间房里的冯子忠,如今被关在监牢中。
吴素娥不禁大吃一惊,不明白怎么会是这样。她决定去见冯子忠,问问究竟是怎么回事。于是她来到监牢说自己是冯子忠的姐姐,要探监。
冯子忠被关在牢里,衣衫褴褛,浑身是伤,一见来探视他的吴素娥大感意外。吴素娥说自己有事进京路过保定府,听说冯子忠杀人被关在这里就来看看。冯子忠像见到亲人一样大哭不止,边哭边说人根本就不是他杀的。原来,那天他住下后因为马上就要到京城了,十分高兴就锁上门出去游玩。天黑后仍意犹未尽,又去一家书馆听书,连听了好几场,快到半夜才往回走。回到客栈,见门开着,走到门口差点被绊倒,低头一看,见地上躺着一个人,依稀可见满身是血,他便惊叫一声。伙计听到动静,取来灯才看清,那人已经气绝身亡,胸口还插着一把刀……
店家赶紧报告官府,冯子忠便被当作杀人嫌疑犯抓了起来。“关进来后同监房的人告诉我,死的那人叫朱四,是个小偷。那天店伙计拿来灯后我看到了他的脸,我认出朱四正是白天撞我的那个人,同监房的告诉我这是小偷来‘踩道’,故意撞落我身上的书袋,摸摸里面有没有银子。我猜这朱四一定摸到了那半锭药墨,以为是银子就惦记上了,便在夜里潜到我房中行窃,不料被仇家追来要了他的性命。我在这里无亲无故更没有仇人,谁会杀我呀!”冯子忠对吴素娥说。
吴素娥明白了是怎么回事。齐栓半夜要进屋杀冯子忠,惊动了正在里面行窃的朱四,他开门想逃却被齐栓一刀杀了,天太黑齐栓也没觉出杀的不是冯子忠,就赶紧逃掉了。官府一时破不了案,就把冯子忠当成了凶手。
最后,冯子忠被屈打成招,判了死罪,很快就要押赴刑场行刑了。“我无父无母,是伯父伯母把我养大,如今我要被处死,他们一生看重名节,我不想给他们抹黑。我知道姐姐是个好人,曾救过我一命,我临死还能见到姐姐也是我的造化,就求姐姐帮我收了尸,随便找个地方埋了吧!”冯子忠哀求吴素娥。
吴素娥心乱如麻,左右为难,听冯子忠求她,就流着泪答应下来。
两天后就是行刑之日,吴素娥有心一走了之,但想到冯子忠的嘱托,她实在狠不下心来。
行刑的日子到了,刑场上人山人海,来了好多看热闹的人。冯子忠被押赴刑场,他不停地在人群中寻找。这时躲在人群中的吴素娥明白,他正在找她,看她会不会来给他收尸。
刽子手提着明晃晃的刀走向冯子忠,冯子忠绝望地闭上了双眼,刽子手挥起了钢刀就要冲冯子忠的头砍下去……
“不——”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吴素娥惊叫一声冲出人群,冲刽子手大喊:“他不是杀人凶手!”
人群一片哗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到吴素娥身上。刽子手停住了,差人过来将吴素娥带上来,监斩官问她为什么阻止行刑。
吴素娥一言不发,只是不住地流泪,让她说出是丈夫杀了人,她还是狠不下心来。差人不停地催促,那么多围观者在等她回答,吴素娥感到自己的身心都被撕裂了,她痛苦地大叫:“杀了我吧,都是我该死!”
监斩官见吴素娥讲不出到底是谁杀了人,还以为吴素娥是故意捣乱,十分生气,命差人打她。板子落到吴素娥身上,那边捆着的冯子忠大哭道:“不要打她,她是好人呀!姐姐你对我的大恩大德我今生无以为报,来世做牛做马也要报答!是我杀的人,就杀了我吧!”
冯子忠的话让吴素娥明白过来,她咬咬牙,冲监斩官大叫:“我说,我知道是谁杀的人!”之后一口气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出来。
保定府衙立刻派人到京城将齐栓归案,审问后齐栓对他杀人一事供认不讳。于是齐栓被判死刑,冯子忠无罪释放了。
吴素娥被婆家人赶回了娘家。她一生要背负害死丈夫的恶名,她万念俱灰,决定出家为尼。就在她来到庵中正要剪掉头发时,一个人出现了,正是冯子忠,他出狱后到处找吴素娥。冯子忠抢过吴素娥手中的剪刀,说自己要娶她。
吴素娥却摇摇头,她说冯子忠学识渊博,尽管这一次误了科考,但以后还有机会金榜题名,她一个寡妇又身背恶名,配不上他。
冯子忠态度却很坚决,一定要娶吴素娥。他说自己是死过一次的人了,现在什么都看透了,什么功名利禄、荣华富贵都是别人看着光彩,他现在只想为自己活着。吴素娥救过他两次,是他的贵人,他宁愿不要功名也不能失去她。
冯子忠的真情终于打动了吴素娥,她答应了。两人成婚后恩恩爱爱白头到老。冯子忠留在了徽州,一心学习探究制墨技艺,后来成了徽州有名的制墨大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老师过教师节吗?古代的老师都有哪些“别称”?
“教师节”即将到来,古代的老师过教师节吗?古代老师的称呼是什么呢?今天,我们来详细介绍介绍!“老师”一词是对在学校中从教者的称谓,“传道、授业、解惑"是其基本职责。“老师”最初指年老资深的学者或传授学术的人,如《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后来,人们把教学生的人也称为“老师”,如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儿,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明清以来,一般称教师为“先生”。19世纪末,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先生等辛亥革命元老将“西学"引入中国,创办新式学校后,遂开始在《学生操行规范》里明确将教师称谓定义为“老师”,但绝大部分学生约定俗成将“先生"改称为“老师",则是从民国时期开始的,并一直沿用至今。其实,在“老师”之外,古代对教师的称呼还有很多:师长:含有视老师为尊长之义,是古时候对教师的尊称之一。《韩非子·五蠹》:“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为改,乡...
· 紫蓬山梁岗村
梁岗村属紫蓬山旅游开发区管委会管辖,位于紫蓬山东北角,距离紫蓬山大门约3公里。全村18个村民组,人口1720人,土地面积6300亩,其中耕地1920亩,18个村民组有7个已整体征收,6个村民组办理了土地流转,经济结构已桑蚕和传统农业为主,2010年人均收入6100元。村党支部下有4个党小组,共28名党员,村两委成员6名。村委会位于农聚路傍,梁岗学校东150米。村内交通便捷,有环湖路和农聚路穿村而过,组组通业已形成;环境优美,建有整齐的梁岗小区,更有大片的林地和桑田;旅游景点多,有胜景、叙园生态园,有早已闻名的大堰湾度假村以及正在建设中幸福湾会议度假中心。概况梁岗村属紫蓬山旅游开发区管委会管辖,位于紫蓬山东北角,距离紫蓬山大门约3公里。全村18个村民组,人口1720人,土地面积6300亩,其中耕地1920亩,18个村民组有7个已整体征收,6个村民组办理了土地流转,经济结构已桑蚕和传统农业为主...
· 宋旭《山梁送客图》
宋旭《山梁送客图》绢本设色宋旭(1525一?),明代画家。字初穤,嘉兴人,家住石门,遂以为号。后为僧,法名祖玄,又号天池发僧,景西居士。学画于沈石田,工山水,兼长人物。亦善诗,工八分书。神宗万历(1573一l620)间名重一时。传世作品有《峨嵋雪霁图》;另有万历八年(1580)作《万山秋色图》,十一年(1583)作《云峦秋瀑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等。又有万历三十三年(1605)作《罗汉图》、《平沙落雁图》。万历三十四年(1606)作《云树山村图》扇面,时年82。石门宋旭写。诗堂:文(略)。丙辰中秋后六日,吉林宋小濂题於京师寓庐。钤印:宋旭石门宋小濂印鉴藏印:宋李心赏吉林宋氏古欢室主人图书记浍梅吟咏性情清代宋小濂题诗堂。
· 海南省-海口-琼山梁必强
梁必强(1531~?)字益斋,号源沙。海南省琼山县新坡镇梁沙村人。明万历二年(1574年)赐进士,授福建省泉州晋江知县兼考校案员。在任期间,极力主张废除八股,改革考务,实施闻名的“晋江考才法”;并创立“原、入、合、支、存”记帐法,一时轰动泉州。被朝廷主考文宗赞誉为“天下才子让晋江,晋江才子让必强”。其知人善任,大胆举荐人才,所培养提携的门生中,有钦差大臣、都察院巡按御史蔡梦说。十七年(1589年),蔡梦说曾亲临琼山梁沙村探望暂居故乡的恩师梁必强,为其建立牌坊,亲题“进士之家”横匾,并同游万宁县名胜东山岭。为人公正廉明,贴近民情,深受民众爱戴。二十一年(1593年)晋升礼部观政,离任赴京就职时,晋江百姓跪地送别。致仕后,三十七年(1609年)再登东山岭,令人用石板架设可直达华封岩绝顶的“渡仙桥”。不久被晋江人民邀请到晋江养老,并设馆施教,培育人才。著有《沧浪集》。
· 陆老师
图片制作[可阅览]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