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论京剧
京剧作为一种剧种,是一门独特而精妙的艺术,但它不仅仅局限于艺术,更是一种古老而耐人回味的文化。
生旦净丑,各具风采;唱念做打,皆有神韵。舞台简朴,有写意之美;服装绚烂,直夺人之目……而唱腔体系尤值一提,或威重劲道,如登泰山之高,义气昂扬;或幽郁深沉,如涉清流之远,举目茫茫,忧忿生焉;真绕梁之韵三日不绝,回味不尽。
自徽班进京至于今日,二百余年,整个京剧的发展也是一幅引人陶醉而又令人深思的长轴画卷,京剧在徽、汉调的基础上,融入昆曲,有兼采百家,在一代代京剧人的努力下,服装道具不断完善,唱腔琴鼓不断改进,逐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这一过程中,老先生们创出来的戏,是令人陶醉的,这一过程本身也是令人陶醉的,而其中的“怎样创新”又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
京剧无论从艺术上说,还是从文化上说,都是极为吸引人的。可以说,京剧包罗万象,没有一处不流溢着“美”。这样的艺术,这样的文化,只要沉下心去品味,是不难为之打动的。
近些年,京剧的发展有很可喜的成绩。这些可喜的发展大体表现在:第一,新老戏的推出,如《大唐贵妃》、《廉吏于成龙》、《袁崇焕》等新编历史剧的编演,《取成都》、《琼林宴》、《楚宫恨》等老戏的复排;第二,多形式的探索,如与交响乐的有机结合、与其他剧种的有机结合以及采用电视剧或电影的拍摄手段(其实,也不算新鲜,以前也用过的);第三,青年京剧人才的涌现。这些都是有积极的促进意义的。
这里要特别提一下王佩瑜,一出《琼林》天下惊,天下纷纷争说瑜。王佩瑜是青年余派老生中的佼佼者,又是出色的难得女老生。她气质儒雅,内存刚毅;扮相清秀,韵味醇厚。观之若轻松逆风,听之真金玉之音。她的演绎,能揣摩剧中人物至于颦笑之间,使人如临其境,如味其情,与之同悲喜。
上面讲的三方面成绩,主要侧重在京剧本身的一些可喜发展上。除此以外,主要在社会方面,媒体的报道多了、年轻戏迷多了……这些无疑有利于京剧的传播推进而也有利于京剧的发展的。
但是,上面讲的“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并非是绝对的。有些探索和尝试若真正较广泛地应用到京剧中去甚至是十分有害的。如与交响乐的结合,用交响乐确实是较美妙的,一些新编戏用它,也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但若盲目结合,用在传统唱段中,往往不能如人意,且有的唱段根本无法融入交响乐,而过分用交响乐,也会削弱京剧的特色。“老三件”(京胡、鼓、月琴)是京剧伴奏的根本,是京剧特色保持的必需之物。交响乐只是佐料,佐料就不能胡乱放。而且用交响乐成本太高,一两出戏用可以,但推广不了而且确实不能推广。京剧应该要“节约”发展,不能一味出奇,华而不实,费钱费力。
京剧发展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是两大类问题,一是京剧作为一门艺术、文化本身存在问题,二是京剧发展的社会条件的问题。
从京剧本身上说,主要是创新与继承关系的处理失当。从近几年看,一些传统剧目的复排的确表明了继承方面重视程度的加强,但只能说有所加强,继承方面仍是十分不够的。有多少传统的且又是精彩的剧目已是长久不出现在舞台上了!《琼林宴》还是余叔岩的打炮之剧,尚且被弃置,何况其他?但是,继承并不是简单地去挖掘、整理、复排传统剧目,更重要的是唱响这些剧目。传统剧目如果唱不响,今日复排,明日弃置,其意义是不大的。王佩瑜复排了《琼林宴》并唱响了它,在观众中有其是青年一代引起了巨大反响。只要有人去为之入迷,《琼林宴》就不会消失,这才是继承,而且,也因此保留下了一段新的精彩演绎,从京剧的发展看也十分有益的。继承,一方面保留了前辈先生们的东西,另一方面也为创新打下基础。而对传统戏的继承不够,就使得创新缺少依据和借鉴,往往导致浅薄化和盲目性,通俗讲就是缺少京剧味。创新要不要?要的,不要是不行的,时变我亦变。但是盲目求创新则是不可取的。如《梅兰芳》等,将它们作为一种探索是可以的,而且都是十分有益的,但如果将它们定为一种模式作为创新的目标则是万万不可取的。各剧院为求发展编排新戏是可以的、有益的,但因此失了根本,一心用在上面则又是不可取的,当然除非这些新戏做到了创新与继承的很好的有机结合。只有将传统的精华的东西融入到新戏中,才是好的创新。根本不动、枝叶有所修剪,即使修剪得不怎么美观,也不妨碍树木的生长;如果动了根本,很难说一定能活下去。
从社会条件方面说,主要是京剧发展的氛围和经济支柱还不够,虽然已有较大发展。经济支柱是个大问题,没钱什么也办不成。在创新中的有些探索和尝试不能用,实际上正是因为经济原因。
京剧要发展,首先要理清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其次是有赖于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不要等支持来,要去争取支持,但一定不是去求支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