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随州的无奈与反思
湖北随州曾出土了曾侯乙编钟,而最近再一次名声大噪,当地正在开展发掘的叶家山墓地被认为是“21世纪最重要的西周考古发现”。然而,另一方面,这座历史文化遗存丰富、1994年被公布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不久之前,却由于名城保护工作不力被住建部、国家文物局通报批评。 面对“黄牌”,随州人似乎并没有感到很意外,同时,也多少有些无奈。 1994年,随州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13年初,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不力,随州被通报批评。此前的2011年7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检查评估专家组到随州检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情况时认为,随州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文物保护工作突出,但历史文化名城古城风貌保护规划得不够理想,历史古迹、护城河等保护还有待加强,地方文化特色没有得到充分彰显。在随州现存唯一一条老街――草店子街考察时,甚至认为很难将其与什么历史遗迹联系起来。 2013年7月,笔者在草店子街看到,1000多米的小街,两边多是低矮的瓦房,街两侧一溜店铺卖着烤鸭、米面油、炒货、热干面等,还有美发店、洗衣店、杂货店。生活气息浓厚,但是几乎感觉不到老街应有的痕迹。这里留下来的老建筑很少,有点年头的只剩两片马头墙,还有几十间老瓦房,又破又旧。 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古城墙是随州的无价之宝。然而,由于多年的大拆大建,现在古城墙所剩无几。随着时代的发展,随州古城墙被逐渐破坏。据了解,随州曾经对一些遗留下来的城墙进行恢复,然而,对其翻新、加固的材料是现代砖和混凝土,反而破坏了城墙的历史感。 历史文化名城主要是考察城区规划,城墙、护城河、古街古民居等地面建筑的保存状况,而随州的地上历史文化遗存本来就比较贫乏,而且以前在城市规划方面不是很重视,多年大拆大建,仅有的历史街区、古建筑、古遗址等损毁严重,古城风貌日渐缺失。 随州此次被“黄牌”警告,也有着“随州式”的无奈。随州的主要优势是地下文物,拥有擂鼓墩、羊子山等四大墓葬群,已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50余处,新石器时代文物3000多件。但地上历史遗迹一直偏少,历史街区、护城河、古城墙本来就不多。当年能评上“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靠的是包括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编钟在内的厚重的地下文物和炎帝神农文化等元素。十几年来,这些元素也并没有减少,甚至还在不断增加。 此次“黄牌”,通报批评后,随州市委市政府知耻后勇,立即成立名城保护委员会及其专家委员会,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强化名城保护工作。 相关部门人员表示,以前市里也做过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但不太合理,也没完全按规划执行。今年4月,随州与中国规划设计研究院签订了《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护城河两岸保护与环境整治规划》等规划编制合同。项目编制组专家已完成了现场调研和资料收集,正在加紧进行新的规划编制。 目前,有关部门已对全市历史文化保护项目进行了全面普查和确认,并分类统计和建档。有望在8月底前完成的《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将为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大遗址是指文化遗产中规模和文化价值突出的文化遗址,纳入国家大遗址保护的单位将获得国家经费等方面的重点支持。随州将通过建立遗迹公园等多种模式,有力保护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和恢复古城风貌,并促进当地文化和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