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源流考 作者:罗俊扬
罗氏源流考
・罗俊扬・
罗氏家族源于炎帝,一脉相承,世系清楚,别无多头,延续至今已拥千万余之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成员。罗氏家族忠于祖国,孝敬祖宗,不惜牺牲,抵御外患,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罗氏家族艰苦奋斗,讲究科学,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是中华民族的一支生力军。
据《姓篡》载:“罗为祝融之后”,《姓范》也说是“祝融之后”。又据宋淳熙甲辰年(1184)朱熹题于南康白鹿洞的《罗氏谱序》说:罗氏为“祝融之后,居平江(今湖南汩罗江流经平江县)。”相传祝融为炎帝后裔,炎帝即神农。晋《伏滔集・习凿齿论青楚人物》载:“神农生于黔中(今湖南常德地区)。”《山海经・海内经》又载:“炎帝之妻,赤水(在川黔界)之子,听�@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查《中国历史纪年表》,炎帝世起于公元前3218年。《帝王世纪》载:炎帝“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长沙(原长沙郡茶陵县,今改炎陵县,有炎帝陵)。”楚屈原(约前340―前278)在《远游》中写道:“祝融戒而还衡兮(另一版本为‘跸御兮’),腾告鸾鸟迎宓妃。”衡,即衡山,隋文帝诏定衡山为“南岳”。唐《元和郡县图志》引《南岳记》:“衡山者……炎帝馆其岭,祝融托其阳。”南岳群峰起伏,峪岭交错,最高峰海拔1290米,名“祝融峰”,为南岳72峰之巅。《水经注》载:“衡山南有祝融�帷3�灵王之世山崩,毁其坟,得营邱九头图。”又据陈田夫《总胜集》序言:“祝融峰顶,周、秦以前即有岳庙,用以祀祝融君,到隋末唐初,祝融峰顶上庙宇移到山下,山顶仍留有祝融君祠,但屡遭风彐毁弃,沿革已不可稽查。现在山顶的祝融殿,是清乾隆十六年(1751)下诏重建的,石墙铁瓦。”祝融峰后有罗汉洞,是祝融子孙为其祖守陵之处。由此可证:炎帝―祝融世族,即在今湖南境内繁衍生息。
录长沙罗氏《历代祖先世系图》如下:
朱熹《罗氏谱序》继续说:居平江的祝融之后,“郐公得宝石,置于盘,盘浮于水,能辨方向,献与周,宣王命为罗盘,封罗国,其族遂以为氏。”又据《万余公房序》说:“我罗氏承祝融后,稽之史册,历有明徵,周宣王时,鼻祖�(应为郐之误)公有功于国,封于罗,后世以国为姓,此罗氏之始原也。”湖南,是祝融后裔繁衍之区,也是天然磁石出产之地,今祁东七宝山、桂阳黄砂坪仍产磁石。郐公获磁石置于盘中,浮于水,发现能辨方向,以为宝石献给周王朝。周宣王(公元前827―782)在今湖北襄阳附近封赏一片土地给郐公。于是郐公领一支人自平江移居该地。据《水经注・湘水》说:罗子国“故民襄阳宜城县西。”附近有一长渠,亦因罗而名。《读史方舆纪要》载:“长渠,在宜城县西四十里,亦曰罗川。”
《左传・恒公十三年》载:“十三年(前699)春,楚屈瑕伐罗……及罗,罗与卢戎两军之,大败之。”楚为了称霸中原,公元前690年,再攻罗子国。罗败,迁国枝江。《路史・后纪八》说:罗“初国宜城,后徙枝江。”《后汉书・卷三十二》也说:“枝江,侯国,本罗国。”《大明一统志・卷之六十二》说:“荆州府枝江县在府城西一百八十里,故罗国地。汉始置枝江县,属南郡。”
楚文王时(前689―前677)迁郢(首都)于江陵,又逼罗国迁徙。据《通史》载:一支“罗君之后也,支孙氏焉。其国在宜城山中,后迁枝江。晋中山王司马服妃,蜀郡罗侯氏,”后为蜀中罗氏。又据《禹贡》第七卷载:另一支“罗与戎自宜城徙枝江,徙平江。”平江,即汩水。《水经注・湘水》:“汩水又经罗县北,本罗子国也,故民襄阳宜城县西,楚文王移之于此。秦立长沙郡,因以为县,水亦谓之罗水。”光绪《湖南通志》中有:“案县志,湘阴故罗城二:一在县北六十里汩水南之小洲,曰古罗城,当为汉以前罗县治;一在县北一百零五里长乐市后。”乾隆《湘阴县志》载:“罗县故城,在县北六十里,即春秋罗子国。”《嘉庆一统志》说:“长乐故城,为梁罗县治也。”《考古通讯・1958・2》载《湖南湘阴古罗城的调查与试掘》报告说:“在今汩罗县河市,李家河与汩江汇合处有古罗城城址,城址呈长方形,东西490米,南北400米,墙高3米、宽14米。城内发现战国时代习见的陶鬲和陶豆等。”在古城附近的河沙银铅合金的圆孔圜泉,铸有罗氏族徽图形,俗称“古罗泉”。该泉直径3.15、孔径0.6、厚0.1厘米,重5克。在苏州道前街拓宽工地出土的数万枚自汉至元代的钱币中,亦发现“古罗泉”,直径2.2厘米,厚1.3厘米。宋时行用的纸钞也以“古罗泉”图案作装饰,现今仍以“古罗泉”图形作为财富的象征。在长沙市近郊,还出了西汉时“罗长之印”缪篆滑石印章一颗,印面长2.0、宽1.9百米附泉拓、印拓如下:
对于郐公之后的部分族民的迁徙经过,清乾隆甲戌《罗氏秧田谱序》作了概述:“周宣王时,封郐于罗,遂以国为氏,今岳郡平邑(即今湖南平江县),离城二十里有古罗山,即所封罗国也,后迁之宜城(今湖北省南漳县),历江陵之枝江,周末复徙长沙。”
录长沙罗氏《历代祖先世系图》如下: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3),荆王“献青阳(今长沙)以西”,秦军入湖南。罗子国遗民大多臣服于秦,有的仕于秦政,后又从于汉室。据清乾隆十二年福丕《豫章罗氏源流考》载:“秦武陵(今湖南常德)令君用公,督运官铁,溺洞庭。……君用公遗孤名珠,仕汉高祖,为治粟内史,奉命守九江(今江西省),因郡人张文献地相灌婴侯,筑江右新城,横十里许,癖六门,告成,寻拜相国大司农。至惠帝时(前194―前188),仍出镇九江,植豫章于署,遂以名郡。”又据元至正五年翰林院侍讲学士苏天爵立石《豫章沟 亭记》:“汉景三年(前154),吴王濞连七国反命,下太尉周亚夫讨其叛,灭之。亚夫请建置,重新南服,以九江郡属有新城,灌婴侯之所计,大司农罗珠公之所筑也。请定为郡,隶十八县。时大司农手植豫章于庭前,始称郡曰豫章。”
据《前汉书・地理志》记载:“汉平帝时,对全国人口进行过普查,元始二年(公元2年)统计,入汉籍的有12233062户,59594978人,这就是后来所称的“汉族”。罗氏大部在汉族之内。至唐贞观之治时,对全国姓氏族源流又进行普查登记,贞观八年(634)五月十日编成的《民族志・姓氏录》确认:“豫章郡五姓:熊、罗、章、雷、洪。”从此,罗氏以“豫章”为郡望。
录长沙罗氏《历代祖先世系图》如下:
根据长沙罗氏《历代祖先世系图》所载,其族自公元前3218年炎帝世起,至元延�v二年(1315)十文公迁居长沙时止,历时4533年,繁衍151代,平均每100年繁衍3.3代。其中:自炎帝至郐公向周宣王献罗盘,历时约2400年,繁衍88代,平均每100年繁衍3.7代;自郐公至十文公迁长沙,历时2115年,繁衍63代,平均每100年繁衍3代。“世系图”反映了一支家族以自身的需要,对其繁衍的情况作了有取舍的记录,他们十分重视父系血源系列,却忽视了母系的、旁系的繁衍关系。
据明成化时苏州巡抚罗湘川所撰《罗氏族谱序》载:“珠公以下,散居于川省之益州,河南之归德无论己,又如分支于企、遵两公以下,散居于陕西之凤翔,浙江之绍兴,粤东之南海,江西之吉(安)瑞(金)泰和等处,亦无论己。即我湖广一支,一脉相承,有可据而居址�远,或徙黄(岗)沔(阳),或徙常(德)辰(溪),或徙宝庆(今邵阳)新化,如是欲合成一谱势己有所不能。”
除汉民族中的罗氏外,还有在秦军入四川、湖南时,罗子国的遗民为避秦乱,举家西迁,逃入山中,后成为未入汉籍的少数民族。如雷广正《布依族与古百越的源流关系》一书中指出的:北宋时,贵州高原“西南诸蕃中有龙、石、罗、方、张五个大姓,号称‘五蕃’,后来增加韦、程二姓,称为‘七蕃’。到了元代又增加卢姓,形成‘八蕃’。‘八蕃’首领中,有些姓氏如卢、罗、韦等姓,至今仍是布依族中人口众多的大姓。”据姓氏调查,在广西的容县、黄岗、侬洞,广东的高要县等地的俚仔人中,在湖南绥宁县的苗瑶人中,均有罗氏子孙。
由于罗族散布各方,落地繁衍,南方各省即出现以罗氏为名的郡县。河南有罗山县,湖北有罗田县,湖南有汩罗县,四川有罗江县,福建有罗源县,云南有罗平县、罗次县,贵州有罗县,广西有罗城县,广东有罗定县、博罗县。罗乡、罗村、罗岗、罗寨,更是数不胜数。据1982年全国人口统计,中华罗氏总人口达1032万,居全国第20位。罗氏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湖南、广东占33%,四川占21%,湖北、江西、贵州、云南亦占21%,其他省份只占25%。有的侨居海外未在此列。罗氏家族源远流长,罗氏子孙兴旺发达!
2005年10月于长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