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建设:“到××来看海”何时休止?
近期,国内多处暴雨致全国多地受灾。 这几年的暴雨,产生了一个新的流行词:“到××来看海”。网友们时不时晒一些城市因内涝成“海”的照片,开心一笑调侃之后,大都是无奈。 四川省的暴雨预警达到最高等级,从橙色变成了红色,多处桥梁垮塌、堤坝冲毁、城镇淹没;湖北武汉,50年一遇的暴雨,让交通几近瘫痪;北京首都机场,数百架次的航班延误;防汛抗灾中,来自各地的报道显示,相比以前,各地的预警机制、救援机制、迅速反应能力,都有了一定的进步。 暴雨成灾时,常会听到这样的解释:排水管线陈旧,排水设施受损,还有三十年不遇,五十年不遇,六十年不遇的大雨等。这些都是事实,可当它们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提及,被解释为雨灾的理由时,就会让人疲劳甚至愤怒。陈旧受损的排水设备,为什么任其陈旧下去?三十年不遇之时,为什么就想不到五十年不遇、六十年不遇?“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的说法,难道只在暴雨突发时才被记起? 城市内涝不是刚刚出现的问题,城市建设要“面子”不要“里子”也饱受诟病,可为什么在城市建设中,类似的错误总会重复出现?每次暴雨过后,总是在反思,相关部门也总会有表态,可是,有多少的“没问题”到下一次,又出了问题? 暴雨不可避免,让暴雨中的城市更安全,却是管理者的职责所在。看看公众最担心什么?央视的调查显示:39%的人担心井盖是否会盖好;25%的人担心危险路段是否有明显提示;12%的人担心立交桥下会不会积水;12%的人担心公共交通是否即时调配。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人担心的是:暴雨中,城市的道路是否安全。 对于公众而言,五十年不遇之类,更像是一个抽象的数字概念,他们关心的是那些可以感知的具体细节:不会掉进下水道;危险路段有防护;不担心立交桥下成汪洋;大雨中能够坐上车,平安回家。 在我们的城市里,有多少这些看似不显眼却暗藏杀机的“小细节”?比如,马路上一个小小的井盖,环形路上一个调头口,立交桥下一个水位标记;有多少城市建设中需要弥补的欠账:北京的排水管线,大部分为上世纪50年代建造,老化严重;而在武汉,丹水池、夹套河、青菱等片区,地下排水管网建设几乎还是空白;此外,还有多少需要调整改变的建设理念。城市“面子”好看的同时,能不能让“里子”可靠?城市的生态建设,可不可以多些通盘考虑? 造成城市内涝最主要的原因是大部分城市的排水系统设计标准偏低。,由于历史原因,许多城市老城区部分路段原设计标准较低,雨水管道管径偏小,随着新建城区面积的不断扩大,管道收水面积也不断增加,原有管道已远远不能满足现在的排水需求。稍遇强降雨,雨水就不能及时排放。” 城市规划一定要有预见性、前瞻性,才不至于排水系统建成时就发现已经落伍了。排水设施这些地分更应该是百年大计,甚至比地上设施需要更精心的设计和规划,建成后再推倒重来,意味着付出的代价会更大。 下一场暴雨,我们是否更安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