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随想――骨子里的遗传对传统的随想
一
近日,去美术用品店买东西,店老板说了一句话让我觉得深刻:黑、白、红,中国人骨子里还是偏爱这三颜色。
当时我问到宣纸、墨的事情,他随便展开他对传统中国书画的用品的行情的说法:真正的宣纸在深圳是供不应求的,在西安,喜爱和从事传统书画的人很多,书画用品在那边需求量很大,上海很现代,崇尚油画西画为主……,最后就是那句:黑、白、红,中国人骨子里还是很偏爱这三颜色。
店老板的话是否完全正确,我不好评说,特别是对宣纸、墨、国画颜料等的售量行情不太了解。他说的对黑、白两色的喜爱,我想应该指的是喜爱中国书画的人,骨子里偏爱黑、白两色,这类人或换成古人的说法叫:文人。中国普通老百姓可能不会从骨子里喜欢这两种色,不太吉利的色彩吧,对红色的喜爱,那是绝对的了。
二
近日,去关山月美术馆看了平面设计展,里面有不少国内成名的平面设计师的作品,不少是采用中国传统形式传达信息的,觉得这类设计品不在少数,这些设计师可以说是文化人,既上面所说的“文人”的一类吧。他们对中国传统的喜好留露于作品中。
我觉得这是设计的一种趋势吧:这个世界是越来越多元了,没有这个绝对好,绝对对;那个绝对差,绝对错的问题,这只是关乎个人选择的问题。对于平面设计,设计人选择最能有力表达作品内涵的创意和形式,形式为内容所用,但在展品中我看到一些趋势,偏爱传统形式的挺多,说明他们骨子里对这个喜爱、认同。从历史角度也说,是对传统的回归。
三
近几个月,听歌。老偏好,听一些老摇滚或比较悦耳的摇滚、民谣歌曲。但听的最多的是周云蓬的《牛羊下山》,周以前的歌有反讽的,有很诗意的,但这次《牛羊下山》里面基本唱中国古典诗词。初听觉得奇怪,音乐是古意盎然,听多几次后,感觉到其中对每首古诗词所表达的心境、境界在乐与唱中流溢。他自己所说的:中国人从小孩子就学古诗,这些古诗中有一种美感,中国人的审美感觉在其中得到培养,中国人自小就按受了这些审美的教育(原话没有记住,大意)。
四
二年前,林怀民与云门舞团来深圳演出“行草2”,当时在网上看到这个信息后非常兴奋,很想定票,但因要出差,错过演出的那两天,只能做罢,到现在心里一直悻悻。
云门舞团是当世界公认的现代舞一流舞团,林怀民亦是编舞大师,其舞吸取了东方文化的精髓,其中包括中国的太极、书法、对传统文化、意境的传承创造及印度佛教思想等等。其鲜明的特色,有别于西方现代舞的技巧,有别于西方的境界,从东方文化中领悟意境及主题,都让其独树一帜,蔚然成家。这个我想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代大家在这片水土中掘的深,出的精彩。
四
十多年前,我看到的豪宅都是欧陆风,如万科当时的俊园、四季花城。小区园林景观也是欧陆风,图案式修剪绿篱,模仿其形,但得不得其神不好说。这种风气也是香港传过来的,我后来去看了一下香港那一类型的楼盘,局促,小而精,地少人多所致吧。
后来,楼盘风格慢慢多起来,园林风格中什么现代风、巴厘岛风、中式风等等。欧陆风的种类也多起来,法国的、英国的、西班牙的、意大利的。中国风,如万科的第五园,清华苑,其中第五园有“骨子里的中国”的广告语,是否真做到了“骨子里”,不好说,但形式是挺有中国味的。酒店的风格也慢慢注重传统的与地方风格的传承,如北京的香格里拉大酒店的园林是北方皇家园林的风格,如丽江悦容庄中的当地本土风格,这些由于酒店由于突出当地地域特色及本身的酒店综合素质,非常受欢迎。
中国春秋时期,有百家争鸣;新中国成立,毛主席说要百花齐放,但当时不是真正的百花齐放,那是有限度的。今天,中国人慢慢富裕了,思想、选择多元的了,是无数家争鸣的时代。
设计风格也是多元了,设计上是真正所谓的“百花齐放”的时代,各种风格的存在及使用不完全是对与错的问题,而是选择的问题,但对传统的一种回归,却是人“骨子”里的情结,如那个店老板所悟到的。人骨子里有一种基因遗传,文化也有基因遗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