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国庆:解读“物壮则老,是谓不道”
国庆60周年,是件大事。且以此文凑个热闹吧!
庆国庆:解读“物壮则老,是谓不道”
《老子》三十章的结尾,有这么一句话:“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很多人将这句话理解为:“事物壮大了,就会走向了衰老,这叫做不符合道。不符合道的话,就会很快地消失。”
这种理解,是基于“物壮就一定会变老”这么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而进行的。
在自然界,不论是动物或植物,在生命力最旺盛的时期之后,紧随而来的,便是渐渐地衰老以至死亡。因而会让人认为,老子是说,事物(生物)生长到了壮年期以后,就肯定会衰老,这不合乎道,便会死亡。既然事物壮大了就会衰老、死亡,那么让它壮大又有什么意义呢?于是乎,很自然地就会认为,人应该放弃自身的努力,顺其自然。
有些人认为老子的思想是颓废的、消极的,是不可取的,将之弃如草芥,不屑一顾,这也是根本原因之一。甚至有些人,为了避免“不道”,为了不使事物走向衰老,而恐惧物壮,百般阻扰物壮。殊不知,这是更加离谱的“不道”,可能会使事物夭折――不壮而亡。
这样理解的人,一般都忽视了另外一种更普遍的现象:物不壮,就不会老、不会亡吗?也是会老而亡的,并且会更容易老而亡。导致老而亡的,不是物壮。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换一种说法,就是“物壮不老,是谓有道、真道”。也就是说,物壮不一定会变老,变老了就是“不道”,就会早早地结束、死亡。“不道”的是,物由壮变老,而不是物壮。
“物壮”之后,实际走向了哪里,走的过程是否曲折、是否多走了弯路,是判别是否“不道”的标准。现象和结果,与原定的目标和期望之间存在的差异,是判定是否“不道”最重要、最基本的标准。举例说来,“南辕北撤”,就是最严重的不道。
“道”是人们为达成自己的目的和目标,而选择的过程、“路线”和行为方式。不同的人即便是所要达成的目标和目的相同,由于各自所处的位置不同,起点不同,对环境中的各种影响的要素的认识不同,每个人达成目标和目的的过程、路线和经历也就不同,即所行的“道”也就不同。
“不道”的意思,不是“不符合道”,而是指“不对的道”,不好、不利的道,是指所行的道,与所想达到的目的不一致,或不是较佳的。
“不道”也是道,是歧“道”、弯“道”,是让我们事倍功半的“道”。一般地说来,任何行为,都有其“道”,但这“道”,可能是通向与目的目标毫无关联的处所。这种状况下做事的人,通常是走一步,看一步;走上这样的“道”后,通常会“将错就错”,尤其是在“就此一家,别无分店”的情况下。
应特别注意的是:
“不道”,是指的行为和行为过程,指形成现象和结果的行为和过程,而不是指已经形成的现象和结果。
任何现象的形成和结果的出现,都有它的“道”。
现象和结果,不存在符不符合“道”的问题,只有符不符合目标和期望、符不符合要求、有没有用、适不适用、好不好用的问题。
一般说来,我们追求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只要能够达成结果,又没有什么后遗症和副作用,这就是好道、正道、真道。在这样的前提下,越简单的道,越好。
研究“道”,了解“道”,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循道而行,以便更好地达成目标,以最小的成本和代价获得更理想的结果。
声明:欢迎免费转载。转载时严禁用于牟取利益。请于转载时,注明作者,并复制本页链接。若要在电子期刊或纸介质报刊发表,请直接联系本人:
E-mail:hyunfang2003@yahoo.com.cn hyunfang2003@126.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