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日知录6
敢言与感言
前几日见有“讲上海话没文化”之言于报端。此言何出?我是北方人,也无意于为某种地方情节来争辩一二。实际上,那位作者的文章我也未看。单是此标题已经耸人听闻了。有感于那位作者之敢言,我也感言如下:
几年前,我在《可持续性发展的前言》一文中,曾就生命世界的发展谈了一些看法,现摘录一段引用如下:“ 我们现行的是一种攫取型经济发展模式。正是由于这种模式的存在,自然生态遭到了空前的破坏。自然不是用机器生产出来的。它存在于多样性;发展于差异性;灭亡于因整齐划一而导致的不平衡。二百多年来,工业以及由它派生的商业文化的发展,恰是和它背道而驰的。这里所指的多样性不是今天令我们眼花缭乱的所谓的物质丰富,它指的是生命物质形式多样性,这才是我们存在的基础环境。今天,我们用一种人造物质―工业产品[二百多年来,我们唯一的产品]大范围地取代了多样性。从产品化到全球一体化,用专业的话来讲,我们建立起了一个‘线性的’低信息质量的工业生态。何谓线性?全球一体化就是线性,产品化就是线性。它消灭了差异,消灭了生物多样性和本土文化特征。在全球一体化的局面下,本土文化无疑将发生蜕变,“代之以世界性的麦当劳化”。文化将成为工业的附庸。无论是城市、城镇、乡村,机器、汽车、个人电脑、麦当劳等工业产品随处可见。这些东西只是帮助了数千万乃至上亿种共同生态下不同物种之一种―人类加快了其内部系统的信息交流。因此,它是低信息质量的。而建立在广泛的生物多样性基础上的信息交流,才是高信息质量的。我们随便在热带雨林中一只昆虫的身上能够发现远比我们计算机的信息网络复杂得多的生物信息网络”。
文化具有和生命发展相同的特质,即存在于多样性,发展于差异性,灭亡于因整齐划一而导致的不平衡。语言是诸文化之一,上海语言是吴语系之一。由于有诸方言的存在,现代汉语系统才形成今天这个局面,而吴语系在汉语的发展过程中还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汉文化和汉语言的纯粹菁华部分大量存在于吴系统中。生命与社会之美,美在差异。文化如是,语言亦然。不仅如此,如若失去了这些差异,生命系统也将凋敝。这是关键所在。
那位作者依据什末而讲“讲上海话没文化“呢?可以说哪种话听得懂而哪种话听不懂,却不能说讲哪种话有文化而讲哪种话没有文化。哪种话都是文化之一种。他或许是想说大家都说普通话还是大家都来讲英语?诚如这样的话,普通话或英语都将面临死亡之局面,正如龚氏所说“万马齐喑究可哀”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