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城市规划“撞车”坚持规划先行
最近看新闻报道,南京市一道长约1.2公里的防洪江堤,去年三四月刚进行了绿化,但最近市民发现,长势良好的绿化带,被铲得只剩黄土。 相关部门解释称,此处绿化带是水利部门去年加固改造江堤时,耗费七八十万元建成的。如今,其他部门为打造更高档次的滨江风光带,把之前的绿化铲掉,要换成“档次更高”的绿化植物。 绿化江堤,本是为了美化环境、方便市民休闲;而作为南京市十二五规划内容之一,滨江两岸百里风光带要打造成滨江门户地、市民休憩地、游客目的地,形成休闲景观名片。二者都是为了把南京建设得更美,似乎都没问题,但拆拆建建、重复建设的后果,是一年前才投入的数十万元公帑打了水漂,大量物力、人力付之东流,如此提档升级的城市建设,代价未免太大。 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该地段缺乏长远统一的城市规划,建设随意性较大。 一公里多的地段,就因规划“撞车”而产生较大浪费,而滨江风光带长达58公里,还有没有或者说还会不会出现类似情况,这实在令人担心。 当然,更令人担心的还在于,城市规划“撞车”导致重复建设和浪费的现象,并非南京独有,全国十分普遍。 比如各地愈演愈烈的“短命建筑”:使用寿命高达四五十年乃至更久的高楼大厦、高架桥、立交桥,才使用十数年甚至几年,就面临被拆除的命运;大型广场刚铺设完毕,又传来要被改建的声音……住建部官员曾,中国建筑的平均寿命只能维持25~30年,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 城市规划是城乡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依据,小到一座村庄,大到一座城市,都离不开规划先行。中国各地并不缺规划,但各种规划在创造出让人眼花缭乱的发展成果的同时,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也备受挑战。其后果,不仅让浪费如影随形、破坏不可避免,更会伤害政府公信与权威。 如何强化法律条文和执行力,提升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与法律约束力,让规划尽早走出像橡皮泥那样被随意揉捏的窘境,让规划真正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值得深思。相关部门理应注重城市规划,把好城市建设规划关,不给城市建设留遗憾。 城市建设要规划先行,注重城市规划的基础性、引导性和方向性。作为一名城市规划工作者,在做规划项目时,城市建设都要提前做好规划控详,要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等多角度考虑做好规划,把好城市建设第一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