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城市设计“弊病”如何避免?

2017-06-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90
转发:0
评论:0
城市设计“弊病”如何避免?,近年,每到夏天强暴雨,就会在网上看到很多城市地区出现积水,被网友戏称城区可以

  近年,每到夏天强暴雨,就会在网上看到很多城市地区出现积水,被网友戏称城区可以“看海”。城市“海景”年复一年,遭遇暴雨就“看海”,这也不得不让人们开始反思城市设计的短视和弊端。

  合理的城市规划设计,可以让城市发展更科学美好。可是,在多年来我国城市化遇到的种种意想不到的难题中,城市规划设计应用过程中问题不断出现,一个个诸如“看海”的城市病例直接或间接困扰着所有城市人――包括城市生活者和服务管理者。

  那么,城市设计中如何避免诸如“看海”这样的弊病呢?

  令人担忧的城市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迅速发展,但城市规划设计理念模糊、体系缺乏。

  我国某中部城市开发的新城区大气磅礴、风格独特,但由于环形路太多,参照物太少,不少新老居民都有过迷路经历。在一些地段,旁边的建筑物几乎一个模样,没有了参照物作比较,稍不留心,就会迷路。

  还有些城市,有的不少地方名胜故居被拆,有的现代工业生产发展迅速造成与历史传统继承之间的矛盾,有的建筑与城市文化极不相容,如“军刀楼”造型、“日之丸”印象等,还有的城市软硬环境设计脱节,成为文化沙漠城、睡城与鬼城……

  新世纪以来,中国城市规划意识不断得到强化,却由‘规划不足’走向‘规划过度’的另一个极端。”受城市综合素质和发展水平的局限,特别是实际操作中“换得太快、操之过急”,表面上的繁荣和众多的规划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产业同质竞争、项目重复建设、空间批量生产”的粗放式城市发展模式。

  城市病为何层出不穷

  “这一个个设计失败案例或病例之所以层出不穷,关键是缺乏城市设计艺术的正确观念引导,缺失城市规划设计艺术基本理论支撑,缺少有力的体制机制与法制保障。”华东理工大学副教授于炜在对我国相关城市规划设计案例的解析中,对城市规划设计病例的病因作了归纳:

  1、规划不足或过度,没有全局、宏观统筹。如对城市交通、防汛应急预计不够,或对某些功能过度强调开发。

  2、政策空缺或失误。如相关城市设计体制机制与法制的不健全,导致文化文物保护政策等的缺失、各类交通模式的比例关系政策滞后。

  3、技术落后或失误。如玻璃幕墙技术前期美观,后期却存在隐患。

  4、还有草率速建鲁莽快拆的献礼工程或质粗的豆腐渣工程等,以及形态丑陋的城市造型、结构、色彩、肌理等,都缺乏美感与协调。

  规划本应是‘因地制宜’和‘适度超前’的统一,需要认真研究城市发展的现有基础和资源条件。然而,在媒介社会背景下,吸引眼球的‘城市形象炒作’或‘信息社会背景下的直观政绩形态’取代了原本用来指导城市科学发展的规划。不少城市的规划多半属于“徒有其表”的面子工程,表现在具体规划中就是内容雷同、相互因袭。

  城市设计要“软硬兼施”

  面对种种城市病例,如何变废为宝,如何转危为安,更重要的是如何在以后的设计中避免出现类似问题,这成为城市规划设计领域专家们关心关注的焦点。

  要构建超越传统城市规划局限、并从根本上避免病例再次发生的广义城市设计艺术全新理论框架。

  城市设计要“软硬兼施”,以视觉秩序为媒介,容纳历史积淀、铺垫地区文化、表现时代精神,真正以人为本,尤其以市民大众为本,并结合人的感知经验建立起具有整体结构性特征、易于识别的城市意象和氛围,把艺术之美和人文之善贯彻于构成城市科学之真的方方面面。在城市发展热浪滚滚,“城市化”迅速成为高频词的今天,实际上,人们是否真正了解了什么是城市、城市化以及什么是中国的城市化,仍是一个很大、很严肃的问题。

  针对相关城市规划设计领域缺乏有力的体制机制与法制保障的情况,加强立法执法是完善和落实城市规划设计的根本保证。而对城市设计的专业设计体制、建立针对城市设计工程的运行管理机制、建立针对城市设计项目的督察奖惩机制,是破解当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病例顽症的关键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城市设计
何谓城市设计?城市设计是一门介于城市规划、景观建筑与建筑设计之间的一个专业领域。它处理城市之中的大尺度组织与设计。在由许多建筑所共同组成的群体中,城市设计处理其建筑群体中的组织关系,以及建筑物之间的空间。城市设计并不处理个别建筑之建筑设计。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之差异许多人普遍误解城市设计为“设计一整个城市的建筑”。实际上,城市设计在应用对象、处理范围、工具、方法等方面,相对于建筑设计差异甚大。城市设计处理的空间与时间尺度远较建筑设计为大,它处理街区、社区、邻里,乃至于整个城市(虽然当代城市设计绝少至一整个城市的范围,除非城市规模较小),其实现的时程多半设定在十五年至二十年间。相对于建筑设计,仅需处理单一土地范围内的建筑工作,建筑物完工至多仅需三或五年,城市设计在空间时间方面有着相当大的尺度差异。城市设计所面对的变数也较建筑设计为多。一般城市设计的工作范围涉及城市交通系统、邻里认同、开放空间与...
· 三九寒天如何养生?避免过分疲劳避免酒色过度
三九天后,寒气逐渐达到顶峰,人体的消耗也逐渐增多。中医指出,三九养生要特别讲究,那么三九寒天如何养生?首先,要护好肾。中医认为冬主肾,肾精又是五脏之精的根本,有“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的说法,因此冬季是固肾的好时机。在避免过分疲劳的同时,更要注意节欲、少酒,避免酒色过度造成的肾精亏损。这时可适当进行食补,多吃一些高热量和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等。第二,睡眠充足、少熬夜,以保持心神饱满。饮食上可多吃些养心安神的食物,如大枣、桂圆肉、百合、莲子、小米等。第三,老年人在这时要多晒太阳,不要过度劳累,少出汗,不做剧烈运动,避免无谓地损耗阳气。同时还要注意保暖,多增添衣服,避寒就温以藏阳气。知道了三九寒天如何养生,此外,三九节气因天气寒冷,人在“补”后不易上火,因此气虚、血虚、阳虚的人在这时可以分别适当进补。
· 办公室男性如何避免发胖
办公室白领男性尤其面临发胖的危险。原因如下:1、长时间久坐办公,由于工作紧张而缺乏运动;2、心情抑郁从食物或酒精中寻求安慰;3、体重和你所承受的压力会形成恶性循环:一般人在压力之下容易饮食过量、消化不良而造成体重过重,于是更易受压力的影响;4、有人认为“心宽体胖”,胖起来是一种无忧无虑的表现。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这种说法不无道理,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多数的男性结了婚以后身体就像气球被吹起来一样迅速发胖的原因之一;5、一般男人的体内有大约300亿个脂肪细胞,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细胞就会重一些。因此,几乎每一个男人在30岁以后总是要比以前重一些。并且他的基因、荷尔蒙和减慢了的新陈代谢都开始对他的腹部产生影响。尽管男性不崇尚“骨感美”,但日渐发福也并不是一件好事,至少你会非常希望不借助镜子就能看到自己的腰带扣。男性易发胖的部位和女性不同,“啤酒肚”便是年轻男士最头痛的事。但是,啤酒肚并不是不可避免的...
· 古代生活史——避讳的弊病
?这一时期避讳的风尚带来一些弊病。宋、金朝廷礼官为维护皇权的威严,“每欲其多庙讳”。随着各朝皇帝的替代,庙讳陆续增添,而且在实行时,连一些形似的字也列入回避之列。如宋真宗名恒,从心从亘,音胡登切;缺其一画则为禲,音威。于是连相也不敢用,而改用“常”字。在日常生活中,使人们感到“不胜曲避”,动辄有触犯庙讳的危险。许多庙讳加上其嫌音,士人在参加各级科举考试时最易违犯,一旦不慎,便名落孙山。为此,在举行考试时,贡院都“晓示试人宗庙名讳久例全书”,张挂在墙壁或铺陈在道路上。但是,每次考试总不免有一些人因“用庙讳、御名”,违犯“不考式”而遭黜落。宋孝宗时,宫中将旧版《文苑英华》交给宦官校雠,“改易国讳”。如押“殷”字韵诗,因冒犯“宣祖”赵弘殷之讳,乃改殷为商,于是将一诗之韵全令协“商”字。宦官招募“后生举子”为门客,他们“竟以能改避为功”。这时只有大臣周必大觉得这种做法“尽坏旧本,其甚害理者”,“殊...
· 历史揭秘:清朝如何避免皇位之争?
翻开中国历史,皇位争夺绝对算得上是一部经典故事。为了安全确认继承人,各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皇位继承方法。最常见的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可还是避免不了同室操戈骨肉相杀。然而清朝却不一样。网络配图不同于其他朝代,清朝确立皇位继承的方法是“秘密立储制”,这是康熙首创,在雍正时正式确立,皇帝写下继承人的名字,比如说康熙要写继承人,就会用满文和汉文写上“四阿哥”这个名字在里头,皇帝一般在位时就写下储君之名,密封藏在一个匣子内,高悬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面,由于是在位就写下的,避免了皇位争夺的勾心斗角。网络配图立储的匣子,一个由皇帝亲自放在“正大光明”匾后,一个放在内务府收藏以备核对,这一条历史上颇有争议,为什么要这么做,特别是首创者雍正,我们都知道康熙晚年在立储问题上犹豫不决。网络配图最后他写了一道密诏放在“正大光明”匾后面,然而很多人都质疑继位者雍正在这上面做了手脚,即著名的“即位十四子”改成了“即...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