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设计随笔――江月年年只相似?

2017-06-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32
转发:0
评论:0
设计随笔――江月年年只相似?,平时有空看看画展,当代的艺术见得多了,很多是表现一种彷徨分裂、阴暗、恐惧、失

  平时有空看看画展,当代的艺术见得多了,很多是表现一种彷徨分裂、阴暗、恐惧、失衡、内分泌失调。可能是我们的时代的问题太多,艺术家审视之、表现之,时代的负面,在画作中化作一种强烈的趋向,在观感上刺人一激。

  以前的中国画,多表现山水、花鸟鱼虫,自然、平和、玄远,从这一点上看,古人的心理问题一定是比现代人少很多的。这是时代与生存环境的不同。古时,只要不是兵慌马乱的乱世,古人的生活更自然,更单纯,更生态。

  古时的老百姓,人可能愚味些(知识普及有限),知识少些,但与自然相敬相亲,视觉污染少,人单纯多了。相对现代人的可能性少了,但未尝不是一种幸福。密斯说设计、审美“少就是多”,生活何尝不是如此。

  今天老百姓估计大部分都希望拥有别墅。因为别墅多是居住面积大,有小庭园,并多是大自然怀抱中。中国的古典园林,如江南的私家庭园、北方的皇家园囿,都是师法自然,要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园是把“自然”围进来,物质上的围合,却是古人心中追求天人合一理想的延展。能建造江南私家园林者,非富即贵。那普通老百姓呢?民居,大部分有院子,如四合院,房子围合一块方形的天地,种树种花,引风引雨,还要做为标准化批量“生产”。再说古时乡村的民居,抬头见青山绿水,舒心自然。以前是农业社会,大部人是与自然零距离的。种菜施肥更是原生态的材料,循环再理用。

  赖特的草原别墅是“地平线上的建筑”,古时的大部分建筑那更是地平线上的了。到了今天,柯布的垂直城市成了现实,人们窝进石屎森林中,可能生活便利了,信息爆炸了,人分神了,沉下来的少了,离自然远了,不悠然了。

  丹纳比喻文明为大厦,古希腊时,人在一层,人心和艺术都自然,雄壮,健康,到了后来教堂冲向天空。再后来文明站得越来越高,看自然是鸟瞰式的看,隔了一层又是一层。当下不说文明如此,连物质上的居住也是高高在上,人在俯视大地的同时,心里也许会有玄晕感。

  老爸说他小时候乡下河里都是鱼,一群群的。我小时候常偷偷去河边洗澡玩水,河里鱼是有的,但不是一群群的。长大了再回去,河边垃圾是一堆堆的,没有下水洗澡寻找儿时的记忆的勇气。到河边的竹林,竹子上挂满了塑料垃圾袋,红、白、篮。想想才明白,小河地势低,下大雨水涨袋高,“红、白、蓝”就挂上竹杆上了,有一种怪诞恶心。所谓“月上柳梢头”,现代版是:袋上竹梢头。亘古至今,江月年年也许是相似的,但环境和人心却大不相同了。或许,一些当代艺术家可能以此为灵感,成一怪异风格内容的画作,反正我是见怪不怪了。

  想想自己,作为现代社会的园林景观设计者的一员,设计品还是单纯点好,不要太复杂,形式干净点,合情合理;绿点、自然点,多一点平淡率真的美。如果繁上加繁,让人疲倦,甚者成一视觉污染,那就苦煞现代人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设计随笔――广场的人气
公司在深圳市民中心附近,有时下班后会去中心书城看看书,逛逛音像店,或去图书馆,音乐厅。节假日,时常会和家人开车到莲花山公园停了车,先看关山月美术馆的展览,再到公园里特区三十周年o念园放风筝或踢球,到了吃饭时间再到中心书城找吃的,随便买两本书回家。中心书城有时会有各种活动,偶尔也会和家人去⒓印从公司走到中心书城只要七分钟左右,会经过广场,这里有丰富的活动,如很多小孩在学单排轮、骑车;有不少卖唱的在演出,乐队M合的、自弹自唱的、拉二胡的、吹_克斯的;有零星卖小免子、蚕虫、民间手工小玩艺的;有给人画头像的……,在图书馆、音乐厅大型流水墙前常有一批玩花式单车的年青人。广场中还散布对对情H。这些人在若大的广场中,不会o人熙熙嚷嚷、人多为患的感觉,但已很热闹,人气足,如果人再多了,我觉得会像闹市,人不多不少,刚刚好。曾经有保安驱赶卖唱者的事,还上了报纸。驱赶,这个我觉得没必要。这些卖唱形为,是城市的一...
· 设计随笔――粗野与光鲜
如果长呆在城市,也许你也有这种感觉:平时在外吃饭,进入环境精致的餐馆多了,就想找个“农家乐”;在城里呆久了,就想出去散散心,如海边,乡村,山野。就像我们饮食,不能老是吃精粮,还要吃粗粮、杂粮,这样营养才均衡互补。以前在外吃饭,请客者点菜都是大鱼大肉,一盘青菜辅之。后来发现桌上还有一盘粗粮,里面是红薯、芋头、煮熟带壳带皮的花生、扁豆等。在城市里,我们触目所及大都是硬邦邦的:房子、马路、栏杆、招牌……见到的材料也大都是硬邦邦的:混凝土、玻璃、钢铁……建筑设计上有轻、光、挺、薄的说法。现代主义先驱柯布西耶前期作品干净利落,光鲜之极,后期受战争的“洗礼”,出现了粗野风格的作品,有人戏称之:野兽派。这是一个设计师生命过程中心态信念变化致使作品的变化。普通城里人在一个时间段中见的“光鲜”的太多,会思“野”。现在农家乐、乡村游、生态游受欢迎也是此理。柯布西耶早期作品,光鲜精致柯布西耶晚期作品,粗野厚重云...
· 设计随笔――繁简(个园杂记)
个园,如她所在的城市扬州,让我心喜。其喜有:一是“个”。个,为什么是个,“个”,竹的一半。用现代的说法是:立意有创意。主人黄至筠,“筠”,竹也,主人对竹有情结,我也喜欢竹。二是四季石景。用现在的说法是:设计构思有创意。更重要做出了四季之感,四石景所选石种、所处位置、参观序列、叠石规模及与别的元素(亭、墙、桥、植物)搭配等,都很精到,实实在在的做出春、夏、秋、冬的感觉。所谓设计要有理念,但更重要的是能落实。四季石景确实不是虚有其名的。如春石,用石笋配于竹子,处于入口。如冬石,皱皱巴巴的白色湖石结合素白的透月漏风墙再配上腊梅,冬之情出,其位置在园子一角,要用心找找,藏,冬藏之意也。前人的评语是“春景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景惨淡而如睡”,“春山宜游,夏山宜看,秋山宜登,冬山宜居”。四季景石三是布局不繁。空间即开敞又丰富,不象有的园子太曲折。园子以高大夏山、秋山及一二个轩、...
· 规划设计随笔――深圳双年展
双年展印象较深的两个,一个是在屋顶平台上的圆形旋转座椅,不少人在那玩,尤其是小孩,纯粹觉得好玩,红色抬高的底座,红色的大伞,白色的旋转座椅就像一个个被放大的蘑菇。颇有趣味,有意思的是坐在椅子上旋转的时候,因快速运转与周围环境的静止,会产生两种不同空间的错觉,同是坐在座位上的人,静止的在空间里旋转,这种交接下拍出的人物照也很有意思。地下室内展区是关于人口居住密集的建筑设计,看的眼花缭乱提不起兴趣,大部分层叠交错的建筑形式看的很压抑,虽说是提倡回归大村落的整体氛围,提倡邻里交流,但过于繁复的功能和叠层却造成阳光、空气等问题的阻滞,并无法从根本解决问题。印象较深的是实体集装箱改造的环保建筑,小户型,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简洁通透的空间,减除一切不必要的设施,实际可用。运用节能、资源循环再利用、施工便捷的新型外墙涂料,运用垃圾和污水一体化净化和产肥系统,和纳米抽油烟机,达到节能环保。
· 设计随笔:“睡觉的中国人”与城市家俱设计
翻专业案例书,看国外的公共景观项目,给公众停留休息的坐凳很多是又宽大又美观的,游人或坐,或斜躺,或全卧,看景看天晒太阳,舒适休闲的很。从业多年来,常得到甲方要求:坐凳小一点,不要做的太长,长凳中间一定要凸出,有得要做成翻腾波浪状。目的都是不让人躺下,只能坐,主要是不让社会闲杂人员的在此睡觉,这道“景观”不雅,管理上也不方便。而提出这些要求的项目是很多是市政项目。确实,中国人的素质整体上是较国外发达国家的素质差一些,“社会闲杂人员”可能比国外的要脏一些,不雅些,中国人多,基数大,躺下睡觉的人的相应会更多。但公共环境中,为了防止他们去躺,为了管理方便,而从公共设施中的凳椅的不舒适度去处理,觉得不人性。公共环境,应给公众一个舒适宽松的环境。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中国人是太累了,作为市政公共设施的城市家俱,坐凳做的宽大点,美观点,躺下小睡一会的中国人也许会优雅些。国外的公共景观项目,给公众停留休息...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