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望儿山文化与营口

2017-06-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90
转发:0
评论:0
望儿山文化与营口,母爱承天下  恩情深似海――1995年5月6-11日,第一届中国营口望儿山母亲节


母爱承天下   恩情深似海  

―― 1995年5月6-11日,第一届中国营口望儿山母亲节感怀

辽宁盖州    于学忠

    

每当我想起……

有关于望儿山,

那是岁月与千古的绝唱;

望儿山,

伟大的慈母山.

凄风苦雨任摧残,

风化了母亲伤感的遥盼,

岁月使伟大的母爱 ――

树立起一展高扬的征帆!

望儿山,一位“慈母盼儿归”的形象,

长久的伫立在辽宁营口南部的望儿山上,

望儿山,一曲母爱的颂歌在人间长久地流传;

望儿山,悠悠一腔慈母怨,

母亲化作青山立海边!

晤对望儿山,

望眼欲穿的是那山上的望儿塔,

伟大的母亲形象不倒,

母亲坚固的身躯屹立挺拔,

那持久遥盼的目光还在,

小路延伸,向着远方……

慈母盼儿归的故事,

期盼就是默默地等待,

等待的是母爱承天下,

等待的是恩情深似海,

路就是――我们十三亿中华儿女,

向你膜拜强劲的步伐……

啊,望儿山,

你是我们华夏儿女心中永存不朽的丰碑!

啊,望儿山,

你是我们龙的传人情感世界里的珠穆朗玛峰!


《望儿山的传说》: 光彩照人的“慈母盼儿归”的故事――,“ 母亲是伟大的!”母爱的无私,博大与神圣,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并重;孝的践行――孝敬长辈、忠君为民的统一与游离;孝的弘扬――“极端之举”与“回归自然”的选择. 在营口市熊岳镇有座全国闻名的风景名胜望儿山。几百年来慈母盼儿归传说成为中华民族母爱的传统美德。1995年2月,营口市旅游局根据有识之士关于举办民俗节日"母亲节"的构想和营口市领导的意见,召开多次论证会,一致认为利用旅游资源和民众心里举办"母亲节"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两个文明的有力举措。

1995年5月6-11日,中国辽宁――营口市成功地举办了第一届"望儿山母亲节"。节日的主题是爱母亲、爱家乡、爱祖国。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陈慕华题名的全国第一家慈母馆对中外游客开放。同时,省政协主席孙奇和市领导李洪彦、韩中贵、许卫国等出席了开幕式――举办拜母仪式,文艺演出,经贸洽谈会,营口市妇联表彰百名好母亲活动。首届望儿山母亲节共接到美国、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友好人士发来的贺电20份,接待旅游者15万多人次。在母亲节期间,共签订投资意向2,100万美元。香港《大公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新闻》、《辽宁日报》海外版和《投资参考》 杂志等播发了营口市举办首届望儿山母亲节的消息。营口市首届望儿山母亲节,既加快了旅游事业的发展,又为改革开放创造了欢乐、敬老、 民俗活动、文艺活动、灯展活动、和谐的社会氛围。

此次“中国营口望儿山母亲节”活动给当代人许多有益的启示。望儿山的传说曾经影响了多少代人,今后还将继续影响这里的子孙后代,为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奋斗不息.母爱,是永恒的爱,同时,母爱教育有是爱国主义和社会伦理道德教育的永恒主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望儿山文化古为今用打造营口特色名城【一】望儿山(2
望儿山文化古为今用打造营口特色名城【一】望儿山作者:于学忠望儿山是位于辽宁营口南部熊岳的一座名山,山峰陡立,拔地而起,山顶有一座青砖塔。远远望去,象是一位母亲伫立山头日夜守望大海,盼望远方的儿子归来……望儿山文化,是具有中国悠久历史演化而成的体现东方文明的母爱文化的象征,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岁月中创造出来的巨大精神财富。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种道德中心的倾向,这种道德中心倾向,使得中国成为礼仪之邦,也使中华民族成为有强烈道德意识的民族。望儿山文化可以称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之一,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两千多年的中国文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望儿山传说是中国古代“慈母盼儿归”的伦理道德行为的故事。望儿山文化的内涵,在伴随着中国文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内容和特定...
· 酒文化—酒与诗词—望荆山(江淹)
奉义至江汉,始知楚塞长。南关绕桐柏,西岳出鲁阳。寒郊无留影,秋日悬清光。悲风桡重林,云霞肃川涨。岁宴君如何?零泪沾衣裳。空掩露,金樽坐含霜。一闻苦寒奏,再使艳歌伤。
· 酒文化―酒与诗词―望荆山(江淹)
奉义至江汉,始知楚塞长。南关绕桐柏,西岳出鲁阳。寒郊无留影,秋日悬清光。悲风桡重林,云霞肃川涨。岁宴君如何?零泪沾衣裳。空掩露,金樽坐含霜。一闻苦寒奏,再使艳歌伤。
· 文化-堂号郡望与特征
朱姓郡望堂号与宗族特征1、郡望据《通志・氏族略》记载,朱姓在漫长的繁衍过程中,形成了许多郡望,据有关资料所载,主要有九大郡望:吴郡:公元129年,东汉分会稽郡置吴郡,治吴县(今江苏省苏州),辖区包括建德以下钱塘江两岸,故今杭州亦在吴郡之内。此支朱氏,为沛郡一世祖朱诩之后。沛郡:汉高帝时改泗水郡置郡,治所在相县,东汉改为沛国。此支朱氏,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大司马朱诩。三国魏移治沛县(今江苏省沛县)朱氏通称沛国,以远祖兴起发源斯地,故名。凤阳郡:隋时置郡。治所在钟离(安徽省凤阳东)。此支朱氏,为沛郡一世祖朱诩之后。河南郡:汉高帝时改秦三川郡置郡。治雒阳(今河南省洛阳东)。隋有豫州河南郡,唐为洛州河南府,辖境都远小于汉河南郡。元为路,明为府。此支朱氏,主要为北魏时期浊浑氏、朱可浑氏所改的朱氏后代。丹阳郡:汉置丹阳(杨)郡,治宛陵(今安徽省宣城),三国吴移治建业(今江苏省南京),隋灭陈后废。炀帝又以蒋...
· 启母石与嵩山文化
启母石与嵩山文化一、启母石之“石”在太室山万岁峰南麓数百米处,绿树掩映中突兀着一块硕大无比的巨石。人们都叫她“启母石”。它重约3000吨,长约9.5米、宽9米、高11米。明显和周围平地不相协调。如此巨大之石从何而来,又是谁把它放在这里的呢?我怀着极大的好奇对她进行了了解。这还要借助于地质科学,从嵩山的形成说起。早在三十六亿年前后,当世界还处于沧海横流时,嵩山已首次横空出世,形成了嵩山最古老的花岗岩系。后又经历25亿、18亿、5亿年前后的嵩阳、中岳、少林等大的造陆运动,让嵩山三起三落。之后的2、3亿年前后,中国的版土上,又发生了一次延续很长时间的地壳运动,即“燕山运动”。嵩山地区受到南北方向的推挤,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最终确定了现在的山态地貌。自此,嵩山才笑傲于天下。启母石所在的嵩山七十二峰之一的万岁峰,属登封群系,它目睹并经历了这全部过程。站在万岁峰的南侧向山坡下望,可见或远或近躺着七、八...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