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论中西园林艺术的差异

2017-06-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80
转发:0
评论:0
论中西园林艺术的差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空间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于是园林作为一门与生活息息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空间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于是园林作为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就此诞生了。对于园林艺术诞生的具体时间及其演变发展的过程我就不深究了,因为这不是我要阐述的重点。在这里,我要论述的是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差异。

园林艺术可以说是一种贵族艺术,与平民百姓没有太大关系,多为统治阶级的奢侈消费品,所以园林艺术与统治阶级的审美趣味与世界观息息相关,这也造就了中西园林艺术的差异。17世纪法国耶稣会传教士李明对比中国和欧洲的城市和园林后,曾形象的说:中国的城市是方方正正的,而园林则是曲曲折折;法国正好相反,城市街道曲曲折折,而园林则是方方正正。这正是中西园林艺术的一大显著差别。

中国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为了体现其权利与震慑力,把皇宫乃至皇城修建为方正的对称式,如长安、故宫、北京城。对称往往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有一种震慑作用,惟我独尊、皇权至上的思想表现的淋漓尽致。人是属于自然的,长期居住在这种环境中,难免会身心疲惫,于是需要精神上的回归,自然山水风景浓缩式园林应运而生。中国的园林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颐和园、苏州园林乃经典中的经典。我是北方人,没有亲身体验过江南园林的秀美,对它的最初印象来自于中学的一篇课文《苏州园林》,也从中知道了它“无论从哪个角度观赏都是一幅画”的特点。

总之,“中国的园林表现了士大夫阶层力图在紧张的官场和令人窒息的道德伦理环境之外找到一个逃遁之处。”

欧洲的园林大致有三大流派:法国式、意大利式和英国式。法国园林以几何形构图,中轴线明显,多在平地展开;而意大利园林则依地形作多层台地;英国园林对天然的草地、树林和池沼略加修整,园林极具艺术品格,又同原野融为一体。

欧洲大陆皇权受教权的影响颇深,某些国家皇权受制,加之启蒙思想、理性主义的影响,“贵族精英们把无力在城市里实现的理想放在自家的花园中实践。此外,纯粹自然的风景对他们来说是与文明相对的野蛮状态”。园林和建筑被编织在条理清晰、秩序严谨和主从分明的几何网格之中。法国古典园林在勒・诺特尔的设计中得到最辉煌的体现,沃―勒―维贡特府邸、凡尔赛宫和枫丹白露宫是其园林设计的代表作品。

中国古代官僚的私家园林大多表现与世无争和退隐自然的情趣,因而这种园林更像是自然的浓缩。而意大利的园林则是真山实水,建筑依山傍水,山坡成了台阶式园林,涌泉从池中流出,树木,草坪被修剪成各种图案,建筑物同周围的自然融为一体,反映出古典注主义的美学原理:层次分明。但是艺术理论家丹纳曾批评意大利园林没有自然,而只是矫揉造作。

英国的园林被称为自然式的,同法国和意大利对亭园的刻意修整和矫揉造作之风相比,英国园林设计的主旨是美化自然,尽量避免人工雕琢的痕迹。英国的园林给人以宁静、淡泊之感。英国园林的另一特点是它的纯净。18世纪前后,中国园林对其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英国造园艺术大师钱伯斯认为造园不仅是改造自然,还应使其成为高雅的地方,体现深厚的文化和艺术情操,以供人娱乐休息。枫丹白露宫、卡茨沃尔德风景区、勃伦宁庄园、温莎城堡为英国园林代表佳作。

中西方园林艺术各有其特点,并被传承至今,充分体现中西方相异的传统、文化、思想、人文信仰、审美观念、道德情操。艺术没有优劣之分,但我以为中国园林艺术永远是欧洲园林艺术无法企及的,此观点仅为个人偏见,是我作为一个外行和人的审美态度,莫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浅谈中西园林的差异
中、西园林在园林景观设计的形式上看其差异非常明显――人工美与自然美。西方园林所体现的是人工美,不仅布局对称、规则、严谨,就连花草都修整的方方正正,从而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从现象上看西方园林设计中的造园主要是立足于用人工方法改变其自然状态。中国园林的园林设计风格则完全不同,既不求轴线对称,也没有任何规则可循,相反却是山环水抱,曲折蜿蜒,不仅花草树木任自然之原貌,即使人工建筑也尽量顺应自然而参差错落,力求与自然融合。人化自然与自然拟人化、既然是造园,便离不开自然,但中西方对自然的态度却很不相同。西方美学著作中虽也提到自然美,但这只是美的一种素材或源泉,自然美本身是有缺陷的,非经过人工的改造,便达不到完美的境地,也就是说自然美本身并不具备独立的审美意义。黑格尔在他的著作中曾专门论述过自然美的缺陷,因为任何自然界的事物都是自在的,没有自觉的心灵灌注生命和主题的观念性的统一于一些差异并立的部分,因...
· 君主论之中西比较
夏福英,女,湖南大学岳麓书院2012级博士生。本文出自其博士论文《“帝王之学”视域下之〈大学衍义〉研究》博士导师:湖南大学教授姜广辉通讯评委:武汉大学教授吴根友厦门大学教授谢晓东真德秀(1178—1235),南宋思想家和政治家,所著《大学衍义》被称为中国“帝王之学”的代表作,书中的理想帝王,实指中国封建社会的理想统治者。(1469—1527),意大利思想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著《君主论》一书,被视为西方君主论的代表性著作,其所研究的对象是西方中世纪后期的欧洲,特别是意大利的君主类型。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一向有“王道、霸道之争”。真德秀《大学衍义》所阐释的“帝王之学”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儒家的“王道”理想。的《君主论》教导君主要像狐狸一样狡猾,像狮子一样勇猛,只要有利于君主统治,一切手段都是正当的。这一思想可以视为西方的“霸道”理想。所以,如果我们超越时代和国别,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将真德秀的《...
· 君主论之中西比较
夏福英,女,湖南大学岳麓书院2012级博士生。本文出自其博士论文《“帝王之学”视域下之〈大学衍义〉研究》博士导师:湖南大学教授姜广辉通讯评委:武汉大学教授吴根友厦门大学教授谢晓东真德秀(1178—1235),南宋思想家和政治家,所著《大学衍义》被称为中国“帝王之学”的代表作,书中的理想帝王,实指中国封建社会的理想统治者。(1469—1527),意大利思想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著《君主论》一书,被视为西方君主论的代表性著作,其所研究的对象是西方中世纪后期的欧洲,特别是意大利的君主类型。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一向有“王道、霸道之争”。真德秀《大学衍义》所阐释的“帝王之学”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儒家的“王道”理想。的《君主论》教导君主要像狐狸一样狡猾,像狮子一样勇猛,只要有利于君主统治,一切手段都是正当的。这一思想可以视为西方的“霸道”理想。所以,如果我们超越时代和国别,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将真德秀的《...
· 关于中西文化差异及原因分析
论文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比较原因分析论文摘要:中西文化差异一直是制约中国人与讲英语国家的人进行交流的重要因素。对中西文化差异知之甚少或缺乏必要了解,在交际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造成误解或陷入尴尬境地。所以了解文化差异的表现及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避免文化冲突显得非常必要。本文主要就中西文化差异和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和比较。前言近年来,文化差异研究正在引起专家学者以及普通语言文化教育者的普遍关注。这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和要求。文化差异研究的基本目的是培养人们对文化差异的积极理解的态度,是培养不同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和文化交际的技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走出国门或留在国内参与跨文化交际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都需要学习、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时的实际技能。正是基于这一点,本文就中西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和产生差异的原因作简单的论述和比较。一、中...
· 中西方取名又何差异?西方的取名是按照什么标准?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姓名一般都是二、三、四个字,但西方的名字大多是一长串,可能十几个字左右。那么你知道中西方的取名差异吗?中国人名由姓和名组成,姓在前,名在后,即“重姓轻名”,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共性和重视宗族裙带关系有关。姓有单姓也有复姓,名有单名也有双名。传统上中国人的名字有两个字,但现在三个字的越来越多。在中国,原本姓和氏不是一码事,氏是从姓那儿派生出来。从汉代开始,姓氏混而为一。中国旧时流行的《百家姓》是北宋年间写的,里面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共438个。现代我们中国人的姓,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西方人的名字一般分三部分,前部分是在教堂里洗礼的时候,教父起的教名。中间部分是家长起的,中间名可以不止一个,中间名一般可以省略,后面的就是姓了。西方国家的姓名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名在前,姓在后,其排列次序刚好于中国的做法相反,即“重名轻姓”。有的人只有一个名,有的人有两个...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