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试论昭君墓与昭君

2017-06-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52
转发:0
评论:0
试论昭君墓与昭君,关于昭君墓和昭君这个人,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史书有记载、文人有演绎

关于昭君墓和昭君这个人,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史书有记载、文人有演绎。特别是近几年来呼和浩特市连续举办的六届"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和召开的"昭君文化理论研讨会",把昭君墓和昭君这个人的有关事迹挖掘得差不多了。听说昭君的故里湖 北省兴山县也在举办"昭君艺术节",可见昭君这个人,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正如史学家翦伯赞先生1961年在《人民日报》发表"内蒙访古"一文所言:"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一、昭君墓全国政协副主席、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题昭君墓》中讲:"绝塞埋香骨,千秋不朽名",这个"埋香骨"的地方就是昭君墓。关于昭君墓的真伪,好多史学家都无定论,在这个问题上,我也不准备探讨,在别的地方没有证实有昭君墓这一说法前,我确信呼和浩特南郊的昭君墓就是真正的昭君墓。到目前为止,不管正史也好、演义也好、诗词歌赋也好、还是戏剧也好,凡在其中讲到昭君墓和昭君的事,指的都是呼和浩特地区的昭君墓和昭君墓中的昭君。1963年国家副本席董必武同志来呼和浩特市考察并谒昭君墓,留下不朽之作:

昭君自有千秋在,

胡汉和亲识见高。

词客各抒胸臆懑,

舞文弄墨总徒劳。

排斥众议,一斧定音。

讲出了昭君文化所代表的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真谛。我生在昭君墓附近,对昭君的事了解不多,但对昭君墓太熟了。自小学念书开始,便光脚丫子登昭君墓玩耍,带着天真、好奇的心情,探寻有关昭君传说中的"遗物"。那个时候,昭君墓周围杨柳参天、地上杂草丛生,残砖烂瓦比比皆是,有时候还能找到蓝色的、绿色的琉璃瓦块。这说明昭君墓附近历史上曾有建筑,这个《金史・列传第九・斡鲁》载:"辽主留辎重于青冢,领兵一万往应州。……宗望奄至辽主营(青冢主营)尽俘其妻、子、宗族,得其传国玺。"《金史・列传第十二・宗望》也载:"太祖已定燕京,斡鲁为都统,宗望副之,袭辽主于阴山、青冢之间。""将至青冢,遇泥泞,众不能进。""时辽主往应州,其嫔御诸女见敌兵奄至惊骇欲奔,命骑下执之。有倾,后军至。辽太叔胡卢瓦妃、国王捏里次妃、辽汉夫人,并妻子秦王、许王,女骨欲、余里衍、斡里衍、大奥野、次奥野,赵王妃斡里衍、招讨迪六、详稳六斤,节度使孛迭、赤狗儿皆降。得车万余乘,惟梁王雅里及其长女乘军乱亡去。"又《辽史・天祚皇帝三》载:"大宝三年四月戊戌,金兵困辎重于青冢硬寨,太保持母哥窃梁王雅里以遁,秦王、诸妃、公主、丛臣皆陷没。"另《元史・木华黎传》记:"秋八月,从驻青冢,监国公主(成吉思汗三女儿阿拉海别乞)遣使来劳,大飨将士,山东胜渡河西。"从以上诸史记述中,可知昭君墓在辽、金、无时,其侧确有庞大的建筑群,否则何谈驻兵?更何况有辽室皇家臣属居住。最近,在修建昭君墓时,在其西侧挖掘出一块石碑--《重修古丰州圣母庙碑刻序》,碑文记有"圣母庙,其创始也历有年,此当即久也,难得如初,栋析梁摧,怅观瞻兮,莫壮风侵雨剥,伤香火其徒繁遂,使陟降靡,凭神像鲜煌研之盛,垣墉虽设,寝宫重倾倒之。"这就又证实明清时,这里也还有威严之殿宇。可见历史上昭君墓也曾辉煌过。

相传在昭君墓附近曾有昭君故居,后改为昭君娘娘庙,圣母庙,毁于何年,无以考证。人们对昭君很崇拜,据传如有病、求财、求平安、求子,都要来昭君墓焚香磕头,可见信仰之深。解放初,墓前有一凉亭,亭前两旁有一排石碑,多为历代官府权贵所立,也有文人墨客立的,碑石大多为汉白玉,非常漂亮,有几块石碑不知什么原因,假卧在碑基下,游人随便乱踏,实在不忍多看。那个时候,昭君墓没人管理。自从新立了董必武副主席的《谒昭君墓碑》后才慢慢开始进行管护,修围墙、建陈列室,一直发展到文革后的收门票。昭君墓,是粘土夯实而成,加留意,还能看出一层层的夯土痕迹。说到底,也不过是一个大土堆而已。一个大土堆,耸立在呼和浩特平原,历经两千余年,风吹雨打,不减不灭。就连石头,两千年的风吹雨打也会风化得不成样子。而这个大土堆,竟能我自岿然不动,真乃神奇至极。昭君墓高约二十余丈,占地二十余亩,远远望去,高埠岿然,犹如小山。

早晚观之,特象一日巨钟扣在了呼和浩特平原上,隐若有声。昭君墓虽为荒坟野冢,但坟上奇花异草,特别茂盛,就是大旱之年、骄阳似火,周围的庄稼一片枯黄的时候,昭君墓上的草木照样青翠茂盛,正如清代文人钱良择在其《出塞纪略》中所言:"塞草皆荒,惟昭君冢独青"。真乃又一奇观。昭君墓是一个胡汉团结的历史丰碑,是一部宏文巨著,它伴随着昭君这个伟大的女性,将永远叠放在呼和浩特平原上,随着"中国昭君文化节"的逐年举办,它的页数将逐年增加,随着历史的推移,它将变得更高更大。二、昭君关于昭君,我实在难以下笔。据郝诚之先生《昭君文化是中华先进文化》文中记载:"古往今来写过王昭君事迹的比较著名的作家近500人,反映王昭君事迹的诗歌有700余首,描写王昭君的小说、民间故事近40多种,记载或评论王昭君事迹的历代著作有300多种",话剧演"王昭君"、京剧也演"王昭君",湖南祁剧、四川川剧、汪苏苏剧、云南滇剧、福建梨园戏、东北龙江戏等也演"王昭君"、日本能剧也演《昭君》,更有甚者,日本《新编国语综合》教科书中收录昭君出塞事件等,怎么下手?在中国的历史上,汉朝出了两个盛誉不衰、甚至被神化了的英雄人物,一个是关羽(关云长),后被尊为关帝被供奉到神坛、佛庙。一个就是女中豪杰王嫱(王昭君),后被民间尊为昭君娘娘等。不管人们怎么神化他们,但在我的眼中,我还是认为他们是"人"更亲切、更实在。关羽,在此不论。对于昭君,我作为生长在她的陵墓附近的一个尊崇者,应该讲点个人的想法。昭君,良家女,本名王嫱,出身南郡秭归(湖北兴山县)香溪河畔。因人才出众,选入汉宫。她是中国的四大美女之一。我想说的王昭君,第一她是良家女,平民百姓,第二他品格高尚,她不但貌美,更主要的是心灵美、办的事更美,巾帼英雄,是完人,是集多种美誉于一身的美人,名人。

为避免与别人的过多重复,在此我只讲昭君三个了不起。其一、《后汉书・匈奴传》载:"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女入选掖庭。"一个偏僻山区的平民女子,在当时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能够被选入宫,了不起。她绝对是端庄貌美、才华出众、知书达理、歌舞演奏、书画刺绣样样俱能的绝代佳人。由于名声远震,超越州郡,所以才被皇家选中的。了不起。其二、据《资治通鉴・汉纪二十》载:"竟宁元年正月,匈奴呼韩邪来朝,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昭君得知此事后,"乃请掖庭令求行"(《后汉书・南匈奴传》。"自愿请行"这一超出一般人想象的举动,惊呆了后宫粉黛,绿艳红芳。充分体现了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女性的远大抱负,敢于和封建社会挑战的女中豪杰,有超越时代柬缚、敢于追求自由、幸福,敢于体现自我价值的伟大女性。所以在"临辞大会"上"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后汉书・南匈奴传》)。王昭君,淡淡装、天然样,风韵万千、落落大方、超凡脱俗、志向远大,以惊人的美貌,以出塞和亲的高贵情操,出现在朝臣之前,如鹤立鸡群,气压群雄。了不起。其三,昭君出塞两年后,呼韩邪单于就去世了,按照胡俗,单于死后,为了政权的正常延续,其妻应嫁代立皇位的前阏氏之子。昭君当时不愿意,因有违汉民族传统伦理道德,所以上书求归,汉成帝接奏,复旨"敕令从胡俗"(《后汉书・南匈奴传》)。于是昭君领旨,复为后单于阏氏。从这一事情又可以看出,昭君的和亲对她而言不是个人行为,而且肩负着国家的利益和胡汉两个民族永结和好的崇高使命,她以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为重,才有二嫁匈奴的和亲。这一举动更了不起。说起"和亲",在汉朝基本上是一件常事。在昭君以前有,在昭君以后也有,而这些"和亲"者多为皇亲国戚。"奇策安边付女流"这是汉王朝的国策之一,尽管有的也曾起到过一定的作用,但基本上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起不到长治久安的作用。唯独王昭君,这个平民女子,和亲后"鸣镝无声五十年"(翦伯赞语)。正如清将世袭云骑尉彦德在《青冢诗碑》中所言:

闺阁堪垂世,明妃冠汉宫。

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

若以功名论,几放卫青同。

人皆悲远嫁,我独羡遭逢。

纵使承恩宠,焉能保始终?

至今青冢在,绝胜赋秋风。

有人讲,"和亲"昭君不是第一人,"出塞"昭君也不是第一例,论出身,水乡农家女;论身份,布衣庶民。为何昭君能够流芳千古?我觉得这个问题很简单:别人"和亲"是被动"和亲",而昭君则是主动"请行";别人"和亲"是皇亲国戚,带着皇权国威的公主下嫁,而昭君是平民女子,在封建社会她的这一举动是超越身份的行为。所以昭君的"和亲"在当时是一件震撼朝野的事情,是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是顶天立地的大事。昭君"和亲"确保了中原汉王朝与匈奴之间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和平交往,迎来了"边城晏闭、牛马布野"的太平盛世,昭君一个弱女子,完成了百万雄师难以完成的大事。昭君为汉族和匈奴族的亲如一家立了奇功大绩。所以昭君死后,匈奴人按照汉族习俗进行埋葬,墓冢的高大程度超过汉代所有帝王墓冢,像一座永不陨灭的纪念碑,传颂着昭君为胡汉团结立下的丰功伟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美女昭君的墓在哪里?昭君墓为什么又叫做青冢?
昭君的墓在哪里?昭君墓,又称“青冢”,蒙古语称特木尔乌尔琥,意为“铁垒”,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呼清公路9公里处的大黑河畔,是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中汉朝明妃王昭君的墓地。始建于公元前的西汉时期,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悠久历史,现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由汉代人工积土,夯筑而成。墓体状如覆斗,高达33米,底面积约13000平方米,是中国最大的汉墓之一,因被覆芳草,碧绿如茵,故有“青冢”之称。青冢兀立、巍峨壮观,远远望去,显出一幅黛色朦胧、若泼浓墨的迷人景色,历史上被文人誉为“青冢拥黛”,成为呼和浩特的八景之一。昭君墓为什么又叫做青冢?“青冢”出自杜诗的注解:“北地草皆白,惟独昭君墓上草青如茵,故名青冢”。文献记载中亦称为“青冢”。据民间传说,每到深秋时节,四野草木枯黄的时候,唯有昭君墓嫩黄黛绿,草青如菌。因此历代诗人常常好用“谁家青冢年年青”“到今冢上青草多”,“宿草青青没断碑”之...
· 昭君墓为什么称为“青冢”?昭君出塞是怎么回事?
昭君墓为什么称为“青冢”?昭君出塞是怎么回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汉宣帝刘询即位以后,在汉宣帝五凤元年(公元前57年),匈奴内部发生了五个单于争夺统治权的斗争。争来争去,形成郅支单于和呼韩邪单于南北对峙的局面。最后,郅支单于打败了呼韩邪单于。为了部落的生存,呼韩邪单于带兵南移,并投降了汉朝。汉宣帝死了以后,他的儿子元帝即位。没几年,匈奴郅支单于侵略西域各国,还杀了汉朝派去的使者。为了打击郅支单于的嚣张气焰,汉朝联合西域各国,共同出兵打下了郅支城,杀了郅支单于。郅支单于一死,呼韩邪单于的地位稳定了。汉元帝竞宁元年(公元前3年)征月,呼韩邪单于又一次来到长安。他为了表示要和汉朝世代友好下去,便请求与汉朝结亲。汉元帝同意了他的请求。以前,汉朝与匈奴和亲,都是公主或者宗室的女儿。这次,汉元帝决定挑个官女代替公主嫁给呼韩邪单于。想到塞上天寒地冻,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宫女们谁...
· 王昭君与桃花鱼
提起“昭君出塞”,大家都知道说的是汉代王昭君远嫁匈奴和亲的事。王昭君,名培,字昭君。南郡姊归(今湖北姊归)人。晋避司马昭讳,改称为明帝或明妃。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和亲,她以入宫数岁,不得见帝,自请嫁匈奴。入匈奴后,被称为宁胡门氏(皇后)。后呼韩邪死,成帝又命她“从胡俗”,改嫁复株累单于(呼韩邪大闹氏长子)。在她影响下,其子女及周围的人都努力维护与汉的通好关系,以致“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人民)无干戈之役”。她的故事成为后世诗词、戏曲、小说、说唱等的流行题材。今湖北林归县的香溪,地处巫峡,在长江北岸,这里正是王昭君的故里。每年桃花盛开的季节,香溪河中就会出现成群的桃花鱼,它们个个通体透明,漂浮在水面,有玉白、乳黄、粉红三色,触手多达200多条,散开后酷似桃花瓣,这桃花鱼的来历,还有一段美丽动人的故事呢。相传,当汉元帝决定让昭君远嫁匈奴和番前,恩准她返回故里,探望父母...
· 王昭君简介王昭君是怎么死的?
王嫱王昭君,闻名于世的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而其中昭君出塞,是王嫱最令人佩服的地方。自请和亲,维护汉匈关系稳定近半个世纪。人们对于昭君出塞的故事,应当都有所了解,但是王昭君出塞之后到底过的怎么样,就很少知道了吧。王昭君出塞抵达匈奴,嫁给呼韩邪单于。两人之间的婚姻还算可以,王昭君还为呼韩邪单于生下了一个儿子伊督智牙师,后来被封为右日逐王。按照正常情况下,王昭君应该就会与呼韩邪单于过一辈子,呼韩邪单于去世之后,她就要依靠自己的儿子。但王昭君出嫁三年,呼韩邪单于就去世了。呼韩邪单于去世之后,雕陶莫皋继承单于之位。依照匈奴的规定和习俗,上一辈单于的妻子会被下一位单于继承,所以王昭君也成了雕陶莫皋的妻子。这样的习俗违背汉族礼制,王昭君一时间不能接受。加之思念故土,因此就给汉成帝递去一封书信,请求回归故土。《王嫱报汉元帝书》:“臣妾幸得备身禁脔,谓身依日月,死有余芳。而失意丹青,远窜异域,诚得捐躯报主...
· 王昭君
漢宣帝時匈奴貴族爭奪權力,勢漸衰落,五個單于分立,互相攻打不休。其中呼韓邪單于,被他的哥哥郅支(郅音zhi)單于打敗。呼韓邪決心跟漢朝和好,親自朝見漢宣帝。呼韓邪是第一個到中原來朝見的單于,漢宣帝親自到長安郊外去迎接他,為他舉行了盛大的宴會。呼韓邪單于在長安住了一個多月。他要求漢宣帝幫助他回去。漢宣帝答應了,派了兩個將軍帶領一萬名騎兵護送他到了漠南。這時候,匈奴正缺少糧食,漢朝還送去三萬四千斛糧食。呼韓邪單于十分感激,一心和漢朝和好。西域各國聽到匈奴和漢朝和好了,也都爭先恐後地同漢朝打交道。漢宣帝死了後,他的兒子劉奭(音shi)即位,就是漢元帝。匈奴的郅支單于侵犯西域各國,殺了漢朝派去的使者。漢朝派兵打到康居,殺郅支單于。郅支單于一死,呼韓邪單于的地位穩定了。西元前33年,呼韓邪單于再一次到長安,要求和親。元帝許。漢朝和匈奴和親,都得挑個公主或者宗室的女兒。這回,漢元帝決定挑個宮女給他,他...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